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大单元“主题”教学模式的研究
2023-10-31胡乐峰
胡乐峰
现阶段,初中历史教学中依旧存在不足之处,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度引导学生,将知识点全面灌输给学生,和学生缺乏互动;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忽视学习方法的传授,以传授教学知识和教学经验为主,在历史课堂上,以学生记忆为主,忽视初中历史学习教学方法;教学知识过于浅显,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单一,抑制学生学习和探索初中历史的欲望,不利于交流互动学习氛围的形成,教学效果不明显。因此,教师应明确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的教学问题,积极改进教学方案,梳理教学重难点,并升华教学主题,同时,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和历史事实,改变教学模式。
一、大单元主题教学的概念
单元主题教学法是由引导学生梳理重点内容、确定主题,不断探究课堂内容,课后积极反馈,学生学习领悟等环节组成的教学模式,其在教学过程中定期整理单元内部知识,统筹安排教学内容,改进教学环节并不断完善教学课题,推动整体教学的形成,并在整体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点。大单元主题教学主要侧重于学生所掌握的教学方法,使其根据所学到的学习方式,探究其课本原理、历史渊源,并通过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等方式建立新的学习联系,深化学生初中历史学习体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单元主题教学模式是切实符合初中历史教学的教学方式,是一种保质量、保效果的教学模式,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充分调动学生历史学习积极性,长此以往,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大单元主题教学,深入贯彻落实新课改下的教学要求,以人为本,强调教师传授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通过教师教授达到知识点连接,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对初中历史的学习兴趣。教师利用大单元主题教学方式,更新了以往的教学模式,使课堂不再受限,并通过教学环节的连接及教学环节的特色设计,深入贯彻以生为本理念,其积极组织开展各项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思维,而且也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潜能,并可逐渐培养初中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对祖国的热爱。
大单元主题教学强调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从学生出发,从教材整体出发,改变教学理念,结合初中生学习特点,培养其综合能力。在初中艺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明确教学主题。在教学内容探索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和主观能动性,帮助其不断探索,识得史实,培养初中生的历史素养。最后,教师应将单元知识连贯处理,保证初中历史知识有序连接,同时课与课、单元与单元之间又相互独立,以期达到所预设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价值。
二、大单元主题教学的优势
(一)强化教学效果
随着学生年龄不断增大和心理、生理的发育,初中生越来越注重独立性和表达欲,自主意识逐渐增强。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设置课堂环节应当充分考虑初中生的年龄阶段、学习特点,课上积极留白,供学生自主探索,交流和表达。教师在教授过程中由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传授学习方法为主。初中历史的教学内容,知识点较为零散,这就需要初中历史教师积极采用大单元主题教学模式,重视单元之间的联系,通过从点到线、从线到面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贯穿初中历史课本,理清学习主线,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提升其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信心。
(二)增强学生理解能力
大单元主题教学模式使教师更加明确教学方向、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能够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帮助其深入理解历史知识。同时,大单元主题教学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性,提高其实践性,拓宽学生的思想层次和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历史、理解历史,有助于学生将历史运用到实践中,达到对知识点的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历史素养。
(三)加强教学联系
大单元主题教学模式应用到初中历史学习中,可以帮助教师建立有联系的历史课堂内容,整合历史教学资源,完善初中历史知识体系架构。同时,教师运用大单元主题教学模式,可以使初中历史教学内容更严谨、更科学和实际,是积极落实新课改教学要求,将教学实际、学生情况和生活实际有效结合,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理解历史单元课题,学习初中历史。
三、大单元主题教学模式设计
(一)确定教学内容
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起重要作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思路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打开历史学习思路;有趣的教学流程和教学环节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的活跃度,还可以推动教学进程;合理的教学结构、知识点掌握贯通对推动教学质量起着积极作用。因此,教师应将大单元主题教学模式积极运用到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课程设计方面更加明确教学方向、教学内容,在完善教学内容过程中定期开展有效的单元主题活动,在活动中设计符合学生学习阶段的环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初中历史知识。确定教学内容对学生历史学习和学科素养的培养有重要作用。教师在把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要掌握教学重点,如历史事件产生的背景和原因。
例如,隋唐是我国古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国家强盛和统一的重要时期,其重要主题为繁荣与开放。在讲述这一历史主题时,要注重隋唐时期的社会背景、百姓生活和朝廷内政。此外,教师也要积极进行课外拓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例如,教师在讲授科举制时,可以由课本知识科举制度的建立、成熟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引申出科举制度的考试等级,比如明经、明字、明算、进士、秀才的含义分别是什么,指的是考试排名第几,唐玄宗制定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是什么。通过课外拓展,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其深度探究。
(二)设计教学目标
首先,大单元主题教学的目标设计应侧重于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分解知识点,整合学科知识,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知识点学习。历史教学目标要从大观念、大主题、大问题三方面进行设计,引导学生学习。其次,要着眼于学生品格、观念和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培养。最后,要关注课外拓展性和延伸性,不是以教师讲授结束为标准,而是以学生学会、学懂为标准,教学目标的设计要立足于当前学情,结合教学大纲来设计初中历史单元学习主题。
(三)优化教学方案
优化教学方案要求教师打破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制定多元化、重实践,适合初中生身心成长特征的教学方案,通过不断优化教学方案,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凸显历史单元主题。优化教学方案要求对教学内容不断加以调整、补充、再创作。同时,真正落实“用教材教,用教材学”,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认知能力为主,学好课内历史知识的同时,积极拓展课外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优化教学方案需要教师主动更新单元学习内容,总结单元核心知识点和重点学习内容,并理出单元知识点脉络或者整本历史书的知识点脉络,贯穿学习更有助于学生历史素养的提升。教学方案的优化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知识脉络,彰显单元主题,使教师的教学内容更易被学生理解吸收,有助于学生整体认知初中历史,培养家国情怀。
(四)升华单元主题
新课改要求初中历史教学要明确教学主题,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选题,不断完善拓展教学内容。初中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要格外注意学生的自尊、自信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尊重,并为其提供话语权。此时,学生学习知识的认知度需要提高,青少年阶段的教学方法也需优化和具有针对性,为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教师需要创设教学情境,不断升华单元教学主题,可采用分小组的方式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合作探究,明确学习重点。例如,在学习《百家争鸣》这一课时,教师可创设情境,展示有关“诸子百家”的图文、视频资料,让学生充分了解孔子杏林授课、学派辩驳的场景。同时,在课堂上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深度学习历史,学生分为支持儒家学派、道家学派、墨家学派、法家学派的四个小组,组内合作交流当时社会变法刚需及各家学派代表思想、代表著作,再结合实时展现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之象,最后师生共同交流变法给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在寒暑假期间实地考察古代遗址,感受历史文化。升华初中历史教学主题是基于历史史实,合理拓展历史课外知识的必然方法,同时也为初中历史课程增加了趣味性和深度。
(五)实践探索考察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将大单元主题教学模式落到实处,积极扩大实践教学比重,激发学生参与实践,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热爱,提升其文化内涵,从而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质量、学习效果。实践探索需要教师在教授历史课程外,注重学生历史实践能力的培养,做出有目标、有步骤的教学计划,通过实地考察了解真实历史,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索精神。例如,教师在进行历史深度教学过程中,要从浅到深、从易到难,螺旋式上升进行历史教学,先从单个史实出发,分析其产生背景、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政治权力等综合因素,逐渐了解历史事件,再从所学历史事件逐步延伸学习、课外拓展,可以通过视频、电影、实地旅游考察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历史知识,完善所学历史知识结构。
(六)善于课后反思
大单元主题教学运用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在课后不断进行教学审视和教学反思,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课后反思。
1.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随着新课标运用到教学中,部分教师教学基础理论薄弱,对核心素质教育认知仍有待提高,实践操作仍有误区,教学方式过于呆板,把历史素养培养当成硬性教学考核指标,认为教育不能只注重技术,必须要有信仰,信仰才能实现教书育人;还有些教师教学非常专业,但有时过于专业技术化,忽视了学生情感的培养和陶冶;还有部分教师具有敏锐的信息洞察力,可以快速吸取外界信息资讯、各国历史知识,但有时会冗杂教学,不利于初中阶段学生学习历史。大单元主题教学要求教师在专业专攻的基础上,强化五个素养的培养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更好学习,培养家国情怀。
2.要课后反思教学内容是否有效整合。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有利于将陈放的历史与现代结合起来,丰富历史内容,教师不再照本宣科,而是围绕单元主题、当堂课教学主题,设计教学环节,不断引发学生思考,引起学生讨论、产生思想碰撞、情感共鸣。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对教材进行跨学科整合和多次开发,因为每一门学科不是孤立的,而是有机联合的,教师可以将学科融会贯通,将单元内容联系整合,突破学科限制,加强初中历史、地理等不同学科的联系。
3.教师在育人的过程中,要注重人文性,这要求教师结合当下时代背景,深刻领悟信息时代的多元化,尊重学生观点、重视知识基础理论学习、完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给学生阐释的机会,帮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学到知识,形成自信开朗的性格。
4.历史教师在授课后也要考虑历史教学是否从提高学生应试成绩转为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贯穿单元知识主线,注重学生逻辑、科学知识、文化底蕴和思想价值观的正向建立和培养。读史使人明鉴,希望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史实及其产生后对社会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5.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反思是否真正达到历史教学的线性思维向整合思维迈进,是否将学生的碎片化学习转变为以单元整体学习为主,通过单元历史整体线索思路整合,帮助其更好理解历史事件脉络,注意学习各个课程,深化理解和吸收。
(七)落实教学评价
大单元主题教学模式下的初中历史教学要求教师不断完善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不仅可以使课堂上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还可以方便教师掌握教学,不断深化、升华教学内容,提升教师的授课能力和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发散思维、课堂积极回答问题、努力探索历史知识、不断思考的鼓励。同时,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完善教学评价时教师需要公正对待学生,对表现良好的学生给予积极肯定,对其他学生给予帮助和指导,从而树立学习历史的信心和热情,为祖国的发展储备后续力量。
四、结论
大单元主题教学不仅能够充分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优化教学内容,明确教学主题,还可以吸引学生学习历史,营造良好课堂氛围,营造良好的学习历史环境,同时,在课堂过程中,教师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主的教授方式,充分体现了21世纪人人平等的教学学习方式,更加注重人的主观性,有助于社会和谐发展。通过历史课堂的课外拓展和实践探索,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当代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为祖国作贡献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