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交互游戏,建构高品质音乐课堂
2023-10-28徐雪旖
摘 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将各种音乐游戏融入课堂设计,构建高品质的音乐课堂。同时,还要体现出音乐游戏的互动性和开放性,注意指向主题进行指导,把握课堂生成,引导学生在游戏后总结归纳。在拓展游戏类型的时候,可以将专项竞赛、角色扮演、绘画活动等结合在一起,丰富课堂内容,让音乐交互性游戏融入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交互游戏;高品质音乐课堂;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徐雪旖(1990—),女,江苏省淮安市白鹭湖小学。
将交互式游戏融入小学音乐课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和创造能力,同时也能改变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授课模式。蕴含舞蹈、律动、竞赛等元素的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玩中学,感受音乐之美。然而,仅仅简单地将游戏引入课堂,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为了确保教学效果,还需要将音乐元素融入游戏中,以确保学科内容与游戏的交互特性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是分散他们的注意力,让课堂变得混乱。因此,教师在构建高质量的教学课堂时,需要充分考虑如何将音乐游戏与教学内容紧密融合,促使学生在交互游戏中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1]。
一、行之有道,探析音乐交互游戏的设计原则
(一)互动性,加深思想融合
要打造高品质的音乐课堂,教师要关注音乐交互游戏的设计原则。在游戏过程中,参与者的状态会不断发生变化,所以游戏具有动态性。对此,要想将游戏融入课堂,需要强调互动性,以促使学生加强思想融合。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展开交流讨论,鼓励平等对话,让他们敞开心扉。
以《战台风》这首具有思想性的乐曲为例,教师可以利用游戏促进学生互动,让他们逐步体悟歌曲中的情感。首先,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扮演“台风”,另一组扮演“码头工人”,两组学生随着音乐节奏开始互动。其中,扮演“台风”的一方要负责破坏“码头”上的各种物品,另一方则负责将物品整理好,教师根据乐曲结束后“码头”的整洁度选出获得胜利的小组。活动后,教师要组织讨论,让学生分享游戏心得,结合音乐作品谈论自己的感受。如有学生认为:“在游戏中,我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尽管台风威力很大,但是码头工人众志成城,最终战胜了台风。我从这首作品中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通过合作任务,学生在游戏中探索合作,同时在讨论中揭示了《战台风》的核心思想,深刻领会了作品的主题。
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游戏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构建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课堂。在这样的互动中,学生能够更好地展现自我,获得更真切的体验,从而提升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二)开放性,面向自然生活
教學的开放性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或社会生活,唤醒他们真实的生活体验。在这样充满开放性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成长和发展,从而更好地掌握各种音乐知识。
例如,在教学《森林与小鸟》时,笔者引导学生“捕捉大自然的声音”,带领学生到附近的绿地或公园,利用录音设备收录自然中的声音,如小鸟叫声、微风拂过树叶的声音以及果实从树上落下的声音。随后,笔者开展模仿自然声音的互动游戏,让学生比比谁模仿得最生动。学生积极参与,竞相展示自己的能力。此时,笔者再启发学生思考《森林与小鸟》是如何将自然界的声音转化为音符,并惟妙惟肖地将自然景象展现出来的。最后,笔者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作,将收录到的声音转化为乐曲,展现大自然之美。这样将采风游戏活动与创作相结合,能让学生在开放的空间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并思考如何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在音乐作品中再现这种美妙。
高质量的音乐课堂必须具备开放性,教师需注意教学中各个因素在不同层面上的关联。由于音乐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需要打破课堂的限制,让学生走出课堂,在自然环境或社会中参与游戏活动,更好地领悟音乐艺术的真谛[2]。
二、科学介入,探析音乐交互游戏的指导策略
(一)指向主题,考虑主次关系
在高品质的音乐课堂中,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采用科学介入的方法,围绕活动主题展开指导。音乐教材中,每个单元都具有特定的主题,包括聆听、演唱、创意活动等。因此,教师在组织游戏活动时要保证主题明确,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有针对性的项目,让他们循序渐进地提升音乐素养。
苏少版(简谱)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甜甜江南”中收录了《江南好》《小巷风韵》《忆江南》《杨柳青》等江南风格的音乐作品,单元主题为了解江南音乐的特点。因此,教师在设计这一单元的游戏活动时,应围绕相关内容展开,注意主次关系。例如,笔者引导学生参与“看看谁不同”游戏:给每名学生分发一张卡片,上面写有与江南音乐相关的词语,如“江南丝竹”“小桥流水”等,但其中一张与其他卡片不同。学生基于卡片上的词语随意吟唱,最后大家根据所有人吟唱的内容来猜测是哪位同学的卡片与众不同。这种活动不仅趣味横生,还可以使学生比较各自对江南音乐的看法,突出主题。教师可以将江南音乐的主要乐器、旋律特点等写在卡片上,使游戏更好地突出主题。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创设音乐背景,将有趣的活动融入教学中,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美、表现美和创造美;构建动态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案,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二)抓住生成,开展深度学习
小学生通常充满活力和好奇心,对未知事物感兴趣,因此在课堂上常常出现突发状况。教师应善于利用这些课堂生成资源,对学生加以引导,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例如,在学习《野蜂飞舞》时,教师可以组织“变速哼唱”活动。首先,以正常速度展示某个段落,让学生自主练习并记住节奏,然后展开游戏,要求学生以不同的速度哼唱该段落,看看谁对节奏的控制最好。在活动中,教师应抓住学生的生成资源进行引导,如有学生提出:“《野蜂飞舞》的节奏如此之快,它想要表达什么内容呢?”教师可以将这一生成资源视为引导的契机,鼓励学生自主搜索相关资料,探讨作品所传达的思想。这样,从游戏活动开始,学生会围绕作品主题思想展开更深入的研究,如有学生说:“这首作品展示了野蜂漫天飞舞的场景,营造出热烈的氛围,所以我觉得这一作品激情四溢,展现了大自然的野性。”
教师要细心观察学生的举动,从微表情、细小的动作、无意的言辞中把握他们的实际情况,了解他们对哪些问题感到困扰,以此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促使学生展开深度学习,构建高品质音乐课堂。
(三)善于总结,有所收获
如果音乐游戏仅仅是让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激发学生的兴趣,却无法真正帮助学生掌握音乐知识和提升音乐素养,那么这种游戲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教师要在游戏活动后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说说有什么收获,并从中获得音乐知识[3]。
例如,在学习《江南好》和《小巷风韵》时,学生参与了和江南丝竹有关的游戏,对比分析了江南音乐和陕北民谣的差异。在活动结束后,笔者组织学生总结:“在游戏中,我们从哪些不同的角度分析了音乐作品?大家可以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记录下不同地区音乐作品的特点,然后进行对比。”这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框架,能帮助他们整理知识。如有学生将“江南丝竹”和“陕北民谣”放在思维导图的中心,辐射出不同的分支,分别标注上乐器、曲调特点、歌词内容等不同方面,这名学生认为这样便于比较,可以提升学习效率。在总结后,学生认识到游戏不仅是为了调节课堂气氛,还能帮助他们整理知识,提升音乐水平,从而激发参与热情。
在总结过程中,学生相互交流,从同伴身上获得启发,发现之前可能忽略的问题,从而更好地消化音乐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学习中,提升个人音乐素养。
三、相机而动,探析音乐交互游戏类型
(一)专项竞赛,熟稔乐理知识
游戏活动的类型多种多样,但并非所有游戏都适合音乐课堂。例如,一些激烈的体育游戏可能会影响学生学习音乐的专注度,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谨慎选择。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和教学内容相机而动,选择合适的音乐游戏类型。
举例来说,在教学《翅膀》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复习三四拍,认识三八拍。由于教学内容较多,教师可以设计专项竞赛游戏,让学生围绕节奏这一知识点进行知识竞赛。首先,教师可以介绍柯达伊手势,并要求学生思考如何用柯达伊手势表现不同的节奏和旋律。接着便进入竞赛环节,教师弹奏一段旋律,学生需要用柯达伊手势将其表现出来,最终看哪位学生掌握的节奏更多。为了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活动,教师还可以组织擂台赛,让一名学生站在擂台上,其他同学向其发起挑战,挑战方和守擂方各自唱出一段节奏,然后让对方说出这是什么节奏。这样的活动有一定的竞争性,能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节奏训练中,加强对乐理知识的学习。
(二)角色扮演,理解乐曲情感
角色扮演类游戏的特点在于能让学生身临其境,与主人公产生共鸣。由于许多音乐作品蕴含丰富的情感,而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音乐鉴赏经验有限,有时难以体会作品中的情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作品中隐含的情感。
例如,《彼得与狼》展现了小彼得与狼斗智斗勇,最终成功捉住狼的故事。为了让学生获得更真切的感受,教师可以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们扮演小彼得、小鸟、鸭子、狼等角色,从中体会角色情感。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这段旋律给人一种轻松的感觉,其中有一些声音还模仿了小动物,你能说出模仿的是哪些小动物吗?请大家跟着音乐的节奏动起来,感受彼得和小动物们的欢乐游戏。”这样的活动能够让学生融入作品情境中,体会彼得和小动物欢乐玩耍的心情。随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当狼出现时,你们注意到旋律有何变化?此时小彼得的情感是怎样的?他是否感到害怕?请尝试想象小彼得的行动并展现出来。”在问题引导下,学生可以感受到小彼得在关键时刻的情感,他并没有退缩,而是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化险为夷,最终战胜了狼。通过合作表演,学生能深刻地感受到作品中蕴含的情感,激发学习兴趣。教师也可以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表演中,这有助于加强师生互动,构建和谐的音乐课堂。
(三)多元融合,展开听画游戏
音乐作品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而绘画能将想象呈现出来。所以在拓展音乐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元融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听画活动,将所听到的音乐以及自己的感想通过绘画呈现出来,然后进行互动交流[4]。
在听画游戏中,学生两人一组,其中一个人倾听音乐,并结合作品的情感、意境,将音乐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另一个人则要猜测绘制的是哪一首乐曲。最后评比哪一组猜中的音乐作品最多,可给予一定的奖励。例如,某学生在听了《彼得与狼》的片段后,画出了彼得绕着树奔跑,狼在其后追逐的画面,同伴立刻猜出了答案;一名学生听到的是《战台风》的片段,于是绘制了工人在暴风雨中搬运货物的场景,为同伴提供了有用的线索;而《忆江南》更为写意,有学生画出了“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场景,以意象丰富的画面引发同伴的共鸣。
听画游戏巧妙地将音乐与绘画相结合。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将音乐与语文、历史等其他学科联系起来,设计相关小游戏,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
结语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思考如何将交互性音乐游戏和课堂教学有机整合,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音乐的律动。这样的课堂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能带领学生体验音乐之美,满足他们对创造和表达的渴望,最终构建高品质的音乐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叶晓芸.探究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安徽教育科研,2022(11):68-69.
童晓娟.游戏化音乐课堂构建的多元思考[J].学苑教育,2020(13):89.
张莉莉.妙趣游戏 高效课堂:谈小学音乐游戏化课堂的建构与实施[J].名师在线,2019(22):13-14.
程玉晓.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与实践分析[J].北方音乐,2018,38(6):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