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麦积山石窟的美学精神研究

2023-10-30王楠周恒郡

今古文创 2023年39期
关键词:壁画

王楠 周恒郡

【摘要】“艺并莫高窟,文传庾子山”,在秦岭西端,天水麦积,有座状如农家所积之麦的山峰,名曰“麦积山”。在百米高的巉岩峭壁上,逶迤曲折的栈道连接着一座座繁密壮观的窟龛,它是东方雕塑、壁画艺术的明珠。麦积山石窟遗存大量的雕塑壁画和部分碑刻对于研究我国佛教文化的意义重大,与此同时,这些壁画和碑刻也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

【关键词】麦积山石窟;壁画;诗碑;美学精神

【中图分类号】J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39-0089-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39.028

基金项目:天水师范学院研究生创新引导项目资助 (项目编号:TYCX2246)。

一、壁画中的美学精神

麦积山石窟壁画题材众多,种类繁复,叙事特征显著,这些场景的安排、画面的布局以及情节的设置和印度佛教绘画有诸多不同,显示出宗教传播、接受和本土化的特点。中国化的佛教绘画叙事不同于印度佛教艺术,显现出丰富独特的美学精神,叙事世界不同于现实世界以及人类主观精神世界,叙述世界“非真非假,非假非真”,真实与虚幻对立又互动。

(一)麦积山石窟壁画的叙事美学精神

《庄子》《山海经》等古代典籍具有初始叙事的特征,反映出将真实与虚构融合统一的美学表征,在中国古代画论中,古人将绘画视为一种纪实的存在,如《淮南子》“君形”说。老子提出“有无相生”可见真实和虚幻本来就是相伴而生,“大乐与天地同”在美学追求上表征为自己的心灵世界和自然世界相勾连,可以说中国艺术家对现实世界想象世界并没有清晰的界限,二者没有谁主宰谁的规定,所创造的叙事世界也是似真似幻。因此,绘画作品反映的不是纯粹客观的现实世界,也并非纯粹的感觉世界。宗教艺术更具理想性、幻想性,其表现的理想世界并非空想的毫无现实根据的世界,而是一个纪实和虚构相统一的世界。这主要表现在经变画净土变、地狱变两种题材中。二者是完全不同的世界,净土金碧辉煌琼楼玉宇一片和谐;地狱恐怖凄厉充满哀号和烈火。二者虽然表现的都是虚空的幻想的世界,但是,画中的表现的不少景象可以在现世世界找到蓝本,寄予着对现实世界和俗世生活的关切,如净土变中亭台楼阁和当时达官显贵的世俗生活有关。

中国古代神话思想与西方佛教传说相融合的特征典型地体现出内在的写实,显示出古代中国与古代印度在自由境界追求上的相通性。如127窟藻井升天图,关于乘龙升天的主人公是谁,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研究结论:有的认为是释帝天,有的认为是中国神话体系的东王公。仅仅凭借图像细节就将其确定为具体的对象是不严谨也不全面的。可以肯定的是127窟御龙飞天图像带有中国古代神话特征与佛教理念,它的来源并不单一。与《洛神赋》所描写神鱼护卫洛神车乘的景象具有相似性,鲸鲵等传说中的神鱼腾跃在车驾两旁,场面热烈庄重。《史記·封禅书》记载了黄帝铸鼎乘龙的传说,可见汉代上层统治阶级对飞天成仙的追求。画面中龙的形象也显示出将古代神话思想引入佛教绘画的创作取向。飞天引导、天人乘龙等图像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显示出仙人出游的浩大声势与遨游云中的潇洒自如与对安宁自由境界的向往。

宗教艺术形式总是自觉地追求和本土艺术相融合,在自然景物的描绘方面有较为典型的展现。127窟萨埵那太子本生,山石草木等将画面分割为五部分,构图巧妙;画家根据自然地理状况安排疏密程度和样式种类;在用笔设色上浓淡适宜明暗交织,已具有传统山水画的特质。世族大家开龛建寺风气的盛行,为其提供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支持,不少绘画名家都曾绘制过佛教题材的画作,推动了佛教艺术的繁荣,为教化、功德佛教向人文佛教、山水佛教演变奠定了基础。人文佛教以淡去说教,“荡却样式”——感应为体,以体悟为宗旨,以生命和信仰的自在、自为为追求。艺术作品削弱了信仰的恭敬肃穆之心,具有取悦于俗的趋势,在僧来俗往中,佛教从天上走向此间,佛教元素已经完全地融入自然,融入文人的精神家园,成为文人寄托自然的一部分。

追求永恒的自由是世界艺术共同追求之一,印度佛教将放弃执着和取舍作为获得生命自由解放的根本手段和途径,这一主张和追求在佛教东传和中国化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发挥。如果勘破有无真假、善恶美丑、富贵贫贱、成败得失乃至生死好恶等,放弃执着和取舍之心,便有可能完全脱离六道轮回的痛苦。《中有教授听闻解脱密法》导示十八:“如再不知如幻不实,则永久沉沦苦海。”众生深陷于泥徒之中无法自拔,究其原因,世间万物都如镜花水月,真实变得不可捉摸,因此佛教启示人们保持至心的纯净,“摒除执实之念,专注相续”。

(二)麦积山石窟壁画的抒情美学精神

中国是一个有着源远流长抒情传统的国家,不同形式呈现的艺术作品渗透着创作者的情感,以情感意味打动着不同时空的接受者。借助各类艺术形式,中国艺术家们排遣遭到抑制的愿望情感,抒情而有所节制,追求含蓄中和之美。佛教抒情美学是外来与本土发生作用的必然产物,典型地体现着中国艺术传统美学精神,寄寓着儒释道三家的深刻影响。萨埵那太子本生为代表的佛本生题材绘画在所表现得情感上显示出怜悯、勇敢、悲痛欲绝等多重情感,以上的情感仅仅为辅助情感,为不定情,而统摄这些情感因素的是慈悲,壁画中的慈悲之情、悲悯之情,既是萨埵那高贵精神风貌的展现,又象征佛陀每生每世修行转生的道阻且长及信念的坚定,使观瞻者无不产生惊异、赞叹、崇敬等审美感受。辅助情感能够万变不离其宗,与核心情感相辅相成,主要依赖于创作者的精心营造。在萨埵那太子本生壁画展现的情感中,不离“平和”包括悲痛急切在内的辅助情感延伸和变化,而平和的情感内核的重复和延续发挥出统摄作用,使得这些丰富繁杂的情感圆融一体。抒情离不开外界事物。对物、景的直接表现,是石窟壁画抒情的主要方式。睒子经变中对周围景物的花费大量笔墨的描绘。画家将睒子死亡,盲父母无依无靠的痛苦化解为无数众多的自然事物,而且使人物和景物合二为一,天地不言,万物仿佛也陷入睒子死亡的痛苦中。这种抒情方法通过对周围景色的描绘,将情感连同融合这种情感的相关事物尽情地发挥出来,这种抒情方法不仅注重对自然物象的描绘,且常达到其他方法难以获得的细腻逼真,不仅限于写实的层面,甚至可以采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将物象、情感和理想融合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物象铺陈方面的想象和夸张与情感抒发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看似较为客观写实的描绘,正是通过极尽想象和夸张的方法使情感或者充分显现,凝结着丰富复杂的情感气氛。此外画家还会直接通过神态举止直接将情感尽情地表现。睒子变中听闻睒子中箭死去消息的盲父母的表情与动作,将痛苦的情绪表露无遗。山脚下两个并列开凿的尖拱形山洞前,惊闻噩耗睒父向后跌倒在地,睒母双膝跪地,双手上扬,痛哭不止。站在他们面前的国王身体前倾,正试图去拉睒父,他身后的群臣急促不安。由此可见,抒情方法不仅不吝啬于景物的描绘,同时不吝于情感的直接宣泄,使客观物象的铺陈显得惟妙惟肖,表现的感情更动人心魄。

二、碑刻中的美学精神

自冯国瑞先生发现麦积山石窟古迹并写成《麦积山石窟志》以后,海内外大量学者开始关注这一“东方雕塑艺术陈列馆”。麦积山石窟之所以闻名遐迩,主要是因为保存着大量较为完善的泥塑。但是除了雕塑和壁画之外,麦积山石窟中还有一些铭文和碑刻,数量虽然不多却能提供不少的信息,比如为判断麦积山石窟开凿的时间提供佐证等等。古代诗人游历山川胜景时喜欢作诗留念,有些诗人游玩到麦积崖时便留下了自己的诗句,168窟石阶廊道中有大约六块诗碑,这些诗句是文人游玩至此兴致勃发时所写,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美学价值,这里探讨其中的一块诗碑《宿麦积禅林》的内容与书法形式,可以窥见麦积山石窟碑刻所体现的的美学精神的一角。

(一)《宿麦积禅林》诗碑内容

据冯国瑞先生在《麦积山石窟志》中的记载,《宿麦积禅林》一诗刊于东崖东端168窟附近的崖面上,碑宽1.1米,高0.51米,为明万历七年(1579年)时题刻的,碑文草书十四行。满行七字,字迹刻画清晰,笔势酣畅流利(如下图)。

内容为:

风尘伤远道,夜半礼诸天。

兰如青云里,瑶华碧落前。

堵藜能作法,贝叶喜忘筌。

了悟无生术,心知物外禅。

又口号:贫妇艰难炊,良人苦远征。山茏如许麦,止供往来情。万历己卯 四山君赏。

虽然冯先生在麦积山考察时这块诗碑已经有所磨损,但是从现存的碑文字迹能够辨认出诗歌内容和书法形式,应该是草书。西晋书法家索靖《草书势》中用诸多笔力来描绘草书,他以形象的比喻从结构、点画、布局等多方面分析了草书的书势,草在他的笔下书之势是这样的:“盖草书之为状也,婉若银钩,漂若惊鸾,舒翼未发,若举复安。虫蛇虬蟉,或往或还,类婀娜以羸羸,欻奋亹而桓桓。”[1]草书的笔画婉转曲折好似银钩一般,草书字势飘逸灵动,好似即将在云层中上下翻飞的惊鸿一般,又像龙蛇婉转往还,不仅有窈窕婀娜的轻盈之姿,又忽而有强健奋举的昂扬之态。草书的书法结构多变,有的结构如山野中的黑熊,两两相斗对峙;有的笔画如晴空中的飞燕,彼此追逐呼应。对于草书中两个字之间的关系,索靖认为字与字之间应该灵动活泼无死板之气,犹如蛟螭神兽在字距间嬉戏玩闹,又像猿猴飞鼬在其间追逐闹趣。笔画向背有张力,灵动又有雷霆万钧的气势,如鲤鱼振尾打挺而起,又如惊龙在云层间翻腾旋转,威力骇人。这也说明草书所具有的艺术审美属性不仅体现在具体的某一个字上,更离不开书法家对整体的考量。索靖还注意到草书的整体布局:“举而察之,以似乎和风吹林……窈娆廉苫,随体散布。”[1]从整体布局上看,呈现出一种错落有致、顺畅通达、随性却不散乱的艺术特征。如同和煦的微风从山野中吹拂而过,掠过青草拂过枝丫,腾转律动之间俯仰和谐。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整体,从细节到全貌,索靖的这段形容道尽了草书独特的灵动飘逸的艺术美感。

(二)《宿麦积禅林》诗碑所蕴含的美学精神

从古籍文物中汲取文化创新的养料向来为创作者们提倡并践行,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多次提到文化自信的问题,并且在2022年5月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对文物和遗址的研究阐释与展示传播。麦积山石窟的诗碑虽是一块没有生命的物件,但是却有着鲜活的文化生命力,对麦积山石窟的壁画和碑刻艺术作美学精神方面的解读不仅遵循了党的二十大中提出的“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精神,更是激发了“死”的文物“活”的生命力。

1.诗碑形式的自然美学精神

我国传统哲学中崇尚自然,如老子《道德经》中的“道法自然。”受这种哲学思想的影响,我国的书法也崇尚自然。这种自然一方面强调书法要“自然写就”,另一方面强调书法在形式和意境上具有“山水自然”之美。要做到“自然写就”,就要求在艺术创作中追求自然而然、顺其自然,书法家与自然融为一体,书法艺术创作的情感要自然流露,这样自然能创作出“美”的书法艺术。要达到“山水自然”的意境,就要求书法家胸有自然,书法的书写以自然万物为模仿对象,如庞大的象形字体量。宗白华《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中有言:“中国字在起始的时候是象形的……在字的笔画里、结构里、章法里显示着形象里面的骨、筋、肉、血……”[2]我们的祖先仓颉造字时便是参考自然万物的形象,再把脑海中构思好的概念用文字表达出来,先“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之象”,才能“博采众美,合而为字。”说明象形字出现之初就是对自然万物的模仿,又通过点线笔画的规则变化表现自然界的形象和创作者自我内心的情感,中国字尤其是象形字兼有实用性和藝术性,深值于本民族的文化记忆中。《宿麦积禅林》以草书刻成,其中不乏对麦积山林自然景观进行描写的诗句,“兰如青云里,瑶华碧落前。”而诗碑在表现这两句时笔画结构灵动轻盈,似雀鸟穿行于云层之间,跳跃于山林之中,表现出生机勃发的自然美。

2.诗碑内容的人文美学精神

《宿麦积禅林》诗碑在书法形式上表现出十足的自然美学精神,但是这一碑刻的内容在审美上又具有抒情言志的审美功能,表现了创作者的内心情感,创作者将对眼前美景的欣赏、对内心情感的抒发以及对禅宗佛道的思考融为一体,以诗碑的形式表现出来,赋予诗碑一定的人文美学精神。诗人风尘仆仆从远方来到麦积山林中,看到眼前的美景内心发出对佛法的思考,“堵藜能作法,贝叶喜忘筌。了悟无生术,心知物外禅。”流露出作者游玩至麦积崖,看到千窟万龛,瞻仰佛像之后对佛法的体悟,以草书镂刻此诗,更显出十足禅意。正是心中有了禅意,故而看到自然界中的任何美景都能引发诗人对佛法的良多感触,最后将这种人文美学精神诉诸诗碑之上,为后人所知。

总之,麦积山石窟的壁画在叙事美学和抒情美学两个维度中,显现出丰富的内涵,其诗碑又蕴含着深厚的自然美学和人文美学精神内核。其中既有对佛教自由解脱精神的坚守,对儒道文化的融会贯通,以及对世俗生命、生活的赞美,也有对世间恶行的鞭笞,宣扬因果轮回善恶终有报;既体现出厚重的人文关怀,也蕴含着沉重的悲观意识;既有对现实生活的祈求也有对来世生活的寄托;既饱含着丰富的现实关照,也缠绕着阴霾般的“不可抗力”。中国佛教文化、儒道文化、世俗追求共同构建了麦积山石窟壁画和诗碑三维立体的艺术空间,彰显出独特的审美魅力。将麦积山石窟壁画和诗碑艺术重新置于审美视域重新阐释,对于深化对中国佛教文化的理解,激发欣赏者从内容表象中探求本质的精神意识,无疑是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A]//索靖.草书势[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19.

[2]宗白华.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J].哲学研究,1962, (01).

[3]天水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中国石窟天水麦积山[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4]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

[5]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6]郭昭第.中国叙事美学论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6:07.

[7]郭昭第.中国抒情美学论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3:04.

[8]冯国瑞.麦积山石窟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2:36,44.

[9]郑炳林,魏文斌.天水麦积山石窟研究文集(上册)[A]// 李月伯,何静珍,陈玉英.麦积山石窟的主要窟龛内容总录[C].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8:707.

猜你喜欢

壁画
乡村壁画,锦上添“花”
敦煌壁画里的“养生秘诀”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壁画上的数学
撒哈拉沙漠壁画之秘
我在敦煌修壁画
快来看!壁画又在“搞事情”
北朝、隋唐壁画
帮壁画“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