APP下载

“血液检验技术”实施混合式教学改革的研究

2023-11-02林雪金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31期
关键词:切片实训检验

林雪金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医学技术系,福建 福州 350101)

“血液检验技术”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为血液病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提供实验室依据。在教学过程中,训练学生血细胞识别能力和临床诊断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细胞形态多、变化多,疾病内容多,检测项目多,教学时间有限,难掌握。传统的线下教学,理论课上教师一般借助课件进行讲解,多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实训课上先通过教师讲解和示教,接着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教师再进行指导。这种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在信息化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已不能满足教学发展的需要,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本研究旨在突破传统教学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结合多种线上平台,充分发挥线上和线下两种教学的优势,改变“填鸭式”的传统课堂教学而导致学生学习过程被动接受,缺乏思考,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等问题,能更有效地推动教学活动进程,进一步强化和拓展学生的学习能力,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20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4个班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2020级医学检验技术302、304班98人为实验组,2020级医学检验技术301、303班98人为对照组。两组学生入学成绩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对照组主要采用传统教学模式。

(二)研究方法

1.构建线上课程平台。课题研究前,利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开发的职教云平台,建立“血液检验技术”线上课程平台,导入该平台上国家资源库“血液学检验技术”微课、课件、题库等资源,同时上传本课程组教师精心制作的结合本课程重点和难点知识、紧密联系临床的微视频,以及收集的图谱、病例、习题等资源,建立适合混合式教学需要的个性化课程,打造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

2.建立数字切片库。利用我校购置的数字切片扫描系统,扫描从临床上收集的各种血液系统疾病的血片和骨髓片标本(包括瑞特染色和细胞化学染色标本),建立数字切片库,解决传统血髓片玻璃切片标本数量不足、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进一步丰富教学资源。

3.教学实施方法。教师在职教云平台本课程下建立对应教学班,发布课前、课中、课后对应的学习任务。

课前,实验组学生在职教云平台上完成教师发布的预习任务,包括观看相关微视频或课件,完成讨论等。对照组学生主要是利用教材进行预习。

课堂教学中,理论课上,针对实验组学生预习过程在平台上讨论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利用课件进行答疑,主要讲解重点和难点,并通过职教云平台的测验、小组PK、头脑风暴等功能,提高学生课堂学习专注力,实时检测学生课堂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当堂解决。对照组主要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实训课上,两组学生均利用显微数码互动系统进行教学,除了给学生分发血片和骨髓片传统的玻璃切片标本外,还通过数码显微互动系统发放数字切片库中相关电子片进行观察。每次实训课要求学生查找相关细胞,并拍照上传到教师系统。教师对学生提交的细胞及时讲评,共性问题或有代表性的细胞利用数码显微互动系统的屏幕共享功能集体讲解。

课后,教师在职教云平台上上传相关图谱和数字切片,并随机组卷,供实验组学生线上复习,随时检测。同时,鼓励学生关注君安医学细胞平台、检验医学公众号等,观摩学习这些平台不定期更新的临床资料和专家讨论点评等。学生在学习过程对于有疑问的细胞或疾病等,传到QQ群,课程组成员共同参与讨论分析。对照组学生主要通过教材、习题集和图谱库进行复习。

4.评价方法。(1)问卷调查。利用问卷星发放调查问卷,对混合式教学情况进行调查。(2)成绩评价。包括总评成绩和实训成绩。总评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平时占30%,期中占20%,期末占50%。其中,平时成绩包括考勤、课堂提问、小测、实训报告等,实验组还包括线上平台各种学习任务完成情况积分;期末成绩包括理论考核(占30%)和实训考核(占20%);实训考核采用两种形式,一是通过自主研发的细胞考试系统软件在图库中随机抽取100幅图进行考核,二是学生在玻璃切片标本和数字切片中查找相关细胞提交。

5.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数资料用n(%)表示,进行描述性分析,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混合式教学情况调查

学期结束后,利用问卷星发放给实验组学生调查问卷,对线上资源和互动方式的喜好以及混合式教学评价进行调查。发出问卷98份,回收有效问卷92份。

1.线上资源和互动方式的喜好。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喜欢的线上资源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图谱(68.48%)、微视频(66.30%)和病例(65.22%);学生喜欢的线上互动方式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弹幕(67.39%)、答疑(55.43%)和讨论(53.26%),具体调查结果见表1。

表1 线上资源和互动方式喜好调查结果 n(%)

2.混合式教学评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最喜欢的教学模式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占59.78%,75%学生认为混合式教学能明显拓宽或拓宽知识面,68.48%学生认为混合式教学能明显提高或提高自主学习能力,70.66%学生认为混合式教学能明显提高或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对混合式教学总体评价满意以上的占73.92%,具体调查结果见表2。

表2 混合式教学评价调查结果 n(%)

(二)两组学生成绩比较

实验组期末总评成绩和实训成绩分别为(77.17±8.94)分和(83.09±9.33)分,均高于对照组(66.63±7.94)分和(67.70±9.28)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3。

表3 两组学生成绩比较

三、讨论

(一)混合式教学需要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平台

本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喜欢的线上资源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图谱、微视频和病例,这与“血液检验技术”课程特点有关。本课程细胞形态多,疾病多,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可以通过线上课程平台丰富的图谱、病例或微视频等资源来解决课程重难点。因此,构建线上课程平台时,需结合课程特点,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优质的信息化资源。

为充分使用线上资源,让学生忙起来,效果实起来,可以选择学生喜欢的线上互动方式,让学生乐于参与。通过调查显示,学生喜欢的互动方式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弹幕、答疑和讨论。弹幕是现代人观看网络视频经常选择的评论方式,最多的学生选择弹幕,可能是这种互动方式学生能匿名地自由发言,没有心理负担,还可以同时看到其他人的观点,实现实时互动评论,所以这种互动方式学生参与度最高。

(二)混合式教学能更有效地推动教学活动进程

线下教学主要是在面对面教学环境中开展,情境真实,交互感强,契合了情感交流的需求[1]。课堂上能通过观察学生表情以及与学生的语言交流等判断学生的听课情况,方便课堂教学秩序的管理。线上教学基于互联网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增强了教师与学生的知识、观念、信息之间的交换,具备线下教学所欠缺的快速、及时、不受时空限制和可重复性等优点[1]。

线上和线下教学具备各自的独特优势,混合式教学是将线上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线上和线下的融合教学。通过两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有机结合,优势互补,更有效地推动教学活动进程。

(三)混合式教学是学生最喜欢的教学模式

本研究显示,学生最喜欢的教学模式是混合式教学,选择单纯线上教学占比例最小,大部分学生对混合式教学模式评价满意。从2020年至2022年,受到大环境影响,线上教学占了教学的大部分时间,单纯线上教学已暴露出它的弊端。由于线上教学教师监督不到位,学生长期处于“屏对屏”状态,出现情感交流障碍、临场感不强,新鲜感一过,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出现“人在线心掉线”状态,甚至出现挂课、找人刷课、代完成作业等情况,学习效果差[1-2]。所以,线上教学效果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控能力有很大关系,单纯线上教学导致不同学生学习效果差距逐渐拉大。而混合式教学既满足了互联网时代学生对信息化学习资源的需求,同时又避免单纯线上教学各种弊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混合式教学可以明显提高学习效果

传统的课堂教学多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学生被动接受,学生的参与度不高,课堂的教学氛围不佳,学生课堂课程知识掌握程度低、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不明显,教学效果欠佳[3-4]。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总评成绩和实训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混合式教学利用丰富的线上资源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特点,方便学生随时学习,拓宽了知识面,进一步强化和拓展学生的学习能力,调动学习主动性,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血液检验技术”由于细胞形态千变万化、分类复杂、疾病繁多,鉴别难,一直被学生反映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中较难掌握的课程[5]。本研究通过充分利用线上平台丰富资源,尤其用于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课堂教学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利用线上简便快捷的自测功能,实时小测知识点,检验学生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并当堂解决。实训课上血髓片标本的数字切片与玻璃切片相结合,弥补玻璃切片多年使用后褪色、血液病标本片数量不足等原因,而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导致学生的形态辨认与血液病的诊断能力培养不够[6]。课后,学生利用教师上传到平台的图谱和数字切片,反复学习,随时自测,并通过观摩学习君安医学细胞平台、检验医学公众号等平台丰富的临床病例等资料,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态识别和诊断能力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很重要的专业技能,通过多观察、多比较,多总结,不断提高学生形态识别能力和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专业素养。

结语

混合式教学有其明显的优势,将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的转变,这必将成为常规化的教学模式。笔者认为,课堂教学应以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线上作为线下的有效补充和拓展,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可充分利用线上平台学习资源丰富,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等优势,这样才能取长补短,使混合式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更有效地推动教学活动进程。

混合式教学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为保证混合式教学的质量,教学团队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筛选和整合线上课程资源,并根据需要结合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制作优质资源,作为线上现有课程资源的有力补充。教师备课除了按传统教学制作课件,熟悉教学内容外,更要有合理的教学设计,合理安排课前、课中、课后教学活动,实现线上线下的有机融合,让学生乐于参与,易于接受,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进一步强化和拓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促进专业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切片实训检验
序贯Lq似然比型检验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1年《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征订启事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基于SDN与NFV的网络切片架构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肾穿刺组织冷冻切片技术的改进方法
冰冻切片、快速石蜡切片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