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语文要素 用好语文园地

2023-10-28芮毅民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3年9期
关键词:新词汇交流平台园地

芮毅民

教材中除了作文单元以外,其他单元都设有语文园地。语文园地的编写内容聚焦语文素养,编写体例凸显板块落实,以整合的方式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系统的梳理,“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是语文园地的固定栏目,还有一些随机栏目,如“识字加油站”“书写提示”等,使每一个单元的语文园地都呈现出新鲜感。语文园地重视培植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信,并向生活扩展延伸,在循序渐进中开展基础练习,与2022年版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相一致。笔者以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为例,谈谈教学策略。

一、整体着手,融会贯通

教材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的方式编排,一个单元中的各部分内容环环相扣,相互关联,因而教学时要树立单元整体教学意识。“交流平台”与单元导语页相呼应,与本单元课文的教学密不可分,如果将“交流平台”内容恰当地融入课文教学的过程中,就能较好地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用课文去教语文。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交流平台”呈现了三个词条,不难看出,解决问题是第二单元的重要教学内容,结合“交流平台”给出的操作方法,教学时可通过实践练习,让学生掌握这些方法。如《琥珀》一文的第2自然段为什么要描写“太阳暖暖地照着,海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的景色呢?就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下文琥珀形成的条件:松脂融化后滴下来、海水把森林淹没,学生就明白了课文开头的景色描写,是为下文松脂滴落、孩子在海滩捡到琥珀做铺垫,这样的环境描写并不是随意为之,而是对琥珀形成的合理推测。琥珀的形成需要多长的时间?其中会发生哪些变化?学生也很好奇,课文后面的“阅读链接”提供了一份资料,如果学生觉得还不能解决心头之疑,可以上网搜索资料,知道琥珀的形成需要几万年。课堂上教师还可以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阅读体验,通过向同伴或他人请教来解决问题。

在本单元课文教学中,教师相机引入“交流平台”中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最后在整个单元教学完以后,让学生就本单元的学习方法进行回顾总结,起到总结提升的效果。

二、加减偏旁,识记生字

“识字加油站”结合“遵循认知规律、创设丰富情境、配备助学提示、倡导以用促识”的教学理念编排识字内容,设置此板块的目的是拓宽识字渠道,让学生认识课文中没有涉及到的生字词。识字教学方法不计其数,教师应结合所学内容灵活选择教法,给学生的识字记忆提供有力的支持。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识字加油站”蓝色板块里每组前面的字通过减偏旁的方法后变成后面的新字,红色板块里每组前面的字通过加偏旁的方法后变成后面的新字,每個变化后的新字还组成词语来帮助学生了解生字的字义。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动态演示字形的变化,如滨-氵—宾,洁-氵—吉,减-冫—咸等,然后让学生比较熟字和生字,说说有什么新发现。学生分析字形后,发现每一组左边的字去掉偏旁以后变成了右边的字;分析字音,可以发现左右两边的字虽然字形相近,但是读音大多不同。脱离语境的记忆很抽象,学生记得快也忘得快,但是通过创设语境来帮助识记生字,就容易记得住。如“宾”字,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回忆生活中有没有看到过这个字,学生就会想到上学路上看到马路旁的招牌上写有“宾馆”,由此联想到宾客、来宾、贵宾等词语都和“宾”字有关。同样的方法,学习把一个字加上偏旁以后成为新字,也可以采用联想生活中的某一个事物的方法进行识记,印象会特别深刻。学生经历了全面的学习过程,既巩固了旧知,又拓展了新知,能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识字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采用“减一减”“加一加”的方法降低了识字学习的难度,丰富学生的积累,有效地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使“识字加油站”成为单元集中识字和随文识字之外的路径。

三、比较归纳,理解词句

“词句段运用”板块主要通过词语、句子、段落的呈现,为学生提供语言运用的环境,在语言实践练习中提升语文素养。教学时,一定要恰当地依据教材中提供的语言资源,设计合理的教学步骤,让学生的语用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得到有效提高。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词句段运用”设有两个部分,一是要求学生理解一些新词汇的含义,并能积累新词汇;二是能够运用做比较的方法介绍一种事物。随着时代的迅猛发展,新词汇也层出不穷,教材中出示了八个新词汇,有的是近几十年出现的新名词,有的是在原有含义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含义。这些词语中,学生对“云技术”“克隆”比较陌生,可以通过下定义的方式指导他们理解,而“桌面”“窗口”“文件夹”“互联网”等,可以利用教室里的多媒体,让学生实际操作一下电脑,感性认识这些新名词,“潜水”可以用举例说明的方法来解释。四年级的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还掌握了不少新词汇,还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互相交流,分享新词汇。“词句段运用”中出现的是本单元课文中的三个句子,它们的写法相似,课堂上,让学生读一读后回忆这些句子分别来自哪一篇课文,采用了什么方法介绍了哪一个事物的什么特点,再出示句子进行讲解。如第一句,让学生自由读以后思考:作者为了介绍恐龙的大小,还写了什么事物?然后用课件显示红色的“狗”字,让学生说说作者用到了什么说明方法。再想一想:将恐龙与我们熟悉的狗做比较,你能想象出恐龙的大小和模样吗?引导学生理解用熟悉的事物来做比较,就容易把事物的特征说明清楚。最后让学生自由选择熟悉的事物说明恐龙的大小,尝试运用做比较的方法来写句子介绍恐龙,并进行交流评议,优化表达。

“词句段运用”板块将课文中具有相同写法的句子列举出来以后,学生通过比较,就很容易发现写法特点,在迁移练习中落实了句子的表达方法。

四、对比阅读,积累古诗

教材非常注重古诗词阅读,“日积月累”板块大大增加了教材中古诗词的容量,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朗读、背诵,形成积累,语文园地中的古诗与精读课文中的古诗的教学目标不同,学生只要能粗知大意即可,教学时可以另辟蹊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日积月累”中介绍了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春暖花开的季节,杜甫独自一人在成都锦江的江边散步,每经过一处,写一首诗,一连写了七首,各有特色,每一首都是经典,每一首都是千古绝唱。教学时将《江畔独步寻花·其六》“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和书上的这首诗放在一起进行对比阅读。首先让学生读正确书上这首诗的几个生字,如“畔、倚、簇”等,读熟以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然后将两首诗同时出现在多媒体上,让学生说说两首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发现题目一样,作者也一样,但是内容却不一样。这两首诗都是七言绝句,诗中都出现了花,都是写春天,但地点不同,一首诗是在写黄四娘家,一首诗是在写黄师塔前。“戏蝶、娇莺”写出了动态美,“深红、浅红”写出了静态美。在教学完这两首诗以后,还可以布置学生课后自主学习杜甫的其他五首同题诗,在兴趣中积累更多的古诗词。

“日积月累”这一板块着重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累,除了古诗以外,还有名言警句、对联、谚语等其他内容,教学时要尽可能丰富积累的方式并适度拓展,让积累的内容真正内化。

语文园地承载的教学任务比较多样化,在备课时,教师一定要充分解读教材内容,领会编者意图,整体设计教学步骤,在趣学、活学、延学上下功夫,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新词汇交流平台园地
园地再现
新词汇研究及其在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艺术园地
艺术园地
交流平台
电视节目主持人网络新词语应用法则初探
交流平台
书画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