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维共同体”对高校思政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影响研究
2023-10-28任渝婉彭世界
任渝婉 彭世界
摘 要:加强民族精神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高校应该通过多个维度、多个渠道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水平,为社会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文章从育人向度、价值向度、情感向度以及资源向度四个向度分析,明确了“四维共同体”对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希望能够为高校的课程思政提供创新参考,发挥“四维共同体”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四维共同体”;高校思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27-0023-04
“四维共同体”能够拓展学生的认知维度、情感维度、意志维度以及行为维度,能够帮助高校肩负起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责任,进而发挥出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组织体系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加高质量的思政课堂教学,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和构建非常有利,因此高校应该以共同体为载体,培养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四维共同体”概述
(一)育人向度
思政课教学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道路,在知识传授过程中积极推动思政课教学的改革创新。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思政课教师要结合思政课的特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教学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期民族工作的思想主干,是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思想根基,是推动民族团结发展的必要前提,这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新思想的最新成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将其与教育教学相结合,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管理实践的深入,社会治理观念的深化,政府管理的力量逐渐向基层渗透。但是,由于传统的一元化社会治理模式已经深深根植,当前的一元化社会治理模式仍是“政府”“自上而下”的“统领”模式的缩影,其治理范围难以延伸到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难以全面解决社会治理难题。造成了我国公民仅仅依赖于政府干预的社会管理,使得其制度化的社會管理和保护机制流于形式,甚至是一种空洞的状态,从而极大地削弱了公众的参与。此外,在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下,传统的价值观念已经被淡化,新自由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想的影响,使人们的价值观念产生偏差,甚至产生自私自利的不正之风,从而削弱了主流价值观在形成社会治理共识和社会认同感、责任感和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
(二)价值向度
思想、意识的产生和转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也具有很强的历史惰性。人类创造了自己的历史,但他们不会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创作,也不会在自己选择的情况下创作,而是直接接触、确定和继承了过去的情况。因此,巩固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也非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此外,还要考虑传统、历史等方面的思想,这些都是加强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支撑。中华民族是自由的民族,是经过数千年的历史进程而形成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要把社区意识融入这个大家庭中,就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个大家庭所包含的56种“家庭成员”的传统价值。在改革深入、社会转型、利益多元、矛盾纷繁的今天,56个民族如何实现共同的价值、文化和认同,这无疑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如果没有统一的价值观念,就难以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则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确立提供了一个共同的价值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统一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集中表现,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历程中所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是56个民族的价值追求,是构建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种内在价值准则。56个民族的价值共识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最大的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丰富,可以从以下两个层次展开,凸显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逻辑:首先是“建设什么样的国家”作为总的、整体性的、根本性的民族价值取向;其次是“培育什么样的公民”,这种中间层次的价值机制,可以规范我们每个人或团体的行为方式,从而将个体的价值需求集中到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上,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1]。
(三)情感向度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两种情绪层面:一是对“中华民族”的情感依赖和情感认同,体现为对中华民族的强大归属感,即同为中国人、同为炎黄子孙、五十六个民族一家亲;二是对各族人民的正面感情,体现在民族间的相互依存、一家亲的温暖。中国人的感情是中国人集体意识的一个感知体系,它是人类的一种深刻的认识,只有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建立起一种坚不可摧的情感纽带,才能加深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要强化“明大德”教育,要加强广大人民和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要牢固树立党的理想信念,把党的“方向盘”牢牢地握在手中。第二,要把“守公德”作为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广泛运用到群众和党员中去。引导社会公众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参与社会治理。此外要激励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树立执政为民、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绝不以一己之私、损群众之利。在这种引导之下,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会更加顺利。
(四)资源向度
我国的社会治理以中央领导为主要保证,以政府的统一指挥为指导,以群众团结一致的劳动为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提高党和政府组织、协调能力和社会治理的有效手段。从城乡社区治理来看,农村社区是以人民公社为主体的,而城市是以街道为单元的。通过实行领导权统一、管理分级管理、生产集中化管理等多种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社会资源的整合。一元化的社会治理模式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则会使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高校在开展思政工作时要注意这一点,也要积极地利用资源,对先前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为高校的大学生提供先进的思想教育。
二、中华民族共同體意识概述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维度
从认知层面来看,中国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以及中国文化传统、社会规范、历史发展、价值体系等都有了积极的认识,并明确地承认自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分子。认识维度是中国人的社会认同感,而中国人的社会认同感只能建立在对中国社会的全面认知之上。
本体认识是一种对中国人这一共有的内部团体的现实认识。实体性是指团体被感知为一个真实的、具有一致性、同一性和组织性的有意义的实体,其影响到外部团体的定性观念、偏见和团体间的矛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来不是一种“主观设定”,它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史长期发展的客观现实,具有深刻的历史渊源。团体的实体性有两种解释,一是动态观认为,群体的实体性源于个体间的相互依存和成员间的相互作用。二是范畴性的观点认为,团体实体性的核心是成员所感受到的共同的相似,而这些相似之处可以源于一种共同的本质,例如共同的祖先、共同的血脉以及共同的目的和一致的行为。共同认识使各个子团体的相互关联意识提高,并形成同盟关系。从个人角度来看,社会所描绘的“精神家园”社会形态,使人民感受到了中国大家庭的温馨和亲近,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体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利益诉求。价值认识有助于推动各种思想规范、价值观的交流,为巩固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价值导向和动力源泉[2]。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维度
中国社区意识的情感推动主要从两个层面展开:一是通过对群际积极情绪的处理,使内部群体成员的积极情绪向原来的外部团体延伸;二是解决人际关系中的负面情绪,尽量降低和控制群体情绪的负面影响。前者以触发群体性共情、激发情绪共振为主要策略,后者则以减轻群体性焦虑、降低群际反感为主要策略,这一情感层面是大学构建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个重要途径[3]。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志维度
从意志层面来看,中国人的共同体意识是一种自觉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精神状态和行为取向。意志维度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个激励体系,它对人们的行为起着调控作用,推动人们从自觉到行动的转变。中华民族认同是一种身份,它既包含身份的内涵(核心的自我观念和自我评估),也包含了身份的建构、维护、防御和改变。“期望状态”是一种由多种心理需求支撑的动态建构过程,其心理需求的满足是巩固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前提,而这种内在的心理需求又被称作“身份认同动因”。
(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行为维度
从行为层面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种积极进取、克服困难、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外在表现。不管理解有多么深刻,情感有多么强烈,动机有多么强烈,如果没有实践,那就会成为空谈。行为维度是巩固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终归宿,是国家共同体意识的实施机制。
三、“四维共同体”对高校思政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影响
(一)能促进高校思政课肩负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责任
高校要肩负起筑牢民族精神的使命,高校思政课教学应站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列。一是要让广大大学生深刻认识到,牢固树立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过程中具有重大意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所有中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要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通过教学,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我们广袤的国土是各族人民一起开发的,我们的悠久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谱写的、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是各族人民共同培育的。在努力实现中国梦的今天,必须具备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二是要阐明意识在当代大学生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4]。使大学生真正认识到中华民族大家庭是一个社会,每个大学生都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我们要意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个体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新时期的大学生要自觉地推进民族团结、提高民族凝聚力、树立民族共同体意识、强化观念认同,将个人的梦想和民族的梦想融合在一起。“强化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教学,加强了学生对民族命运的认同感以及归属感;要让学生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辩证关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进而逐步地加强民族认同感[5]。
(二)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学的组织体系优势
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和制度优势,就必须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设。高校思政课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体现出了国家意志,同时思政课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其具有比较完备的组织结构,保证了其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在学科建设方面,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课程支撑起思政课的教学与队伍建设;在保障体系上,要有办公环境,要有经费保障,要有政策的扶持;在制度和机制两个方面,既有课程建设的规范,也有马克思主义的建设规范;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需要形成一批专业的师资力量。这些资源不仅是高校思政课的优势,更是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一种资源和优势,能够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提供坚实的保障[6]。
(三)能够发挥出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优势
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的课程体系优势,将“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思政课具有完备的课程体系,是其最大的优点。具体表现为:一是课程的涉及面很广,覆盖了所有大学、各层次、各年级的大学生,并贯穿于学生的所有学习过程;二是思政课具有一定课程体系,内容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创新理论、中国近代史、思想道德等方面的课程,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更全面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的教育。三是课程结构合理,各层次的教学内容相互衔接,内容不断递进。在内容上,包含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造性理论;包括历史、道德、法律、社会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形成了一个理论基础、理论实践、历史与现实相互联系、依次递进、相互支撑的理论体系。
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选择、教学实践等方面,体现了“知识”“社会实践”“价值引领”以及“能力培养”的统一;目前,非民族学院的教育和教学工作还比较薄弱。为此,要强化民族意识,就必须充分利用课程体系的优势,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课程体系之中,并逐步实现学科化。可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开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相关课程,通过系统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其内涵,进而逐步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课程化”“标准化”,还是要以科学的方式进行整合。在没有独立教学的情况下,应该结合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特点,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内涵与知识点进行科学的整合与配置,进而确保各项教育工作开展的合理性。
(四)充分发挥思政课多样化教学方式的优势
经过多年的实践,高校思政课的组织体系和课程体系已经形成,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并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些有益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并将其进一步应用于“铸牢中华民族共有精神”的教育教学中。一是采用比较成熟的教学方式,如专题教学、访谈教学、学生参与教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比如,让教师、学生、榜样人物,共同讲述中华民族的历史、多民族共存的国情资源、民族团结和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感人故事,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感染力。二是要整合各种资源,充分利用好高校思政课的多种平台。促进思政课延伸至理论教学、课外活动、宿舍建设、实践教学、网络平台等阵地。为此,高校要积极地发挥网络信息资源价值,搭建教学与社会实践合一的多功能平台。
参考文献:
[1] 管健,杭宁. 知情意行:四维一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6):53-67.
[2] 韩宁,阎占定.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逻辑阐释[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1(11):187-193.
[3] 宋才发.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四维体系构建及路径选择[J]. 党政研究,2021(03):59-69.
[4] 王露. 以思政课推进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政教学“N+4+3”模式探究[J]. 民族教育研究,2021,32(01):57-64.
[5] 郑敬斌,万坤利. 新时代社会治理共同体建构的四维向度[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6):146-152.
[6] 王新红.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四维体系构建[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39(04):6-10.
(责任编辑:陈华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