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鸡新城疫抗体水平测定的参赛要求和训练要点
2023-10-28谭艳
谭 艳
(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兴义 562400)
技能竞赛是国家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目的是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鸡新城疫抗体水平测定”是农牧类职业院校的高标准赛项,对于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促进教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赛项理论考核主要考查动物微生物及免疫、动物传染病的相关内容。技能考核主要考查鸡新城疫抗体水平测定(微量法),包括鸡翅静脉采血、1%红细胞(RBC)悬液配制、血凝(HA)试验、4单位抗原(4HAU)的配制及标定、血凝抑制(HI)试验,测定方法按《新城疫诊断技术》(GB/T 16550—2020)标准[1],全面考核选手的采血技术、微量移液枪的使用、实验规范操作能力、结果判定及应用能力等。鸡新城疫抗体水平检测是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是兽医职业的基本要求。为了让学生掌握相关技能要求,在竞赛中取得良好成绩,笔者认真总结归纳省赛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优化省赛中获得的加分项,分析国赛的特点与备赛的差距,为今后参赛奠定坚实基础。
1 参赛要求
1.1 学生选拔
参赛学生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需掌握动物微生物及动物传染病相关的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较高实验操作水平。因此,选拔参赛学生需结合平时上课表现、与老师互动情况、学习成绩和班辅教师的评价等多方面综合考查。再根据入围学生的参赛态度、参训表现和参训成绩淘汰部分学生。最后选拔出心理素质良好、理论和技能成绩优异的学生备赛。
1.2 理论训练要求
理论准备以《动物微生物与免疫》和《动物传染病》课程为基础,给备赛学生讲解这2门课程的知识点,总结归纳涉及的重难点、免疫接种、传染病防控方法、疫病类型与治疗等,以历年赛题和国家动物疫病防治员考试题库为依托,强化对应知识点和重难点。通过反复训练并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情况,对同1个或者同类知识点以变换题型或提问的方式检验学生掌握情况,让学生在应对理论考查时得心应手。这一过程需要学生和指导教师具有坚强的毅力与耐心,只有将《动物微生物与免疫》和《动物传染病》涉及的知识点细化并内化于心,才能在赛场发挥自如。
1.3 技能训练要求
技能训练从近年来鸡新城疫抗体水平测定规程的解读开始,从2014—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拟设赛项规程》中获取竞赛的侧重点与规范操作要求,通过对比分析鸡新城疫抗体水平检测国赛的分值占比情况(见表1)发现:HA、HI试验分值占比最稳定,这部分主要考查学生能否正确使用移液枪,考查加样均一性和对实验原理的掌握情况;1%RBC悬液配制分值逐年降低,这部分考查学生能否正确使用离心机、天平,能否掌握鸡静脉采血方法;4HAU配制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读取血凝单位的能力、计算能力和能否理解4HAU;2020年增加了4HAU标定的内容,分值占比增加至20%,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严谨性的认知,考查学生能否正确计算稀释倍数和调整稀释度;抗体滴度报告分值占比在历年中均为最高,并且相对稳定,这也是HA、HI试验的核心,考查学生能否正确读取被检个体的抗体水平;2021、2022年增加了结果分析内容,主要考查学生能否根据实验结果得出正确的结论,并能根据实验结论对检测鸡群给出合理的免疫建议。
表1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鸡新城疫抗体水平测定赛项分值占比情况 %
2 技能操作训练
前期准备完成后进入实践操作,从鸡新城疫抗体水平测定的原理与检测步骤出发,围绕实验耗材试剂的准备、鸡翅下静脉采血、1%RBC悬液配制、HA试验、4HAU配制与标定、HI试验、抗体滴度的判读等开展技能训练。(1)准备实验耗材试剂过程中以方便、整洁有序为原则,增强学生的基本实验素养。学生熟悉实验耗材试剂的正确位置后,经常设置试剂耗材陷阱训练学生的反应及掌握情况,让学生熟练掌握所需实验耗材和试剂,提高学生对规范操作的认识。(2)训练鸡翅下静脉采血:保定鸡的方法正确,采血者手持采血器,并于无名指与小指间夹持干棉球,由内向外螺旋式消毒,接着绷紧翅下静脉周围皮肤采血,以10°的角度进针,见回血并有空洞感时稳住采血器,缓慢轻盈地拉动采血器活塞,准确采集所需血量。取出采血针的同时将干棉球按压于采血处,并盖好针帽,来回缓慢摇匀血液与抗凝剂。采血量根据比赛规程计算,并满足整个实验的需求量。(3)1%RBC悬液配制:先将天平卡座取出,检查天平灵敏性,然后调平天平,接着取出离心机管套,将装有红细胞的离心管和平衡离心管放到管套中一起配平,正确设置离心机参数(2 000 r/min离心5~10 min)。实验要求洗涤红细胞3~5次,为了在有效的比赛时间内将红细胞最大程度地洗涤干净,通过反复对比洗涤时间和次数,最终确定洗涤3次,前2次洗涤5 min,第3次洗涤10 min的方法为最佳洗涤方法。实验要求SPF(无特定病原体)公鸡,条件不允许时也可选择免疫禽流感和新城疫疫苗的健康公鸡,但应比正常洗涤次数增加 3~5次,以充分洗去红细胞表面的抗体,减小结果误差[2]。洗涤时一定要保证冲洗干净血液中的白细胞,否则会增加非特异性反应,影响实验结果[3]。洗涤完成后计算实验所需的红细胞量,反向吸取红细胞配制1%RBC悬液。如果配制的红细胞浓度偏高,则HA效价可能偏低,HI效价可能偏高;如果红细胞浓度偏低,则HA效价可能偏高,HI效价可能偏低[4]。(4)HA试验:要求学生正确稀释每个梯度病毒液,每个梯度混匀均一,补加生理盐水后反向加入红细胞,避免少加、漏加的情况。(5)4HAU配制:正确读取1个血凝单位后计算出4HAU的稀释倍数,根据实验所需计算配制相应量的抗原和生理盐水,配制好后开始标定。将配制的4HAU按照1∶2、1∶3、1∶4 依次稀释到1∶7,再滴加1%红细胞悬液与之反应,在对照孔出现明显纽扣状时观察哪一个稀释倍数为凝集终点,根据稀释倍数计算需要加入的抗原量或生理盐水量,重新调整4HAU的稀释度(也可以按照标定后的稀释倍数重配)。这一计算过程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颇具难度,需要指导老师分析讲解原本配制的4HAU在标定时凝集终点出现在1∶4之前,则说明原本配制的4HAU抗原不足,需要补加抗原;如果原本配制的4HAU标定时凝集终点出现在1∶4之后,则说明原本配制的4HAU抗原太多,需补加生理盐水;补加的具体量需要根据凝集终点计算原4HAU的实际稀释比例。抗原回滴验证结果出现抗原少、太少或太多的问题,则配制4HAU抗原环节出现误差;抗原回滴情况好,则HI试验成功[5]。(6)HI试验:在竞赛中HI试验要求参赛选手检测20个样品的抗体滴度,需要依次加入生理盐水、待检血清、抗原、红细胞悬液,其中加完抗原和待检血清后,需要严格控制抗原和血清的感作时间,确保常温反应30 min。最终以完全抑制4HAU的血清最高稀释倍数作为HI滴度[6]。HI滴度是否准确与加样的精准性、1%RBC悬液的浓度、4HAU的含量等密切相关。要求学生对实验过程非常熟练,具备快速准确加样的能力,细心耐心,避免跳孔、漏孔或加样量不足、不均一等严重影响实验结果的现象。(7)抗体滴度报告:要求学生根据生理盐水对照和抗原对照判定阴、阳性对照成立的基础上,读取检测样品的抗体滴度,并以HI效价≥41og2为标准分析检测鸡群的免疫情况,并给出免疫接种建议。
3 要点及注意事项
(1)鸡新城疫抗体水平测定涉及的实验原理和知识点广泛且复杂,对高职学生来说不好掌握。指导老师应首先考查学生是否已真正理解和掌握鸡新城疫抗体水平测定的原理与步骤,在此基础上开展具体训练可以减少加错样和错读实验结果的情况。其次,对学生除了讲解理论外还应随时抽查掌握情况,对学生没掌握或模糊的知识点逐一强化讲解,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减少学生的记忆负担。(2)鸡新城疫抗体水平测定操作的核心是所加试剂应保证精准一致,少加、漏加或重复加都是禁忌,混匀样品试剂是精髓。4HAU抗原系列稀释度为 1∶2、1∶3、1∶4、1∶5、1∶6、1∶7,这样能很大程度地避免抗原效价落入29和210之间的配制困惑[7]。4HAU的标定既是考核的重点,也是考查的难点,稀释比例正确且不浪费,凝集终点的判读在各个院校有一定的差异,需严格按《新城疫诊断技术》(GB/T 16550—2020)标准应该读取红细胞不流淌的1孔为凝集终点。实际实验中,由于受实验环境、所用耗材、实验鸡只等的影响,实验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在备赛过程中通过实验对比不同抗原、不同品种鸡的结果,在血凝和标定时存在不完全凝集红细胞流淌和不流淌的现象,所以备赛时尽量选择与承办院校相同的实验试剂和实验动物进行训练较好。(3)结果判读以对照为标准。HA试验一般在加入红细胞20 min后随时观察结果,直到对照孔100%凝集,空白对照孔中液体澄清透亮,再进行结果判读[8]。读取结果时,应将反应板倾斜60°,观察红细胞有无泪珠状流淌,以完全凝集(不流淌)的最高稀释倍数为抗原的HA效价。HI试验观察结果时将反应板倾斜,从背侧观察加样孔底部的红细胞是否是泪痕状流淌,以完全抑制4HAU抗原的最高血清稀释倍数为该血清的HI效价。只有当阴性血清对照孔血清效价≤2log2,阳性血清对照孔血清效价与标定效价相差≤1个滴度,红细胞对照无自凝现象时,实验结果才有效。HI效价≤3log2判为HI试验阴性,HI效价≥4log2判为HI试验阳性[9]。时间、温度要严格把关,正确判定结果的时间以阳性、阴性和生理盐水对照成立前后5 min内判定记录结果最好[10];温度在4~37 ℃时,每提高5 ℃,HI效价平均上升 0.35log2[11],实验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在18~22 ℃[12]。准确记录报告单,学会分析最关键。(4)除以上要点和注意事项外,做好参赛学生的心理工作也尤为重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稳定发挥并赢得比赛的前提。备赛训练过程中可能存在实验不顺利、结果不理想的情况,此时学生压力会大大增加,需要指导老师给予学生正确引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鼓励和支持,克服心理障碍,减轻压力,增强自信,获得信心。在贵州省师生职业技能大赛暨全国技能大赛选拔赛中,我们通过不断强化和模拟比赛现场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比赛过程,做到临危不乱,正常发挥应有水平,取得了较优异的成绩。
4 小结
通过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学生不仅提高了实验规范操作水平,还提高了对实验规范的认知,强化了理论知识,同时也优化了教师的知识储备及指导能力,对进一步促进教学发展与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在备赛参赛中磨炼了学生的意志品质,使学生养成了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独立思考的优良品德,达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