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参与面临的风险与对策研究

2023-10-31周宇

高校辅导员 2023年3期
关键词:社会参与风险新媒体

摘 要:新媒体的广泛运用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社会参与方式、参与内容和参与态度。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参与面临诸多挑战,易出现视野受限、个体事件引发舆情事件、产生非理性情绪等风险。高校辅导员应对此高度重视,从加强日常交流、强化思维训练、重视信息行为教育等方面入手,提出相应对策,有效化解风险,促进大学生社会化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社会参与;风险;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618(2023)03-0069-0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北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项目“深化辅导员深度辅导的思想政治引领——基于大学生的社会参与”(项目编号:BJSZ2021ZC71)、2022年度教育部(高校辅导员)研究项目“高校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特点及引导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2JDSZ3204)阶段性成果。

新媒体是“基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及其他现代信息技术或通信技术的,具有互动性、融合性的媒介形态和平台”。[1]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大学生生活中的高度嵌入,大学生普遍使用微博、微信、知乎、B站、抖音等新媒体关注各种社会热点事件,表达自己的需要、立场、态度和主张。与此同时,新媒体也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态度、价值观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2]因此,深刻认识新媒体这个“最大变量”给大学生社会参与带来的风险和挑战,立足“两个大局”,针对性提出相应的引导策略,是将“最大变量”变成促进大学生社会化发展“最大增量”的必然要求,也是辅导员“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

一、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参与的影响

社会参与是指社会成员基于对社会生活的某种愿望与需要,以一定方式参与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以及社区公共事务的社会发展过程,具体表现为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现状与活动的关心、了解与行为投入。大学生社会参与主要包括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文化生活和社会公共事务参与,其对于大学生增强公共意识、了解社会规范、促进自身社会化具有重要意义。新媒体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给大学生的社会参与方式、参与内容、参与态度带来了深刻影响。

(一) 大学生社会参与方式发生变革

新媒体改变了大学生的社会参与方式,催生了与“身体在场”式的传统参与不同的“身体缺场”式的网络社会参与。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发布、传递和互动通过文字、符号、图片、音频或视频形式来完成,促成了网络言语行为。这也成为大学生进行社会参与的主要形式,即通过网络社交媒体、网络即时通信工具等新媒体平台和媒介获取公共信息、表达个人意见、进行主体间的互动交流。通常的参与方式有“浏览式参与、围观式参与、表达式参与、交互式参与”。[3]在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有的大学生通过微博、抖音等平台了解热点新闻,有的大学生通过论坛对社会焦点新闻进行评论,有的大学生在微信朋友圈对社会事件进行互动、转发。

(二) 大学生社会参与内容发生扩散

新媒体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弱化了“把关人”对信息的控制力,减少了传统媒体对社会现象的加工和过滤,各种关于民生、环境、公共安全、社会问题等热点事件都可能即时地呈现在网络空间并传播。以关注个体、聚焦突发事件为特征的网络舆论以此为契机,掀起一个个浪潮,身处浪潮中的大学生突破内容局限,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或兴趣偏好对于偶遇、关注、搜索的各类信息内容进行加工和扩散,从而产生“蝴蝶效应”。同时,新媒体开放性带来的“地理终结”,也使得一些事件发生后產生互动与转移,“地方层次的事件经由互联网的传播可以跨越国界,跃升到国际层次。同时国际上的一些事件也对主权国家内部事务产生示范效应和连锁效应”。[4]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大学生社会参与的广度。

(三) 大学生社会参与积极性被显著激活

新媒体具有“即时性、开放性、个性化、分众性、信息的海量性、低成本全球传播、检索便捷、融合性”等特征。[5]这些特征能够使大学生充分体会到在信息海洋中自主徜徉的乐趣。他们可以自主选择信息渠道,更有目的性和选择性地获取和关注信息。同时,新媒体的互动性也使大学生不仅拥有获取信息的机会,而且拥有表达的条件。在即时通信工具、网络社区平台的助力下,大学生可以持有“麦克风”,成为“通讯社”,随时随地对自己关心、关注的事情进行评论、传播,当遇到一些特殊问题时,还可以用手机抓拍或用文字记录,并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内容生产。另外,新媒体还具有群组聚合、组织和互联功能,使大学生群体能够突破地理位置和空间限制,在情感共振、价值共识的助推下自由结合,并像其他社会群体一样,克服集体行动困境,产生社会参与行为。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参与面临的风险

(一) “过载”与“过滤”共存的信息环境使大学生视野易受到限制

信息的获取、交互是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参与的基本行为,对于大学生认知、态度、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中的信息量呈几何倍增,信息的采集传播速度和规模达到空前水平。特别是进入WEB2.0时代,新媒体使得每个人都可以进行信息的发布和传播,其结果是信息的严重过载。一些高质量的公共信息平台及其提供的信息被淹没在鱼龙混杂的信息海洋中,快速而精准地获取所需信息变得非常困难,使得人们陷入“信息无限”与“注意力有限”的困境中。新媒体环境下,面对“过载”的媒介和信息,大学生作为自主选择的行为主体,能够通过“过滤”的方式,依据一定的逻辑构建自己的信息获取和交互方式,从而降低信息的获取成本。

首先,大学生非常青睐于通过新媒体社交圈子如微博、微信朋友圈、QQ群、微信群等获取和交互信息,因为这不仅能够降低他们获得信息的时间成本,还能够满足他们强烈地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的社交需要。然而,社交圈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获取信息的范围,同时也影响了他们的态度和认知,“当人们以社交关系构建起自己的信息网络时,也就是建立了一道无形的墙,将一些信息阻挡在外面。这个关系网络中人们越是同质化,那么人们获得的内容在主题和立场等方面也可能更同质化”。[6]在“回音壁效应”作用下,多元的信息逐渐被过滤掉,使得大学生陷入封闭的小圈子里,信息视野易发生窄化。其次,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关注和使用抖音、B站、百度等新媒体平台,然而,这些平台采用的个性化推荐算法在过滤掉其认为特定对象不需要的内容时,进一步限制了大学生的视野,使大学生“沉浸在算法制造的信息茧房里,失去了对不同领域、不同观点的接触机会,精神世界也会因此变得狭窄”。[7]

(二) “聚集性”与“分散性”共存的社会生存网络使大学生个体事件易引发舆情事件

信息的发布、扩散是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具有较高积极性的社会参与行为,其内容的生产和传播都将对参与结果产生重大影响。从结果来看,由个体行动到集体行动,除了信息本身的传播特性外,另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发生人际动员。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聚集性”与“分散性”共存的社会生存网络使社会参与过程中的大学生个体事件易于发展成为舆情事件。

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是聚集在校园内的同质性群体,个体之间以现实生活的亲密关系为基础,建立起“强关系”网络。身处其中的大学生群体,内部比较容易达成共识,彼此之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并通过合作、沟通进一步促成相互信任和相互支持关系。同时,在以新媒体为代表的网络空间里,大学生与那些在现实生活中和自己没有交集但是在理念、兴趣、爱好、目标等方面趋同的人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网络社群,并与群内成员建立起“弱关系”。其中的个体具有较强的异质性,分布广泛,因此能够克服“强关系”因社会背景相似且社会资本重复的不足,发挥“桥梁”作用,连接起两个本来并不认识的群体,获得“强关系”之外的其他资源。大学生现实聚集而拥有的“强关系”与网络分散聚集而建立的“弱关系”的共存,促使大学生在社会参与过程中强动员效果与强传播效果的双重叠加,从而使得个体行为或个人事件易发展成群体事件,甚至是舆情事件。具体言之,大学生“亲历者”一条具有传播效力的消息在“强关系”构建起的群里发送,瞬时就可以被群里的其他成员看到并转发到其他群组,其中包括“弱关系”群组,“弱关系”群组的消息在突破怀疑或顾虑的心理防线之后,就会加速扩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一张图、一段视频经由全媒体几个小时就能形成爆发式传播,对舆论场造成很大影响。”[8]

(三) “成熟”与“幼稚”共存的成长阶段性特征使大学生社会参与易产生非理性情绪

能否保持理性和独立思考是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参与有序性的重要保障。然而,青年大学生正在经历从“生物实体”向“社会实体”转变的关键时期,生理发育成熟使其拥有的成人感与心理发育不成熟使其表现出的幼稚性存在着巨大冲突。在此期间,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是生理成熟与心理没有完全成熟的不平衡状态,在现实中表现出来就是情绪上容易冲动和偏激,行为上容易盲从。这一特征在新媒体构筑的公共场域中被进一步放大,使得大学生在社会参与过程中易产生非理性情绪。

心理学研究表明,信息特征会对人们的信息选择性注意产生影响,“与不带情绪色彩的刺激相比,具有情绪含义的刺激可引起注意偏向”。[9]网络的匿名性、表达的自由性、参与人员的复杂性,使新媒体构筑的舆论场容易沦为情绪场,特别是在国际、国内局势错综复杂的背景下,各圈群内部转发、扩散大量的社会热点信息,其中不乏一些令人“义愤填膺”实则断章取义的消息,一些“引人注目”实则站不住脚的论断,一些“标新立异”实则脱离实际的观点。面对这些经过巧妙包装、带有极强欺骗性和隐匿性的信息,思想相对单纯、心理相对脆弱的大学生如果缺乏认知上的引领,容易轻信并产生悲观情绪。另外,缺乏社会经验以及认知趋于理想化的大学生在面对负面现象时,容忍度低,易持狭隘、偏激的态度。特别是当网络中存在群情激昂的情绪氛围时,大学生更易被这种氛围所感染,从而产生更强的情绪爆发力,做出极端的言行。

三、应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参与风险的对策建議

(一) 加强与大学生的日常联系和交流,培植好情感之基,打牢线下工作基础

列宁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10]这表明,人在通过认知寻找真理的过程中,情感起到最基础性的作用。信息化时代,当网络社会中的圈子成为一种富有内聚力、传播力的圈层结构时,“青年圈层同质化、私密性强,如果被隔离在圈外,就会出现进不了圈、说不上话的现象”。[11]因此,新媒体环境下,辅导员引导学生社会参与的基础性举措就是以现实情景为突破口,发挥与学生接触最多、了解最多、交流最多的优势,密切加强与学生的日常联系和情感交流,系紧与学生的情感纽带,避免“线下问题线上发酵”。

一是掌握思想动态,加强问题排查。辅导员要通过关注学生网上言论、调研学生骨干、与专业教师会商等方式,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遇焦点事件、重要节点,辅导员要主动加强问题排查,做好风险预判,要根据学生的现实表现和网上行为特征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分类引导,从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对于特殊学生,辅导员要时刻掌握动向,及时化解苗头性问题,将工作做在前面。

二是丰富工作载体,增进日常交流。辅导员要以服务学生成长为出发点,以校园文化活动、志愿服务、社会实践、评奖评优、资助工作、心理健康教育等为载体,以深度辅导为手段,充分与学生特别是特殊学生进行接触,增进交流互动,倾听学生所想所需。在交流内容上,辅导员既要了解学生的现实生活状况,也要了解学生的网络生存状态;在交流方式上,既能“键对键”又能“面对面”;在交流模式上,既能“单兵作战”,又能统筹各方力量“集团化作战”。

三是及时化解矛盾,加强舆情防控。辅导员要及时回应学生关切,正视学生需要,畅通学生现实诉求表达的渠道,积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做到“现实问题现实解决”。辅导员对涉及学生的重要安排、措施要及时告知、充分沟通,避免学生猜测、怀疑,对学生中存在的模糊认识要及时廓清,对怨气怨言要及时化解,对错误看法要及时引导和纠正,避免不良情绪积攒。同时,辅导员要密切关注学生网络行为,对不当言论坚决说不,对存在宣泄情绪、搬弄是非倾向的学生要及时进行制止和严肃批评。

(二) 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思维方法训练,把好参与方向,提升理性思考能力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新媒体构筑的网络公共领域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一些思潮,如民粹主义、民族主义、生态主义、新自由主义和普世价值论,国内外的涌动相互呼应且同频共振,往往借社会底层民众的浅显情感认知而掀起舆论波澜”。[12]大学生能否在社会参与中保持理性,思想认知至关重要,这就需要辅导员从思想认识层面扎实做好学生工作,在帮助学生把好方向之舵的同时,不断提高其理性思考本领。

一是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一直以来,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每逢特殊时期,更加需要辅导员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使学生认清现实挑战,坚定必胜信心,从而为学生社会参与把好方向。辅导员可以采取讨论或矛盾分析法,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真正关心的问题或思想上的困惑,并对其内在思想矛盾、价值冲突进行回应,“让学生意识到思想与实际、理想与现实、闳放与狭隘、奉献与索取、坚韧与脆弱、顺境与逆境等矛盾范畴在理想信念上的表现及其处理方法,深入分析在各种矛盾冲突中作出不同选择的差异及其价值,为学生们作出更为科学合理的选择提供思想指导和理论指引”。[13]

二是加强大学生思维方式训练。理性思考能力是大学生在任何环境和噪声下都能够保持独立判断而不盲从的基础,是抵御各种错误思潮侵袭、网络谣言蛊惑的有效利器。辅导员可以采用主题教育的方式,就网络谣言、错误思潮的特征、危害进行讨论,并传授大学生相应的识别方法;可以采用典型案例剖析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使其认识到对于一些社会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出发会有不同的结论,不同的人结合不同的时代特征或社会背景阐述出的观点会不同;可以采用对话式引导的方式,对于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和学生困惑的问题,从“怎么看”“怎么想”“怎么应对”等方面帮助学生进行客观认识和理性分析,以一种更具体验感的方式促进大学生的理性思考。

(三) 加强大学生信息内容供给与信息行为教育,营造好参与环境,约束好参与行为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社会参与最终都将落脚在信息行为上。班杜拉的交互决定论向我们揭示了,影响行为的因素除了情感、态度、认知、思维等主观因素,还有环境因素。因此,辅导员可以通过信息环境建设帮助大学生打破“信息茧房”,通过信息行为教育为大学生的社会参与行为划定红线。

一是帮助大学生优化配置信息。大学生自我配置信息的一个重要路径是网络社交圈子,因此,辅导员可以发挥朋辈群体、校内协同育人群体力量,建立起在校大学生与优秀校友、优秀党员学生干部、任课教师、班主任的社交网络,通过增强现实接触的深度和频度,更广泛地建立“强关系”网,并通过一定路径将其迁移至网络,促使更多大学生身边的优秀个体进入其网络“朋友圈”。同时,辅导员可以加强“院—系—班”群信息平台建设,利用“有用性”吸引大学生注意力的优势,加大优质信息的供给,特别是对一些学生身边发生的或学生关注的焦点事件进行价值引导。另外,辅导员可以向学生推荐优质的专业化媒体平台或自媒体,鼓励大学生从多个渠道获取自己关注的社会热点事件或感兴趣的政治事件的相关信息,通过这些措施,不断增强大学生对于相关问题的全面性认知与整体性把握。

二是加强大学生社会参与专题教育。新媒体环境下的社会参与作为一项特殊的实践活动,需要大学生明晰自己的行为界限,防止触碰红线。为此,辅导员要加强对大学生的专题教育,使他们认识到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参与行为要恪守法律底线,要有网络伦理道德意识,不做“键盘侠”,要有风险意识,在传播信息或发表言论前,把握事情全貌,避免“被带节奏”。在具体方法上,辅导员可以通过案例法对大学生进行警示教育,从思想上引导大学生认识到网络社会参与的复杂性和理性参与的重要性,并对网络社会参与中“不能怎么样”“需要怎么样”等问题产生理性认同。对于学生网络社会参与中的不当言行,辅导员也要及时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参考文献:

[1]彭兰.“新媒体”概念界定的三条线索[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03):120-125.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11.

[3]周宇.基于大學生网络政治参与特征描述的三维分析模型[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22,(02):84-89.

[4]蔡翠红.网络时代的政治发展研究[M].北京:时事出版社, 2015:18.

[5]匡文波.到底什么是新媒体?[J].新闻与写作,2012,(07): 24-27.

[6]彭兰.导致信息茧房的多重因素及“破茧”路径[J].新闻界,2020,(01):30-38+73.

[7][12]冯培.基于思想舆论网络传播问题导向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设计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08): 113-117.

[8]习近平.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J].求是,2019,(06):4-16.

[9]王敬欣,等.情绪场景图片的注意偏向:眼动研究[J].心理科学,2014,(06):1291-1295.

[10]列宁全集(第二十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17.

[11]项久雨.透视青年“圈层化”现象:表征、缘由及引导[J].人民论坛,2020,(01):104-106.

[13]宇文利,金德楠.“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理想信念教学的基本理路[J].思想教育研究,2021,(09):114-119.

(责任编辑:韩文彬)

猜你喜欢

社会参与风险新媒体
网络民粹主义近十年(2007—2016)的研究梳理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及防范措施
烟台市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探析
普利兹克奖2016新标向
从知识习得到知识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