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2021年血液科患者分离细菌耐药监测报告

2023-10-31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23年10期
关键词:血液科万古霉素球菌

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

感染是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血液科患者因疾病本身、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免疫抑制剂使用等因素造成免疫功能低下甚至缺陷,容易导致感染的发生。此外,造血干细胞移植、外周静脉或深静脉置管以及黏膜屏障的破坏等因素也使得血液科住院患者更容易发生感染[1]。感染不仅给血液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带来了各种困难和挑战,而且严重的感染已成为血液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了解血液科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特点,可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有效的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2020年10月—2021年9月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CARSS)网点医院血液科患者分离的病原菌,所有菌株均为临床分离的非重复菌株。

1.2 细菌鉴定 采用手工法或自动化检测仪器。药敏试验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推荐的药敏试验方法和《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技术方案》进行,采用纸片扩散法、E-test或自动化仪器法[3]。药敏试验质控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纸片法)和ATCC 29213(稀释法)、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肺炎克雷伯菌ATCC 700603、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粪肠球菌ATCC 29212、肺炎链球菌ATCC 49619、流感嗜血杆菌ATCC 49247。药敏结果分为敏感(S)、中介(I)和耐药(R),文中I未列出。

1.3 数据分析 应用WHONET 5.6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细菌分布 2020年10月1日—2021年9月30日CARSS共收集网点医院血液科患者非重复临床分离菌74 30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3 970株(72.6%),革兰阳性菌20 330株(27.4%),病原菌分离率居首位的为大肠埃希菌(16 051株,21.6%),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11 214株,15.1%)、铜绿假单胞菌(6 071株,8.2%)、金黄色葡萄球菌(4 768株,6.4%)和屎肠球菌(3 600株,4.8%)。血液科患者分离的居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前10位病原菌构成情况见表1。74 300株临床分离菌株中,血标本占24.6%(18 287株),痰标本占24.0%(17 866株),尿标本占16.6%(12 314株),分泌物、脓液等皮肤软组织标本占8.8%(6 507株),粪便标本占3.8%(2 837株),胸腔及腹腔积液、胆汁等无菌体液标本占0.8%(560株)。

表1 2021年CARSS血液科患者分离的居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前10位的病原菌构成情况

2.2 主要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结果

2.2.1 革兰阳性菌

2.2.1.1 葡萄球菌 血液科来源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28.8%、82.1%。MRSA对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菌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CNS对利奈唑胺的耐药率为0.4%。见表2。

表2 2021年CARSS血液科患者分离的葡萄球菌属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

2.2.1.2 肠球菌 共分离肠球菌属细菌5 834株,其中粪肠球菌1 847株,占31.7%,屎肠球菌3 600株,占61.7%。药敏结果显示,屎肠球菌对大多数受试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但对利奈唑胺的耐药率低于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3.2%、0.2%。见表3。

表3 2021年CARSS血液科患者分离的肠球菌属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

2.2.1.3 链球菌属 按CLSI 2021年非脑脊液标准判断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头孢曲松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6%、5.5%、8.9%,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均>90%,对四环素的耐药率为86.0%。β溶血链球菌对青霉素、头孢菌素较敏感,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链球菌。见表4。

表4 2021年CARSS血液科患者分离的链球菌属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

2.2.2 革兰阴性杆菌

2.2.2.1 肠杆菌目细菌 送检标本中共分离肠杆菌目细菌37 048株,占分离病原菌的49.9%。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对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分别为50.9%、34.7%、21.3%、36.4%。肠杆菌目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头孢哌酮/舒巴坦保持较高的敏感性;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4.4%、4.3%,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10.8%、11.5%。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和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高于其他肠杆菌目细菌。见表5-1、5-2。

表5-1 2021年CARSS血液科患者分离的肠杆菌目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

表5-2 2021年CARSS血液科患者分离的肠杆菌目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

表6 2021年CARSS血液科患者分离的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

3 讨论

细菌耐药性监测对了解临床重要感染菌的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具有重要价值,可为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CARSS网点医院血液科患者分离的病原菌及其抗菌药物敏感性。分离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2.6%。所有分离菌株中,大肠埃希菌的分离率位居首位,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屎肠球菌。值得注意的是,鲍曼不动杆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位居革兰阴性杆菌的第4位和第5位,与其他科室病原菌构成存在差异[4]。此与血液病患者的感染部位密切相关,分离自血标本的菌株占首位,其次为痰标本和尿标本。研究[5]显示,血流感染占血液科患者细菌感染的85.1%,并且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因此,对于血液系统疾病合并血流感染的患者,尽早明确感染病原菌并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治疗至关重要。

血液科分离的肠杆菌目细菌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两种细菌对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分别为50.9%、34.7%,均低于2020年CHINET耐药监测水平[6]。所分离的肠杆菌目细菌均出现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菌株,其中以肺炎克雷伯菌最多,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为7.1%~11.5%。当前,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碳青霉烯酶仍是包含肠杆菌目在内的细菌最重要的耐药机制[6]。CARSS 2014—2019年耐药监测[5]数据显示,近年中国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呈上升趋势,重症医学科患者CRKP检出率高于住院和门急诊患者。CRKP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病房一旦发现该类多重耐药菌,应严格执行感染防控措施[7]。为应对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带来的重大挑战,临床急需新型广谱有效的抗菌药物,以挽救患者的生命。替加环素、多黏菌素(包括多黏菌素B和黏菌素)和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被认为是治疗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所致感染最有效的“三剑客”。本研究中仅部分肠杆菌目细菌检测了此3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临床微生物室应高度重视,严格按照CLSI文件及国内的专家共识开展此3种抗生素的药敏检测[8-9]。

血液科患者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占28.8%,低于全国耐药监测[5-6]结果,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属细菌,但有0.4%的MRCNS对利奈唑胺耐药。血液科分离的肠球菌属细菌仍以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为主,值得注意的是,两种肠球菌均出现耐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菌株。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属细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多重耐药菌株之一。万古霉素是治疗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和多重耐药肠球菌感染的有效抗生素,但应注意的是,葡萄球菌、肠球菌感染部位不同,抗菌药物的使用也应有所不同,需谨慎合理使用万古霉素,以防耐药菌株产生和传播。此外,万古霉素的最低抑菌浓度正在上升,并具有肾毒性,因此接受万古霉素治疗的患者需要监测万古霉素谷浓度[13]。利奈唑胺是医院获得性MRSA和多重耐药肠球菌感染患者治疗的药物之一,可以通过静脉或口服给药[14]。葡萄球菌和肠球菌中已出现耐利奈唑胺的菌株,对这些菌株引起的感染给临床治疗带来了重大挑战[15]。青霉素和氨苄西林可用于β溶血链球菌所致感染,β溶血链球菌非敏感株极其罕见,在化脓性链球菌中尚未见报道。因此,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β溶血链球菌所致感染的青霉素和其他β-内酰胺类药物通常可不进行药敏试验。该数据中存在非敏感β溶血链球菌,但是未能收集原始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复核,可能存在偏差。

综上所述,血液科患者分离的细菌耐药情况仍较严峻,特别是CRKP、耐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肠球菌应引起高度重视。为有效防控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扩散,临床科室应高度重视手卫生规范,落实接触隔离的措施。应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督管理,根据耐药监测数据和药敏报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猜你喜欢

血液科万古霉素球菌
基于个体化给药软件的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分析
我院血液科近几年革兰阴性菌的耐药性分析①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简介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简介
结节病合并隐球菌病的研究进展
LC-MS/MS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的质量浓度
IL-33在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一株副球菌对邻苯二甲酸酯的降解特性研究
PDCA循环管理在血液科基数药管理中的运用
130例万古霉素临床用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