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腹腔镜吻合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3-11-01张琼
张琼
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腹腔镜吻合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3月~2023年2月收治的86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参照组应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应用改良腹腔镜吻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长短于参照组,术中出血数量少于参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性激素水平、血管紧张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E2水平高于参照组,FSH、LH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血管紧张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均有所上升,但研究组上升幅度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妊娠成功率高于參照组(P<0.05)。结论 改良腹腔镜吻合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妊娠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改良腹腔镜吻合术;输卵管性不孕;临床效果
输卵管受细菌感染时会产生炎症,严重时会发生输卵管堵塞而导致不孕,这也是引起女性不孕的一个主要因素[1]。输卵管堵塞的症状不明显,患者表现为分泌物增多、腹部和腰部疼痛等,而输卵管性不孕会给患者身心健康和家庭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输卵管慢性炎症者可采取药物治疗,输卵管性不孕者则需要实施手术。传统开腹术的损伤较大,患者的恢复时间较长。改良腹腔镜吻合术属于微创手术,不仅能让患者的输卵管通畅率和妊娠结局得到改善,在安全性方面也更具优势。本研究旨在探讨改良腹腔镜吻合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1年3月~2023年2月收治的86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参照组年龄27~38岁,平均(34.25±2.03)岁。研究年龄28~39岁,平均(34.37±2.1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
纳入标准:临床资料齐全,均诊断为输卵管性不孕;患者手术指征明确;患者均知情且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凝血异常者;其他原因造成的不孕者;输卵管受损严重者。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进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先实施硬膜外麻醉,术野和阴道等部位消毒完毕后,做输卵管通液,随后于耻骨做一横切口,开腹并对腹腔情况进行探查。于瘢痕的远近两端注入生理盐水,纵行切开输卵管浆膜,切除结扎瘢痕,游离管芯,远近端插入硬膜外导管,检查远近端通畅度,断端靠拢,用0-5可吸收缝线间断缝合6点、9点、3点、12点位,0-4可吸收线间断缝合浆膜层;吻合期间注意不断冲洗手术野,确保吻合部位处于湿润状态,冲洗干净渗血,确保输卵管达到通畅;最后彻底冲洗盆腔。
研究组患者进行改良腹腔镜吻合术治疗:手术前确保患者经期后至少3 d,且3 d内没有性生活。手术过程中实施全身麻醉,指导患者保持膀胱截石位体位,建立气腹,穿刺孔取患者的脐部、下腹部,并将腹腔镜成功插入,对腹腔内状况进行全面探查。对于粘连盆腔实施分离,使输卵管阻塞区域充分暴露,注入生理盐水,切开系膜,游离断端,剪除盲端,吻合输卵管,缝合系膜。术中采用双极电凝止血。推注亚甲蓝溶液,观察输卵管近端是否恢复通畅,查看远端堵塞状况,确定全部通畅后予以缝合,期间注意保护黏膜层。手术完成后将亚甲蓝溶液注射到宫腔内。当蓝色液体从输卵管伞端流出,提示吻合成功,并彻底冲洗盆腔[2~3]。
两组术后均给予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2次/d,0.5 g/次)、头孢唑林钠(2次/d,1 g/次)抗感染治疗。指导患者术后30 d内禁止同房。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包括手术时长和术中出血量。(2)比较两组性激素水平:包括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3)比较两组血管紧张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包括血管紧张素Ⅰ(Ang-Ⅰ)、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清皮质醇(Cor)、醛固酮(ALD)。(4)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妊娠结局。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研究组手术时长短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s)
组别 n 手术时长(min) 术中出血量(mL)
研究组 43 61.18±1.20 25.65±3.02
参照组 43 72.84±1.59 43.58±4.01
t 38.383 23.421
P 0.000 0.000
2.2 两组性激素水平比较
干预前,两组性激素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E2高于参照组,FSH、LH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性激素水平比较(±s)
组别 n FSH(mU/mL) E2(pmol/L) LH(mU/mL)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研究组 43 9.23±1.35 12.69±1.72 285.62±17.55 275.31±20.06 5.57±1.01 6.13±0.34
参照组 43 10.18±1.56 16.58±1.67 285.73±19.37 246.48±19.47 5.86±1.12 8.34±1.53
t 3.020 10.640 0.028 6.763 1.261 9.246
P 0.003 0.000 0.978 0.000 0.211 0.000
2.3 两组血管紧张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比较
干预后,两组血管紧张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均有所上升,但研究组各指标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管紧张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比较(±s,ng/mL)
组别 n Ang-Ⅰ Ang-Ⅱ ALD Cor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研究组 43 5.04±1.31 7.62±1.36 38.16±1.45 50.62±5.89 16.21±1.53 18.01±1.26 188.63±15.21 210.32±21.85
参照组 43 5.13±1.45 12.87±1.52 38.47±1.28 65.87±7.82 16.39±1.55 16.39±1.56 188.69±16.82 252.69±20.11
t 0.302 16.879 1.051 10.215 0.542 5.298 0.017 9.356
P 0.763 0.000 0.296 0.000 0.589 0.000 0.986 0.000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出现1例腹痛,并发症发生率为2.33%(1/43);参照组出现3例腹痛,2例感染,1例输卵管粘连,并发症发生率为13.95%(6/43)。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
2.5 两组妊娠结局比较
研究组妊娠41例,妊娠成功率为95.35%(41/43);参照组妊娠30例,妊娠成功率为69.77%(30/43)。研究组妊娠成功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
3讨论
输卵管属于子宫和卵巢的通道,也是精子和卵子结合的地方。精子通过阴道、宫颈、宫腔后进入输卵管,卵巢排出卵子通过伞端游走到输卵管的壶腹部。一般在输卵管壶腹部,精子和卵子相遇,结合成受精卵。受精卵在输卵管中,经由输卵管里的纤毛运动和输卵管的蠕动,进到子宫腔并定位,种植于子宫的子宫内膜。如果输卵管发生堵塞,精子和卵子不能够相遇,则无法形成受精卵,进而导致女性不孕。
输卵管梗阻部位包含远端、中段和近端梗阻,根据严重程度可分成不全梗阻和完全梗阻两种。近端指的是输卵管间质部,属于管腔最细且距离子宫最近的部位;远端是指输卵管伞部,其管腔相对较粗。输卵管梗阻主要是由炎症引起的,如细菌性炎症、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子宫内膜异位症等。这些原因都可能导致输卵管管腔堵塞,使精子与卵子无法结合而导致不孕。输卵管梗阻的治疗方法较多,临床多采取药物和手术治疗。输卵管通液治疗无法达到显著效果,还容易增加新的炎症,目前临床应用较少。传统开腹手术会扩大组织暴露区域,容易引入异物,形成新的粘连。开腹手术无法到达输卵管、卵巢及子宫后方分离粘连处,必须借助牵拉才能让附件后方的组织暴露。开腹手术的视野狭窄,如果患者存在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异常时,可能会对其后续妊娠造成影响。
腹腔镜输卵管吻合术用于卵管堵塞不孕患者治疗的优势较多,其手术视野广,可对患者的盆腹腔进行完整探查,还可探查到输卵管、卵巢、子宫后方等部位,闭合操作的瘢痕轻,粘连发生率较少,可达到输卵管通畅的目的,目前已被广泛应用到临床中[4]。本研究中,研究组手术时长短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P<0.05)。提示输卵管性不孕者采取改良腹腔镜吻合术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这是因为腹腔镜输卵管吻合术视野较大,操作更具针对性,可缩短手术时长,减轻患者创伤。腹腔镜下视野暴露可防止牵拉造成的损伤,继而预防术后粘连。气腹压力还可对术中出血进行控制,腹腔无须使用纱布,最终也可降低粘连的形成。
卵巢内的卵泡数量及质量可直接反映女性生殖能力,卵子数量和卵细胞质量下降会降低生殖能力和卵巢储备功能,其分泌的E2水平也会随着卵巢内卵泡数量的降低而下降。一般在女性月经周期第2天抽血检查即可。干预后,研究组E2水平高于参照组,FSH、LH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血管紧张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均有所上升,但研究组上升幅度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妊娠成功率高于参照组(P<0.05)。表明改良腹腔镜吻合术可改善患者性激素水平和妊娠结局。这是因为传统开腹输卵管切除术会损伤卵巢血管,影响卵巢血供,导致卵巢皮质部分萎缩而影响卵泡发育。女性卵子數量受影响时,会降低卵巢储备功能。改良腹腔镜吻合术弥补了这一缺陷,进而提高了患者妊娠成功率。肾上腺皮质激素在机体中可起到有效调节作用,有助于机体生长发育、免疫功能、代谢等。当人体发生应激反应时,该激素的调节功能十分显著,可反映输卵管堵塞不孕的炎症程度。血管紧张素缩血管作用较强,还可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肽类物质,有效调节体液及血压[5]。
综上所述,改良腹腔镜吻合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妊娠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梁琨.单纯输卵管堵塞不孕症患者实施腹腔镜输卵管吻合术的治疗效果及妊娠结局[J].母婴世界,2021(29):43.
[2] 盛理超,王浩芳.改良腹腔镜吻合术治疗输卵管阻塞不孕的临床效果[J].浙江创伤外科,2021,26(2):317-318.
[3] 郭保中.改良腹腔镜输卵管吻合术式的临床效果探讨[J].中国内镜杂志,2018,24(8):86-92.
[4] 赵媛媛.腹腔镜输卵管吻合术对治疗输卵管堵塞女性妊娠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5):313-314.
[5] 许慧.腹腔镜输卵管吻合术治疗单纯输卵管堵塞不孕症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23):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