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点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

2023-10-31杨增晖

科学导报 2023年75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优秀传统文化话语权

杨增晖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民族根基,为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丰富营养和价值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面对当前文化多元与文化同质的现实情况,个别领域存在马克思主义的“失语”“失踪”“失魂”的问题,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筑基是时代应有之义。

把握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定向把舵。马克思主义思想是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思想基础。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国社会的千百年变迁表明,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天然的契合性,正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出了适合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土壤,完成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落地。因此,牢牢把握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根脉,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指明前进方向。

持续筑牢优秀传统文化为民族共同文化心理打下的基础。意识形态蕴含在多种文化的内核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普适性、无阶级的特点,既包括儒墨道法等传统意识形态文化,也包括风俗习惯、文艺作品等。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悠久历史中的积淀,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心理和文化行为。对于大众来说,文化的普适性和易接纳性是成正比的,已经流传千年、融入骨血的传统文化基因是抹不掉、丢不了的,更具有易接纳性。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广泛的群众基础必须借助优秀传统文化的介体,在微观层面为个体提供更符合中国人文化心理的归宿。只有增强大众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让人人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信仰者、守护者、传播者,以人人享有的个人话语权,汇聚成有传统文化底蕴的国家话语权。

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話语权建设构筑核心价值理念。习近平指出,“价值观念在一定社会的文化中是起中轴作用的,文化的影响力首先是价值观念的影响力。世界上各种文化之争,本质上是价值观念之争,也是人心之争、意识形态之争,正所谓‘一时之强弱在力,千古之胜负在理’。首先要打好价值观念之争这场硬仗”。从理论逻辑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与概括;从历史逻辑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从现实逻辑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意识形态的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完成了意识形态由“上”到“下”的“社会化”。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中的思想观念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三个层面划定了价值目标,让原本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层层落地,既契合了党和国家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中心任务,也明确了广大人民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应当遵循的行动准则,让意识形态不仅仅停留在国家层面、上层建筑层面,而且成为全体人民价值取向的最大公约数。然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性较弱,究其根源是缺乏记忆点与故事性,可以挖掘其蕴含的传统文化观念,结合历史典故,借助现代科技的手段,使其拥有更大的影响力和长久的生命力,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构筑价值根基。

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民族精神,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注入精神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精神写入主题,并提出“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是当前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重要着力点。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人文精神、道德观念、进取精神,凝聚了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奋斗史中培育出的伟大民族精神,能够为文化自信注入动能,也为意识形态自信提供力量。

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点,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时代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形象地讲,长期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就是要不断解决‘挨打’‘挨饿’‘挨骂’这三大问题。经过几代人不懈奋斗,前两个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挨骂’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争取国际话语权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部署了“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的战略任务,这是现实需要,更是时代要求。在某种意义上,意识形态话语权是通过中国的历史文化、政治制度和现实影响在国内外产生传播效果的“软权力”。回望中国数千年的文化交往历史,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在世界中拥有强大的话语权,日本、韩国、越南等周边文明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从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玄奘“西行取经”到郑和“七下西洋”,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一直是柔性的扩展,而非侵略性的扩张。当前,国内外各种思潮潮起云涌、流派不断升级换代,文化多元化发展,传播空间更是从现实空间拓展到了网络虚拟空间,这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了多重的影响和冲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以中华文化繁荣发展为条件,铸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再辉煌。要延续中国在悠久文化交往历史中的文化传播惯性,破解当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困局,解决“挨骂”问题,树立国际话语主导,以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引领社会思想观念,形成一元主导、多元协调的话语格局。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本文系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项研究课题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中共聊城市委党校)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优秀传统文化话语权
中国如何争夺LNG市场话语权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路径选择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互联网时代条件下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
网络语境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
应提升贫困群众话语权
高职应有自身的“话语权”
被春天取消了话语权以后 [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