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有机融合

2023-10-28傅玮

新教师 2023年9期
关键词:课外活动课堂教学

傅玮

【摘 要】让音乐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融合,是立足音乐本质,进行音乐审美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音准教学 课堂教学 课外活动

“双减”政策的实施,对于美育工作者来说,既是一个契机,又是一个挑战。一方面,小学音乐课堂承载着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的普及和基础音乐技巧的技能训练,进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等任务;另一方面,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课外社团活动,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延伸和拓展。这就形成了课内打基础、课外促提升的有机融合。以下,笔者以小学低年级音准教学为例,谈谈如何促进音乐教学的课内外有机融合。

一、明确音准问题的重要性,为学生打好基础

音准问题是关系到学生唱好歌、学好音乐的基础性问题,必须从小学起在音乐课堂上予以重视。我们常会发现,学生在学会演唱歌曲并熟练掌握之后,一旦脱离钢琴伴奏,或背景音乐伴奏,仍旧会演唱得不够准确,也就是说没有音准概念,虽认识音名但唱不准音。这样的结果就难以使学生真正学会唱歌,同时也无法获得美的体验。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节奏是音乐的骨架,而音准又是音乐的脊梁,如果没有准确的音准概念,音乐的表现力就会因此而下降,更无法塑造生动的音乐形象。

因此,在新时代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激发其学习热情的同时,从低年级开始进行一定程度的音准训练,是学生唱好歌、学好音乐课的前提。

二、重视音乐课内外教学的有机融合,促进音准教学的和谐发展

1.课堂教学抓普及。

课堂教学是全体学生进行学科学习的主要阵地。因此,音准教学的普及应立足于课堂。在音准教学中,笔者使用频率较高的辅助手段之一是“柯尔文手势”。柯尔文手势,是由七种不同手势组成的唱名教学方法,它具有一定的空间维度,能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和关系,通过简单的手势动作表现出来,直观有趣、立体形象,学生易学易练。我们知道,利用手势帮助学生记忆旋律的同时,能让学生开始接触并简单了解合唱、轮唱等简单的协作演唱方式,还能够以其一定的游戏性较好地满足低年级学生想动、好动的特点,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学习,在不知不觉中掌握音高,理解音高关系。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起始阶段就会有一个准确的音高定势,为他们以后逐步形成准确、稳定的音准体系奠定基础。

例如,音乐课上,笔者坚持运用柯尔文手势,让学生认识、掌握音高关系,用音乐的指令来代替语言,指挥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的行为动作,即使是学生的起立、坐下、进出教室等都用音乐来指挥。这样,就把音乐始终贯穿于整个音乐课堂中。同时,笔者把常规训练与音乐元素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浓郁的音乐氛围中,愉悦地掌握各项练习。笔者是这样做的:学生进入教室后,笔者会弹音阶歌,让学生一边唱音阶一边做相应的柯尔文音阶手势,让学生在记音名的同时记住音高。从“do”开始,“re、mi、fa、sol、la、si、do”各音阶位置逐渐升高。此时,笔者用直观易记的柯尔文手势,结合音乐旋律来和学生进行交流。这样既让学生从小学会倾听,又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安静记忆音乐的习惯,同时,课堂始终被浓浓的音乐氛围包围着,充满生机与活力。

又如,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引子与狮王进行曲》這一乐曲时,笔者着重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声音的强弱”。首先,请学生自由模仿狮王“吼叫”的动作,选择切合音乐的动作加以表现。接着,再引导学生将听到的声音与肢体动作相结合,用肢体动作表现出音乐要素“渐强”的声音发展特点,从而生动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声音的特点,牢记音乐要素。如此教学让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学习效果自然事半功倍。此外,在歌曲《两只老虎》的轮唱教学中,笔者首先引导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的柯尔文手势,熟练演唱单声部、单旋律的音高等,运用手势理解音高的空间概念;接着,再运用师生配合、生生配合等多种不同手段进行演唱,不断巩固学习的效果。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全身心地投入,耐心地倾听,学生间协作配合,从而达到学习的效果。

2.课外活动促提升。

学生的艺术素质要有长足的发展和根本的提高,光靠每周有限的音乐课堂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地加入到学校开展的社团活动中去,让课程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互相影响、互相补充、互相渗透。

比如,参加学校的合唱社团活动时,学生在课堂上初步得到训练的音准基础,便能获得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合唱是集体性的声音艺术,在低年级的合唱训练中,教师不仅要用简单易懂的方法进行讲解,而且还要充分利用柯尔文手势配合教学。实践中,笔者充分运用柯尔文手势在空间维度上的优势,进行音高概念及关系的训练:首先,将学生分成以不同名字命名的合唱“小分队”,分别看教师两只手的两种音高手势,有先有后,也有同时进行的音;而后,让低年级的学生进行简单的音程训练,然后再循序渐进,进行简单的轮唱,最后过渡到不同声部的演唱,达到口、耳、脑三者合一,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强化音高概念。这样的练习,由浅入深,从简单的大三度、小三度单组音程,再到和弦、音阶的演唱,学生唱准之后,可进行音程的模唱练习。

实际上,小学生的合唱训练不在于每次的训练时间有多长,也不在于每次训练的难度有多高,只要坚持经常性地开展,便能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同时,学生在社团活动中,人人都得到了更多的音乐实践机会,并在集体中学会了团结、合作。这样,不仅有力地促进了他们形成良好的音高概念关系,提升学生对声音的感知能力,建立纵向的和声关系,更培养了他们的集体意识和合作关系,从而达到和谐、统一的艺术效果。

在音乐的课外活动中,教师还要从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出发,采用多样形式开展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更主动地学习。比如,笔者在一年级的音乐兴趣小组活动中,就让每一个学生试着用柯尔文手势比画出每个音在动作时的高度,引导学生观察手势的动作和位置。而后,笔者让学生时而逐个出列单独比画练习,时而两两分组或三三分组进行对练、互练,时而又开展小组比赛。学生也就在这样的训练中慢慢感受到音阶是有梯度变化的,音是有高低的,并不是连在同一条线上的。这样也就较好地解决了学生唱旋律只有“一个调”的问题。

总之,我们要着重引导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演唱、演奏、编创等艺术实践活动,并适当地运用观察、比较和练习等方法进行模仿,积累感性经验。因此,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我们的音乐教学始终不能忘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定要让学生置身其中,亲身实践,切实体验;一定要以训练为主线,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把课外活动的时间真正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享受“玩中学,学中玩”的乐趣,让他们在不断反复的训练中感知音乐之美,也从中陶冶情操、升华人格。

猜你喜欢

课外活动课堂教学
课外活动类作文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我校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现状调查分析
非体育教师在组织体育课外活动中的一些小技巧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