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 “生态监测与评价” 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23-10-30陈志飞

科教导刊 2023年27期
关键词:文明思政监测

陈志飞,张 健

(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生态环境污染事件频频出现,生活垃圾的任意排放和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已经严重污染了空气、水体和土壤环境,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无法弥补的创伤。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已经刻不容缓,生态环境的监测与评价是制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基本依据,也是我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1],因而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作为新时代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工作的动力支撑。这给高校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课程教学带来了巨大挑战。近年来,虽说 “生态监测与评价” 课程的地位不断提升,并且已成为生态学、环境生态工程和环境工程等相关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和核心课程,但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难以满足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因此,需对 “生态监测与评价” 课程的教学方案和方式进行针对性的改革,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课程教材内容、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培养具有综合应用多种方法处理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实践问题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本文以贵州大学生态学专业为对象,全面分析了 “生态监测与评价” 课程的基本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需求建立课程改革思路和改革方案。

1 “生态监测与评价” 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生态监测与评价” 课程作为生态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是一门多学科交叉且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使学生掌握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各类监测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生态环境建设的典型模式和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管理的主要环节。培养学生独立开展监测数据收集、整理和评价等多种理论与方法相综合的系统性研究工作。而且在生态文明建设新背景下,该课程成为生态环境类专业思政育人的核心[2]。目前 “生态监测与评价” 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和创新等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尤其是实践教学经验累积尤为缺乏,并且所使用教材的建设和内容更新不及时且不够完善。鉴于目前课程教学教研存在的问题,基于课堂与实践混合式教学施行满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需求的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已势在必行。

1.1 “生态监测与评价” 课程思政缺乏深度和广度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目前高校的生态学专业教育过程中并没有将 “生态监测与评价” 课程教学理念和思政教育融会贯通。根据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专业课程教育要结合学科特色,深入挖掘蕴含的思政元素,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塑造品格。而传统的高校专业知识与技能教育出现了与思政教育严重脱节的现象,导致学生不能端正学习态度和使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尤其是在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窗口期,将生态学专业 “生态监测与评价” 课程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尤为重要。目前该课程思政教学现状存在着思政教学内容与时代脱节、更新不足等问题。缺乏蕴含思政元素案例的引入导致该课程理论体系构建不完善。一方面当前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对当前国家推行的生态建设方针认识不足;另一方面该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合仅停留在固化于制的层面上,并没有真正达到内化于心和外化于行的目的,没有真正达到促进学生学习内动力提升和价值观养成。另外传统课程考核方式只关注专业知识的考核,而缺乏对课程思政教育合理科学的考核,如何制定精细、全面和系统的考核评价体系是当前课程思政教育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1.2 课程教材与教学内容问题

该课程采用的教材是由罗文泊等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 “十一五” 国家级规划教材《生态监测与评价》。教材内容广泛又精简,主要由生态监测概述、微观生态监测、宏观生态监测、生态监测计划的设计、生态评价基础、生态风险评价、农村环境的生态监测与评价等内容组成。笔者通过近几年 “生态监测与评价” 的教学科研工作,发现了该教材中存在的欠缺和不足。首先,教材的专业知识理论背后没有恰当地融合思政元素,缺乏生态监测与评价的原理以及系统论研究方法的涉及。其次,教材内容上虽涵盖广泛,但欠缺深度,且概论性质的介绍居多。而且教材缺乏对关键知识点的精讲精练,尤其是对土壤、大气和水体监测的系统规划设计原则,各种监测方法的原理、流程、操作要点和适用范围,监测方案的设计及评价报告的编制的具体细节缺乏介绍。再次,本教材是化学工业出版社于2011 年6月出版发行,并没有针对当下生态监测与评价技术发展对内容及时更新。最后,我们国家关于生态监测与评价方面的研究工作开展较晚,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成熟的技术方法,这是目前该教材内容缺乏深度和更新不足问题的关键所在,而且该课程目前尚无实验教学与实践环节指导参考书[3]。

“生态监测与评价” 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生态学专业课程,然而当前 “生态监测与评价” 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及教学模式依然相对固定,已经难以满足新时代背景下课程实践教学发展的需求。一方面在课堂讲解环节,知识点讲解浅显,缺乏结合形象生动的案例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度解析和总结,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和调动其主观积极性,难以启发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导致他们对所学到的专业知识的深层理论和逻辑理解不够透彻。另一方面,该课程在实践教学环节缺乏实践教学目标,校内实验和校外实践教学课时设置不足,学生所学专业知识不能实现由理论到实践的转化,也不能真正地应用专业知识去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2 “生态监测与评价” 课程创新改革思路与探索

2.1 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教学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时代背景下,要想发展绿色发展理念,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尤其是对高等教育中的生态学专业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在未来该课程教学中,应当依据国家一流课程建设标准和《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基本思想,挖掘该课程生态文明理念教育价值和资源,加强课程思政顶层设计,形成一套课程思政的教学文件;深入梳理课程不同章节内容特色,结合生态文明建设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将课程思政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有机结合,做到思政进课堂,育人细无声[4]。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生态监测与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理解监测管理和质量保证的生态学意义,深刻理解生态环境问题诊断监测、评价和生态修复的内在方法论。

课堂教学过程中收集并探讨经典生态监测与修复案例,建立丰富的生态建设案例库。分小组对课堂涉及案例开展讨论,引导学生挖掘剖析课程思政元素并进行主题汇报,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背后客观规律的掌握[5]。依据汇报效果对本门课程思政育人的教学效果进行考核与评价,并结合专业知识考核完善课堂教学管理体系和综合考核办法,建立、健全和优化课程考核评价体制。对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的优秀案例的选择设计与实施成果进行总结凝练,形成课程思政教学素材库。近两年课程团队在授课过程中不断探索案例讲解模式,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新思想和大政方针为导向及时更新课程思政案例素材库。在微观生态监测部分,设计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在国家生态安全战略中农村饮用水安全监测的案例应用;在宏观生态监测部分,重点设计森林生态系统监测方法在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案例应用和生态系统碳汇监测在贵州省森林碳汇观测和 “双碳” 目标项目中的案例应用。最终引导学生形成三个层次的价值目标:①依据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规定和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让学生意识到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严谨性与重要性;②建立科学的生态思维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培养全面认识、分析和解决生态监测与评价方面问题的能力;③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绿色发展理念深深烙印在新时代生态人的价值观中(图1)。

图1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 “生态监测与评价” 课程改革思路

2.2 课程教材改革

针对课程教材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个改进的建议。①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思维框架,将思政元素贯穿《生态监测与评价》教材,挖掘其中蕴含的生态文明理念教育价值和资源,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价值观。②教材要从最先进的讲起,鉴于我国关于生态监测与评价的研究起步晚且不完善的问题,需要引进外国教材与文献资料,跟随国际最新研究进展,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编写新教材,达到拓宽和优化专业知识的目的[6]。③教材应当在内容设置方面引入对生态环境问题监测全过程的介绍,并顺应当代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发展的背景,介绍新技术和新方法应用,例如全自动监测、遥感监测等。 ④在丰富教材理论内容的基础上,应当多增加针对性实践性案例介绍,做到图文并茂,并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其中。

2.3 加强实践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

教师需要在授课过程中关注当下热点生态环境问题,关注前沿生态监测与评价工作发展趋势,精选具有普遍意义和较高实用价值的技术方法和主要理论作为教学重点。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工作是对生态环境环境污染问题及其影响加以评估,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理和保护措施。此工作内容较为复杂,需要对生态环境存在的各个问题进行全方位监测与评价,工作中的失误会对生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产生影响。因此课程实践环节教育非常重要,该门课程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在课堂讲授过程中插播生态监测与评价实施案例视频,而且适当设计调研实践项目,与企业合作,学生亲自到野外进行实训,参加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工作,现场演示监测工具使用方法,对样方布设、物种识别、群落参数监测等方面进行讲解和现场操作。近两年课程团队积极探索、组织课堂实践活动和生态学专业实践课,在贵州大学校园及其周边设置生态监测与评价项目,内容涉及校园人工湖生物多样性监测、校园行道树和绿地生态系统健康监测与评价以及学校周边喀斯特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监测调查。经过实践活动,学生生态监测和评价项目的野外实际操作能力和调查能力提升了。课程团队组织学习生态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法律法规,让学生切身体验严谨的工作流程和诸多注意事项。而先进的大型生态监测设备对实践操作性要求较高,课程团队也组织学生科学使用,以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熟练应用监测中的新技术、新设备,确保学生在以后工作中能够规范、从容地开展生态监测工作。2022―2023 年课程实践专程邀请贵州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工程师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花溪河学习水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和法律法规,实践内容主要包括花溪河水环境监测的常用指示生物选择注意事项、最新监测技术应用和监测设备的操作流程,并对课程实践完成情况与成果以课程实践报告和实践成果答辩的形式进行多方面考核。

课程实践作业要求学生编制生态监测与评价方案工作,对课程的基本理论有深刻的理解,并且将方案编制成绩纳入课程实践考核。课程团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中国国际 “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等,指导学生完成项目的设计与实施,让学生把课程中相关的原理和理念应用到大赛项目中:首先,结合当地实际环境选择合适的生态环境热点问题进行监测,并调研项目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其次,在遵循监测原则和技术规程的基础上设定项目内容及预期目标,详细规划和设计监测项目整体实施方案,绘制方案逻辑框架图;最后,严格按照方案实施,积极做好监测过程记录,分析监测结果并对所监测生态环境问题影响进行评价,提出生态保护和改善措施[7]。在这一过程中,课程团队帮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在竞赛项目中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3 “生态监测与评价” 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效

近几年课程教学改革措施的实施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对课程实践教育的改革,学生的野外生态监测实际操作能力和调查能力明显提高,对课程学习生态监测原理和方法论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通过课程实践作业考核,学生基本能够很好地完成生态监测与评价方案的编制工作。目前学生已经将课程相关理论和实践技能应用到中国国际 “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和大学生SRT(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中,并获得了不错的成绩。近五年(2018―2022)课程团队指导贵州大学生态学学生基于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新思想利用 “生态监测与评价” 课程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参加SRT 计划项目、中国国际 “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全国生命科学竞赛,获二等奖1 项、三等奖1 项、优秀奖2 项。项目内容涉及喀斯特高原区森林生态系统树木生长监测、贵州大学校园生态系统碳汇监测、贵阳市负氧离子监测和空气质量评价、贵阳市气候康养评价、土地利用及生态服务功能监测等,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完成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通过对课程思政案例的教学成效进行考核,发现学生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和国家生态建设大政方针的认识显著提升。此外,贵州大学为深入了解企业用人需求,提升学生精准就业效果,积极对毕业生工作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调研。从事生态监测与评价方向工作的生态学专业毕业生反馈,该课程实践技能培养与工作中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契合度较好。

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积极探索 “生态监测与评价” 课程教学的改革思路和改革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野外实际操作能力和调查能力,帮助学生认识生态监测与评价工作的严谨性与重要性。因此,高校生态学专业教师应积极挖掘课程蕴含的生态文明理念教育价值和资源,并在课程的实践环节深刻领悟专业知识点背后的原理和方法论,帮助学生建立绿色发展理念和科学的生态监测思维。

猜你喜欢

文明思政监测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请文明演绎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漫说文明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