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教学路径探微
2023-10-29胡小平
胡小平
如何引导学生在古典诗词的阅读过程中获得感受和生发?笔者立足高中古典诗词教学实际,对其路径进行探析,以期为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提供一定的实践经验。
一、探析语言艺术,把握诗词鉴赏的前提
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之处在于其有独特的语言规律,格律与音韵形成了诗词鲜明的节奏,使诗词呈现出了音乐之美,旋律之美。诗词的韵味一方面来源韵律,一方面来自作者的精心炼字,鉴赏诗词体会作者的创作风格,感受诗词的内容与形式之美,则要首先从探析古典诗词的语言艺术入手,在字斟句酌,反复推敲中体会作者的匠心独具,感受作品语言魅力所呈现出的独特味道。
结合实践,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炼字训练,以增强学生对诗词品鉴的语感,为深度鉴赏诗词奠定坚实的基础。一是运用想象,体会炼字之妙。如,杜甫的《洞庭湖》中有这样两句“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教师引导学生借助联想,充分发挥想象力,从“坼”与“浮”两个字,体会诗歌的开阔意境,在想象中,学生的脑海中呈现了这样一幅场景:广袤千里,一望无际的吴楚两地,只因为这样一个湖而断裂为两地,一分为二,气势是何等磅礴壮观,让人惊叹。天宇之间的日月星辰,也仿佛都被收拢汇聚于湖水之中,光影撒播在湖面之上,随着湖水徐徐前行,如此景象岂不是荡气回肠,令人心胸开阔。学生借助想象,在炼字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诗人杜甫非凡的气度与胸襟。二是各抒己见,交流讨论。
词语的锤炼是多元的,除了上述两种方法,还可以抓住诗词中词的活用、用典、虚词实用、特殊语序、省略等关键之处,以体会作者在遣词造句上的精妙用心,感受词作独具魅力的语言风格。
二、品析修辞艺术,把握增强表现的重心
词作的表现力往往要借助修辞艺术,修辞在诗词创作中具有重要作用。一个优秀的诗词作者一定是十分重视修辞手法的运用的,适宜准确的修辞手法的使用能够增强诗词作品的表现力,使诗歌的传情达意更为准确而生动,使诗歌的感情表达的更为细腻而深刻,使诗词的景象和意象更为真切而形象,使诗词的情感和意蕴更为饱满而充实。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品鉴诗词的修辞手法入手,以增强对作品表现力的理解和体悟。
如,《将进酒》(教学节选)
师:一位文学评论家曾说:“别人写诗是用笔一句一句的写,李白只需张口喷出胸中之气即可”,这大概就是称赞直抒胸臆的精妙之处,哪位同学能将李白心中的这份自信读出来呢?
生:朗读“天生我材必有用”(教师指导朗读,体会李白的自信)
生:这首诗中不仅展现了李白的自信,还展现了无奈和感伤。
师:怎么说?
生:“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朝如青丝暮成雪。”这分明就是一个无奈而悲伤的李白,这两句运用了比兴和夸张的手法,通过写黄河之水一去不复返和朝暮青丝之间的变化,传递出了内心真切的悲伤,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师:诗人以什么起兴?
生:黄河之水天上来,虽然诗人李白在开篇写了壮阔的景象,但下句紧接着就写到“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真切表达了诗人回归现实的悲伤与无奈啊!
生:我认为这是一种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气势,在磅礴的气势中展现了李白的自信,也写出了时光匆匆的无奈,表现了一个矛盾的李白。
生:我认为这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时光比喻成流水,在无法挽回的时光里,表现时光易逝的哀叹。
师:大家分析的这些都有道理,李白的这一句诗可以说是经典中的经典,不单纯的使用了一种修辞手法,而是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从创作的角度看,李白确实是才华横溢,是当之无愧的诗仙啊!关于这首诗的修辞手法,可以说是这首诗歌的最大亮点之一,历来广泛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下面我们再尝试从修辞角度找找还有哪些句子,分别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学生从修辞这一有形可感的表现手法入手,将作品内部的材料和情感进行连接,形成对作品的深度理解,形成对作者的深刻认知,进而进入深层次的鉴赏境界之中,提高了诗歌鉴赏的指向性和有效性。
三、赏析表现艺术,把握诗词鉴赏的核心
意象是诗歌最具表现力的艺术呈现方式,是诗歌的灵魂,是作者构筑诗词大厦的最重要的根基。意象不是单纯的自然景物的呈现,而是经过诗词作者思想和情感的加工再创出来的艺术形象,这就使得意象既具有自然事物的属性,也具有了独特的审美体验和人格特质。品鉴诗歌就要从品鉴意象入手,以此把握诗歌鉴赏的核心与关键。
如:李商隐的《锦瑟》(教学节选)
师:读《锦瑟》你觉得有怎样的一种色调或者是感情基调呢?
生:低沉,伤感,带着一种情感上的压抑。
师:作者借助哪些意象来表达内心的这种情感呢?我们来梳理一下。
生:有庄生、蝴蝶......日和烟。
师:翩然的蝴蝶,啼鸣的杜鹃这些都是自然界的景象,诗人写这些景象和表现内心的悲凉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生:为了突出内心的伤感,因为悲伤是附着在这些事物上的。
师:我们尝试着把作者寄托在这些意象中的复杂情感读出来,你觉得应该带着怎样的情感去读。
生:既有悲伤也有喜爱,既有现实也有空虚,我认为应该用一种“大雅”的情感去抒发作者内心的这种矛盾。
师:此刻,请你化身李商隐,面对五十弦的锦瑟,你想起了美好的时光,在这样美好的时光里,你又应该是怎样一个形象呢?
生:才华与青春同在,理想与抱负同在,同时也是一个感情丰富而真挚的人,经历了爱情的美好。
师:“此情可待成追忆”,诗人追忆的是什么?
生:在人生暮年,追忆的感情应该很复杂,追求青春的美好,追忆似水的年华,追忆年轻时的志向……
生:追忆逝去的妻子。
生:追忆曾经的一段属于自己的经历。
师:李商隐一生坎坷,仕途曾多次遭受打击,其有一段非同寻常又刻骨铭心的爱情,然而妻子却早他而去,李商隐也在46 岁的时候抑郁而死,所以《锦瑟》其实有很多解,却又很难解,这里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作者复杂的内心情感,相信通过品读大家也感受到了作者内心中的这些难解的情感。
教学中,教师从梳理诗歌意象入手,引导学生在求其表的过程中走向探其里,进而增强对诗歌意象的理解深度,学生从意象的自然属性联系到作者的情感、思想和经历,最终体会蕴含在一物一象中的真实情绪,实现了与作者与作品的对话,也生发了对作者、对作品的独特理解,实现了创造性的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