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窗的风景

2023-10-30

党员干部之友 2023年10期
关键词:舍人小窗花落

□ 李 仲

鹿 毅/图

一人置身书房,散淡安逸,随手翻阅闲书,又看到了宋代才女朱淑真的《书窗即事》。“花落春无语,春归鸟自啼。多情是蜂蝶,飞过粉墙西”,短短的四句话,一幅妙趣横生的水墨画,让人回味无穷。我不禁抬头,凝神望向了书窗。可惜,书窗没有剪裁出美景,只有几只飞鸟倏忽间掠过,带着微风缓缓拂过窗棂。

历史的风也曾吹过唐代武元衡的书窗,被他留在了《春日偶作》一诗中。那是一个晚春,离家在外的武元衡有些许惆怅、些许离愁,“飞花寂寂燕双双,南客衡门对楚江。惆怅管弦何处发”,道出了他的心绪,但是只要有书读,就如沐浴春风,忧伤烦恼都会被带走,所以武元衡用一句“春风吹到读书窗”收束了诗篇。这句“春风吹到读书窗”,清新雅致,深得后人喜爱。清代画家沈苍曾经据此作画,并在画上题写全诗。清代篆刻家周芬也刻有“春风吹到读书窗”白文闲章一枚,印在纸上,极像镂空的木窗。唐代李贺的书窗也曾涌动着盎然的春意,那生机勃勃的景色与书房浑然一体,书自然读得舒心惬意,所以他提笔写下了南园十三首中的“春水初生乳燕飞,黄蜂小尾扑花归。窗含远色通书幌,鱼拥香钩近石矶”。

历代文人笔下的书窗,多是自赏,而唐代戎昱的《霁雪· 韩舍人书窗残雪》则是例外。“风卷寒云暮雪晴,江烟洗尽柳条轻。檐前数片无人扫,又得书窗一夜明。”此诗不仅画面感很强,还有电影蒙太奇效果,从全景到近景渲染了环境的清幽,赞叹韩舍人又能度过映雪读书的一夜。韩舍人是谁?有人推测是唐代政治家、画家,曾任太子通事舍人的韩滉,这自然是一位爱读书的人。其实韩舍人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又得书窗一夜明”映照着读书人,明媚千年。

文人墨客熠熠生辉的诗意书写,不仅让书窗浸染了“鸟吟檐间树,花落窗下书”的清幽淡然,也让我们得以眺望那些“五经勤向窗前读”的身影。“几阁积群书,时来北窗阅”,有唐代韦应物在炎炎夏日端坐书房的身影。“檐间点滴新春雨,窗下青荧半夜灯”,有宋代陆游在正月初一读书到半夜的身影。“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有宋代叶采忘我读《周易》的身影。相比之下,宋代王禹偁读书的身影还透着局促清苦,他在《清明》中写道:“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夜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书窗,在清明节的拂晓就被灯火点亮,开启了王禹偁读书的新一天。即使在踏青时节,他也没有外出,像山野僧人般清心寡欲,专心读书。

在灿若星斗的文字里,书窗还是文人超然物外的情感寄托。宋代韩淲诗云:“诗案自应留笔砚,书窗谁不对梅瓶。”这书窗,透出了读书人的清闲风雅。鲁迅在小说《怀旧》的开篇写道:“吾家门外有青桐一株,高可三十尺,每岁实如繁星,儿童掷石落桐子,往往飞入书窗中,时或正击吾案,一石入,吾师秃先生辄走出斥之。”这书窗,让鲁迅的童年趣意盎然,怎么能不怀旧?明代陈继儒的书窗,更是被人津津乐道。那扇书窗,让他看到了自然风物的变迁,参透了纷繁复杂的世事。所以他将传世之作取名《小窗幽记》,希望这部书能够像他的书窗一样,带给读者一份人间清醒。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书窗让读书的日子有了万千变化的风情意趣,文人不吝笔墨的抒写,说到底,彰显的是一份对待读书的态度和情怀。

猜你喜欢

舍人小窗花落
明朝立国前后的军中舍人与演武余丁
11月,花落寒轻
小窗幽记
军歌飘过小窗
盈盈花落,洁白的念
花落不知惜
一语中的
论唐代中书舍人的职权
感恩图报
A Narrow Window一扇小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