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如何优化英语教学评价

2023-10-29陈自鹏李青梦韩红芳

天津教育·上 2023年9期
关键词:双减评价教师

陈自鹏 李青梦 韩红芳

陈自鹏,中学英语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曾任天津市河东区天铁教育中心主任,天津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兼职教授、专业硕士导师,天津市人民政府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督学,曾六次荣获天津市教研教改双成果奖,两次荣获天津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出版有《老师帮你记单词》《老师帮你学语法》《老师帮你学英语高考作文》《教师幸福追求之道》《学校教育100课》《英语高效教学论》等25部著作。

论坛主持人陈自鹏: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指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方案》在“主要原则”部分提出,要坚持科学有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坚持统筹兼顾,针对不同主体和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教育特点,分类设计、稳步推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教育评价改革意义重大。我们的思考是,怎样做好跟一线教师关系最为密切的教学评价呢?

众所周知,教学评价是教育评价的下位概念,它包含在教育评价之中。什么是教学评价?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布鲁姆曾说过,评价是“判明作为特定的学习经验的结果在学生身上起的变化的范围,是用那些学习经验的有效性的概念说明学生所发生的变化。”《中国教育百科全书》认为:“教学评价是指依据教学目标,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对教学效果、教学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学生学习的质量和发展水平做出科学的判定。”两个定义都强调“效果”。那么,“双减”背景下如何才能优化教学评价,改进教学效果呢?今天我们特别邀请浙江省杭州市萧山东片初中英语特级教师工作室教师李青梦和韩红芳谈一谈她们的想法、做法以及反思。

一、我们的看法

李青梦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关键环节,它能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进行真实的反馈,是教师改进自身教学设计、调整教学方式以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参照。《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22年版)》)指出,教学评价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帮助学生不断体验英语学习的进步和成功,更加全面地认识自我、发现自我,保持并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可是传统的教学评价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它更多体现的是诊断与选拔的功能,却鲜少能在教学过程中起到有效的导向及推进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评价内容单一。《课标(2022年版)》提出,学生应当能够通过英语课程培养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以及学习能力。可传统的教学评价往往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衡量标准。这种单一的纸笔测试往往仅能反映学生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却无法如实反映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极易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语言知识的习得作为唯一的学习目标,而忽视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及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将考试结果作为唯一的“指挥棒”,容易让学生陷入“刷题”怪圈,以致忽视了语言在实际生活场景中的应用。

二是评价主体单一。过去的英语教学评价往往以教师为主导,教师成为教学评价过程中唯一的“权威”,而学生在评价活动中始终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地位——这完全违背了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同时,学生话语权的缺失,将导致师生之间信息交流不通畅,不利于教师对学情的掌握,也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当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权,让学生更多地进行自我评价或者同伴评价,这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及学习积极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教师自身的教学压力。

“双减”政策的出台,要求学校更加聚焦学生的多元化发展,更加凸显出学校作为“育人场所”的功能。《课标(2022年版)》在“评价建议”中着重论述了“教学评价”的作用、基本原则以及内容与形式,要求广大英语教师优化评价方式方法,树立从测试主导转向评价主导的教学评价观。这就要求教师通过掌握和立足学情,丰富评价方式,优化评价手段,扩大评价的主体范围,以促进学生各方面素养的发展及學习积极性的提升。

韩红芳

教学评价是课程学习和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证课堂教学和学习效果至关重要。教学评价贯穿英语课程教与学的全过程,主要评价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核心素养水平。我们对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实施有效评价,在此基础上利用评价结果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这对教师和学生都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评价有助于学生不断体验英语学习的进步和成功,更加全面地认识自我、发现自我,保持并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有助于教师获得英语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效果进行反思,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有助于教育行政部门及时了解英语课程的实施情况、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和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不断改进教学管理,推进课程实施,提高课程育人质量。

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进,利用教学评价引导和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的初中英语教学评价在主体、方式、活动实施等方面存在不足,对“双减”政策的有效落地产生极大影响。

第一,教学评价以教师为主导,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扮演着各类评价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角色,而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状态,是被参与者、被合作者和被评价者。例如:教学中教师普遍使用的评价单是由教师制定的,学生的自我评价只是基于形式的教学环节,并不是学生真正从自身角度出发的主动反思和自我表现评价。

第二,教学评价方式单一,主要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缺乏全面多元的动态评价。基于终结性评价为主的教学评价主要以学习内容中易于量化的部分为主,通过测试等形式评价学生知识与技能方面的习得情况,忽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无法积极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学生在认知水平和个性特点等方面存在差异,单一的教学评价无法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无法有效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全面发展。

第三,教学评价活动缺乏有效实施和落实。教学评价活动主要有课堂评价、作业评价、单元评价及期末评价等。课堂评价注重教学结果而忽视教学过程,教师以学生在课堂中是否完成教学目标为主要评价内容,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行为、学习方式和学习表现等方面的获得。作业评价形式单一,主要以书面形式进行,重书写轻语言实践,难以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同时也无法让学生获得使用语言表达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体验感。以测试为主的单元评价缺乏全面性,无法单一从试题中评价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陈自鹏

对于两位老师所谈,我深有同感。“双减”背景下,我们要改进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提升英语教学水平,除优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外,更要优化教学评价。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当明确教学评价的功能并在教学中重视教学评价,使其发挥应有作用。教学评价具有诸多功能,如诊断功能、鉴别功能、导向功能、反馈功能、强化功能、矫正功能等。教学评价是一种价值判定,教学中用好教学评价,可以激发动力,改进方法,提升效率,节约教学成本,达到低负高效的作用。

二、我们的做法

李青梦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优化评价方式,提升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一是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意识。教学评价并不只是对学生作业及学业水平的评价,还应贯穿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将学生置于教学评价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有意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为了引导学生树立评价意识,提升自我评价的能力,每节课的最后,我都会让学生完成一份《自我评价表》,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并反思存在的问题。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单元Section A的听说课为例,我希望学生可以记住和理解本课时的生词,能通过“Have you ever been to…”这一句式的正确使用来询问他人曾经的游玩经历,并有意识地在不同的时间背景下使用不同的时态。因此,课后,我为学生提供了如下评价量表(見表一):

通过类似的自我评价,班内学生形成了在每堂课后对自己所学内容进行“复盘”的习惯,他们也得以通过自我评价及时地发现并解决了许多学习中的困惑。

二是结合实际问题,创新评价方式。写作是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的重要表达技能之一,但是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不尽如人意是不争的事实。学生们在英语写作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写作前不审题、不分析;写作过程中不谋篇布局,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内容空洞,只会抄例文。这主要是因为,在传统英语写作教学中,以限时测试为主的终结性评价模式占据了主导地位。但终结性评价更看重写作结果,忽视过程指导,已不能适应初中英语教学改革的需要。因此,我尝试通过让学生创建“写作档案袋”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在“写作档案袋”的制作过程中,学生需要结合教师提供的评价量表对每一次的习作进行自我评价及同伴互评,并将评价的结果和修改后的习作收录到档案袋中。这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监控及自我评判,同时通过阅读同伴的习作,学生也能更好地审视自己写作过程中存在的优势及不足。此外,每个月我们都会根据评价机制在班内评选出10份“最佳写作档案”,先由学生自荐,再由小组推评,最后是教师复评。被推选出来的“最佳写作档案”会在教室板报上进行展示,供其他学生欣赏和学习;“最佳写作档案”制作者也会获得相应奖状与奖品。

“写作档案袋”评价具有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形式多样化、评价内容多维化的优势,通过“写作档案袋”的制作,班内学生的写作兴趣及写作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韩红芳

《课标(2022年版)》课程理念中提到要注重“教—学—评”一体化设计,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将评价贯穿英语课程教与学的全过程。“评”主要发挥监控教与学过程和效果的作用,为促教促学提供参考和依据。以课程标准为指导,针对目前英语教学评价存在的不足,我在教学实践中对于优化教学评价做了以下探索:

第一,一个中心,两个坚持。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坚持以学生为本,坚持以课程目标为源。寻源溯本,教师在制定课程目标时,问问自己:“本堂课属于什么主题内容?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获得哪些核心素养?学生需要哪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我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是否以学生为主体,是否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作为各类教学评价活动的设计者、参与者和合作者,自我诊断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有所收获,是否存在问题;教师根据学生课堂表现,结合学生自我诊断,判断教学目标是否达成,了解学生遇到的问题。通过互动评价,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有效达到目标,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持续发展。

第二,因势利导,评价方式多元化。真正发挥评价的促进作用,要优化评价手段,改进评价方法。多元的评价方式要根据课程类型、学生差异等因势利导,实施动态的评价和监控。例如:听说课可以采用role-play,或转述对话内容,或朗读等评价方式,从pronunciation,intonation,fluency,body language,voice等方面进行小组互评。阅读课可以加入retell,report或debate,在评价方式上更多关注学生的创新思辨能力。写作课最好的评价方式是习作,从内容、逻辑、语言等方面进行自评和互评。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评价内容可能是统一的,但评价标准是不一样的。对基础较弱的学生更多的以激励性评价为主,关注他们获得的进步,捕捉他们的亮点。

第三,落实课堂评价,优化作业评价。新课标中提到,教师应根据学生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综述观点、学生自评、随堂检测等环节的具体表现,评价学生课堂学习行为、学习方式和学习表现。课堂评价实施过程中要科学分组,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学生开展合作互助、自我提升奠定基础。同时丰富教师的评价语言,当教师全程用“Very Good!”来回应所有学生的表现时,学生无感,评价无效,所以说评价需有理有据、适得其所。作业评价需体现整体性、多样性和分层性。根据教学单元整体设计作业,适当增加实践类作业,比如morning report,speech,make a short video, perform a play等。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分层设计作业,在注重知识的理解运用的基础上,加强作业的实践探究性。

陈自鹏

两位老师在优化教学评价方面有一些创新性做法,如学生自评、师生互评、档案袋评价等,这些做法经实践证明是有效的,值得提倡。我认为,教学评价应该实现四个统一,用好几种评价方式。

首先,要实现四个统一。一是评价应达到目的、过程和效果的统一;二是评价应达到主导、主体、主线的统一;三是评价要达到个体、全体、全面的统一;四是评价要达到学生现实发展、中期发展和长远发展的统一。

其次,要用好几种评价方式。教学评价中除传统的结果评价外,还要用好过程评价、增值评价、发展评价、激励评价、综合评价。更为重要的是要用好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和智能化手段,提高评价的科学化以及精准化水平。

三、我们的反思

李青梦

除了创新评价方式、扩展评价主体外,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我觉得还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做积极的参与者。我们鼓励学生自评及生生互评,但不管是何种方式,都应当且必须与教师的评价结合起来。在学生进行自评或互评前,教师应当主动提供评价的内容、维度或是评价量表;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评价指导,认真听取并及时跟进学生的评价。此外,教师要根据评价结果与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交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提高。对于英语写作一类的练习,在学生自评及生生互评的基础上,教师还应进行最终评价。教师的评价应当含有明确的等级或者评分,并包括简单而又有针对性的评语,以使学生获取诊断性的信息。

第二,以积极性评价为主,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学习兴趣、动机、自信心等非智力因素是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而保持积极的情感态度更是助力学生成功的关键。因此,教学评价活动要能诊断出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更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不断体验英语学习的进步和成功。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更多地使用激励性和表扬性语言,肯定学生值得肯定的地方,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渴望获得反馈。对于学生的不足之处,教师在委婉指出之余,更应提供相应的解决策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第三,活用现代技术,开展精准评价。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根据自身的经验,通过预设和评估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来开展教学,但是教师的预设和评估多以班内大多数学生或中上游学生的学情为基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大数据平台的出现使得精准教学成为现实,通过大数据平台对学生学情的精准评价及追踪,教师得以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个别化教学,实现技术赋能的“因材施教”。

因此,英语教师应当结合课程目标及课程内容探索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设计体现技术支持的多元评价体系。

韩红芳

如果要优化教学评价,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促教促学作用,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处理好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教学评价之间的关系,加强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那么如何有机融合教、学、评三方面的关系,利用教学评价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我们要不断研究、实践和反思的任务。

首先,融合确定“教—学—评”目标。区别于过去只关注教的目标达成,融合“教—学—评”三要素的目标制定需根据学情,在教学、学习和评价方面分别做出详细的表述,比如谁学、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如何评价、怎样的评价标准等。在教学过程中,依托教学目标开展学习活动设计,从活动形式与步骤、设计意图、活动层次和教学效果评价,实现教学目标、学习目标和评价目标的一致性。同时教学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评价实时监测和评估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适时调整,积极引导,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实和達成。

其次,积极搭建评价支架。从“看—引—思”三个维度搭建教学评价支架。“看”即观察,通过课堂上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回答问题的有效性、目标语言的使用等方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评价契机,利用激励性语言,给学生传递积极的、有针对性的指导评价。“引”即引导,通过设置评价量化表,引导学生根据细则进行自评和互评,对知识和能力的获得进行判断和反思,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自我发展。“思”即思考,根据评价反馈,学生思考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了解自己不恰当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教师反思教学过程,明确问题,积极调整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教学有效性。

最后,及时有效反馈评价。及时有效的评价和反馈,能让教师及时了解和监控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效果,调整并优化教、学、评的内容和形式;能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或存在的问题,提高学习自信心,在学习过程中扬长避短,不断成长;但在引导学生改进不足时,需要通过合适的方式帮助学生纠正错误,避免引起学生尴尬,伤害学生自尊心。及时评价形式多样,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表扬、鼓励、点评、追问、讨论、调整语气语调等口头反馈,微笑、鼓掌、拍肩膀等肢体语言反馈;在作业评价中,采用评语、活动总结等书面反馈,五角星、笑脸、简笔画等符号语言反馈等。通过积极有效的评价,从每个学生发展的实际出发,让每个学生善学乐学,全面、健康而有个性地发展。

陈自鹏

优化教学评价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特别是要真正做到“教—学—评”一体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认为,做好教学评价应遵循如下几个原则:

一是方向性原则。教学活动是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教学目标进行的,因而一定要做到评有目的、评有目标、评有方向。英语教学评价应该紧紧围绕教学目的、教学目标特别是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实现做出评估。

二是全面性原则。要一元评价与多元评价相结合,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有专家指出,我们在评价方面的问题是:单纯智育评价代替了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全面评价,在智育评价中,考试分数评价又代替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动手动脑能力、自学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评价。为改变这种局面,英语教学评价必须做到客观全面,而不能以偏概全。

三是整体性原则。教学系统是一个完整的教学整体,因而教学评价必须从教学的整体着眼,从系统出发,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对影响教学效率、效果、效益的所有因素作出分析和评价。就英语知识和能力教学评价而言,不仅要看语音、词汇、语法、语篇等知识掌握得如何,而且要看听、说、读、写技能掌握得如何。就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评价而言,不仅要重视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评价,更要重视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改进和提升的评价。

四是科学性原则。教学评价从指标体系的制订、评价的实施到结果的分析和报告必须是真实可信、科学有据的。学情分析、试卷设计、测试实施、成绩分析、考后措施制定等都要科学。教学评价过程中,不仅要看教学效率是否提高,还要看教学效果是否改进,更要看教学效益是否提升。效率关注快慢,效果强调好坏,效益关系多少,只有做到科学评价,才能提高效率,改进效果,提升效益。

五是指导性原则。教学评价的着眼点不是仅仅局限于表扬与批评上,而应通过评价进一步指导教学活动,使得教学目标更好地实现。早在1999年6月,我曾对34位高成效英语教师做过教学系统相关要素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有41.18%的教师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方法是侧重表扬,58.82%侧重指导,无一人侧重批评。这说明在教学评价中,侧重指导效果最佳,侧重表扬效果次之,侧重批评效果最差。

六是促进性原则。教学评价的着眼点正如有的专家说的那样,“不是仅仅局限于鉴定、选拔的功能上,而是放在改进的功能上,是通过评价的结果为教育管理部门提供对学校进行有效管理的手段,成为被评对象自我调控、自我提高、自我教育的一种有效工具。”总之,应以评价促进教学为最终目的。 (邱瑞玲)

猜你喜欢

双减评价教师
最美教师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