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现实的书写者
——韩延电影中的影像哲思与人文关怀
2023-10-30黄博阳
□ 黄博阳
导演韩延
我国青年导演韩延的电影中承载了大量关于生命意义的审慎思考和对边缘群体的价值观照。他善于从微小个体的命运历程入手,从边缘化人物的视角出发,透过对人物生活诉求和情感逻辑的挖掘、铺排,来建构人物之间的戏剧冲突,在人生的极度残酷与极度浪漫之间,深刻挖掘社会生活的本质,表达普适性的情感价值。韩延导演致力于引导人们关注社会热点和关注弱势群体,由他执导的影片以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触摸生活的肌理,带给观众人性的美好和温暖,具有抚慰人心的力量,在体现创作者超然的生命体悟之余,实现了现实主义向温情现实的跃迁。
青年导演韩延执导的影片《我爱你!》聚焦我国老年群体,突破了以往老年题材电影中他者化、边缘化的书写模式,成功缔造了以老年主体性身份的叙述状态,在艺术造诣、思想内涵等层面实现了升格与突破。影片以真挚细腻的情感表达、细致入微的生活洞察以及鞭辟入里的现实剖析,展开了深度老龄化社会的多重面相,获得了观众的广泛共情。他以往的两部电影《滚蛋吧!肿瘤君》和《送你一朵小红花》也同时引起了业界和学术界的关注。韩延因其影片中传递的温暖关怀与净化、抚慰人心的坚韧力量,成为新时期我国温暖现实主义电影创作的先行者。
一、一以贯之的温暖现实主义创作风格
“温暖现实主义”是针对当代现实主义影视作品提出的新创作观念,[1]中和了电影的审美与娱乐,并以温情的方式书写社会的思考,建构出独特的创作体系。[2]韩延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由于接受了系统的教育,他的创作视野相对开阔,作为导演的自我创作风格也日益凸显。2002 年,韩延执导个人首部电影《五好差一好》,开启了他的导演生涯。2015 年,《滚蛋吧!肿瘤君》以平等的注视、温情的表达,探索女性的精神世界,展现患癌女性的困境、苦痛、抗争与勇敢,影片上映后便获得了广泛好评。韩延细腻、敏感的特质可以更好地观察生活中的微小细节,在不断变化的当代社会中关注每个人的归属感。2020 年,由其执导的“生命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影片《送你一朵小红花》上映,该片讲述了一群癌症患者的抗癌历程,韩延对年轻人的爱情作出了充满温度的诠释和表达,在注定悲剧的生命结局中显露人性的光芒与温暖,唤起了人们对亲情、对爱情、对生活的感恩。该片上映后获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更加坚定了他深耕温暖现实主义电影的信心。2023 年,韩延执导的影片《我爱你!》上映,不同于前两部的青春叙事,该片将镜头聚焦于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老年群体,抓住了老龄化的社会现实,注重表达老年群体的情感归属,颇具现实体察与人文关怀。正如他所言:“用轻松、温情的方式面对注定死亡的人生终点,活着的过程,曾拥有过的快乐,才是最重要的。”正是因为怀揣着对生活的热爱,他的作品始终充满善意与美好,具有疗愈人心的坚韧力量。
韩延是温暖现实主义导演群体中独特且坚定的优秀代表,他很好地继承了中国现实主义的创作传统,注重生活中随处可见却又经常被人忽视的庞大群体的生活和情感状态,作品中往往流露出一种“向死而生”的热烈情感。韩延的影片均充满温暖的精神特质,在推动人们完成自我身份建构和生命意义书写的同时,饱含艺术性和思想性,彰显着新时代温暖现实主义创作的发展崛起。
二、影像哲思:空间叙事与动物隐喻
韩延导演在其以往的电影创作中,多借助空间与动物的多层次隐喻讲述戏剧性故事,展现人处于不同阶段时的苦乐和面对生命绝境时的艰难抉择。作品注重刻画人物内心世界,强调个体的尊严,承载着深刻的情感,最终实现从个体的情感上升为一种带有身份烙印性质的情感表征,升腾出抚慰人心的精神力量,赋予影片超然的哲学思考。
电影的空间叙事是指利用空间进行叙事的一种手段。[3]往往凝结创作者情感、思想等感性认知,有着超脱于现实空间的主观寓意性所指。如电影《脐带》中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母亲在城市生活空间中,通过在墙上画小马、在脸上画图腾等怪异呆滞的行为动作来展现对城市生活的不适感。当回到故乡,午夜的湖水、月光的氤氲、篝火的闪烁勾勒出一个诗意化的空间,母亲行走在熟悉的草原,唱着歌谣、跳着舞蹈,重新获得精神上的慰藉。导演通过银幕空间对草原进行诗意化呈现,以及借助动作空间展示人物行为变化,引导观众从现实空间进入到想象的空间。电影《过春天》通过描写在大城市中为生计奔波的群体构建社会空间,凸显城市焦虑,《天上草原》《黑骏马》《季风中的马》等影片中的草原空间,《峰爆》《惊天救援》等影片中构建的灾难空间等可视性极强的空间场域,彰显出极强的叙事张力,呈现出深刻的审美意蕴与价值。
梳理韩延的电影创作脉络,他的作品不是为了某种迎合而刻意进行的温情表述,更不是为了粉饰现实以达到掩耳盗铃式的温暖,而是基于现实逻辑,自然流露出来的温暖善意。韩延热衷于探讨爱和生命的议题,注重借助独特的空间叙事来承载影片主题。其执导的影片《滚蛋吧!肿瘤君》融合了动漫、恐怖、武侠等多种类型片元素,在残酷现实与浪漫幻想之间自由切换。片中少女熊顿的梦境既充满隐喻引人深思,又传达着熊顿乐观的心态:即便身处最艰难的时刻,也要用爱冲淡心中的畏惧,微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幻想的梦境成为人物内心的情感外化,反映了人物境遇,同时推动剧情发展,构建与升华了影片主题内蕴。影片《送你一朵小红花》则深度描摹了人与人之间的对立与和谐关系,讲述男女主人公韦一航、马小远从疏离到对抗再到相互取暖,最终升华出“活出自我、抗争宿命”的作品主题。《我爱你!》与前两部内容不同,是一部关注老年群体的个人感受和尊严的现实题材作品。该片选择广州大湾区作为故事发生地,让岭南文化的空间特色成为电影创作的一部分。岭南式老建筑楼群相对集中、狭窄、封闭,各家屋型门户为了避免互对,很少开窗,对外则是完全封闭,这种不开窗的建筑特点成为片中粤剧名角仇美灵这条爱情叙事线的“戏眼”:一生一世一双人,为你始终关闭心门。常为戒这一主角的空间则是开阔的动物园和游乐场,当他和李慧如进入热恋期时,动物园和游乐场空间成为亲密爱情戏最自然的背景舞台,充分体现了导演整体生态表意系统建构的创作思维。
此外,韩延在表现手法上习惯于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去展现现实议题,对空间衍生的一些动物意象进行诗意隐喻,有着一贯的连续性和相似性。《滚蛋吧!肿瘤君》中女主人公熊顿饲养宠物狗的经历造就了她乐观的生命态度,《送你一朵小红花》中韦一航在青海湖边看到的羊群寓意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冀,《我爱你!》中出现的蜗牛、大象、鸟这些动物也和电影中人物的生活状态息息相关,极具隐喻意味。影片中开着自己的小车到处“跑”的常为戒就像是蜗牛,背负着沉重过往,表面倔强坚定,但当遇到不痛快的事情就会挥动手中的“鞭子”,类似蜗牛缩回壳中的自我保护动作。当他最终勇敢向李慧如告白时,犹如不惧风险,勇敢裸露的软体动物,象征老年人的爱情虽不像年轻人炽热浓烈,却是漫长岁月的沉淀。大象知晓自己的死期,走入象冢,隐喻着谢定山赵欢欣夫妻的悲剧结局。仇老师家中扑腾着、四处撞击、没有出口的鸟象征着人至暮年时生活的困窘。当常为戒和李慧如分开后,常为戒放飞了仇老师家的一只鸟,当鸟穿过四面皆为墙壁和围栏的南方密集式建筑,自由地飞向辽阔的天空,预示着常为戒与李慧如这对老人对自由相爱的渴望,完成了一种叙事上的推进,代表着两位老人将走出封闭的环境,实现在一起的可能。韩延另外一部风格迥异的电影《动物世界》以笼中逡巡的老虎,暗示赌徒的兽性心态。
在韩延的电影中,空间叙事与充满诗意的动物隐喻消弭化解了疾病或困境引发的外部冲突与裂痕,让观众见证了主人公的情感障碍及其愈合过程,与片中人物一同体验了找回身份的历程,书写处于生死边缘时人的生活态度,投射出对生命意义的超然体悟。韩延借助抒情写意的影像语法让观众看到的不只是处于人生困境时的失望、绝望,而是提供了一个正能量的解决方法,用人性中的善意来缝补现实的创伤和裂痕,习得以全新身份和世界相处的智慧,向观众传达积极、向上的温暖力量。
三、人文关怀:群体困境与细腻的情感观照
韩延的《滚蛋吧!肿瘤君》《送你一朵小红花》《我爱你!》这三部影片不同于传统的商业电影,聚焦的大多是与病魔殊死较量的普通人或社会边缘群体,从他们的悲欢离合出发,书写群体焦虑与困境,试图召唤人们对边缘人群处境的关注,释放出真切的情感和豁达坦然的人生观。导演通过对芸芸众生日常点滴生活的真诚观照,让人们为生命唏嘘,为亲情、友情、爱情或群体间的守望相助而动容,令作品激荡出人文关怀的治愈力量,为观众带来最深切的心灵抚慰。
电影既是社会的写实也是现实的缩影。癌症是威胁人类生命的最大元凶之一,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将视线聚焦在“癌症患者”这一特殊群体身上。《滚蛋吧!肿瘤君》根据真实抗癌故事改编,片中的主人公熊顿不仅在生日当天丢掉了工作,还遭到了挚爱男友的背叛,并在同一天查出了癌症,一瞬间彻底跌落到人生谷底。该片传达出对女性困境的深度理解与关怀。《送你一朵小红花》则围绕韦一航、马小远两人微妙的情感变化展开叙述,折射出亲情、爱情、友情的珍贵,引导观众审慎思考和直面世人都要面临且无法回避的终极难题:死亡。同时影片在不经意间折射出现实社会中抗癌小家庭的艰难与不易,让观众真切体悟每个抗癌家庭在面对疾病时的挣扎与无助。人口老龄化是世界性难题,逐渐成为世人关注的热点话题,越来越多老年题材电影涌现。老年题材电影《关于施密特》(2002,美国)、《无依之地》(2020,美国)、《困在时间里的父亲》(2020,英国/法国)、《生无可恋的奥托》(2022,瑞典/美国)等多注重刻画老人内心世界的感受,表现老人的孤独、无助,强调老人的个体尊严。我国老年人口的比重也逐年增加,老年人在离开单位或集体后,生存的主要空间多集中于家庭内部,故我国老年题材电影在设置家庭矛盾时,大多是从“柴米油盐”“家长里短”切入,例如《推手》(1991)、《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2002)、《桃姐》(2012)、《盛先生的花儿》(2016)、《妈妈!》(2022)等老年题材电影多注重从情感角度书写老人与子女及亲朋好友间的关系,而老年人自身的爱欲、悲欢以及个体内心情感往往被忽略。韩延执导的电影《我爱你!》以老年人为叙事主体,关注当前社会老年群体的生存处境和爱情困境,着重探讨:当人的身体衰老了,精神是否也会跟着老去,还有没有机会大胆地谈恋爱或组建新的家庭?韩延在《我爱你!》中生动书写老年群体面临的现实困境,隐含着创作者的悲悯之心,成为老年题材电影创作的全新转向。
《滚蛋吧!肿瘤君》剧照
韩延的电影往往聚焦社会生活中的小人物,映射社会现实,传递蓬勃的精神力量。他曾表示:“要时刻保持干净的心灵看待世界,这样拍出的电影才会治愈更多人。”《滚蛋吧!肿瘤君》的片名便彰显影片的价值观,充满想象力的剧情也赋予“肿瘤君”更多的寓意。主人公熊顿对于梦想与生命有着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影片激励着面对窘况或困境的人们,要时刻保持积极心态,认真努力地生活,人生才会有希望。熊顿的故事并非虚构而是真实存在的,影片没有脱离群众基础,真正体现了人文关怀。《送你一朵小红花》中的许多细节,也都来自导演对日常生活细致的观察与体悟。片中韦一航的父母,针对孩子提出“我不在了,你们会如何过”的问题,他们用笨拙的记录视频为孩子提供了答案,鼓励他过好当下的生活,珍惜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医院门口来自陌生人的外卖、韦家垫桌脚的纸巾、墙上的“抗癌食谱”、韦母菜市场为省钱掰下菜叶子的画面也都在真实世界里有迹可循。导演用细腻且丰沛的情感,观照处于人生困境的群体生活,重现其精神及情感世界,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生命本色,传达温暖的人文主义关怀。《我爱你!》中的老人们虽都有儿有女,但仍沦入暮年的悲凉,孤独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四位老人的故事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当前老龄化社会的真实投射。与《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妈妈!》等老年题材电影不同,《我爱你!》真正做到了从家庭或集体关系中探讨老人个体价值,转向从社会个体的层面探讨老年群体的生存困境和精神需要,诚如片中常为戒孙女小晴经常说的一句话“讨好一下自己吧”。山哥夫妇自尽的故事反映现实社会中部分老人由于年纪大了不愿见人,叮嘱子女去世后不办遗体告别仪式,希望将自己美好的形象留在世间,这是对自我生命的尊重。常为戒在山哥夫妇孝宴上挥鞭大闹,映射着的则是那些在日常生活里对父母不耐烦,甚至无视父母、不赡养老人的不孝子孙。接近片尾处,四位老人拿着水管,喷水嬉戏,更像是受过伤的老年人互相疗伤、抱团取暖,帮彼此缝合伤口,投射现代爱情中不同的底色,书写出爱情最美好的模样。导演韩延没有刻意渲染他们的悲苦,而是以平等的视角将老年人之间爱情的相濡以沫、人生的默默坚守娓娓道来。影片中的现实是温暖的现实,是不绝望、不阴暗的现实。韩延通过切实体察生活,用细腻的笔触、真切的情感观照勾画处于不同处境的老年群体各自的人生况味,体悟当代老年人的希望与诉求,让观众产生双向奔赴的情感互动。
电影《我爱你!》剧照
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剧照
结语
韩延执导的电影承载了大量关于生命意义的审慎思考和对边缘群体的价值观照。诸如熊顿、韦一航、常为戒、李慧如等一个个正处于人生困境的生命个体,在韩延的影片中都在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生活,影片体现着超然的生命体悟,表达着普适性的情感价值,传达着人性的美好,传递向善温暖的人文关怀。温暖现实主义电影未来的发展,需要导演们切实体察现实生活,以更加多元的视角、真诚的创作态度和专业的表达手段,不断摸索深耕,才能呈现出越来越多温暖人心的优质作品,为新时代影视创作开拓更为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