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术外译助力中国学术观点“走出去”

2023-10-31王一赛

对外传播 2023年10期
关键词:走出去人才培养

【内容提要】学术外译是中国学术“走出去”的重要助力和必要环节,承担着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的重要使命。现阶段,囿于中外思想文化差异、学术外译平台和出版渠道有限、学术外译人才短缺等因素,学术外译仍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针对中国学术外译的使命、国际受众对中国学术的关切与需求、学术外译工作的有效方式、学术外译人才的培养等现实问题,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兼总编辑黄友义接受《对外传播》杂志专访时指出,学术外译要坚持受众思维,加强学者、译者、平台协同协作,加快培养新时代中国学术外译高层次人才,助力提升中国学术传播力影响力。

【关键词】学术外译 翻译中国 受众思维 人才培养

学术研究是传承中华文化、阐释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载体,也是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的基础。中国学术“走出去”对世界全面深入认识中国、增进中外互信与理解、提升中国学术传播力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学术外译是中国学术“走出去”的重要助力和必要环节。通过国际化视野和融通中外的语言将中国学术思想表达清楚,通过直达国际受众的平台和渠道让中国学术思想“走出去”,通过符合国际受众的阅读需求和习惯让中国学术思想“走进去”,中国学术方能真正走向世界。

当前的国际通行知识体系与理论学说是在西方国家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形成的,总体上有利于维护西方国家的优势地位。随着世界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政治、经济、科技、安全、文化等领域都在发生深刻变化,与之相应的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也必然更新重塑。面对日趋复杂严峻的国际舆论斗争形势,以大模型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迅猛发展,中国迫切需要加强体现中国立场、中国价值、中国理论的高质量英语语料在国际舆论场的供给,这也正是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的重要契机。

我国的翻译事业经历了从“翻译世界”到“翻译中国”的转变。学术外译作为“翻译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的重要使命。中国学术外译囿于中外思想文化差异、学术外译平台和出版渠道有限、学术外译人才短缺等因素,在实践层面仍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针对这些问题,《对外传播》杂志邀请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兼总编辑黄友义进行深入访谈,以期为中国学术外译的发展提供专业建议和有益参考,更好助力中国学术走向世界,提升中国学术传播力影响力。

一、学术外译是“翻译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外传播》:您在《从翻译世界到翻译中国——对外传播与翻译实践文集》中阐述了从“翻译世界”到“翻译中国”的转变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和时代的使命。中国学术外译作为“翻译中国”的组成部分,您认为它的使命是什么?

黄友义:翻译工作的特点决定了译者更擅长把外语翻译成母语,而中国的对外翻译工作却主要依靠中国译者,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其一,长期以来通晓中文的外国人极为有限,中译外的任务就只能由中国人来承担;其二,话语权是要靠自己争取来的,不是别人送来的。长期以来,西方主导世界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我们要在国际舆论场上争夺话语权,就必须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中国学术文献是重要载体,学术外译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学术外译由于其深厚的思想性和学术性成为对外翻译中较为厚重的组成部分,翻译的难度也相对更高,指望英语为母语的外国译者是不现实的,中国学术外译的重任只能落在中国翻译工作者的肩上。具体而言,中国学术外译在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助力中华文化、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学术外译是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学术文献、尤其是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文献中,含有大量体现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思想精髓的核心术语,以及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提出的重要理论概念和学术命题。这些术语、概念需要通过学术外译将其内在的原理向国际社会讲清楚、讲透彻。过去,我们主要关注古代典籍的外译,现在,我们更要关注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与当代理论实践相结合的研究通过学术外译,形成外国人看得懂、能理解的学术成果,这是我们需要加大努力的方向。

第二,学术外译为国际社会深入理解中华文化提供宝贵资源。中国拥有五千多年从未间断的文明和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然而当前,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还远不及它的实际价值,其主要原因在于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与核心思想缺乏了解。学术外译的使命之一便是将研究中华文化思想的典籍原著和最新成果翻译出去,为世界补上中华文化这一課。

第三,学术外译对中国经济走向世界也有助力作用。今天,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推进,中国企业不断开拓国际经贸合作。与此同时,随之而来的有关文化的冲突、技术标准的不同、人员管理的差异等,都成为中外企业沟通合作的障碍。通过学术外译,可以将有关中国式现代化的经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国技术的规范标准、中国企业的管理模式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翻译出去,为合作方提供满足其实际需求的可靠资源,为助力中外合作顺利开展、推动中国经济走向世界创造有利环境。

二、学术外译要坚持受众思维

《对外传播》:您于2004年提出“外宣三贴近”原则,即贴近中国的发展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针对中国学术“走出去”和学术外译,您认为国际受众关注中国哪些领域的研究成果?对中国有哪些了解需求?学术外译如何助力中国学术成果在国际学术界成为可读、可信、可用的知识产品?

黄友义:学术外译实践中要坚持受众思维,对国际社会不同类型的受众进行具体分析。当今世界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西方发达国家,另一类是新兴发展中国家。前者作为当今国际学术界的主导,拥有较多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和作品,但对中国较有成见,研究成果不一定客观公正;后者对中国的关注点不同于前者,更关注中国的发展模式,希望了解经过实践检验的中国智慧、中国道路、中国方案。因此,我们的学术外译拥有两个不同的市场。

发展中国家更需要了解中国的发展模式。我曾应外交部邀请去非洲参加一个以扶贫为主题的中非智库论坛。一位来自塞拉利昂报社的总编辑的发言令我印象深刻。他阅读了《摆脱贫困》这一重要著作中收录的习近平同志担任中共宁德地委书记期间的一系列讲话,把宁德地区的人口、地理、经济作了认真研究,并和塞拉利昂进行对比,发现塞拉利昂的地理环境条件不比宁德差,人口规模也没有太大区别,但发展状况却相差甚远。他认为原因在于两种不同的思维和制度。由此可见,发展中国家倾向于在了解中国的基础上,将中国作为学习参考,思考中国道路在本国是否也能走得通。

西方国家则主要呈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将中国视为利益威胁者,把中国当作对手、甚至是敌人。对于这部分人,我们主要采取舆论斗争的方式,坚守我方立场,积极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第二种是西方国家的中青年,尤其是“Z世代”青年,他们的成长历程中受意识形态等因素影响相对较少,了解信息的渠道丰富多样,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短视频等多种媒介形态了解真实的中国,从而摆脱对中国的误解与成见。此外,随着中外人员交流渠道不断拓宽,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越来越多的国际青年在感知中国、体验中国、研究中国的过程中对中国产生兴趣、加深理解。比如通过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合作发起的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的“新汉学计划”海外高级中文翻译人才培养项目等,世界和平稳定与繁荣发展有了更多年轻化、多元化的青春力量。

针对不同受众的特点和需求,要在学术外译的选题内容和呈现形式上进一步强化受众思维。在选题内容上,不能局限于中国古代的文史哲研究,还应包括關于当代中国理论思想、实践经验的研究成果,这类研究更鲜活、更现实,是外国受众更需要了解的内容;在呈现形式上,应该尽可能做到新颖多样,既要有“大部头”、思想厚重的作品,更要有“小而美”、富有创意的作品。随着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学术外译作品不应局限于印刷品,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采用多模态手段,以短视频、互动式多媒体程序等形式呈现学术成果,让学术产品更加生动、立体、通俗易懂,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从而使学术外译成果能够触达更多受众,在更大范围得到传播。

三、加强学者、译者、平台协同协作

《对外传播》:学术研究工作者、学术外译工作者、学术对外出版平台是中国学术“走出去”的三大要素。您认为学者、译者、平台之间如何形成高效的联动?如何建立良好的合作生态?

黄友义:学术外译实践中,学者、译者、平台三者如果能做好协同协作,效果是最好的。学者对中国学术内容理解得很透彻,但对国际受众关注哪些问题往往不及译者;译者作为连接两种语言和思维的桥梁,更了解外国受众的思维模式和阅读习惯,但是对专业知识的理解通常不如学者。因此,作者要给译者提供相对自由的语言思维转换空间,译者也要注意加强自己的学术素养和国际传播意识,遇到专业问题及时向作者请教。学者和译者应加强交流合作,双方提供不同的视角,各自取长补短,从而达到珠联璧合的效果。学术外译平台承担着组织者的重任,要能够统筹协调好学者与译者的合作交流,比如,经常组织学者和译者一起座谈研讨,相互学习,合力提升学术外译质量。

《对外传播》:您曾分享多年从事翻译工作得到的一条启示,就是最好组成一对包括本国人和外国人的翻译搭档。您认为,汉学家在中国学术外译中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中外翻译专家合作的模式应该如何应用于学术外译工作中?

黄友义:外国汉学家一直是学术外译的骨干,为中国学术外译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近年来,国际上的中文学习者越来越多,能够从事学术外译的外国人也比过去多了。但由于我们学术外译的工作量比过去大很多,所以总体上看,从事学术外译的汉学家仍然非常短缺。

对于哪种文献更适合中国译者或外国译者翻译,我认为:时政类文献或中华文化内容较多的作品,更适合由中国人做初译,外国人来改稿润色,因为中国人对中国政策和文化的理解更有优势;文学性强的作品,更适合由外国人做初译、中国人做润色,因为外国人对外文的掌握程度比我们强,能够快速准确地把文学作品中的细节翻译出来。所以,中外专家合作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应根据文献内容的不同而决定由谁来初译,由谁来润色,由谁来审核,总之不能“单打独斗”。中国译者和外国专家都是联通两种不同文化的“桥梁建筑师”。要通过他们的工作,让一种文化被另一种文化思维影响下的受众所理解与接受,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构建一座心灵之桥。

《对外传播》:目前,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正在积极筹办《当代中国与世界》英文版(Contemporary China and the World)智库学刊,为中国学术观点“走出去”提供新业态新平台。立足建设一流国际传播机构和外宣高端智库目标,您认为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在学术外译工作方面有何优势和特色,如何更好发挥自身作用?

黄友义:中国外文局是党和国家专门从事国际传播的机构,任务非常明确,指导思想也很清晰,始终以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为宗旨。70多年来,中国外文局在对外翻译方面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工作机制。一是在翻译过程中考虑外国受众的思维习惯,对中文原文进行一定的编辑加工,也叫译前编辑;二是坚持中外合作的翻译模式,有利于回避中式英文和因语言使用不当产生误解的情况;此外,外文局非常关注市场,具有很强的受众意识。著名记者、外文局的老专家伊斯雷尔·爱泼斯坦有一句话,一直指导着我们的工作:我们的外部受众都是大学毕业生,甚至很多是博士,但是他们对中国的认知可能连小学一年级的水平都不到。所以,我们在对外翻译中国学术作品时,不管是图书、期刊还是文章,都应该带着外国人的关切和需求去编、去写、去译,要清楚这个作品的目标受众,要明白哪些问题要说透,哪些问题可以略过。

作为中国外文局所属的国家专业智库,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在做好学术外译工作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首先,当研院在学术研究、学术论坛、学术期刊、知识分享平台等领域做出一系列品牌,满足了我国在国际传播研究方面的切实需求,提出了很多具有高度参考价值、在实践中证明有效的政策建议;第二,当研院作为一个国际化的研究机构,在国内外建立了广泛的人脉,知华友华的外国专业人士和国内专家学者都纷纷加入到当研院组织的活动中,在国际学术界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与号召力;第三,当研院作为具有国际传播性质的研究院,团结了一大批从事对外翻译的专家学者;第四,当研院主办《中国翻译》《对外传播》《当代中国与世界》等专业学术期刊,具备建设中国学术外译平台的专业基础和资源优势。

四、加快培养新时代中国学术外译高层次人才

《对外传播》:我们知道不是所有翻译都能做好对外翻译工作,而学术外译工作也不是所有对外翻译工作者都能胜任的。您认为,应如何培养具备学术外译素质和能力的高层次翻译人才?

黄友义:新时代中国学术外译人才需要兼具中译外能力和学术研究素养,对中国思想、政策、理论、实践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对国际学术界也有较为全面的认知。当前,高水平的学术外译人才在我国仍属凤毛麟角,这也为我国中译外翻译人才培养提出了一个重要课题。

2021年,中央三部委印发的关于全国翻译人才队伍建设有关规划,是建国以来首次针对对外翻译人才队伍建设发的文件,里面提出了若干条关于培养中译外人才的具体措施,为培养中译外人才提供了及时的指导思想。我认为,加快中国学术外译人才培养首先要把规划里提出的建议和要求落实下来。

学术外译平台作为用人单位,要与培养单位加强联系。用人单位应该把岗位培养工作前移,帮助大学生了解我国学术外译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对人才素质的需求情况。让学术外译一线的中国译者和外国专家走进课堂,分享学术外译工作的实践经验。另外,学术外译平台要多为翻译研究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锻炼学术外译实践应用能力。高校作为主要的培养单位,应该加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意识,主动跟用人单位接洽,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走进学术外译平台机构了解学术外译一线需要什么样的翻译人才,让人才培养更具有针对性。对于从事中国学术外译工作的外国专家,也需要加强发掘与培养,广泛汇聚国际上各学科领域的汉学家,遴选培育优秀外专,不断提升学术外译专业水平。

王一赛系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当代中国与世界》英文编辑部编辑

责编:霍瑶

猜你喜欢

走出去人才培养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