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科技大学:发挥学科优势 打通服务地方新路径
2023-10-30
青岛科技大学深耕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橡胶)专业,发挥学科优势,以产业需求带动科研、教学,探索出了一所高校与一座城市、一个产业同频共振、抱团发展的融合路径。
一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紧扣与橡胶学科专业相契合的重点产业需求,通过“一事一议”整建制引进和培育领军人才团队,实现高层次人才量质并举。组织实施“揭榜挂帅”团队聘岗制度,遴选38 个创新团队,总人数297 人,从岗位待遇激励、人才引进及研究生指标分配、考核松绑等方面给予团队全方位支持,涌现出一批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擦亮了“中国橡胶工业的黄埔”品牌。在全省率先实施“3+1+2+N”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打造卓越工程师本硕贯通培养计划,与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赛轮、金能等行业领域头部企业成立卓越工程师学院,培育高素质、复合型的工程技术人才,2022年首期班共选拔优秀学生30名。2023 年上半年,围绕地方高技能人才培养需求,开展化工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MBA 等培训300 余人次。
二是深化产教融合。大力推动“百企协同创新伙伴计划”,累计与113 家企业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共建包括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在内的“科创飞地”17 个。注重发挥产业优势和企业用人主体作用,着力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依托在橡胶化工、智能制造等方面的学科优势和24 个国家级一流专业,与万华化学、赛轮集团、海尔集团等行业头部企业或“专精特新”企业建设12 家现代产业学院,其中2 家入选山东省现代产业学院。围绕校企对人才的“共性需求”,出台系列政策举措,打造校企人才共享共引共用机制升级版。创新设立以企业冠名的讲席教授(副教授)制度,由企业提出人才需求,校企协同定制化引进人才,以人才为纽带,将企业和学校串联,打造一支编制在学校、转化在企业、学术创新在两端的人才队伍。围绕科技成果转化,出台《青岛科技大学技术经纪人管理办法》等政策,鼓励二级学院和教师、校友牵线搭桥,参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技术合作,学校给予相应配套资金支持。
三是开展有组织科研。加快变革学校科研范式和组织模式,制定《关于加强有组织科研的实施意见》等系列制度文件,组建大平台、大团队,构建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紧密协作的有组织科研生态。在项目组织上,建立重大任务组织机制。在平台建设上,向定向培育转变,加强培育布局。在团队建设上,从“戴帽子”向重实战转变,在实战中发现和造就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在支撑引导上,从资源引导向综合施策转变,更加注重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打造出“有组织科研,攻克关键共性技术”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可复制的“青科大模式”,获批山东省首家“高校科研体制改革试点”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四是开展校地融合。发挥橡胶化工特色优势,主动融入地方、产业、行业发展,制定出台《关于加强校地融合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等文件,为校地融合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与济宁、枣庄、德州等地共建校地融合创新发展中心,通过中心将地方发展需求与学校学科优势进行精准对接,将教师或团队“单打独斗”的合作提升至校级层面合作,集约学校优势资源推动校地双向赋能,构建起“中心搭台—人才唱戏—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的“四链”融合创新体系。三个校地融合创新中心成立以来,走访政府相关部门、企业近400 次,服务供需双方精准对接80 余次。济宁中心助力学校与济宁亿联化工技术转让2.2 亿元,打造“青科大模式”升级版的又一标志性成果;枣庄中心与当地领军企业探索共建锂电现代产业学院,举办枣庄银行MBA 班,组织53 家企业来校招聘,提供就业岗位1000 个;德州中心成立德州市高端化工产业创新应用研究院,推动12 个项目签约和3 个科创平台申报科研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