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史”教育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2023-10-28吴莎
吴莎
摘 要:“四史”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其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属性、教育目标上是一致的,基于此,高校要从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等方面把“四史”教育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着力构建“四史”教育长效机制,推动“四史”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关键词:“四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路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27-0189-0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个孤立的教育系统,而是处于一个复杂、多样、善变的社会环境和国家环境中的教育实践”[1]。“四史”是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新中国改革开放建设实践以及社会主义发展经验的結晶,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宝贵的资源和鲜活的素材,将“四史”教育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既是高校开展“四史”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要求。
一、高校开展“四史”教育的必要性
(一)高校开展“四史”教育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政治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多次对高校开展“四史”教育提出要求。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的通知》对全面推进“四史”宣传教育进行了部署,尤其要求突出对青少年群体的教育,“要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2]。可见,开展“四史”教育是高校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具体体现。高校要提高政治站位,把开展“四史”教育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好抓实。由学校党委成立“四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统筹部署,把“四史”教育与加强党的建设结合,与学校中心工作结合,与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结合,切实把“四史”教育的成果转化为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高校开展“四史”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高校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要牢牢抓住“培养什么人”这一首要问题,只有回顾党的教育方针的历史演进和发展逻辑,才能对教育事业在新发展阶段的时代使命有更深刻的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3]这就明确回答了高校“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开展“四史”教育,也将进一步对“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进行解答,能够发挥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的作用。高校要把“四史”教育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不断提升青年学生的政治素养,积极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做好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三)高校开展“四史”教育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有效手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是“四史”教育的主渠道,也是主阵地。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明确提出在高校开设“四史”类必修课。《关于在思政课中加强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的通知》要求:“持续深化所有思政课必修课中‘四史学习教育相关内容的有机融入,讲清讲透各门必修课中蕴含的‘四史道理学理哲理。”[4]可见,高校开展“四史”教育,将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注入新活力,成为思政教育新的生长点。思政课教师要胸怀历史责任,以宽广的视野,创新的思维讲好党的创新理论,把“四史”讲得有声有色,提升青年学生学习“四史”的兴趣,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因此,高校要加强对“四史”教育资源的挖掘,找到“四史”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契合点,将“四史”教育融入课程体系,融入教学内容,融入教学各环节。
二、大学生学习“四史”的重要性
(一)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历史观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各种国际力量的博弈更加复杂,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加激烈,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错误思潮在网络上快速蔓延,其故意歪曲、捏造历史,无端抹黑、诋毁有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恶意编造、纂改历史事件,对包括青年学生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消极影响。“四史”不是单纯的历史理论,而是丰富而生动的历史事实,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历史经验,又论述了中国选择社会主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学习“四史”,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思维,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从重大历史事件中找寻内在联系,主动辨别以历史虚无主义为代表的各类错误思潮,自觉抵制各种不尊重历史、不正视历史、虚构拼凑历史的别有用心的行为。
(二)解决大学生的思想困惑
当代大学生富有朝气与个性,他们思想活跃且敏感,既容易接受新思想、新事物,也容易产生思想困惑、迷茫,尤其在面临学业、人际交往、人生规划等多方面的压力时,更易衍生出理想与现实、小我和大我等思想困惑,如果没有得到深入细致的教育和引导,就容易出现思想上的偏差。大学生在主观上对“四史”有兴趣,愿意从长辈口述中听“四史”,从改编的影视作品中看“四史”,但是却缺乏进一步发掘“四史”的历史精神和内涵的动力。学习“四史”,让青年学生从共产党员、革命烈士、英雄人物、先进模范的伟大精神中汲取力量,也让青年学生进一步了解党的发展历程和国家建设发展的历史,感受到党的领导和国家的制度优势,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愿意舍小我成大我,从根本上解决好青年学生思想困惑的问题。
(三)激发大学生的使命意识
当代大学生不仅正处于人生的最好年华,也成长在中华民族和国家发展的最佳时期,他们既有着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也肩负着不负人民、不负时代的重要使命。“四史”虽然是讲历史,但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历史教育,而是具有鲜明的政治导向,是对中国发展趋势的推演与预测。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复旦大学青年师生党员回信中提出,“希望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结合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5]通过“四史”教育,让青年学生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激励他们勤学苦练,不断增强本领和增长才干,自觉将个人理想和国家共同理想紧密结合,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统一起来,把个人成才与民族复兴大业紧紧相连,真正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三、“四史”教育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一)坚持思想引领,推进“四史”教育与思政课程有机融合
“四史”教育的目标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是有机统一的,要在保持课程整体性的基础上,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联动性,让“四史”教育与思政课程有机融合。一是统筹师资力量,精心设计教学计划、编写审定教学大纲、开展集体备课等,让思政课教师以宽广的视野、深厚的情怀讲清重大历史事件、历史发展规律、历史演进逻辑,讲好党的创新理论,切实提高“四史”教育课程成效。二是加强思政课程体系建设,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在现有思政课程体系的基础上,重点围绕“四史”设定课程模块,开设选择性必修课程,把“四史”教育类课程纳入通识素质教育课程平台公共选修课程系列,要求学生至少选择一门“四史”教育类课程修读,并获得相应的学分。三是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巧妙运用新媒体技术创新教学形式,更加立体化、形象化地呈现“四史”教学内容,开通“四史”云课堂、VR虚拟“四史”场景体验等,通过鲜活、生动的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等素材提高思政课的吸引力和参与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大学生愿意学、喜欢学、主动学“四史”,让大学生在历史和时代的互动中明晰未来的方向。广西外国语学院成立“四史”教研室,定期组织“立足思政课程,开展四史教育”等专题教学研讨会,制作了《铸牢理想信念之根基,谱写百年奋进新篇章》《正确认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不动摇》等微课,把广西本地的湘江战役、百色起义、龙州起义、梧州支部等红色革命历史融入思政课程,青年学生对“四史”学习的兴趣大大增加,撰写了《红色家书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守卫与继承:大学生英雄精神的培育路径研究》等论文,创作了《勿忘初心 牢记使命》等艺术作品。
(二)发掘思政元素,推进“四史”教育与课程思政有效衔接
用好思政元素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关系到课程思政育人实效的提升。因此,既要对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挖掘,也要对“四史”教育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进行挖掘,让二者有效衔接。一是建立协同联动机制,打造课程思政教学共同体。通过教研协同、教学协同、队伍协同等机制,统筹各方面资源,构建高水平的课程思政体系,达到把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的教学目标。二是打破思政课与专业课程的学科壁垒,充分提炼专业课程中的家国情怀、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規范等要素,并转化为有效素材,让专业课也能讲出思政味。三是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积极探究专业课程与“四史”教育的内在关联性,让育人力量与教学环节无缝衔接,有效融入教案课件、课堂讲授、专题讨论、课后作业、考试考核等各环节,形成各类课程的协同育人效应。广西外国语学院持续推进课程思政“九个一”工程,成立了课程思政研究中心,让课题研究成为助推器,鼓励和帮助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结对子”,组建研究团队,共同申报课程思政专项课题、培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建成课程思政(国际语言)实践基地,发挥国际语言专业课程的育人作用,把外语知识、技能教学与思政元素自然融合,举办“泰语、越南语、柬埔寨语讲红色小故事”比赛、以“中国精神”为主题的德语朗诵比赛、西班牙语演讲比赛等;依托学校外语交际能力晨练工程、校园外语主播平台,编印了中英、中泰、中越、中柬、中老、中缅、中日版本的习近平金句特辑,制作了“家国情怀”系列泰语、越南语、英语、日语、德语等多语种节目,培养青年学生的家国情怀,提升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提高青年学生的国际传播能力。
(三)加强阵地建设,推进“四史”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深度融合
校园文化对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有重要影响,将“四史”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充分挖掘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唱响红色主旋律,能更好地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作用。一是依托校史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地等校内资源,拓宽“四史”教育覆盖面,挖掘校史、校训、校歌中的红色教育资源,在教学楼、宿舍区、大学生活动中心、校道、文化广场等场所设立红色主题景观、举办红色展览,增强学生爱国爱校情感。二是在重要时间节点、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邀请专家学者、老红军、模范人物等作报告、宣讲,举办红歌比赛、红色情景剧演出等,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增强“四史”教育的感染力。三是依托校园网、微信、抖音等平台开设红色书屋、红色故事专栏,开展网上寻访革命足迹、网上祭英烈等活动,引导大学生崇尚英烈、缅怀先烈,学习英雄楷模精神。广西外国语学院开展“建、学、讲、写、温、访、庆、放、演、展”“十个一”活动,利用自治区档案馆的资源在校内建成“红色广西”党性教育主题室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崇左市委宣传部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实践基地”,建成学校“四史馆”,并利用上述红色阵地开展教育活动;开展了“读红色经典,颂红色精神”读书沙龙、“学党史 强信念 跟党走”党史知识竞赛、“讲述身边共产党员的故事”微视频比赛、“不忘初心跟党走、不负韶华当先锋”征文比赛、“永远跟党走”文艺演出等活动;举办“我爱祖国、大美西北”“红心向党 以美传情”作品展等,推进了“四史”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度融合,让青年学生在校园活动中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传承红色基因。
(四)凝聚育人合力,推进“四史”教育与社会实践有效融合
社会实践是实践教育、素质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的重要载体,将“四史”教育融入社会实践,有利于推进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有效衔接,凝聚育人合力。一是充分发挥区内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景区的作用,组织青年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历史博物馆,瞻仰革命遗址、遗迹,实地调研革命老区,寻访革命历史人物,拉近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让大学生在追溯历史、重温历史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二是组建大学生“四史”宣讲团,进中小学、进社区、进企业开展“四史”宣讲活动,用实际行动展示当代大学生风采,用大学生的话语讲好党的故事、讲好中国故事,发挥朋辈引导作用,增强大学生对“四个自信”的价值认同。三是发挥大学生专业优势,开展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等社会实践以及助老助残、生态环保、应急救援等志愿服务活动,将专业实践与社会公益结合起来,激励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增长才干,勇担强国使命。广西外国语学院组建“四史”宣讲团,深入企事业单位、街道、乡村开展宣讲活动;组建“党史学习”“星火乡传”等“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前往来宾、天等、上林等地开展理论宣传、义务支教等社会实践;组织师生党员赴湘江战役纪念地全州、兴安等地现场教学,到古思七一旧址、宾阳东区革命纪念馆等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选拔优秀志愿者服务北京冬奥会、中国—东盟博览会等重大活动,鼓励和引导青年学生将专业技能、实习实践与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战略紧密结合,促进青年学生把“四史”教育学习成果向具体实践转化,让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践行初心和使命,用实际行动彰显青年学生的担当。
综上所述,高校要构建“四史”教育的长效机制,将“四史”教育真正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质增效,履行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
参考文献:
[1] 张传辉,白宏亮. 加强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力[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03):113-117.
[2] 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N]. 人民日报,2021-05-26(01).
[3] 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 人民日报,2019-03-19(01).
[4]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思政课中加强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的通知[EB/OL]. (2021-04-20)[2021-08-18].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3/moe_772/202105/t20210511_530840.html.
[5] 习近平. 心有所信 方能行远 习近平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的回信[J]. 雷锋,2020(07):2.
(荐稿人:李冬冬,广西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罗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