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四创融合”路径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2023-10-28刘雨涵
华 鑫,刘雨涵,戴 莉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哈尔滨 150025)
引言
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国发〔2018〕32号)文件提出:“把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课程纳入高校必修课体系,允许大学生用创业成果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支持高校、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深化产教融合,引入企业开展生产性实习实训。”[1]高职院校要牢固树立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将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高职院校综合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抓手,建立科学、与时俱进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探索“思创融合”“专创融合”“产创融合”“赛创融合”等有效路径,通过丰富课程、改进教法、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升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一、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偏差
为国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是高职院校的历史使命,也是创新型国家发展的迫切需要。创新创业能力是创新思维与创业意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的外化和确证。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不能仅以学生创办实体企业的数量,或以创业项目的成功率来衡量。不仅要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放置于国家、社会人才需求的大背景下来思考,更应关注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品质的培养。但部分高职院校对创业教育的本质定位认识不够清晰,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目标和措施缺乏实践探索,对于“思创融合”“专创融合”“产创融合”“赛创融合”的路径研究不够深入。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仅改善就业问题,还要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和提升人才质量高度。如果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定位上存在认识偏差,就会影响到高职创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2.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滞后于现实需求
高职学生在创新创业能力方面,普遍存在对自身创业能力缺乏自信心,既渴望创业成功,又担心创业失败,缺乏勇于开拓、创新的实战精神。同时,高职学生创新带动创业的能力较弱,实践活动训练少,容易“纸上谈兵”。例如,新时代大学生有主动融入区域经济、服务乡村振兴的目标和理想,但创新创业能力滞后于现实需求,缺少精准服务的发力点。大学生创业实践中,普遍存在“三有三弱”现象:即基本理论有,实践能力弱;创业思路有,实践落地弱;满怀激情有,风险认知弱。大学生身处相对封闭的校园环境中,缺乏实战经验,对现实预估不足,导致创新创业能力与现实需求差距较大。
3.教师实践指导能力有待提高
培养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能力高低决定了学生能力提升的效果,创业教育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师资队伍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仍不能满足“互联网+”和“数字经济”新时代的发展需求。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存在实践短板,教师普遍缺乏实战经验,创业教育脱离市场环境,重理论轻实践。在教学方法上,多数教师仍以传统讲授教学方式为主,实践性不强,与创业相关的实践内容薄弱,不能适应以实践性、跨专业、系统性为特征的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专业与创业、产业与创业、竞赛与创业还没有实现有机融合,导致创新创业教育不能更有效地发挥其实践价值。有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专任教师缺乏经济、商贸、管理等专业背景,学工、行政、就业等领域人员兼任创新创业教师,缺少统一的培训与规范。虽然创业导师队伍聘请企业导师,但大多是以咨询和讲座的形式开展创业指导工作[2],不能全面嵌入教学体系建设,在人才培养、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等领域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4.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不完善
课程体系建设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要素。目前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缺乏国家、省市指导性标准,没有建立完善的课程结构、课程评价机制;部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孤立存在,与职业教育、专业教育融合度低;创新创业实践课通常以学生参加活动的方式代替,普遍存在创新创业课程实践性不强的问题。同时,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种类较少,课程之间缺乏系统性、连贯性。
5.创新创业实践孵化体系有待完善
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需要多方主体参与,包括政府、企业和学校,应与市场环境紧密互动,“产学研创”融合。单一的创新创业教学及实践活动,不足以满足学生创新创业综合能力提升的需求[3]。例如:有些高职院校缺少从“项目挖掘→项目孵化→项目培养→项目反哺”教学的系列孵化体系的搭建,创新创业的储备资源相对不足,缺乏新型便捷化孵化载体,创新创业聚集效应和文化氛围难以出现;有些高职院校建设创客空间、众创空间、孵化园区,但随着创业升级版的发展,这些园区的经营理念、资源条件、培育模式、综合服务能力都急需改善和提升;有些高职院校创业园区在服务模式、服务意识等方面与创新创业的需求不匹配,科技金融总的体量还不够大。应加快创新孵化平台和服务体系建设,传统的孵化体系已不能满足目前的创新创业实践需求。高职院校需要着力打造市场主导、政府支持、产教融合、政校企协同的服务机制,构建面向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孵化体系。
二、“四创融合”路径下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要遵循国家人才培养定位,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多维度融入思政元素,使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人才培养体现出“思政+创业+专业”的“多育并举”的时代价值。
1.以“思创融合”提升创新创业综合素质
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要厚植大学生家国情怀,创新创业教育要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为国家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创新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通过课程思政,准确把握并贯彻落实价值引领这一核心要素,防止价值取向偏离,这是当代职业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为社会主义培养优秀建设者和未来接班人的需求[4]。
“思创融合”能够培养具有远大理想和创造力的人才,并紧扣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应扎实开展红色创业实践活动,例如,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中国国际“互联网+”(红绿赛道)实践项目,激励更多学生走出实验室,走向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和城乡社区,接受思想再教育,增强实践锻炼。引导学生心怀“国之大者”,将创业梦融入中国梦,把自己的创业追求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在创新创业中展示才华、服务社会。
首先,“思创融合”要体现于课程建设中,课程是育人的重要载体。通过构建“思政课+创新创业课+创业实训”的课程体系,使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全过程,确保创新创业教育的政治方向。坚持使命驱动,增进思政课教师和创业课教师的协同、融合与互动。其次,创新创业课程的育人功能体现在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以及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动机[5]。因此,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在于立德树人。高职学生正处在认知发展的重要可塑期,可以借助高职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课程平台,以科学的创业价值观塑造大学生的创新创业人格。同时,构建“大思政”格局,培养高素质实干型人才,使学生不断了解社会、深入行业、认识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帮助大学生提升创新创业活动服务社会的意识,实现知识教育、能力培养、素质养成的有机结合[6]。
2.以“专创融合”构建“双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
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需要深度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构建“专业+创业”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专业实训全过程,使学生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得到同步提升。通过“专创融合”建立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的有机统一,实现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向创新创业实践能力转化,通过创业与专业同步发展,实现“课程强基础、实训强技能、创业促发展”。以创新创业项目为载体,提高专业实验、实训教学中创新实验项目比例。在专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构建专业与创业“双融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双融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重在两个“突出”。一是突出“双融合”的课程体系建设。首先,以“专业+创业”两个课堂为载体,打造一体化“双创”课程体系,各专业覆盖创新创业基础教育。同时,基础课与选修课横向贯通,各年级同步开设创业实践演练、创新思维训练、创业实务、创业流程等强实践性的选修课。针对不同专业开设“专业限选课”,从供给侧需求出发,实施“配置化”课程资源整合,将创业课与专业课同步规划,由专业教师与创业教师共同开发设计、共同授课。通过创新创业选修课程,使学生了解创办和经营企业的基本流程与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创业的基础能力。其次,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专业课程框架内。同步设计课程模块和实践模块的“双模块”教学,在专业课程标准、实验、实习、毕业设计等所有教学环节中对学生进行创业能力培养,依托专业课程平台,发挥专业教学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二是突出师资团队建设。专业化的师资团队对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专项引进或聘请社会及企业导师,建立创业教师、企业名家、优秀校友、科研骨干为引领的“四合一”创业导师团队,为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咨询、评估与诊断等精细化辅导服务。高职院校可以引入企业“驻校企业导师”,共建创业指导工作室,带领学生科技攻关、技术创新、破解市场难题;依托熟悉产业领域的企业导师,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更适合产业特点的创新创业指导服务;制定并实施科学的奖励制度及考核办法,鼓励校内教师基于科研项目带领学生创业。高职院校还应给予校内外导师“双向兼职、双方培养、双重身份、双重保障”。依托创业师资资源,探索“项目课程化”,通过课程、讲座、科普、竞赛、实训等多种方式,夯实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推进“专创”深度融合。
3.以“产创融合”增强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只有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不断提高,服务社会实践能力不断增强,才能更有效地推进“专创”深度融合及校企深度合作。高职院校要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围绕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国家战略,紧扣区域经济发展热点,主动对接地方支柱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加强与区域行业、企业合作,组织师生深入生产一线了解行业需求和发展机遇,对接“产业命题”,以“双创”基地为平台,立足高职院校优势,与企业合作开发符合产业需求的项目,让学生在参与项目过程中获得成长,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的真本领。同时,以项目为载体,将创业理论知识通过实践转化成创业能力,将实训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专业技术与创业项目对接,增强学生服务新业态、新经济的能力。通过“产创融合”促进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衔接,实现“产学研创”贯通。
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受时间、空间限制,难以全程开展实战项目训练,可以利用“模拟仿真训练”项目有效解决这个难题。对应生产型、服务型等不同企业类型进行不同的模拟训练,制定“创业技能提升计划”,完善创新创业实训条件及管理运行机制,使学生在创新创业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模拟企业的组建、资金筹集、企业注册、市场分析、经营管理等各项任务,通过全过程实践模拟,检验学生的创业技能和方法,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通过聚焦实践型人才培养,为“产创融合”打造人才链支持。
4.以“赛创融合”实现“以赛育才”新模式
“赛创融合”是指以创新创业大赛为抓手,将创新创业知识融入创新创业大赛项目的实施中。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已经成为我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平台。“赛创融合”要突出竞赛对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影响力,以大赛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实现途径。首先,将竞赛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内容中。通过借鉴企业创新项目、复盘创业竞赛作品、分析学生创业案例,设计典型的、不同类别的“赛创融合”训练项目,发挥创新创业竞赛对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增值”效用。其次,将大赛评价融入课程评价,教师可将竞赛技能、竞赛标准纳入日常考核范畴。竞赛评价不仅要考核基础知识,还要把职业道德、职业能力等要求纳入其中,体现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综合评价。再次,实施竞赛获奖项目“直通孵化平台”,推进实现一赛外延、多措并进。优秀参赛项目可以优先入驻创新创业园、科技孵化园,并给予政策、资金等支持,使学生的参赛压力转化为创新创业的动力,形成“竞赛—学习—创业”的良性循环。最后,理论与实践并行、学习与竞赛同步,实现“赛学创”贯通。高职院校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契机,探索“以赛育才”的新模式。
结语
通过探索“思创融合”“专创融合”“产创融合”“赛创融合”的“四创融合”路径,将课程思政、创新创业、专业教育、产业需求紧密结合,有效发挥政校企综合育人功能,不断激发大学生创新精神,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大学生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引导大学生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