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双减”提质增效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研究
2023-10-31甘小红
甘小红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成长的黄金时期,枯燥单一的作业内容,过量且不够丰富的作业形式,机械地做题、刷题,很容易制约学生个性的发展,会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排斥心理。以“双减”理念为指引,小学数学育人要切实关注学生兴趣发展,体现核心素养培养,通过高质量作业设计促进学生学习进步,并着眼于学生自身学习能力和优秀学习品质的培养,丰富作业形式,才能让学生真正在作业中收获乐趣,进步成长,营造良性教育生态。所以,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作业要能够积极落实“双减”育人精神,推进作业设计提质增效。
一、聚焦“双减”理念,优化作业设计的价值分析
“双减”政策是当前落实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重要要求。“双减”理念的落地不是简单地减少作业,而是注重作业科学设计,优化作业管理,实现育人过程的有效提质。“双减”政策下教师必须要注重作业的科学设计,为学生积极学习、健康成长提供有效保障。以“双减”理念为指引,优化数学作业设计,对学生当前学习与未来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能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以“双减”理念为指引,小学数学作业要体系完善,减少作业总量的同时,体现作业内容的精心设计和作业形式的有效创新。结合学生能力水平,优化作业的内容与形式,体现创新性设计,改变机械枯燥重复的作业模式,切实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教师要能够通过精致而有效的作业,提升学生学习热情,为学生知识理解和综合能力发展提供有效指引。
(二)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以“双减”理念为指引,优化数学作业的设计,可以选择更加灵活的模式来实现创新组合。通过更多创意作业,让学生自主探究,积极实践,改变传统的纸笔书写,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应用数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数学思维完善,并结合一些综合作业形式,让学生独立实践、合作探究、分享交流,积极完善。还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资源支持,这些新颖别致的形式,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为学生自主探究、开放学习拓宽渠道。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技能实践水平
小学阶段数学学习要体现教学做合一,除了让学生完成一些理论性作业,进行计算类作业外,还要融合于实践过程,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知识去探索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案,让学生动脑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以“双减”理念为指引,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更多生活化作业,引导学生独立探索,技能实践。在动手操作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灵活性,推进技能实践,趣味体验。
二、践行“双减”理念,优化作业设计的实施原则
跟随“双减”政策的步调,优化数学作业的设计,需要教师方面积极做出努力,在作业的设计、布置、类型组合方面,要坚持科学的教育原则,促进学生对数学丰富的感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实现提质增效。
(一)控量减负
“双减”理念指引下的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首先要做到控量减负,防止学生对作业产生疲劳心理。要对作业数量进行科学把控,选出优质题目,引导学生巩固课堂知识。指引学生从作业中获得新的学习发现,以推进学生深度理解积极创新。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也能够让学生在数学作业中积累经验,养成端正认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在面对一些新的问题时能够更加谨慎。
(二)丰富趣味
结合小学生的兴趣特点,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要体现丰富性和趣味性。通过丰富多元的作业形式,让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核心知识点,学会结合不同的问题来确定有效的解题方法。凸显作业本身的趣味性,让学生在作业中能够产生意犹未尽之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可以深入思考,练习巩固,为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体验。可以让学生在玩中学,通过一些趣味生动的途径,理解及应用数学,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三)主体实践
数学课程的学习对学生基本能力的要求很高,一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跟随教师的讲解思路,能够理解很多问题,但是在独立实践运用的过程中容易遇到重重障碍。针对这一问题,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落实的过程中,必须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积极应用,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如可让学生通过量一量桌子的高度、冰箱的高度,获得有效的数学经验;让学生观察早晨吃饭时,时钟的时针指向哪个位置,分针指向哪个位置,做完作业后时针在哪,分针又在哪,并让学生计算用时多长时间。结合日常生活推进有效实践,能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四)层次进阶
小学生有很强的成就动机,因此在对数学作业设计的过程中,不能停留于一种形式,也不能让作业表现为一种难度水平,而是要进行恰当的作业设计,让学生通过一些简单的作业巩固基础知识,增强学习自信,并让学生在作业的准确率、作业的速度方面有效控制,真正通过作业过程引导其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在基础性的作业有效突破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较难一点的任务,让学生再去挑战和突破。在前期学习经验的基础上,学生很容易就能适应这种能力进阶型任务,进而让学生对数学理解的深度、广度有效提高,促进学生学习潜能的激发。通过不断的难度进阶,内容延伸,可以让学生关键能力稳步提升,也能在作业过程中取得更大进步。
三、落实“双减”理念,优化作业设计的实施策略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以“双减”理念为指引,推动数学育人提质增效,首先要拓展学生感知数学的视角,鼓励学生多角度感知数学。通过设计生活实践性作业,让学生真正在实践中学习数学,在生活中认知数学,给学生带来创新性学习体验。其次通过不断练习,为学生数学学习创造平台,让学生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和问题解决意识获得突破性提升。
(一)丰富实践性作业的种类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初衷是让学生学习知识,理解数学,主动运用,因此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不宜选择一些过偏、过难的问题,这会降低学生学习自信。要降低作业的难度,构建生活数学,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积极运用,将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通过形象直观的手段加以运用,让学生在理解数学的前提下运用数学,这样学生在解决一些创新性问题时才能更好地找到切入点。
首先,教师可以结合对一些生活元素的应用来设计题目,让学生实现有效的情景理解。以加法运算为例,除了让学生枯燥地进行数字的运算外,可以结合生活来设计题目:“桌子上有3个苹果,又拿来5个苹果,总共有几个苹果?”这样的生活问题既能培养学生的信息提取意识,又可以让学生进行思维的转化和解题的迁移,为后续进行更高难度的加减运算奠定良好的基础。
数据中心大部分时间都处于部分负荷条件,定速设备在非满负荷工作条件下全速运转就无法确保高能效。在使用定速设备而非变速设备的情况下,通常采用机械节流措施来限制流量,卸载部分设备,降低输出容量,使其匹配非满负荷条件下的制冷需求。机械节流措施包括:
其次,生活实践型作业的设计还要关注学生数学思维建构。教师要打破传统问题类作业的限制,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实践作业开展有效的操作,如去称一称自己的体重,量一量自己的身高,数一数1亿粒大米有多少,称一称它的重量。通过趣味、灵活且具可操作性的作业,丰富学生学习体验,缓解学生学习压力的同时,落实“双减”理念,实现提质增效。
最后,推进生活实践性作业的设计,还要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除了完成教师所设计的一些具体实践任务,还可以让学生运用数学思维来观察生活,通过问题的解决,实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更好地提炼作业精华,促进学生重难点突破,这样才能让学生从对知识的记忆转向对主体的理解及运用。例如,在学完“对称”的知识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对称的原理来绘制图案,也可以让学生剪一些对称图形,如蝴蝶、蜻蜓等,还可以让学生寻找家中具有对称性的物品,将其拍照并说出该物品的对称轴。这样的作业体现了极大的开放性,每个学生都会在生活中积极寻找,发现更多。例如,学生发现餐桌是圆形的,它有无数条对称轴;卧室的床是长方形的,有两条对称轴;墙壁上的挂件是菱形的,它的对角线就是它的对称轴。学生还发现爱心形状的物品、三角形的物品、椭圆形的物品都具有对称轴,还有学生发现树叶也是对称的。学生提交了丰富多彩的学习探究成果,很好地体现了学生对对称这部分知识的扎实掌握。
(二)给予学生实践探究空间
为了促进学生实现对数学知识的生动理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生活实践作业的设计,除了着眼于课后让学生有效学习实践,教师还可以在课前为学生设计相应的生活实践类作业,拓展学生数学感知的视角,指引学生结合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课前准备。通过丰富多元的作业形式,关注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带着准备进入课堂,更能增强数学育人的综合效果。以“圆柱体表面积”这节课的教学为例,在展开正式教学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生活中的一些物品来动手制作圆柱体。结合对圆柱的理解,学生运用卷纸桶、易拉罐体等做模型来制作圆柱体,在动手动脑中让学生理解圆柱体表面积的内涵,并让学生学会结合需要制作的圆柱体来进行精确的长宽测量,确定各个部分图形的大小。最后,在学习新知识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实践经验,说一说要想测量圆柱体的表面积,应该知道哪些数据,并让学生探索尝试来设计圆柱体的表面展开图,算一算自己制作的圆柱体表面积有多大,还可以让学生动手来设计一个圆柱体笔筒。这样的创意实践过程,以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为目标,在做一做,试一试中,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够让学生对数学课程有更深的感悟,也能让学生结合所学数学知识设计更有个性的作品,深刻体会数学实践所带来的乐趣。
(三)重视趣味性作业的设计
小学阶段学生作业拖沓、学习懒散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学生对作业本身缺乏热情,对一些作业的形式不感兴趣。为了让学生积极地学习数学,体验数学,探索发现,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要引入趣味型作业形式。所以重视作业的趣味化设计,对学生而言十分重要。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趣味的作业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数学、体验参与的热情。教师可以探索将传统的数学运算与游戏体验有机结合起来,提升学生作业完成的综合效率。例如可以结合“连连看”的模式,让学生从单纯的计算向连线有效转变,通过数学的估算、排除、判断等方式,实现高效的数学运算。结合学生的易错题目,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结合找茬游戏,找一找其中哪一步出错,应该如何纠正。通过这种作业形式,可以降低学生对计算的抵触感,也能让学生规避类似的错误,提高运算的准确率。
为了给学生带来良好的体验,游戏类作业的设计也可以恰当地借助一些外部工具来有效推进。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来设计制作纸牌,运用纸牌游戏,让学生快速抽卡进行加减运算。可以让学生两两一队进行速度和准确率的竞技,也可以多人共同挑战,营造紧张刺激的游戏氛围,在循序渐进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提高学生运算速度和灵活性。这样的作业形式也可以延伸到家庭中,让学生与家长进行趣味的运算互动,避免单纯的纸笔作业,在卡牌游戏中让学生学习数学,积极运算,更好地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
(四)优化作业设计,体现数学人文价值
在设计小学数学作业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而且要体现数学学科自身的人文价值,把握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的关键阶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让学生学习数学,了解数学的同时,能认识丰富的数学文化,感受数学学科的多元魅力。
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资料查阅类作业。让学生学会运用手边的工具来查阅资料,获取数学知识,并鼓励学生积累、梳理、记录、分享自己所获得的知识,形成相应的数学小报或学习卡片。这类作业既方便学生对当前所学知识及时巩固,又可以在最后的综合复习阶段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指引,收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比如在学习年、月、日的相关知识时,教师讲解后学生对这部分内容一知半解,还有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在生活中具体应用,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翻阅家庭日历或应用信息技术的手段来认识年、月、日的相关规律,学会查询年、月、日的相关信息。还可以让学生结合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或者自己的出生日期、儿童节等了解这些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以及在不同的年份有什么变化。通过设计资料查阅类的数学作业,既能够让学生具备良好的阅读意识,又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力,还能让学生了解数学文化,对中国传统的节日文化建立认知,让学生在解密数学、探索数学中健康成长。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任务群的设计,点燃学生学习、探索数学的热情,鼓励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不同的问题,推动学生创新意识稳步提升。例如,在学习“方向与位置”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计相应的作业任务群。第一项任务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家的方位,了解房间内部重要物品的陈设方向,并画出相应的房间示意简图。结合学生所熟悉的家庭环境,让他们了解自己房屋的结构,学会合理地布置生活空间。第二层次的任务,可以让学生找一找家庭与学校之间的相对方位,并结合地图来尝试绘制简单的路线图。还可以跳出家庭环境,结合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建筑物,扩大空间方位,让学生认识数学,应用数学,画图记录,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感受方位、方向与位置区分的重要意义。第三个任务可以让学生结合电子地图来找一找自己的家庭在城市中的方位偏南还是偏北,偏东还是偏西;自己所在的城市与周边的城市,自己所在的省份与周边的省份相对的位置,通过任务群衔接,让学生认识方位,熟悉方向,并感受祖国地域的辽阔,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爱国之情,体现数学的良好育人价值。
(五)体现作业创新设计,引领学生开放学习
随着“互联网+”理念的深入推进,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既要对传统的形式有效兼顾,还要重视创新型作业的有效设计,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实现信息素养稳步提升。通过轻松高效的方式让学生靠近数学,体验数学,不断进步。
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形式生动的前置类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意识。传统模式下数学预习环节的推进主要是让学生多读课本,学习例题,有的学生学习代入感不强。数字化时代,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等创新性作业形式为学生带来良好学习体验,改变学生盲目预习没有效果的弊端,通过观看微课,让学生了解课程重点,把握关键信息,为课堂高效学习预热。例如在对“扇形统计图”相关知识学习之前,教师就可以通过微课为学生讲解扇形任务图,并与之前学过的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进行对比,实现新旧知识的关联,并让学生尝试制作简单的扇形统计图。这样的预习过程体现了精准指引,又能趣味生动地吸引学生关注的目光,可以让学生在预习环节做出充分准备,培养学生数学综合技能。
其次,教师要重视对视频类作业的设计。有些小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眼高手低的问题,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这部分内容,但是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常会出现数据辨识不清、计算出错、数量关系混乱等多重问题,这都是因为学生对数学知识没有透彻理解,对一些新的问题探索时就会频频遇到障碍。有效加深学生学习印象,培养学生良好的梳理思考习惯,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视频讲解类任务。在对一个知识点完成后,可以让学生做相应的课后习题,鼓励学生录制视频,讲一讲自己的解题思路,说一说通过阅读题干获得的信息、要求解的问题、已知与未知之间的关系,先让学生说出数量关系,再列式求解讲一讲的同时进行科学的推演,这样学生就能学得更扎实,学生的表达自信也能逐步提升。
最后,重视延伸作业的设计。通过对学生所录制的视频进行观看,也能帮助教师掌握学生的薄弱环节,推进针对性引导。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进行一些延伸题型的推送。为学生设计小练习,让学生通过线上答题的方式求解思考相关问题。教师同步推进针对性的讲解分析,这样能更好地查缺补漏,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总之,以“双减”理念为指引,小学数学育人要体现作业本身的丰富内涵,还要制订有效的引导要求,让学生在作业的过程中可以认知数学,体会学习的乐趣。同时教师要结合对学生的学习观察,不断对作业的形式和内容进行更新,推动小学数学提质增效,真正让作业成为学生成长进步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