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维视角看做好残疾人事业的新时代价值
2023-10-30张文涛
□ 张文涛
在党和政府的关怀重视下,我国残疾人事业伴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开创新局面,日益成为人权事业的亮点、民生领域的看点和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为凝心聚力促发展,笔者结合前期参加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习收获,联系多年从事残疾人事业工作实践,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四个方面探析做好残疾人事业的新时代价值。
从政治视角看,有利于巩固党执政的基层群众基础。残疾人工作作为党的群众工作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构建一体化、全覆盖的残疾人组织体系,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深入开展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广泛把残疾群众团结凝聚起来,引领广大残疾人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通过织密兜牢残疾人民生保障网,让广大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直接催生广大残疾群众对党和政府日益增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广大群众不仅看到政府责任、政府信用和政府形象,还感受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地生根。山东有 570 万残疾人,涉及近2000 万家庭人口,如能落实好精准细致的人文关怀和周到服务,将会为党巩固近五分之一的群众基础。譬如,实施0~17 岁残疾儿童康复工程,仅免费实施人工耳蜗手术一项,就改变了 6000 余名听障儿童及其家庭的命运,他们从内心深处播下了感恩党和政府的情感种子。在遍访残疾人家庭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我们全家看到了希望。
从经济视角看,有利于扩大内需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党中央积极应对新挑战的重大决策。残疾人作为特殊困难群体,基于日常生活、社会融入和价值实现等需要,在助听、助视、助行、助学等方面,对康复技术、无障碍设施、辅助器具和照护服务等方面个性化需求突出。为满足迫切需求,实施扩内需战略,须从供需两侧双向发力。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刺激需求,从而形成良性互动,这对引导市场走向、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机构都至关重要。残联组织坚持需求导向,着眼优化服务,立足摸准摸实残疾人需求底数,分类别、分层次开发残疾人潜在基本需求和中、高端需求,及时系统准确向市场主体提供需求数据,跟进康复理念和无障碍意识的普及强化,配套出台基本型普惠补贴政策,催生惠及社会大众的新技术、新业态、新产品。山东近年来相继实施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辅助器具适配、中途致残人士生活重建、家庭无障碍改造、残疾人托养照料等项目,都在改变残疾儿童命运和改善残疾人生存质量基础上,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
从社会视角看,有利于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各级党委、政府在更加关注社会民生的今天,已明确将残疾人作为兜底保障的重点,瞄准短板弱项和急难愁盼,在康复、教育、就业、社会保障、托养等方面,持续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有效确保广大残疾人群众如期脱贫、同步小康。以山东为例,仅社会保障方面,就先后为残疾人群众量身定制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重度残疾人单独施保等一系列特惠政策。通过政策叠加和精准服务,总体改善了广大残疾人的生存发展水平。
从文化视角看,有利于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史,其本身就是一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史,自始至终以特有方式传播着正能量。各地蓬勃开展的扶残助残志愿服务,正是中华民族扶弱济困、乐善好施等向上向善传统美德的生动写照。相继涌现的张海迪、朱彦夫等众多残疾人自强典型,成为激励整个社会、引领几代人的时代楷模,同样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励志精神的生动体现。日益织密兜牢的社会保障网,健全完善的关爱服务体系,无障碍设施与环境的不断优化等等,都是从人文关怀角度,展示了党领导社会主义国家的文明指数和进步形象,呈现了“以人为本”优秀传统文化底色。任何事业发展都不是孤立的,残疾人事业更是如此。面对新时代新要求,各级残联组织和广大残疾人工作者必须始终牢记“国之大者”,自觉在围绕中心中找定位,主动在服务大局中展作为,坚持目标导向,强化系统思维,在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具体实践中,注重探寻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的价值题材、获取路径和实现方法,努力开创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相适应的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