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特色化育人探究
2023-10-28周芳
周 芳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郑州 450000)
自2010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以来,全国高校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用新理念、新视角、新举措来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但与此同时,创新创业教育出现发展方向同质化、一线实践边缘化的问题,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所蕴含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要旨落于实践。因此,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之际,要重新审视创新创业教育的特色化育人功能,与校园文化建设共建共生,使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突破单一课程与功利化比赛的框架,真正与区域特色融合、与专业特色融合、与学生亚文化融合,发挥其应有的育人之义。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重释
创新创业教育既不是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简单叠加,也不是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另一名称,而是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下,催生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素质教育改革实践。
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自主提出的新概念。2010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并使用了创新创业教育这一概念,将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融合起来,产生新意蕴。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创新是创业的起点和源泉,而创业是创新的载体和实现形式,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本身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之所以要融合,是源于新时代我国的社会需求和个人价值追求。被割裂的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无法满足新时代创新成果转化的迫切需求,无法满足社会各行各业迭代更新的迫切需求,无法满足创新人才价值实现的需求。
从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有机融合的角度重新厘清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创新创业教育是致力于激发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创新创业思维、锤炼创新创业精神、发展创新创业能力的教育实践改革,既是注重以人为本的终身教育,也是促进社会创新发展的价值引导,本质上是提升个人综合水平、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素质教育。在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中,不仅要避免创新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创业教育混淆不清、随意代用的情况,也要避免创新创业教育中创新与创业统一体的人为割裂。
创新创业教育之所以在中国被提出并落实于教育实践改革,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国情所需,也是新时代中国新生代高素质人才的个人追求所需。2010年,时任教育部副部长陈希在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视频会议上提出:“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社会责任感、创业能力和创造精神,善于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1]新时代的大学生作为促进社会发展的关键生力军,以创新创业锤炼本领、发挥价值,更能够达成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不断建构自身的生涯发展意义,从而实现终身价值的生涯发展。因此,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发展战略和个人生涯发展两个方面共同催生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素质教育改革实践。
二、创新创业教育与校园文化的双向重构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教育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其发展和平衡受微观、中观、宏观各教育子系统的动态影响。其中,校园文化和创新创业教育两者共生共建:校园文化是建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必要载体;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发展与平衡,不断丰盈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从而重构育人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校园文化促进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分析,校园文化对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循环与平衡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教育生态学(Educational Ecology)最早由美国教育学家劳伦斯·克雷明(Lawrence Archur Cremin)于1976年提出,他将教育学和生态学进行交叉分析探讨,提出要用系统、联系的生态发展思维方式来发现和解决教育问题。以此思维方式出发,高校本身就是一个“文化生态系统”(Cultural Ecosystem),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系统的子系统,其能量转换、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功能的实现,及其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都要依靠校园文化这一重要媒介。
校园文化营造的育人氛围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第三课堂,对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校园物质文化能够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更加雄厚的物质流和能量流,为创客空间和孵化平台的搭建提供有力支撑,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良性循环。校园精神文化能够将创新思维、创业精神潜移默化地内化于师生价值体系,增强情感认同,从而能够主动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建设中,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从单一式向广谱式发展的转化。倡导创新创业的制度文化,能够确保创新创业课程、活动、项目真正地得以落实和开展,避免流于形式,使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稳步走向成熟。
在校园文化的价值引导下,创新创业教育的生态育人价值将穿透“围墙”,通过与系统外部的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与校外的社会力量产生合力,形成系统外部的大循环。良好的创新创业校园文化能够激发教师和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科学创新研究和创新创业项目中来,并积极地将其成果进行转化,与企业、产业对接,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另外,相关企业、行业、产业也将以行业专家资源、资金支持储备和创新创业实践机会等方式,投入并参与创新创业教育,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能量流生态链、物质流生态链和信息流生态链得以“富集”,从而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运转效率,达到平衡和稳定的良性状态。
(二)创新创业教育充盈校园文化育人体系
校园文化对高校师生身心发展起着隐性的导向、激励、熏陶等育人作用。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过程及阶段性成果,为校园文化的构建增添新的育人元素和活力。
第一,创新创业教育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新动力。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在引导、孵化与扶持师生的创新创业项目过程中,将学校专业发展成果和市场对接,加速高校的知识成果转化。创业教育成果转化与社会资源配置有机结合,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人才效益,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2]。随之而来的经济、社会和人才效益,作为物质流、信息流和能量流,反馈到校园文化的生态系统循环中,为高校物质文化建设提供新源泉,强化校园文化的育人能量和影响力。
第二,创新创业教育为高校特色品牌建设提供新抓手。当前,创新创业教育正融入专业建设和发展中。在此背景下,催生大批具有高校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项目,使专业建设得以发展,高校特色也更加凸显,逐渐形成对当地有影响、区域有贡献的校园文化品牌。有创新创业项目作为支撑的高校特色品牌,能进一步增强师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自觉地将学校的精神文化育人元素,如校风、学风、教风等融入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其指导学习和人生规划,改变仅将校本育人元素作为“口号”的现象,从原本的“入耳”,变为“入心”“入行”。
第三,创新创业教育为校园精神文化提供新的德育源泉。锤炼创新创业精神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包括敢于创新、勇于尝试、善于合作、不懈奋斗、坚韧不拔、诚信大爱等优秀品德。这些品德是创新创业的必然要求,是个人终身发展的一生所需,也是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德育元素。古人云,“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诚者,圣人之本,百行之源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些中华传统美德与创新创业精神高度契合。学生在创新创业的学习和尝试过程中,能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真正地领悟到优秀德行对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创新创业教育在融入高校德育体系过程中,能够与各专业相融合、与各领域相融合、与育人的全过程相融合,形成育人合力,并不断创新和重构校园的精神文化。
三、创新创业教育实践面临的问题
(一)边缘化——创新创业教育认同感不足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创新战略下的教育改革,获得了政策支持,使得各高校陆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高校虽然开展了丰富的创新创业教育,但基本是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在实际工作中,有被边缘化的倾向。这种边缘化主要体现在学校、教师和学生层面。
第一,创新创业教育在学校管理中,存在“部门多”“责任散”的问题。当前,团委、学生处、教务处、党政办、以及一些院校成立的创新创业中心都涉及相关工作,但高校各部门的横向沟通协同存在障碍。高校内各二级单位更加注重上下级的沟通,而忽视横向单位之间的协同,这种层级职能制组织结构,不利于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阻碍了创新创业教育实现整体性治理[3]。在这种制度文化的影响下,大多部门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当成一场或几场需要配合的校园活动,活动结束则任务结束,任务结束则责任结束,不纳入重点工作、不主动策划沟通,成为工作计划中被边缘化的内容。
第二,在高校教师文化中,存在对创新创业教育不在意、不关注的问题。目前,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队伍以兼职为主、专职为辅,尚未形成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合力发展格局。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没有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经验,对“专创融合”的重要性理解不足,认为这应是少数具有创业意向的学生自主探索的内容,而非“主流”学习内容,也不是自己的专业责任。同时从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专兼职教师数量少,有很多教师是刚接触创新创业教育,一方面,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知识和素养不足;另一方面,缺乏一线创新创业实践经验,易出现“现学现卖”和“纸上谈兵”的现象,缺乏对学生的正向教学反馈,导致教师不愿深入研究和学习创新创业教育,并将其作为不得已的职业选择。另外,在职称评聘方面,“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职称评聘等方面通道不畅通,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仍然需要以某一专业为依托进行申报”[4]。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指导成果,也尚未纳入高校职称评审方案,削弱了教师投身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使创新创业教育被边缘化。
第三,在学生文化中,存在边缘创新创业教育的现象。学生在进入大学前的生涯发展教育,多以未来的高考志愿填报为核心。进入大学经过专业学习后,部分学生将自己的生涯发展窄化为几种职业的选择,将其他的生涯发展决策排斥其外,将创新创业教育视为“水课”,只注重学分,忽视学习专业知识的重要性。此外,高校单一、非体系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没有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创新创业意识启蒙,导致学生学习意识淡薄。
(二)单一化——创新创业教育“千校一面”
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单一化、表面化的问题,究其原因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缺乏价值引领。虽然有些创新创业教育能够满足新时代国家的创新发展需求,但仍有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仅以政策为驱动力,缺乏价值驱动,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真正纳入校本价值体系,没有从高校培养目标、育人目标和学校文化建设的层面重构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从而出现“千校一面”、重“面子”轻“里子”的现象。
当前,高校应大力开展创新创业大赛、发展众创空间,二者是培养师生创新创业意识与思维,孵化创新创业项目,并将成果积极转化的重要途径。但由于创新创业教育缺乏价值引领,导致将创新创业大赛和众创空间从方法变为目的,重过程、轻结果,其原本的育人意义被窄化和异化。“千校一面”就是窄化的外在表现。
创新创业大赛能够将师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通过比赛的形式不断重构、创新,是一个再创新的重要过程,激发了师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但是,有些高校和教师将创新创业大赛窄化为参赛拿奖,只注重比赛的结果,而不注重过程的努力与付出,使创新创业教育从“素质教育”变成“赛事比拼”,使其育人意义的深度和广度都大打折扣。当创新创业大赛的目标被定为大赛得奖时,那么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目标就被窄化为商业计划书和路演训练,而其他育人要素和内容则被轻视。在这种背景下,比赛失败的学生得不到成就感,兴趣和动机大大降低;比赛成功的学生,因其以赛事为目标导向的思维定式,导致一旦大赛结束,就丧失了持续性研究和发展的动力。这种单一赛事驱动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出的是批量的“赛事人才”,而非真正敢于创新、敢于试错、敢于挑战的多样化创新创业人才。
缺乏特色校本核心价值引导的众创空间,其建设注重外在形式多于内在机理,注重迎接参观多于教育孵化。出现了颇多将众创空间视为“展台”而非“讲台”,将其任务异化为“打造样品”而非培养人才的现象[5]。这样的异化,使得各高校众创空间建设追逐于规模和造型,孵化和创新创业服务出现“空壳化”现象,难以走出特色、打造品牌。
四、依托校园文化建设,激发创新创业育人功能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新时代教育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其与校园文化双向共生,需要依托校园文化隐性功能,将本身蕴含的育人意义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因此,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应以校园文化为依托,做到以生为本和以校为本,建出特色、建出品牌、建出品味。
(一)从学生文化切入,掀起创新创业热潮
学生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心理需求满足、价值功能导向、行为习惯规范、自我实现激励和群体合力凝聚的功能[6]。创新创业教育要以生为本,根据学生行为文化特点,结合其同辈文化,激发创新创业教育的育人作用。
1.打造互联网创新创业阵地,强化学生主体地位
新时代的学生群体,成长于互联网的新时代,在生活和学习方面非常善于、乐于并习惯于利用互联网。他们与社交媒体、移动网络、新兴的网络平台有着非常强的互通性,这种行为文化在年轻一代聚集的校园中,更加凸显。以生为本的创新创业教育,应当打破传统教学的线下模式,抓好互联网这一大平台。不仅要整合共享网络资源,打破第一课堂的时空界限,还要以生为本,让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新媒体活动。例如,开展以学生为主体参与的创新创业采访互动专栏节目,或鼓励学生参加围绕创新创业主题的视频录制接力活动,再将视频成果以学生喜爱、关注的方式进行剪辑,在校园的新媒体平台和学生关注的互联网平台上予以分享。既顺应了学生对互联网平台和短视频具有强烈兴趣的行为文化特点,又能营造校园创新创业的氛围,并在互动中,增强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参与度和认同感,带来较强的参与感和成就感。
2.巧用同辈文化,增强创新创业教育情感认同
在高校教育中,学生同辈之间的交流互动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学生会在无意识中受到同辈文化的影响,在逐渐远离家庭原生环境的大学校园中,这种影响力更为强大。学生会无意识地跟随、模仿身边同辈个体的价值观和行为倾向。所在文化崇尚什么样的习惯,那些习惯就会成为最有吸引力的行为[7]。所以,高校应当以创新创业为价值导向进行学生文化建设,利用同辈文化的育人功能,增强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情感认同,这是主动参与、走心思考、勇于实践的前提所在。
要以学生宿舍为发源地,创建具有创新创业氛围的宿舍文化。学生之间的社交以宿舍为起点,休息、娱乐都以宿舍为中心。因此,宿舍文化作为学生群体的亚文化,具有黏性强大、辐射精准等特点。创新创业教育要围绕宿舍这一文化辐射点,来营造人人想创新创业、人人能创新创业的氛围。利用宿舍文化活动,如宿舍创新创业海报设计、宿舍创新创业跳蚤市场、宿舍创意大赛、宿舍创业故事分享等,引导学生活跃创新创业思维、体验创新创业行动、获得创新创业认同,并能形成创新创业必备的团队协调和管理能力。最终以宿舍为文化辐射点,辐射各班级、各专业、各年级,带动全校的创新创业氛围。
同时,建立高校创新创业资源库。将在校学生和毕业生的创新创业成果搜集入库,分周期、按计划邀请入选资源库成果案例的创新创业学生进行经验分享和讲座互动。同校的创新创业案例相比其他成功人士对于学生来说,更具天然的亲近感和代入感。这种同专业、同母校、同环境的相似性,能够给学生带来强大的榜样力量,从而引导学生提高对创新创业的认同,更给予其强大的信心和坚定的信念。
(二)以高校特色出发,建立创新创业育人品牌
1.从专业建设出发,打造特色创新创业教育
由于缺乏价值导向,有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建设以模仿为主,出现同质化建设和面子工程等问题。要将创新创业教育办出特色、办出效果,利用校本文化,结合专业特色、区域优势,打造具有特色的、服务师生的、辐射区域的创新创业教育。
一方面,要从高校的特色专业文化抓起。以特色专业为起点,以优秀专业教师为引领,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专业的创新创业发展方向,孵化特色专业创新创业项目。另一方面,以项目孵化为抓手,创建高校特色专业相关的项目品牌,形成以特色专业为核心的创新创业项目集合,将项目的带动就业能力、促进经济发展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提上台阶,最终融入区域发展中,打造具有高校显著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品牌。
在此基础上,高校的特色专业获得创新发展,师生的学校认同感得以提高。高校可以以特色专业和特色校园文化为出发点,以民主参与的方式,鼓励师生参与到校园文化产品的“设计—量产—销售—盈利”的全过程,不仅能形成爱校、护校的校园氛围,也能将高校引导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相结合,更能让师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获得创新创业体验和成就感。
2.产教融合,建设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共同体
由于创新创业本身是一个不断整合各类资源来创造价值的过程,因此,仅依靠高校内部资源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建设必须将校内和校外资源结合起来,通过产教融合打通资源流通壁垒,创建创新创业教育的生态共同体。
学校要将“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一方面,要助推创新创业项目“走出去”,以创意想法和创新创业项目为起点,积极扶持、助推师生创新创业成果的转化,走出校园,与企业、行业相对接,产生规模效益。另一方面,要积极的“引进来”。将行业专家引进校园,为师生提供行业、产业发展新动态,引导师生用发展的眼光不断审视创意项目和创业实践。将企业引进校园,为学生提供知识科普、技能培训和创业咨询,提前让学生体验、学习相关产业所必要的知识、技能,减少学生创新创业的信息差障碍。通过产教融合,给学生更多机会、给企业更多人才,让创业带动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