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业财融合背景下高职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分析

2023-11-01楚英英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3年15期
关键词:业财融合管理会计人才培养

[摘 要]现阶段,在业财融合的背景下,社会以及市场对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量增加,但由于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人才培养的理念存在差异,使得高职院校培养出的管理会计人才无法较好地融入企业。基于此,本文结合实际,首先简要分析了业财融合背景下高职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工作开展的必要性,其次阐述了业财融合背景下高职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业财融合背景下高职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措施,以期对相关部门的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业财融合;高职;管理会计;人才培养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23.15.022

[中图分类号]F230;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23)15-0075-04

0     引 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不仅已经得到大众的认可。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不仅是高职院校的发展重点,也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储备人才力量的必然要求。因此,为保证职业教育能够高速发展,高校应重视与企业间的沟通及交流,重视实用型人才的培养,促使在业财融合的背景下高职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工作可以得到创新以及升级。

1     业财融合背景下高职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工作开展的必要性

1.1   满足管理会计人才供给

因为企业以及市场对高职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较高,而国内的人才培养体系处于起步时期,企业与高职院校之间的差距较大,二者易出现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所以,导致企业与高职院校之间存在人才培养的差异以及人才定位不同的现象,最终使高职管理会计人才与市场的需求不协调。因此要将校企融合的培养机制作为人才培养的标准。一方面,教师在校内为学生讲授基础理论知识,并严格遵守教育部门的规定。另一方面,学校要增加人才与社会之间的联系。这样一来,可以使人才尽早进入企业实践,为人才创造机遇。另外,这一人才培养机制的创建,使企业的人才培养计划贴合业财融合背景,这也充分体现出高职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工作开展的必要性。

1.2   符合高职管理会计人才需求

基于业财融合背景进行思考,企业以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是呈增长趋势的。而管理会计人才领域内部却存在供大于求的现象。若高职管理会计人才仅按照自己的需求进行发展,则很难满足当前市场以及企业的发展需求。换个角度讲,对于营利性的企业而言,其目的在于追求利益最大化,因此其需要全面性的高职管理会计人才并且这种人才必须具备成本核算的能力。所以,高职管理人才是需要全面发展的。企业可设定明确的考核目标,控制人才的产出质量,让每位人才都具备企业所需要的知识能力以及操作技能,最终使人才的适用性增强。只有这样,在业财融合的背景下,才能保证企业利益最大化。

2     业财融合背景下高职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师资队伍不强大

校内的部分教师未毕业即上岗。虽然其储备的知识较多,但缺少实践经验,难以从企业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培养;无法从企业的采购、准备、核算以及销售等流程进行思考,更无法教授学生应急处理方面的知识。这些教师仅仅依靠教材讲解内容,且在课堂讲解过程中缺少丰富的教学案例,从而造成学生的知识面狭窄,难以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教师的实践经验匮乏,使学生案例搜集、剖析以及整理方面的经验较少。同时教师与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接触较少,难以胜任会计教学改革计划中教师应扮演的角色,存在师资队伍不强大的问题。

2.2   人才与社会的脱节

课程培养内容设计不合理,教材内容过于陈旧,阻碍了高职管理会计人才的发展。因为在互联网技术、会计信息处理以及风险识别等课程中出现内容匮乏的现象,导致学生在毕业后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一旦企业更新了经营理念及技术要求,则会阻碍人才发展,导致人才与社会脱节。

2.3   复合型人才欠缺

以往财务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只要掌握简单的核算即可,如:成本、核算收入、利润、费用、记账等內容。而现今企业的经营方式更注重事后的监督以及管理操作,使业务以及财务信息分开核算,这大大增加了财务部门在核算工作方面的难度。这样一来,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仍然存在培养目标不明确的现象,则会忽视对学生管理会计业务能力、信息化能力以及法律知识等方面的培养。那么在学生走向社会后,则只能做简单的统计、核算以及制单工作,无法跟上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速度,更无法胜任高职管理会计的岗位要求。最终会被企业,甚至被社会淘汰,无法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3     业财融合背景下高职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措施

3.1   加大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力度

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让教师自身的知识掌握能力有所提升,培养其综合素质,确保每位教师都能掌握大数据技术、信息技术、财务智能化技术以及财务机器人等方面的知识。培养教师的业财融合思维,确保教师能够独立操作会计软件,具备较强的数字化操作能力。

首先,对于教师队伍而言,应增加高职称、高学历的教职工作者。增加教师团队内的新力量,确保在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师资队伍是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的。其次,可引入智能化、大数据方面的技术,定期对教师开展培训。例如创建数字化技术培训班及信息化技术培训班,加强教师与先进知识的接触力度,运用动态的培训方式,使教师的综合技能得以提高,以培养出一支综合能力及素质较高的教师团队。

3.2   明确业财融合下人才培养目标

目前的会计人才不仅需要掌握核算方面的知识,更需要运用网络,生成财务分析报告,运用业财融合的方式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因此,在业财融合的背景下会计人才必须具备较高的认知能力,满足新时代人才的发展要求,在传统的会计操作领域上进行升级,从而满足当前企业以及社会的需求。

人才需要具备较丰富的知识储备。基于业财融合的背景下,管理会计人才需要创建出规模化的知识储备区域,将融资、金融、计算机、投资、互联网等知识内容进行整合,掌握更多的知识,方可站在管理会计的角度观察整合企业的发展状况。

在会计人才培养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培养其沟通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传统的财务会计接触的多是书面上的内容,而现代的财务会计不同,管理会计人才需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其需要通过网络渠道进行数据的收集,其所执行工作会涉及不同的部门。例如,在企业预算以及决策工作开展过程中,管理会计需要逐一对接企业的员工,参与到预算管理、编制、执行以及决策工作中,从而将自己所执行工作整合到数据库内,才能确保财务部门预算以及决策工作的严谨性。所以,对于会计人才而言,其需要具备良好的协调以及沟通能力,才能尽量保证后续工作不会出现问题。

在业财融合的背景下,会计人才需明确业务以及财务互通的目标,培养自身的综合分析能力;深度分析以及挖掘财务部门的数据信息,根据企业的业务内容,检索海量数据,以辅助后续企业决策工作的开展。同时,在会计人才开展数据分析工作时,不应将核算内容仅停留在表面上,而是应通过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整合,完成在数据库的存储工作。会计人才必须主动跳出舒适圈,创新自己的思维模式,将主动观察行业态势作为目标,及时掌握同行业产品之间的竞争力,了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能遇见的风险并根据自己掌握的财税知识,增加自身在企业内的价值。

会计人才需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因为德才兼备的人才是企业真正需要的。所以,在高职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加强对防范风险、企业管理等内容的讲授,让人才掌握当前的财经法规,保证人才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使人才能够深入到业务当中,使其在步入社会后不被经济利益所迷惑。

适当培养人才的信息化素质。结合《会计信息化发展规划》中的内容进行分析,国家目前已经提高对会计人才的重视,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使人才所掌握的知识量增多。对于大型企业以及中型企业而言,应开展与高职管理会计人才相关的信息化培训,让人才掌握电子税务、大数据、物联网、财务智能等方面技术,使会计信息化的进程加快。以此确保会计可以向信息化转型,从而实现对新时代会计人才的培养。

3.3   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的仿真实训、课程教学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等课程内容已经进行调整,并且符合业财融合的背景。因此,为保证会计人才的培养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应适当地更改会计专业课程内容,创建出具有深度的教学体系,让会计人才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让其能够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培养其财务智能化、信息化的基本技能,有效提升其综合能力。

首先,可通过“产教融合”的方式,使院校能够结合自身的教学情况。增加与先进企业的联系,选择发展及市场信用好的企业,维护人才的利益。将人才放在首要位置,保证在业财融合项目规划以及设计过程中都能为人才考虑。鉴于此,则可运用校内实训的方式,增多人才与企业的接触机会,让人才能够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保证其可以在实践过程中调整实践岗位。而校内的教师,也可根据人才的日常表现,丰富教学内容,为人才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应定期开展仿真实训工作。通过对校内专业课程进行设置,让每位会计人才都能参与到实训活动当中[1]。

其次,可通过校企联动平台的创建,增加校内的实训活动。让企业内的领先人员能够加入实训课程当中,使人才能够体验到新技术以及新设备,培养人才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可通过职业道德课程,以学生会的活动为主体,提高人才的业财融合能力,让人才可以在实战训练的过程中,了解企业的经营以及生产方式,划分业财融合的重点,促使人才得到全面的发展[2]。

最后,应创建业财融合项目,让应收账款的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例如:全面预算管理、Excel财务表格模型等,让人才结合案例进行分析,保证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的会计知识,使其运用实战训练的方式,为后续的就职做铺垫[3]。

3.4   制订信息化课程设置方案

为保证会计人才的全面发展,应加强对高职财务管理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视,将产教融合作为管理人才培养工作的促进性因素。根据人才及企业的需求,升级当前的课程设置。由于传统的课程体系难以培养学生的业财融合思维,所以,教师在设置课程时应将基本知识作为学生培养的铺垫。通过实训课程,使学生提高自身的技能,保证学生可以强化自身的信息技术、管理知识并拓展会计学的知识面。通过对会计专业内容进行更新,执行信息化课程设置方案,让学生能够提升自身的知识深度以及广度[4]。

首先,创新当前的会计专业教学体系。将业绩评价、公司管理、风险管理等内容设置为基础课,让学生学习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以及预算管理等内容。同步拓展云会计以及互联网等知识内容,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5]。

其次,应开展会计专业内容的改革,展现出高职院校的教学特色。根据企业的行业标准以及行业规划,在校内引入新技术、新设备以及新工艺,让学生可以提前体验到任职的感受,运用业财融合的方式,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例如,通过“财务共享中心”的教学案

例,让学生对A企业的业财融合案例进行了解,使学生深入接触互联网并掌握网络信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运用校企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尽早在社会中进行实践。或者,让企业内的讲师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在讲师的带领下,使学生对企业进行参观,让学生能够及时参与到实践训练过程中。

最后,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优先做好教学准备,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证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例如,运用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让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发言,动脑思考,使职业教育的发展不再局限于课堂,更要延伸到社会,使学生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内容,从而使其可以自主学习。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保证高职管理会计人才能够满足当前社会以及企业的需求,学校应侧重于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通过定向培养的方式,统一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确保在业财融合的背景下,高职管理会计人才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高职院校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使企业的业务需求以及社会的财务智能化需求得到满足,在业财融合的背景下,加大复合型高职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力度。

主要参考文献

[1]梁慧贞.业财融合背景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J].财会学习,2022(26):152-154.

[2]韩琦霏.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管理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12):137-138.

[3]刘潇亭.业财融合背景下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市场,2022(12):99-101.

[4]陈娟.业财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会计人才培养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1):90-91.

[5]吕磊.业财融合背景下高职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研究[J].商业经济,2021(11):118-119,173.

[收稿日期]2023-03-20

[作者简介]楚英英(1990— ),女,河南禹州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管理学、会计学。

猜你喜欢

业财融合管理会计人才培养
通信运营企业基于客户效益的业财融合研究及应用
业财融合助力企业发展探究
实务工作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效结合的途径研究
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
浅谈中国制造2025与管理会计改革
网络环境下高校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