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媒时代开展青年研究生网络思政教育的启示与建议

2023-10-28王成

大学·课外阅读 2023年9期
关键词:智媒时代

王成

摘  要:在智媒时代背景下,信息的接收与传播相较以往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政教育,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本文根据智媒时代下研究生群体网络参与行为的特征,为提升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效果提出可行性建议,即选择学生熟悉领域、建立效仿行为模型、拓宽校园媒体资源、搭建交流互动平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智媒时代;青年研究生;网络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27-0003-04

一、研究背景

智媒化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万物皆媒、人机共生、自我进化。所谓万物皆媒,主要是指物体媒介化和平台多样化的过程,在深刻改变社会行为方式的同时,也颠覆性地改变着媒体生态。万物皆媒意味着让人体乃至思维方式,以及社会上所存在的各个物体都被数据化,使得媒介本身不仅仅局限于信息生成和发布的平台,社会中的每一个物体都可以称为媒介。所谓人机共生,主要是指在智媒化时代,机械本身与人类生产生活相生相应,在输入的同时创造出无限的价值。所谓自我进化,是指在上述的发展阶段中,每一段社会媒体的发展都产生了系统体系内部的自生变化,并反馈至自身的发展进程,达到自我完善的效果。社会化媒体应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为媒体的智能化提供基本和必须的技术铺垫[1]。在这些先进技术的支撑下,以微博、微信、抖音为代表的社交软件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细分领域,如此深刻的变革在每一方面都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信息获取、思维方式及参与公共生活的方式。

研究生是国家科研储备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后备军。近年来,我国逐渐在研究生教育上加大产业、政策与资金投入,在校研究生规模逐渐扩大,研究生教育扩招成为国家占领科研高地的重要途径。在校研究生规模也达到了新的高峰。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2020年研究生招生110.66万人,比上年增加19.00万人,增长20.74%。在学研究生313.96万人,比上年增长27.59万人,增长9.63%[2]。相对于社会一般群体而言,研究生群体属于具有高学历、高素质、能够进行自主选择与批判思维的社会群体,是国家未来科技发展与建设的重要生力军。基于研究生群体的教育背景、所处校园环境、群体社群网络与一般群体具有明显差异,研究生群体在智媒时代的网络参与亦必然有不同于一般群体的特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高校育人与思想建设工作提出了更高和更细的要求[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高校承担着国家未来科研主力军的重要任务,教育与培养好一代又一代祖国的建设者是高校的基本任务。只有充分了解高校学生群体的特点及其所处时代的特性,才能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向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4]。本研究将深入分析在智媒时代下信息网络传播行为的特征,及其对研究生群体公共参与传播行为所产生的内生和外部影响,结合对研究生的特点及公共参与行为的特征进行研究,进而从中探讨出适合智媒时代下青年研究生网络思政开展的方法。

二、智媒时代下研究生群体网络参与行为的具体特征分析

(一)智媒时代青年研究生在网络空间公共参与行为的人口学数据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数据720份,就性别来看,男生为338人,占比47%;女生为382人,占比53%。从性别比例来看,本次调研男女比例相对较为均衡。从年级来看,研一的同学为461人,占比64%;研二的同学为162人,占比22.5%;研三的同学为22人,占比3%。总体以研一、研二同學为主,以此为基础调研得出的数据更适用于相对较低年级的同学。从所学专业角度而言,参与调研的同学中,文科专业学生为288人,占比40%;理工科专业为418人,占比58%;其他类专业为14人,占比约为2%。

总体而言,本次调研有720份有效数据,所选取的样本无论在性别、年级还是专业方面都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基于样本所得出的数据也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其结论具有较高的可推广性。

(二)智媒时代青年研究生获取信息的领域与渠道

在关注的具体领域方面,60%以上的学生选择了时政,表明大多数研究生相对于体育、经济类话题更加关注时政这些与国家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

在参与渠道方面,60%以上的学生选择了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开放式平台”“微博、QQ空间等个人网络平台”等渠道获取网络热点信息,其中大多可能来自社交软件。而选择网易、腾讯等门户网站的学生相对较少,这也表明大部分同学是在社交软件上获取热点资讯,不再主要依靠门户网站了解网络热点话题。这种现象一方面是由于科技的进步,信息获取的方式与渠道更加便利和多元化,碎片化信息获取成为常态,另一方面是因为更多的权威媒体机构开设了自己的信息传播平台(如新华社的微信公众号)。因此,这类青年研究生对于信息的接受与理解能力较强,但其对信息真实性的交叉验证能力不足,在信息传递的节点上影响力偏弱。因此,高校思政教育一方面应加大发挥微博微信等信息主阵地作用,另一方面也应积极开拓信息反馈平台,给青年研究生更多的发声空间,提高青年研究生的参与感。

(三)智媒时代青年研究生在网络空间中发表信息的积极性

众所周知,网络空间各种言论竞相并存,关于同一问题会出现多种不同甚至对立的看法,因此也难以避免出现争论、甚至争吵的现象[5]。调查结果数据显示,单纯认为积极或消极的学生相对较少,大部分研究生能以一种相对辩证、理性的态度来看待网络争议问题,其针对具体情境可能会有不同的态度,但不会一味地支持或者否定网络上的相关争议现象。

研究生群体具有相对较高的文化素养,针对各种热点问题也有更多自己的想法,据“朋友!我们期待你的声音!什么情况下你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呀?”这一问题的回答显示,其中排在前两位的选项分别是“这个领域我熟啊”“周围很多人在讨论”。这表明青年研究生群体一般倾向于在自己相对熟悉的领域发出声音,当周围有很多人进行讨论时也会更倾向于表达自己的看法。例如,“唐山打人视频”事件中,因为涉及法律议题,很多法学专业的学生纷纷在朋友圈、微博表达自己的看法观点,主动参与网络热点话题,发出自己的声音。

(四)智媒时代青年研究生在信息中继传递能力上的差异

青年研究生在网络空间参与行为的过程中,作为信息中继节点的传递能力存在明显差异,据调查问卷显示81%的学生选择了“聊啊,有共同话题时,一起吃瓜才香”,表明绝大多数研究生学生都会和周围伙伴一起探讨网络热点话题。但研究生群体和家人一起探讨相关网络热点话题的占比相对较少。

根据“朋友!你会和家里人聊网上的热点事件吗?”该题目的回答显示,其中有19%的同学选择了“必须的,村里的希望就是我了”选项;56%的同学选择了“偶尔会,有些事吧,不好和家里聊,你懂得”;25%的同学选择了“不会吧,网上的事还是不和家里聊了”,这表明大多数学生并不会经常和家人探讨相关网络热点话题,其更倾向于和周围同学进行探讨。究其原因可能是与家长之间存在较大的年龄代沟,教育背景和知识结构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而周围同学、朋友大都具有相同的年龄及文化水平,更容易沟通讨论。

此外,据调查结果显示:能够在网络上主动发声的同学,对于身边周围社群的影响力也更加强。在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中,信息获取与信息辨认是两个不同的环节,都会对后续信息传递的效率产生一定的量化影响。信息获取的过程中,若信息的真实性未加验证,传递至下一环节,整体信息流的传递有效性将会大受影响。从信息认知角度而言,如果某位学生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曾经传递过错误的信息,那么这样的经历必然会对其之后的行为产生负面激励效果,若学生未能正确处理自身情绪,反而在无形之中增加了其自身信息传递的恐惧,不敢再与同学或家人讨论相关的网络热点话题。此外,调查显示,学生更加倾向于作为时政信息的传播中继点,对于一些真实性较难验证的内容,例如明星相关的信息,大学生往往会选择“到此为止”。这与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相符合。对于时政信息而言,其往往是经过具有权威性的机构确认与认证后才会出现在网络空间中,因此时政信息的真实性具有一定程度的专业保证。传递这样的信息真实性风险也更小,大学生也更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选择传递该类信息的学生具有更加积极的信息传递倾向性,所以在思政课程中对这些学生的表达疏导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在高校思政课堂中可以加入时政讨论环节,但应注意话题的发表要具有一定的引导方式,不应具有过度的倾向性,否则会对学生的表达产生负面激励效果。

(五)智媒时代青年研究生在同社群交流主体的识别能力上的差异

本研究设计了一道特殊的题目,“朋友!你猜猜看,其他参与网络话题的人都是什么人?”期待了解其他青年研究生对于同时空下其他网络行为参与主体的画像认知。据调查结果显示,选择人数最多的两个选项为“同龄人居多吧”“经常使用社交软件的人”。这表明当前时空下青年研究生对于同社群的交流主体并没有非常明确的认知,仅仅形成了“其他人与自己一样”的主观刻板印象。认知的刻板影响源自环境的封闭,当前网络时代下,信息的接收看似更加多元,实质上却形成了“信息茧房”的效果,过量的单一信道来源的信息获取逐渐强化信息获取者的刻板行为,进而又固定了其感兴趣的方向,看似其获得的信息变得更多了,但实际上获得信息的种类更少,这样的信息获取趋势不利于青年研究生的健康发展,也是高校思政课堂应当重点关注的引导方向。

三、智媒时代对提升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实效的启示

(一)在思政教育中引入最新时政内容,选择学生熟悉的領域

不可否认,思政教育的效果还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比如部分学生认为,思政教育的材料、事例相对较为陈旧,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度较弱,不具有吸引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思政教育的作用与效果。通过调研发现,大部分同学都较为关心时政领域的网络热点话题,这些网络热点话题也正是进行思政教育的切入角度。高校可以组织专家学者结合思政内容对这些热点问题进行深度解读,帮助学生们透过现象认识到问题的本质。

根据研究发现,在网络公共空间参与中,对热点话题的熟悉程度将直接影响主体发言的积极性。因此思政教育开辟新方法和新渠道时,要选择贴近学生思想特点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内在需要和思想动态,贴近社会的客观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才能借助网络空间在引导青年研究生思政方向上取得良好的接受效果。

(二)充分发挥学生模范作用,建立行为模型予以效仿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强调了榜样的作用,在教学教育中,恰当地运用“成功偶像”的作用并让个体感受到合适的期许,可以让个体完善自我效能感。根据研究结果可以获知,青年研究生对于同圈层的其他同学往往更加乐于和易于作为信息中介传递信息。例如2021年央视记者王冰冰作为共青团官方号“青年大学习”的主持人,其自身在青年研究生群体中的接受程度也带动了其主持的思政教育所想传达的信息的接受程度。

具体到高校而言,其可以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模范引导作用,正向利用朋辈的影响力,形成对关键群体的引导作用,将有助于利用青年研究生参与网络行为的特点进行针对性引导。例如,邀请每年评选出来的优秀学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参与到思政教育工作中,这些群体一方面与广大研究生是同学关系,自然有很多共同话题,另一方面他们又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绩,很多学生都希望能够向他们学习、看齐,让优秀学生参与到思政教育中来也很有说服力、带动力。

(三)充分利用校园媒体资源,拓宽思政教育渠道

青年研究生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是微信公众号和哔哩哔哩,以这些现代流媒体作为传播信息的重要方式,将倍受研究生群体的青睐,也符合当下年轻人获取信息的特点:碎片性、裂变传播性等。因此,本研究认为,高校思政教育应在破除这类传播媒体负面效应的前提下,积极利用这些媒体渠道。例如定期举办公众号的线上线下活动,形成“破圈效应”,打破过去对官方公众号“沉闷”的刻板印象。另一方面,高校媒体传播渠道由于其主体的特殊性,在利用这类渠道做思政教育时,应注意所选择的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因此,高校应该充分利用校园媒体资源如:广播、报纸、社团活动、微信与论坛等形式,定期宣传校内或校外、国内或国外的时政热点内容;即时通知最新的思政课程活动,如:青年大学习、日常化社会实践项目等;定期开展知名学者或时政人物的思政讲座,分享其经验并為学生参与活动提供宝贵意见。

(四)为研究生群体提供更多交流探讨思政内容的平台

调研发现,近81%的学生都会关注并与同学探讨网络热点话题,这表明学生参与相关讨论的热情非常高涨。高校在进行思政教育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征,让广大研究生群体有更多可以主动发声、与周围老师、同学进行探讨的平台。比如学习强国上可以让同学们互相比较学习效果。在入党时会有入党积极分子座谈会,优秀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共同探讨入党动机等问题,这些都是进行思政教育可采取的模式。以目前在广大研究生群体中覆盖率很高的“青年大学习”而言,教师可以定期选择青年大学习的内容,组织同学们进行研习,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在主动探讨中接受良好的思政教育。

参考文献:

[1] 彭兰. 智媒化:未来媒体浪潮——新媒体发展趋势报告(2016)[J]. 国际新闻界,2016,38(11):6-2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 (2021-08-27). http://www.moe.gov.cn/jyb_sjzl/sjzl_fztjgb/202108/t20210827_555004.html.

[3] 杨正联. 网络公共危机事件中的网民参与行为分析与公共管理应对[J]. 人文杂志,2012(05):162-168.

[4] 习近平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J]. 出版参考,2016(05):70.

[5] 暴文婷,邵宾玉,闫欢. 智媒时代基于公众参与的网络安全治理策略[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7(11):57-58.

(荐稿人:严金强,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胡甜甜)

猜你喜欢

智媒时代
智媒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的冷思考
智媒时代知识服务平台建设探索
智媒时代灾难新闻的生产变革
关于“智媒时代”的几点思考
试论智媒时代传媒从业者的职能转变
智媒时代主流媒体如何构建自己的生态圈
智媒时代下六堡茶文化在“双创”培养模式中的探索
后移动互联时代走向智能媒体的广播
自然灾害危机的舆论引导问题研究
智媒时代机器人新闻对新闻伦理的冲击与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