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管理模式在急诊胸痛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
2023-10-28郭惠玲邓明星李超杰
郭惠玲,邓明星,李超杰
(阜宁县人民医院 江苏阜宁224400)
临床调查显示,急诊胸痛发病率不断增高,病死率亦呈整体上升趋势[1]。对急诊胸痛患者,临床上应优先、快速评估生命体征,排除高危疾病,给予针对性药物或抢救措施,帮助患者快速脱离生命危险。由于急诊抢救时间可直接影响患者治疗质量,因此,当患者出现急性胸痛时应及时治疗[2]。危机管理是企业为应对各种危机情境所进行的规划决策、动态调整、化解处理及员工问题等活动过程,其目的在于消除或降低危机所带来的威胁和损失。危机管理模式即护理人员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过程中的危险进行分析评估,并结合本院治疗现状制订合理的管理规范,以达到及时处理突发事件的目的。根据赵小英等[3]研究结果可知,对急诊颅脑损伤患者实施危机管理模式联合外伤急救模式干预,可改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本研究将急诊胸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危机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1月1日~2022年1月 31日急诊科收治的80例胸痛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患者符合《2016版NICE胸痛指南解析》[4]中胸痛诊断标准;②患者发病12 h内于本院接受急诊治疗;③患者胸痛时间≥5 min;④患者意识良好,可进行正常交流。排除标准:①病情突发变化(如心搏骤停等);②合并肝、肾疾病(如肾衰竭等);③存在血液疾病(如急性白血病等),且对造影剂过敏。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男22例(55.00%)、女18例(45.00%),年龄(57.38±4.15)岁;发病时间(6.65±1.31)h;疾病种类:肋间神经炎10例(25.00%),肺栓塞7例(17.50%),心包炎7例(17.50%),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16例(40.00%)。对照组男21例(52.50%)、女19例(47.50%),年龄(57.44±4.21)岁;发病时间(6.66±1.34)h;疾病种类:肋间神经炎9例(22.50%),肺栓塞8例(20.00%),心包炎8例(20.00%),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15例(37.50%)。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伦理学原则。
1.2 方法 本研究中,护理人员将两组患者区分于病区两侧,且于研究开始前,已如实告知患者,两组患者互不影响、不可互相交流沟通。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并进行动态记录,及时处理监测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如胸痛部位、程度等,发现异常情况立即上报主治医生处理。遵医嘱完善血常规、心肌生化标志物、血气分析等检查指标;询问患者及家属病史,包括此次胸痛发作的时间、既往胸痛病史、既往心脏疾病病史及使用药物等。护理人员应在院前完成心电图检查,联系接收医院,并与院内医护人员沟通确定治疗方案、急诊室启动心导管室等。建立静脉通路后,及时查明病因,立即通过绿色通道进行针对性治疗。安排患者在抢救区就诊,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安抚患者焦虑、烦躁情绪,减轻其对疾病的恐惧,避免因情绪波动加重病情。保证患者绝对卧床休息,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减少心肌耗氧。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家属普及急性胸痛等相关知识,使其明确治疗方案及注意事项,增强治疗配合度。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危机管理模式。①院前急救干预:建立紧急抢救预警系统,当医护人员接到急救电话时,应在5 min内出诊,并在途中安排院内护理人员做好准备工作,给予胸痛患者绿色安全通道。院内相关护理人员均经本院统一培训学习,且具备丰富的应对突发风险的经验,能精准处理转运过程中急性心力衰竭或心搏骤停等突发事件。同时,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审查,合格者方可参与后续治疗任务。②院内急救干预:院内医护人员需分工明确,秩序稳定,于患者入院5 min内给予氧气吸入、输液、心电图监护及抗休克治疗。严密监测患者神志、心率及血压等体征变化,一旦明确胸痛病因,立即通过绿色通道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并通知各科室医护人员做好相应准备,避免转运过程中的损伤。同时,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家属详细讲解疾病相关知识,认真回复其问题。及时给予心理安慰和指导,增强患者家属的信任和配合。③交接工作护理:转运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着重保护患者的头部,防止患者出现磕碰或坠床等不良事件,同时重点监测心电监护变化,以防恶性心律失常发生。如患者无需接受手术治疗,则应送往相应科室进行治疗,认真完成交接工作,及时将患者资料转交给主治医生,以提升治疗效率。
1.3 观察指标 ①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心律失常(参照《ESC室性心律失常治疗和心源性猝死预防指南》[5]中心律失常的诊断标准,患者早期可出现心悸、出汗、乏力等症状,若进一步发展可导致头晕、黑朦,甚至猝死等)、心力衰竭(参照《2015年急性心力衰竭指南解读》[6]中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咳嗽、乏力等症状)及感染性休克(参照《循证与认知:感染性休克指南2012更新》[7]中休克的诊断标准,患者全身组织微循环灌注量急剧减少,且细胞受损)。②临床指标:包括抢救时间、开始治疗时间、治疗时间。③生活质量:干预前后采用生命质量指数(QWB)进行评估,包含生理活动、社会活动及移动3项评定指标,每项评定指标以1~20分计分,总分20分,分数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量表Cronbach′s α为0.876,分半系数为0.875,信效度较好[8]。④疼痛情况:干预前后采用重症监护疼痛观察工具(CPOT)进行评估,该量表分为面部表情、肢体活动、肌肉紧张程度、发声及活动时疼痛情况5个维度,每项评价维度各包含10个题目,每个题目以0~10分计分,分数越高表明疼痛感越强烈。量表Cronbach′s α为0.882,信效度较好[9]。
2 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2.2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2.3 两组干预前后QWB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QWB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干预前后CPOT评分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干预前后CPOT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与科学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急诊关注度日渐提升。现阶段,临床急诊胸痛治疗的关键即为急救措施的安全性和及时性,快速明确患者发病因素,辨别疾病类型,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促进患者快速康复。但由于大部分患者病情危急且多变,常导致干预工作出现漏洞[10-11]。危机管理模式将急救过程中高危因素作为干预核心,通过优化干预流程,达到快速解决不良事件的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救护效果[12]。鉴于此,本研究对急诊胸痛患者实施危机管理模式,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治疗指标、QWB量表评分及CPOT量表评分的改善效果。
心力衰竭为急诊胸痛治疗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多由于治疗延误,致使心肌大面积坏死,导致心室舒缩功能与心脏泵血能力受损,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抢救期间降低治疗风险、减少并发症发生是改善救护质量的最佳方法。危机管理模式通过提前制订抢救预警系统,对抢救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根据不同情况制订针对性干预方案,确保护理人员能积极、冷静地面对治疗过程中突发的不良事件,意在缩短抢救时间,摒弃常规救治中的先诊断、后会诊的流程,从而提高抢救连续性和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及临床反应能力。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综合性培训学习,使其具备应对突发风险的能力,熟练掌握急诊胸痛的抢救措施,保证护理人员在实施治疗时,使整体急救流程衔接更加流畅顺利[13]。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抢救时间、开始治疗时间、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表明实施危机管理模式对患者并发症的改善效果更佳,同时还可缩短治疗时间,降低风险系数。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QWB各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在危机管理模式干预下,护理人员分工明确,在患者入院5 min内,即可完成一系列的抢救工作(包括氧气吸入、查看心电图及建立静脉通路等),将患者送往绿色通道实施针对性治疗方案。通过及时查看患者的病程进展,评估威胁生命健康的危险因素,确保患者能及时接受合理的抢救,早日脱离生命危险,间接提升生活质量。危机管理模式的实施,一方面可通过对危险因素进行提前了解判断,预测短期内潜在风险事件,帮助护理人员快速、冷静地做出反应,将事件恶化的损伤性降至最低;另一方面,通过为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及时给予心理护理,帮助患者身心始终处于放松状态,可有效缓解机体疼痛,树立正确的镇痛认知。干预后,两组CPOT各项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说明实施危机管理模式不仅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工作,同时还可改善生命质量,降低患者痛苦及家庭负担。
综上所述,对急性胸痛患者实施危机管理模式不仅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治疗时间,还可缓解患者疼痛,提升生命质量,为后续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