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报刊文言小说发展述论
2023-10-28张振国
摘要:进入晚清之后,由于报刊的兴起和发展对我国文言小说传统的结集出版模式形成挑战,也对正处在衰落期的文言小说起到了促进和刺激作用,小说创作语体的文白消长也在报刊上表现得更为直观和明显。通过对晚清报刊上八百余篇文言小说的统计和梳理,可以了解这一时期报刊文言小说的总体发展态势和我国文言小说的总体走向。
关键词:晚清;报刊;文言小说;数量;类型
中图分类号:I207.41文献标志码:A
进入晚清以后,我国的文言小说并未直接走向衰落和消亡,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有所起伏,拙作《晚清民国志怪传奇小说集研究》将光绪前中期的1875至1900年作为文言小说创作和出版的高潮期,而将1901至1919年的清末民初看作文言小说的新变期。这主要是根据整个晚清民国时期文言体志怪传奇小说集的数量和质量得出的结论。[1]13对晚清文言小说创作产生影响的除了社会治乱因素外,新兴传播媒介报刊的出现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由于文学报刊杂志的出现和兴起,小说的出版形式也变得更加多样,既可以在报刊上连载,又可以结集成书,这为小说作品的问世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同时,为了增加结集出版的小说的销售量,报刊还为即将出版的小说大做广告宣传,这对于小说的创作和出版都具有革命性影响。报刊杂志的出现和蓬勃发展不但改变了此前落魄文人因囊中羞涩无力将著述付之梨枣的尴尬和无奈,更是催生了一批靠报刊来谋生的报人作家,让卖文为活成为可能。当然,传统文人转变为报人作家需要一个过程,但这种转变从晚清专业报刊出现后就开始了。
刘永文先生《晚清小说目录》共收录小说期刊121种,发表小说的日报47种,从中梳理出期刊小说1141篇,日报小说1239篇 [2]1,合计2380篇。当然,这些作品中包含相当数量的翻译小说和准翻译小说或仿翻译小说。笔者以刘永文先生《晚清小说目录》为主要依据,对从《申报》和《瀛寰琐纪》创办的1872年至1911年间的报刊文言小说的发表状况进行总体的梳理和归纳分析,包括对其中涉及的小说进行文白甄别,除掉其中的翻译小说和部分仿翻译小说约422篇,还有少部分报刊小说未见原文无法确定其所用语体外,共筛选出800余篇(部)文言小说作品,其中既有旧体传奇小说、笔记体小说、长篇章回体小说、骈体小说,也包括部分受到西方小说观念影响而创作完成的新体文言小说,虽然从报刊文言小说的发表数量来说不及民国初期(1912年-1919年),但却为民初报刊文言小说的创作高潮奠定了基础。
一、1900年前的报刊文言小说
纵观晚清近四十年的报刊文言小说发展历程,我们发现在十九世纪末发表文言小说的报刊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报刊和作品数量相对较少,其发表的文言小说也以传统作品为主,报刊的传播优势和对创作的影响力还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与二十世纪初的报刊和小说发展态势迥然有别。基于此,我们首先对1900年以前发表文言小说的报刊杂志和发表的作品进行初步的统计和梳理。
(一)《瀛寰琐纪》《四海琐纪》《寰宇琐纪》
上海申报馆创办的《瀛寰琐纪》是我国最早的文学期刊,该杂志为月刊,1872年11月11日(同治壬申年十月十一日)創刊,1875年1月停刊,前后共出二十八卷。此后作为对《瀛寰琐纪》的延续,申报馆续出《四溟琐纪》,1875年2月创刊,共出十二卷后停刊。在《四溟琐纪》停刊后,1876年申报馆又刊行《寰宇琐纪》,出版十二卷后停刊。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应该算是同一份期刊在不同阶段的三个不同名称。
《瀛寰琐纪》第一卷同治壬申年十月十一日(1872年11月11日)刊行,前有同治壬申年九月蠡勺居士在微尘稀米之庐所作《序》,介绍琐记乃汇集四海环宇奇闻异事,从选录体裁来看,诗、文、小说、杂记兼收并蓄,不拘一格。其刊发的文言小说分别为:第一卷(壬申十月)收录金华朱允成子钦《程勿卿寻亲记》。第二卷(壬申十一月)收录葛其龙《寄庵随笔》,其中包含《记王昌祺事》《双侠传》《异僧》《纪杨生事》《酒傭妇》《奇女子传》《阿儿传》7篇文言小说,均采用传统文言小说笔法,部分篇目后有“龙湫逸史曰”评论。另外,该卷还收录滋畹楼主人所作《滋畹楼剩稿》之《梦禅小记》。第三卷(壬申十二月)收录青溪居士《蒋孝廉西征述异记》。第四卷(癸酉正月)收录鸳湖映雪生(孙熙曾)《记异四则》、薇洲逸史《蔓生传》、贾敦良《冰壶先生传》。第五卷(癸酉二月)收录寄庵居士《爱卿传》《龙母塚志异》。第六卷(癸酉三月)收录纪昀《明懿安皇后外传》。第八卷(癸酉五月)收录鹅湖逸士《吴宫老狐谈历代丽人记》、海上看花人《玉腰奴传》。第十卷(癸酉闰六月)收录西脊山人(秦云)《天禄大夫传》、寄庵《记冯子虚遇仙事》、东晋时人《汉孝惠张皇后外传》。第十二卷(癸酉八月)收录《记郑仙岩遇仙事》。第十三卷(癸酉九月)收录《侠盗济孀孤》。第十六卷(癸酉十二月)收录《汉孝武陈皇后外传》(馆陶公主附)。第十七卷(甲戌正月)收录鸳湖映雪生(孙熙曾)《见闻杂志》,分别记录嘉言懿行、高谊、闺阁、园林胜迹、古玩、奇异等门类奇闻轶事。第十九卷(甲戌三月)收“白门啸霞轩主人录稿”的《汉孝哀傅皇后外传》。第二十一卷(甲戌五月)收“白门啸霞轩主人录稿”的《汉孝昭上官皇后外传 昭帝选后周阳氏附》、浮眉楼《淡巴菰传》、沪渎村民《观海堂偶笔十二则》(收《偷儿感悟》《汪子遇鬼》等笔记体文言小说)。第二十二卷(甲戌六月)收曲阿樵叟《吴宫老狐续谈历代丽人记》。第二十三卷(甲戌七月)收鸳湖映雪生(孙熙曾)《饿乡记》。第二十五卷(甲戌九月)收白门啸霞轩主人《汉鲁元公主外传》、嘉善孙荣寿《青灯余墨五则》(笔记体小说)。第二十六卷(甲戌十月)收白门啸霞轩主人《汉孝惠张皇后外传》。这些收录的文言小说作品中既有笔记体文言小说集中的篇目,也有单篇传奇小说,写作手法趋向于传统,没有看到受新小说观念影响的痕迹。
《四溟琐纪》第一卷(光绪乙亥正月)未刊载小说作品。第二卷(光绪乙亥二月)收录停云馆主《侠匄传》、后怡红院主人《梦梅记》、鸳湖映雪生(孙熙曾)《虞美人传》。第三卷(光绪乙亥三月)收录棲云野客戏编、饲鹤山人评点《画圈儿》。第四卷(光绪乙亥四月)收鹤慵氏《孔方兄传》、沈懋良《江南春梦庵笔记逆踪七十二则》、檐冬畸人随笔《狐家逸事》(包含《松江狐》《海州狐》《二童子读书》《僦屋》4篇笔记体小说)、舜湖穟溪外史《禅林佳话》。第六卷(光绪乙亥六月)刊载杭州小逋仙的《苦海新谈》(前有己酉冬月舟山王国铭少白所撰《序》、作者《自序》)收录《百福》《方生》《红叶媒》三篇文言小说,其中《红叶媒》为传奇小说。作者在篇末云:“余曾作《红叶媒》说部凡一百卷五十万字,经兵乱后已亡,聊叙其颠末于此。”可见该篇为作者原著长篇的文言缩写本。第七卷(光绪乙亥七月)收录沈懋良《续录江南春梦庵笔记》。第九卷(光绪乙亥九月)刊载《南埜草堂杂记》,其中包含《恶人死后报》《城隍断讼》《欺诈恶报》《恶妇饶舌》《戒杀善报》《牛悲不友》《自来火有毒即洋媒头》《伤生奇报》等志怪杂事类文言小说。
《四溟琐纪》停刊后续出的《寰宇琐纪》十二卷中收录的作品除第五卷收石瓠山人《元元生传》、第九卷刊载的宣鼎《麯秀才传》《钟小妹传》属于文言小说范畴外,其余多诗文杂传类作品。
(二)《点石斋画报》与《淞隐漫录》《淞隐续录》
我国最早的画报是光绪元年(1875)范约翰创办的《小孩月报》,但《点石斋画报》无疑是我国晚清最杰出的图文结合的期刊,采用文配图的形式石印线装出版,每月上、中、下旬各出印一次,随《申报》免费附送,若单独购买收大洋五分。《点石斋画报》由申报馆的点石斋印书局(又称点石斋画室)主办,创刊于光绪十年四月十四日(1884年5月8日),前九期出版时间不固定,从第十期(光绪十年八月初六)开始,固定在每月的初六、十六、二十六发行,每期出版时,《申报》的头版都会刊登广告进行宣传。从光绪十年(1884)旧历四月第一期出版到光绪二十四年(1898)九月停刊,共出版528期,历时15年,是我国近代史上创办最早、出版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的、影响最大的石印画报。其收录内容包括奇闻、果报、新知和时事诸多门类,不少篇目带有传统文言笔记体小说性质。如第4号《犬马报主》、第5号《雷殛侍者》、第10号《天鉴不远》《立时报应》《贞鬼不泯》、第40号《大力和尚》《狐遭雷殛》《猫猎》《梳洗鬼头》等皆其类,因其篇幅简短,数量众多,兹不一一列举。
《点石斋画报》对我国文言小说传播最大的贡献还在于对王韬文言小说集《淞隐漫录》《淞隐续录》中的传奇作品的连载,开创了我国文言小说先报刊连载后结集出版的先河,对此后我国文言小说的创作和传播影响深远。《点石斋画报》从第六期(光绪十年闰五月上澣)开始刊载王韬的《淞隐漫录·自序》和卷一《华璘姑》,到第一二五期(光绪十三年七月二十六,1887年9月22日)《淞隐漫录》十二卷中的篇目全部登完。从第一二六期开始接着刊登《淞隐续录》(结集出版时更名《淞滨琐话》)。
光绪十年王韬在《淞隐漫录·自序》中说“将陆续成书十有二卷”,并且后来刊登在《画报》上的《淞隐漫录》有不少篇章提到的时间在光绪十年(1884)之后,如《合记珠琴事》(丙戌,1886)、《东部雏伶》(乙酉,1885)、《胡姬嫣云小传》(乙酉,1885)、《清溪镜娘小传》(丙戌,1886)、《画船纪艳》(丁亥,1887)等,可以看出这些篇章是在《画报》开始连载后才创作完成的。又为了抢在盗版书商之前,报馆的经营者就在《淞隐漫录》单篇即将在《画报》上刊完的同时将单行本付印,这是商业竞争的结果。
后来《淞隐续录》在《画报》上只出了四卷就中止了。光绪十三年(1887)上海点石斋石印《淞隐续录》四卷本,这其实就是《点石斋画报》刊载的《淞隐续录》篇目的合订本,顺序都没有变,共收51篇,目次如下:
卷一《徐麟士》《药娘》《李延庚》《田荔裳》《画船纪艳》《倪幼蓉》《刘淑芬》《柳青》《仙井》《严寿珠》;卷二《邱小娟》《龚蒋两君轶事》《乐国纪游》《梅无瑕小传》《袁野宾》《纪四大和尚》《刘大复》《顾慧仙》《杨莲史》《罗浮幻迹》;卷三《魏月波》《白琼仙》《卢双月》《金玉蟾》《煨芋梦》《辛四娘》《沈兰芬》《皇甫更生》《徐希淑》《反黄粱》;卷四《剑气珠光小传》《花妖》《箫仙》《画妖》《孙伯篪》《水仙子》、《谈艳》(上)、《谈艳》(中)、《谈艳》(下)、《红豆蔻轩薄幸诗》(上)、《红豆蔻轩薄幸诗》(中)、《红豆蔻轩薄幸诗》(下)、《朱素芳》、《东瀛艳谱》(上)、《东瀛艳谱》(下)、《燕台评春录》(上)、《燕台评春录》(下)、《珠江花舫记》《纪双烈》《真吾炼师》《柳夫人》。
此后王韬又在此基础上增加了17篇后改名《淞濱琐话》出版,《淞滨琐话》序言作于1887年,然《淞滨琐话》的最早印本为1893年淞隐庐铅印本。
王韬的《淞隐漫录》《淞隐续录》从一开始采用了报刊连载这一新的传播形式,并且与广告宣传紧密结合起来,使得王韬小说的传播获得极大成功。但同时也是由于报刊连载的不可间断性,王韬有时候为了能够及时供稿而将其友人或者其他人的作品稍加改写后掺入己作中发表,这也暴露出了报刊发展中不可忽视的著作权问题。
(三)《海上奇书》与《太仙漫稿》
《海上奇书》是我国第一种小说期刊,1892年2月28日在上海创刊,创办人为韩邦庆。1892年3月4日《申报》上有大一山人(韩邦庆)为《海上奇书》所做广告,该期刊主要刊载主办者自撰小说《太仙漫稿》和《海上花列传》以及辑录前人文言小说的《卧游集》,其中《太仙漫稿》为文言系列小说,《海上花列传》为吴语方言小说,属于别体白话小说范畴。《卧游集》则主要辑录前人的文言短篇小说,蒲松龄、纪昀、许奉恩、许元仲、宣鼎等人作品都曾经被刊载。
《太仙漫稿》在《海上奇书》中的刊载篇目依次为:光绪十八年二月朔日第一期刊载《太仙漫稿》之《陶伷妖梦记》(未完);二月望日第二期刊载《太仙漫稿》之《陶伷妖梦记》(续)、《和尚桥记》;三月朔日第三期刊载《段倩卿传》;三月望日第四期《段倩卿传》(续);四月朔日第五期《段倩卿传》(续);四月望日第六期《段倩卿传》(续完)、《蕊珠宫仙史小引》(未完);五月朔日第七期《蕊珠宫仙史小引》(续完)、《双龙钏铭并序》(未完);五月望日第八期《双龙钏铭并序》(续完)、《全欢喜佛传》(未完);六月朔日第九期《欢喜佛传》(续完)、《书袁痴恶作剧》(未完);闰六月朔日第十期《书袁痴恶作剧》(续完)、《大虫传》(未完);七月朔日第十一期《大虫传》(未完);八月朔日第十二期《大虫传》(续完)、《记河间先生语》和《心影说》(未完);九月朔日第十三期《心影说》(续完)、《记鬼》;十月十一日第十四期《陆心亭祠记》;十一月望日第十五期《书临清盗》。
《太仙漫稿》中的篇目属于旧体传奇小说的范畴,以情节和文字取胜。作为第一种专门的小说期刊,《海上奇书》的创刊在小说发展史和新闻出版史上都具有开创性意义。
二、1901-1911年间的报刊文言小说
进入二十世纪以后,我国的报刊业飞速发展和人们对小说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这也让文白小说都有了充足的发展空间。这一时期的报刊小说特别是短篇文言小说仍然占有一定优势,长篇则是白话占绝对主导地位。1908年,觉我(徐念慈)在《小说林》第十期上发表《余之小说观》之六《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中,对当时的文白小说对比现状进行比较说:“之二者就今日实际上观之,则文言小说之销行较之白话小说为优。” [3]9徐念慈指出在当时的环境下文言小说的发行销售量超过白话小说的现状,并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这也在一定层面上解释了民初文言小说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在短时间内异军突起的原因。刘永文先生《晚清小说目录》收录的报刊绝大多数创办于1900年之后,笔者根据《晚清小说目录》所列篇目和检索报刊中发现的新增篇目共筛选出发表于这一时期的中短篇文言小说700余篇,长篇章回体文言小说16部。
(一)发表文言小说较多的期刊
据刘永文先生《晚清小说目录》收录篇目基础上笔者进行了文白对比统计,据统计结果来看,发表文言小说较多的期刊主要有《大陆报》(1902年 ① )、《广益丛报》(1903年)、《月月小说》(1906年)、《小说林》(1907年)、《振华五日大事记》(1907年)、《中外小说林》(1907年)、《竞立社小说月报》(1907年)、《宁波小说七日报》(1908年)、《扬子江小说报》(1909年)、《十日小说》(1909年)、《小说时报》(1909年)、《南洋商报》(1910年)、《小说月报》(1910年)等,其中以《大陆报》《广益丛报》《振华五日大事记》《中外小说林》和《小说月报》最具代表性。
《大陸报》共收43篇原创小说,其中文言小说占39篇。《广益丛报》收录原创小说80篇,除掉误收的戏曲作品14篇,共收录小说66篇,其中文言小说23篇。《振华五日大事记》收录13篇小说中除第十六期《专制魔》外其余12篇全部为文言小说。《中外小说林》收录的33篇小说中有30篇为文言小说。《竞立社小说月报》收录的10篇小说中有4篇为文言小说。《半星期报》是在《振华五日大事记》停刊后原主办人莫梓軨另创的期刊,双周刊,收录的4篇作品《一落千丈》《偷儿术》《镇宅符》《双冤记》全部为文言小说。《宁波小说七日报》共28篇作品,其中1篇《冰炭记》为戏曲,1篇《黑海回澜》为白话章回体小说,其余26篇均为文言小说。《扬子江小说报》所收12篇作品中有6篇为文言小说。《十日小说》收录的25篇小说中有18篇为文言小说。《小说时报》收录的23篇小说作品中有15篇为文言小说。《小说月报》收录41篇小说中有36篇为文言小说,其中以许指严的作品为最多。
(二)发表文言小说较多的日报
在晚清的日报中发表小说较多的有《申报》(1872年4月30日)、《时报》(1904年6月12日)、《京话日报》(1904年8月16日)、《神州日报》(1907年4月2日)、《图画日报》(1909年8月16日)、《图画报》(1911年7月5日)等,其中以《申报》《时报》和《神州日报》最具代表性。
截止到清王朝结束的1911年,《申报》发表的201篇小说中有97篇文言小说,文言、白话基本平分秋色。《时报》收录224篇小说,其中文言小说105篇。《神州日报》收录188篇小说,其中文言小说112篇,文言略胜。《图画日报》收录的80篇小说中有75篇为报章体文言小说,绝大多数以篇幅简短的文言小说配图发表。
三、晚清报刊文言小说的类型与特点
由以上发表小说较多的报刊统计结果来看,晚清的报刊小说不但呈现出文白并存的局面,而且文白语体小说基本上能平分秋色,长篇章回体仍然以白话为主,短篇则以传统典雅文言或浅近文言写成的小说略胜一筹。在基本掌握了晚清报刊文言小说总体状况的基础上,接下来我们来对这一时期报刊文言小说的类型及其特点进行概括分析。
(一)旧体笔记和传奇小说
晚清特别是民国前的二十世纪初的报刊文言小说,保留了传统的笔记体和传奇小说。如啸天庐主(许啸天)的“札记小说”《啸天庐拾异》(卷一)之《酒狂》《崔娟娘》《张秋士》《毁神汉》发表于《新小说》1904年第10期,这些小说继承了传统笔记体文言小说的写作手法。李涵秋“短篇小说”《王某》发表于《扬子江小说报》1909年第5期,写看似平庸之店伙王某以武功挫败强乞之头陀后,又百般躲避不想致人死命,最终难免一搏,结果头陀伤重而死。该篇后改为《铁头头陀》收入《沁香阁笔记》(又名《涵秋笔记》)中,文字稍有改动,王某改名为欧阳东。王蕴章的《碧玉環》发表于《小说月报》1910年第1期,写某少年携巨资入京谋职结果被魏某设局骗去钱财,其家中也一并受骗。正当少年穷途末路欲觅死之际,一虬髯侠客将其救下并以碧玉環为信物帮其讨回了财物。松风的《周郎怨》发表于《小说月报》1910年第3期,写设局偷窃被抓事。无名氏的“笔记小说”《程大可》发表于《小说月报》1911年第4期,记宦门子程大可家道中落,其父在日曾为其聘盐商萧某女。后大可携资入金陵应试,为纨绔子所诱留恋秦淮风月而耗尽盘费告贷无门。恰萧氏居金陵,乃上门乞援。不料萧某反面若不相识并逼大可退婚。大可愧悔交集,欲觅死秦淮,结果被青楼女子素馨救下。素馨问明缘由乃资助其入闱应试,后大可得官,归金陵觅素馨不得。萧某以悔惧当初退婚之行,欲求重续前约,大可怒而拒之。后母命难违,娶萧某之女,新婚之夕,则新娘为素馨。后经素馨说出实情,萧某之女因其父悔婚而投缳以死,萧某知大可得官,惧罪而赎出素馨认为义女,以求补过免责。故事虽采用传统叙事手法,但巧妙设置悬念,最终揭开谜底,层层剥笋,引人入胜。许指严的“记事小说”《棋缘小记》发表于《小说月报》1911年第9期,记国人韩橘男因棋艺高超至日本以棋结缘某藩王之女并终成眷属事。怅盫“奇情小说”《秦吉了》发表于《小说月报》1911年临时增刊,记李氏女珊珊与谢生的爱情,几经离乱,最终一家团聚。后有怅盫氏评论。另许指严还有“侠情小说”《香囊记》(《小说月报》1911年第1期)、“侠情小说”《采蘋别传》(《小说月报》1911年第4期)以及鹃红的“风俗小说”《赛鹦儿》(《小说月报》1911年临时增刊)等,皆带有旧体传奇痕迹。时处晚清,不少小说以旧体形式表现新兴思想,如恽铁樵的“社会小说”《孽镜花》发表于《振华五日大事记》1907年第45、28期,小说以旧体形式叙述悲剧故事,呼吁婚姻自由,写某宦家子胡其生美姿容,心仪缙绅张氏女,二人虽自幼相识,但女无意于胡。女长成后胡虽百般营求终不能如意,胡父利用职权威逼成婚,女为救母而假意应允,成婚之日自缢身亡。其手帕上绣成“不自由毋宁死”以明志,又绣成“此之谓民之父母也”以赠胡父。后有“天职御史”评论曰:“男女婚姻,关系甚大,冰上人勿用奇兵制胜以为得计也。” [4]69
(二)文言长篇小说
我国文言长篇小说从清中期《蟫史》和《燕山外史》产生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并无起色,但时至晚清,随着报刊的发展,以章回体为主的长篇文言小说逐渐兴起,其中成就最高的是蒋景缄,他的文言长篇小说《美人肝》十六章,刊载于《舆论时事报》1909年6月18日至1909年8月13日,后改名为《电妻》1915年8月由上海进步书局印行出版。署名“景”(蒋景缄)的文言章回体小说《秭归声》在《图画日报》发表,从1909年124期开始至172期第五章《舟话》(十)截止,未完。此后由蒋景缄好友贡少芹续写完成后共十章,1917年由文明书局出版单行本。蒋景缄的《费娥剑》二十四章,上海《时事画报》刊载,宣统元年十月初七日(1909年11月19日)至宣统二年正月二十五日(1910年3月6日)。蒋景缄文言章回体小说《迷龙劫》前四十四回载《舆论时事报》宣统元年六月二十九日(1909年8月14日)至宣统二年八月二十日(1910年9月23日);此后又在《时事报》继续连载,从1910年9月24日至1911年4月12日完。[2]181蒋景缄的《自由镜》三十四章,初载于《舆论时事报》之《图画》副刊,刊载时间为宣统二年七月九日至二十九日(1910年6月8日至11月19日)。蒋景缄的《芦花棒喝记》十八章,载于《舆论时事报》之《图画》副刊,宣统二年七月九日至十月十八日(1910年8月13日至11月19日)。
除了蒋景缄的作品外,《十日小说》发表有廛遯的文言章回体小说《盘山大侠》,其中1—12期(1909—1910年)共发表七章,未完。还有署名“还泪”的文言章回体“哀情小说”《自由孽》,1—12期(1909-1910年)共刊载六回,未完。天僇(王钟麒)“哀情小说”《恨海鹃声谱》 ① 共二十章,《天铎报》1910年6月25日開始刊载,1910年8月31日刊完。火叜(谈善吾)的《闲花劫》连载于《神州日报》1911年5月13日至12月27日,未完。戞球的《西泠泪》连载于《神州日报》1911年10月15日至12月1日。何诹的《碎琴楼》三十四章,刊载于《东方杂志》1911年第8卷第1—9、11、12期。此外,还有赓磐的《剑光寒》自1911年12月22日至1912年1月16日连载于《申报》,为不分章回之文言长篇小说。
(三)骈体小说
晚清还出现了“仿《燕山外史》体”骈文小说,又称“四六小说”,为民国初年骈文小说的风靡一时奠定了基础。署名“天空”所作的《徐仲鲁》发表于《申报》1911年9月3日—4日,故事通篇用四六文写成,别具一格,成为民初骈文小说的先声。其开篇曰:
徐仲鲁,本是下流,久居上海。潜谋竟同宵小;自大无异夜郎。稍擅画工,惯挥未入门之笔;略通医理,常试不见血之刀。忝列衣冠,质同禽兽;营生笔墨,状类鸱鸮。有识者早料其为祸世之媒;当局者预号尔为陷人之阱。假令慈肠早具,何来恶感丛生哉?
这种探索和尝试为民初徐枕亚《玉梨魂》《雪鸿泪史》为代表的骈文小说的兴盛做了铺垫,也为“鸳鸯蝴蝶派”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四)新体文言小说
除了旧体文言小说外,晚清报刊上已经出现了受西方小说观念影响并具有现代短篇小说特征的作品。我国传统文言小说“起笔多平铺,结笔多圆满;西国小说,起笔多突兀,结笔多洒脱” [5]190。传统的文言小说都具有完整统一的故事情节,在结构上都具有明显的程式化特点,叙述中往往将人物、时间、地点交代清楚然后展开叙述,而现代短篇小说则如胡适所说:“用最经济的文学手段,描写事实中最精彩的一段或一方面,而能使人充分满意的文章。” [6]32他将这种方式称为截取生活的“横断面”。晚清的不少报刊新体文言小说从完整叙述故事向截取片段发展,从注重故事情节向注重人物形象转变,运用的第一人称叙事、倒叙、插叙等多种叙事手法,同时大量穿插心理描写和对话。这些新体文言小说已经开始采用一开头就进入叙述情景的方式,为民初新体文言小说的大量出现做了很好的尝试和铺垫,这些作品也成为我国古代短篇小说到现代短篇小说的过渡和桥梁。
晚清新体报刊文言小说比较有代表性的如《新新小说》发表冷血(陈景韩)的《刀余生传》(1904年第1期)、《路毙》(1904年第2期)、笑(包天笑)的“短篇小说”《卢生》(1906年第9期);《小说林》收录徐卓呆的《入场券》(1907年第1期)、《买路钱》(1907年第3期)、《温泉浴》(1907年第7期)、李涵秋《穷丐》(1908年第10期);《十日小说》发表蒋景缄的“滑稽小说”《红大人》(1909年第1期)等,其语体亦趋向于浅显易懂的新文言,与传统文言有别。另外,像《华商联合报》发表奚冕周的“海内外社会小说”《狸奴杂记》(1909年第3、4期)为自叙体文言小说,以狸猫自叙口吻叙写故事。徐卓呆的《温泉浴》也以第一人称“余”的口吻叙述在日本期间到温泉洗浴时的所见所闻,讽刺了国内某些道貌岸然、口是心非的所谓的改良派和教育家。
李涵秋《穷丐》最初发表于《小说林》杂志1908年第10期,为新体文言小说,后来稍有改动转载于《双星杂志》1915年第3期。《穷丐》(又名《爱国丐》),借乞丐之口讲述官员卖国,众人议聚股筹资保路之事,开篇即是一段场景描写:
破屋风澌,荒村月死。去北郭五里许,旧有古庙一所,久无住持,栋宇朽坏,廊庑幽黑,枯蓬没胫,神像乱须与蛛网相虬结,眼眶旧安玻璃已堕落深陷,三五蝙蝠结巢其中。殿脚纵横铺草鞯卧具数事,烟斗痰纸,臭不可近。时值冬夜,门外乱山枯树,昏暝莫辨,云积如墨,正酿寒威。而殿上烟火迷腾,垒土块作灶,偷取荒厨缺釜,盖以木片,慢煨榾柮,爆裂有声,狗腿余香,时时落釜缺处,扑人鼻观。矮案一方,只有三足,支以乱瓦,始不倾倒。数人团坐,有哑者、跛者、眇者、瘫痪者。方砖已顽,尘土温软。呜呼!吾知读吾书者,固不待吾明言其为何种人而自能想象其神理以得之也。
在写作手法上,打破传统的叙事顺序,以场景开篇,这是对西方短篇小说创作技法的借鉴,也是对传统小说的创新。《穷丐》继承了古代文言小说讽世劝世和梁启超提出的“小说救世”主张,借四个穷丐阿奇、哑童、跛奴、老余的行乞筹款购买铁路股票在护路运动中保护国家路权的行为,对当时政府无能、百姓冷漠、官员贪鄙的社会现状进行辛辣的讽刺,以针砭世俗,激励人心。故事结局带有悲剧色彩:阿奇为筹款入狱而死,哑童为筹款病累而死,跛奴为筹款并激励保路代表投水而死,以身处社会最下层的乞丐之爱国心,以他们的死来力图唤起民众的爱国良知。《穷丐》是近代新体文言短篇小说的先驱,由传统短篇的重情节完整向横切面的现代短篇过渡,因此在近现代小说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比鲁迅创作于1911年的带有现代短篇特点的文言小说《怀旧》还早了三年。其他像许指严发表在《小说月报》上的《堕溷花》(1910年第5期)、《三家村》(1910年第6期)、《绿窗残泪》(1911年临时增刊)皆以新旧结合的手法叙写爱情婚姻悲剧,这种写有情人难成眷属以及以感伤为美的悲剧故事也成为民初大量“哀情小说”产生的引子,是鸳鸯蝴蝶派文学感伤色彩的开端。
通過以上对清末报刊文言小说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到,我国文言短篇小说的变革从晚清就已经开始了,特别是进入二十世纪以后,随着报刊的兴起和西方小说的大量翻译和介入,我国的文言小说无论是叙事模式还是结构安排上,均已经出现了与传统小说不同的先例,因此民初小说体式的丰富和繁荣是从晚清就奠定了基础,并且在报刊小说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参考文献:
[1]张振国.晚清民国志怪传奇小说集研究[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年.
[2]刘永文.晚清小说目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3]徐念慈.余之小说观[J].小说林,1908,(10).
[4]恽铁樵.孽镜花[J].振华五日大事记,1907,(48).
[5]徐念慈.电冠·觉我赘语[J].小说林,1908,(8).
[6]胡适.论短篇小说[J].新青年.1918,(5).
On the Development of Classical Chinese Novels in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ZHANG Zhen-guo
(School of Liberal Arts,Huangshan University,Huangshan,Anhui 245041)
Abstract: After entering the late Qing Dynasty,the rise and development of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challenged the traditional collection publishing mode of classical Chinese novels in China,and also promoted and stimulated the classical Chinese novels in the declining period. The growth and decline of the literary style of novel creation was also more intuitive and obvious in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Through the statistics and combing of more than 800 classical Chinese novels in the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we can understand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trend of classical Chinese novels in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in this period and the overall trend of classical Chinese novels in China.
Key words: Late Qing Dynasty;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classical Chinese novels;quantity;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