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自信
2023-10-27鲁杰
鲁杰
[摘 要] 中国式现代化是近代中国人民历史抉择的道路,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实践探索的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的历史方位上的重大成就。人类第一次现代化浪潮来临时,西方利用现代化的先发优势,确立西方的现代化为世界现代化的唯一模式。近代以来,中国被列强侵略和殖民,先驱者们试图移植西方的器物、制度和思想来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但都以失败告终,最后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社会主义道路,彰显通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自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紧紧抓住人类现代化新的浪潮,根据实际国情采取一系列举措赶超西方,将外源的现代化中国发展为内源的现代化中国,实现总体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彰显实践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在理论和实践上守正创新,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破除现代化等于西方化的迷思,为人类现代化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彰显创新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自信。
[关键词] 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 历史自信
十八世纪,人类正式跨入工业社会,世界历史自此迈入一个全新的现代化时代。世界各国在现代化浪潮中纷纷探寻本国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中国也在近代落后挨打的艰难坎坷中开始探寻自己的现代化道路。在这一可歌可泣的英勇求索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逐渐成为推动中国现代化的坚强领导核心,为中华民族带来了曙光,并且始终带领中国人民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形成中国式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明确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实现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人类通过历史回到过去,进而洞察未来,从而解决当下的问题。历史自信是中国共产党把握和运用历史规律、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承担历史使命的高度历史自觉。中国式现代化是近代以来“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实现国家从前现代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历史性转变,在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后,又以全新的风貌和昂扬的斗志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新征程,深刻彰显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自信。
一、抉择通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自信
近代随着人类航海技术的发展和西方世界对财富的渴求,西方人开始了全球地理探索。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其后,1519年到1522年,麦哲伦率领船队实现环球航行。地理大发现和世界市场的出现,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预示着现代化的到来。十八世纪后期到十九世纪中叶,第一次工业革命催生人类第一次现代化浪潮,这是由英国开端、扩散到西欧的工业化进程。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描绘了世界历史的资产本主义现代化宏大图景:“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使反动派大为惋惜的是,资产阶级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5页。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推动下,以往地域之间和民族之间的封闭状态被彻底改变,社会交往、沟通互动日益频繁。并且,世界各国的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也愈发趋于共享,各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逐渐消失,因而民族化和地方性的人文艺术亦成为世界性的了。新兴资产阶级在巨大物质利益的驱动下奔走于全球,通过殖民扩张与商品贸易到处建立交往联系,资本控制的生产方式逐渐把相对封闭离散的世界各民族连接为一个有机联动的整体,原来各民族相对因循自守的生存状态成为历史。西方从十六世纪开始的科学革命、政治革命与工业革命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凭借着牛顿力学建构的科学世界观与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市场经济理论,共同推动着资本主义高速发展,率先完成了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现代化进程。在这个进程中,西方人认为“现代化”概念中的“现代”具有时代性,具体而言就是西方工业化所指的时代,西方文明具有凌驾于世界的一切其他文明之上的特质,从而生发出“西方中心论”观念;而现代的“化”则是西方文明对其他文明进行“教化”后,再將其纳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体系,西方文明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同一性”的普世价值和现代化标准。因此,肇始于西方的现代化的世界规则和全球秩序始初便由西方列强所把控。
十九世纪下半叶至二十世纪初,欧洲核心区的工业化获得巨大成就,形成人类现代化的第二次大浪潮。“西化”或“欧化”在这次现代化大浪潮中成为鲜明的历史发展潮流。在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开始蒸蒸日上、激进狂飙地书写世界历史的时候,东方还处于封建社会的中国却逐步陷入历史的最低谷。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拉开中国逐步沦为西方列强殖民掠夺的大市场的序幕。“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32页。古老帝国丧权辱国,王朝统治摇摇欲坠,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的极大危险,一大批睁眼看世界的仁人志士开始奔走呐喊,探寻中国救亡图存的现代化道路。此时的欧美列国是国强民富的现代化典范,中国现代化的先驱们自然将眼光投向西方,认为中国要重新回到世界中心的地位,就必须向西方列强学习。但是,传统中国社会模式的政治基础是中央集权制的官僚帝国,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与家庭手工业结合的超稳定结构,清王朝在西方强大外力的胁迫下被逼开放门户。舶来的现代化西方文明的异质性和不确定性,与中国传统社会产生尖锐矛盾与激烈冲突,注定中国现代化过程会异常困难与曲折。
梁启超曾指出,中国近代变革自鸦片战争战败至民国初年,现代化的变革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时期是从器物上感觉不足,因此有自强运动。第二时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因此有维新运动。第三时期则是从文化根源上感觉不足 ,因此有启蒙运动
参见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国性与民德:梁启超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第 249-251页。。晚清的精英们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数千年未有之强敌”,无论是以龚自珍、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还是李鸿章、张之洞主张的“中体西用”,都是希冀从器物层面进行内部改革,把“船坚炮利”器物的现代化纳入旧有的前现代的封建王朝体系内。这一时期“器物”层面的改革,既没有采取推进社会大规模工业化的措施以促进社会生产力进步,也没有变革清王朝内部腐朽落后的生产关系,仅仅试图通过引入西方先进的工业制成品和军工武器,就妄图实现国家“器物”层面的现代化而重新强大起来,从而能够抵御西方列强高维度的工业文明对清王朝低维度的农业文明的碾压,进而挽救已经摇摇欲坠的清王朝政权。历史已经通过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这套方案的彻底破产。
中日甲午戰争的失败,让当时正在探寻国家现代化路径的精英们开始重新审视长期被国人所忽视的“蕞尔小国”近邻日本。他们认为日本强大起来的原因是明治维新的制度变革推动了日本走向现代化。晚清的精英们开始把改革的目标指向上层建筑,试图仿效西方和日本,通过变革制度来推进国家现代化。中国近代的变革开始由变器、变事向变政、变法的历史方向转变。率先登上历史舞台的是以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为代表的变法自强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他们要求晚清政府仿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实行全面的改革,提倡民权、自由、平等等观念,最终实行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度。维新派在制度层面上触犯了封建顽固势力的利益,很快他们便被强大的反动势力给镇压,维新改良的百日“戊戌变法”失败。清王朝连温和的维新改良都无法容忍,这就彻底暴露他们的反动统治是中国走向现代化最大障碍。此时中国已经注入了世界进程中的现代化力量,因此清王朝的政权没落并没有导致王朝再次更替循环,历史的巨轮逐渐驶向革命的方向。
1911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领导并发动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终结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创建崭新的资本主义共和国制度的中华民国。这是中国历史上国家结构模式的现代化大转换。但是,此时中国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没有改变,封建专制主义和文化蒙昧主义没有清除,现代化处于自发的游离状态。在这种条件下试图长久建立西方模式的民主共和制度,只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辛亥革命的成果很快被窃取,革命失败了。中华民国是“新瓶装旧酒”,以往的封建专制、帝制复辟、军阀混战等现象仍然一样存在,民众一样的被压迫、被奴役,国家一样的积贫积弱。以陈独秀、李大钊、鲁迅为代表的知识分子,认为全体国民应该在思想上受到启蒙,实现“人”的文化的现代化。他们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发动了新文化运动,提倡人的解放和国民性的改造,促使西方新思想通过各种媒体涌流而出,深深地震撼国民思想,冲击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中国社会掀起思想解放的现代化文化潮流。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证明资本主义制度存在内在不可调和的矛盾,而以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为救国方案的新文化运动又屡遭失败,资本主义的救国方案在中国的可行性越来越受到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质疑。梁启超所言的器物、制度或是思想的变革,都是以西方的现代化为变革范式,却无法使中国通达现代化的彼岸,中国的先驱者们茫然了、困惑了:中国应该何处去?
西方的现代化的器物、制度与思想在推进中国现代化过程的移植失败,根本原因在于西方的现代化模式无法与中国实际相契合。西方的现代化是内源的现代化,是由社会自身力量产生的内部创新,作为原动力的现代生产力由其内部孕育而生,具有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和自我革新能力。而中国的现代化是外源的现代化,现代化的生产力要素以及现代化的文化条件皆是源于外部的移植与输入。其中,工业化投资在较大程度上融入了外国资本,容易遭受外部力量的控制;市场发育不成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无法生成自动运转机制。因此,社会现代化推动经济变革的动力就只能来源于因外部刺激而产生的内部文化和政治变革。西方的现代化模式在中国走向末途,中国的现代化需要全新的指导思想和彻底的政治革命。在历史的重要关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世界首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作为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正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采用制度创新,开创全新的资本积累和资源调配方式,开拓出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新的工业化道路。正如毛泽东指出:“因俄式系诸路皆走不通了新发明的一条路,只此方法较之别的改造方法所含可能的性质为多。”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寻找到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法。经过近一个世纪的上下求索,中国终于探寻到一条通往现代化的道路。
随着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初登政治舞台,五四运动骤起。马克思主义成为推动中国工人运动最重要的思想资源,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潮拥有了重要阵地,从而奠定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为即将登上历史舞台的全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创造了条件,也为中国的现代化形成全新的领导核心做准备。1921年,中国发生开天辟地的大事,诞生“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中国共产党。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现代化发展举步维艰的重要原因。帝国主义的入侵致使中华民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选择能力和发展能力,只能任由他者支配与控制,在世界体系中越来越边缘化,封建主义使中国内部政治权威越来越衰落,主体的农业经济基础越来越衰败。中国要走向现代化道路,就必须通过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对人民大众的掠夺和剥削,实现国家独立自主的现代化。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突破了俄国“城市中心论”革命理论的固有范式,理论概括出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命题,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创立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正确方向。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血与火的洗礼中,中国共产党面对生死存亡的境地也始终坚持思想建党、从严治党,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锻造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党的一大制定第一个党纲,严格规定党的组织制度、政治纪律等。党的二大通过党的章程,严格规定了入党条件和入党流程等。党的三大进一步完善了入党介绍人等制度,切实保障党员的数量与质量,壮大党的组织力量。党的四大明确规定了要从严打造党的组织体系,并将党支部确立为党的基层单位等。党的五大将民主集中制纳入党章,并在选举中产生中央监察委员会。党的七大通过党的章程明确“四个服从”,严格规定党员的权利义务,增强广大党员规矩纪律意识。中国共产党始终弘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提出和实施从思想上建党、支部建在连上、整顿党风等一系列强党举措,确立政治建军原则。八七会议提出了整顿队伍、纠正错误的方针,使中国共产党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处境中摆脱出来。古田会议通过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的决议案,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遵义会议深刻总结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教训,以勇于自我革命的大无畏精神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确立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延安整风运动针对党内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等思想作风,在全党范围内展开了轰轰烈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工作,指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以党内集中教育的形式开辟了从严治党的新道路。党的七大通过加强思想教育,从严整顿党的作风,实现了党的团结统一,总结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三大优良作风,为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新民主主义革命将中国共产党锻造为一支信念如磐、意志如钢,组织严密、纪律严明,思想统一、行动一致,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工人阶级政党,在白色恐怖的残酷环境和严峻复杂的斗争考验中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在力量极度悬殊的条件下战胜了庞然大物一般的国民党反动派,逐渐成为领导中国走向新纪元、走向现代化的领导核心。历经28年的艰难险阻和巨大牺牲,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被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彻底推翻,为赢得中华民族的自立自强、解开中国被奴役、被剥削的枷锁,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创造根本社会条件。中华民族拥有了中国共产党这一能凝聚民族力量、带领人民走向现代化道路的领导核心,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中国人民的历史抉择彰显通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自信。
二、实践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自信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是自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实现了国家的高度的政治统一与社会稳定,中国的现代化开启新纪元。新中国成立初,经济基础、技术基础和人才力量非常薄弱,生产力水平整体处于前工业化时代。在中国积贫积弱的形势之下,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必须集中力量保障国家现代化的有效推进,才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目标。然而,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中国的现代化“是指近代资本主义兴起后的特定国际关系格局下,经济上落后的国家通过大搞技术革命,在经济和技术上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历史过程”,中国现代化的要求是迅速追赶上发达国家,恢复中华民族应有的世界地位。因此,中国的现代化是要探索出一条非资本主义的、适合本国国情的、能迅速赶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道路,任务异常艰巨。
毛泽东迫切希望中国赶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他指出:“中国人口基数如此大,中国土地辽阔,倘若耗费将近五六十年来建设我们的国家都不能够超过美国,中国就失去了立国之基。所以,超過美国,不仅有可能,而且完全有必要,完全应该。”1949年3月,全国革命即将迎来曙光,毛泽东作出“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号召。在革命胜利的初期,人民政治热情高涨,国家通过政治运动式的群众劳动和苏联模式的国家强有力的资源调度,有力推动了新中国现代化的高速发展。1953年6月,毛泽东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开启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新事业。仅仅三年多的时间,我国就将马克思、列宁设想的“在一定条件下对资产阶级实行赎买”政策转化为现实成果。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顺利实现。中国共产党依靠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创造性实践成果,成功地推动在人口数量上占世界大比例的东方大国迈入社会主义社会的人类新道路。这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中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马克思所指的跨越“卡夫丁大峡谷”,被证明在亚洲落后大国也能变为现实,奠定了中国现代化事业跨越式发展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首要任务就是开展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寻找一条适应中国发展需要、符合人民意志的现代化道路,是毛泽东面对的全新命题。苏联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已经初步探索出适合苏联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因此毛泽东曾号召全党注意“学习苏联”的经验。
在人类第二次现代化浪潮涌现后,世界经济出现了三十年的停滞与徘徊,这是一次席卷世界的发展性危机,造成人类空前惨烈的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给苏联制造了脱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宝贵时机,苏联由此踏上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现代化新道路。苏联的现代化模式的基本格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指令与有限市场结合、集权型现代国家机构三者的有机融合,它是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对抗形式。苏联的现代化模式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变革过程,即变革率先发生在上层政治领域,继而引发经济上的革命,将以往掌握在利益团体手中的国民财富和社会资源的支配和控制权交付于推行现代化的国家,实行突出国防现代化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从而以高于资本主义国家的一般经济发展速度赶超发达工业国。苏联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在内部自发经济动力不足的条件下采用非常手段赶超的现代化。苏联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对同样经济基础薄弱、现代化内生动力不足、迫切需要尽快赶超发达国家的中国具有极其重要的参照学习的价值。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学习“苏联模式”取得较大的现代化成就。
但是随着“苏联模式”弊端的显现,毛泽东作出了要以苏联为经验教训的判断,他强调应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第二次结合”,要求摆脱文本的束缚而推出创造性理论成果、并创作出富有新思路、新理念的新作品,探索出一条建设现代化国家的正确道路。毛泽东带领全党艰苦寻求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前后陆陆续续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具有重要历史和现实意义且理论内蕴丰富的文章,从宏观视角全面地、概括性地阐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构想。1957年,他提出要“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1959年末到1960年初,在阅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毛泽东认为“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1954年,在毛泽东的首肯下,周恩来明确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工业国家”,在1963年他又阐释指出“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们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在毛泽东的坚强领导下,全党和全国人民很快就接受“四个现代化”的建设目标,全国人民意气风发地投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潮。短短数十年,我国社会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思想上,马克思主义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指导地位得以确立,社会普遍认同社会主义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规范;在经济上,国家迅速地建立起独立、完整、系统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在文化上,中国共产党人创造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硕理论成果,不断完善党的执政理论基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所取得的种种成就为现代化建设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二十世纪下半叶,人类现代化的第三次大浪潮涌现,这是席卷全球的世界性变革的大浪潮。在新的工业现代化革命的趋势和浪潮中,一方面初级工业化向高级工业化升级,引起发达工业国的工业升级,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新变化加速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浪潮向全球扩散,大批欠发达的国家被卷入现代经济增长体系,全球的经济与政治关系出现一系列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世界现代化道路呈现出更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中国面临世界第三次现代化浪潮的关键时刻,邓小平以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理论勇气和卓越的政治智慧领导中国人民实行改革开放,主动融入第三次现代化浪潮,開创了一条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
邓小平赶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心情也同样迫切。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序幕,做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同年,邓小平就指出:“如果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慢,还谈什么优越性?”他认为发展速度的问题,“不只是经济问题,实际上是个政治问题”。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促使邓小平探寻一条适合中国实际、能快速使国家富强的现代化道路。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现代化思想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现代化内涵。1982年9月,邓小平指出中国要“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而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概念,“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在当下进行建设,同样需要与中国的实际形势相联系、相适应,要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邓小平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内涵和性质:“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从“底子薄”和“人口多,耕地少”的现实国情出发。1983年6月,邓小平又明确指出:“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论述进一步深化中国式的现代化内涵,强调改革开放是稳健的、渐进的,改革道路是独立自主、具有中国特色的。邓小平特别强调,在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实现过程中,经济发展具有的重要意义,现代化建设要从不同层次、不同方面展开,而且确保各阶段的有序衔接、综合平衡,不可仅抓一点,但还是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倘若丧失了这一中心,就会促使发展过程中面临耗损物质基础的风险。因而要保证建设中各个目标的顺利实现,都不能与这个中心相冲突,而是要依循这个中心,禁止抵制和干扰经济建设的行动。邓小平还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推动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巨大作用。随着人类第三次现代化浪潮扑面而来,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国际上的经济、军事、国家实力的竞争集中体现为科学技术发展的竞争。1988年,邓小平高瞻远瞩,及时、明确地从理论上概括了科学技术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功能:“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他大力倡导发展科学技术,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念兹在兹的始终是国家的科学技术现代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的科技动力。随着实践的发展,邓小平提出国家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其中“小康社会”是中国式的现代化的阶段目标。邓小平为中国式的现代化设计出“小康社会”的创新构想,他运用这一带有鲜明传统文化色彩的概念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阶段目标,重点突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从而最大程度地调动起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邓小平探索的中国式的现代化,兼具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和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特点,有机融合混合经济、自由市场、中央集权的国家机构三大要素,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国家计划调节的全新制度创新模式,在苏联社会主义和西方资本主义两种现代化模式之外,成功开创内源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科学地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最终创立邓小平理论。
在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挫折、国内外形势极端复杂的严峻考验面前,江泽民坚定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丰富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容与实践,继续抢抓第三次现代化浪潮的机遇,在原有经济转型的格局下继续与时俱进地推进现代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的新局面,成功把中国的半封闭经济体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大循环之中,提升了国家内源的现代化能力,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稳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江泽民同样也致力于尽快赶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他指出,“我们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要赶上发达国家”,要改变经济落后状态,逐步缩短同发达国家的差距。江泽民深刻地意识到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他根据新时期管党治党的新要求,创造性地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党的建设的规律的认识,解决了新时期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加强党自身建设的重大问题。江泽民紧紧抓住第三次现代化浪潮的机遇,他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国家全力投入追赶型现代化、强制型工业化,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全力推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江泽民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围绕如何实现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的第三步现代化发展目标,他提出“新三步走”现代化目标。1997年,江泽民提出在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寬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2001年7月,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宣布:“十二亿多中国人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200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新三步走”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深刻阐明和具体部署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接续奋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江泽民指出,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而“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发达生产力的基础之上”,因此,他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建设。199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上宣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7年,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又正式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完善,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奠定了体制基础,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物质保障。
面对新世纪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和国内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胡锦涛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牢牢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迎难而上,顽强拼搏,开拓创新,主动迎接第三次现代化浪潮的信息化新阶段,在二十一世纪继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取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显著成就,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深化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
胡锦涛同样提出赶超发达国家的要求:“我们一定要坚持从基本国情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既增强工作的紧迫感,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抓住机遇加快各项事业的发展,又充分考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做好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防止和克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心态和做法,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踏踏实实地艰苦奋斗。”如何尽快赶超发达国家呢?他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丰富和深化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对于“新三步走”战略的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人为本”明确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人民既是现代化的创造者和推动者,也应是现代化的受益者,要站稳人民立场推进现代化。他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而更要注重团结人民群众、走好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凸显其在国家发展和社会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聚焦到了发展这一主要任务和关键属性,切实回答了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的立场问题,突破了西方现代化“以资本为中心”理念的困境,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与创新,符合中国人口规模巨大的基本国情,满足中国式现代化的需求。这对于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重大贡献,对世界现代化的发展路径也有重要的启示。
胡锦涛深入思考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思路和路径,洞悉到第三次现代化浪潮中具有重大影响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机遇,适时提出“四位一体”“四化同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与发展路径。这一系列战略规划有效培育了内源式现代化动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有序推进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其中,经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政治建设提供政治保证,文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和条件。“四化同步”要求加快转变增长方式,战略核心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且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要贯穿始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力度,使稳妥推进城镇化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双轮驱动,逐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推动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的新型生产力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现代工业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胡锦涛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提出明确的目标:国家要增强社会经济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拓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维护人民应有的权利,积极推进社会公平正义;重视文化建设工作,最大程度上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和文明素养;加快发展社会事业,解决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的关键性民生问题;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他勾勒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全新图景。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做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伟大决策,推进落实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决定性地位的改革开放,集中力量全面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方面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起来并得以实行,牢牢抓住人类现代化浪潮的重大机遇,从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生动力由外源的现代化向内源的现代化转变,取得从经济水平低、物质基础薄弱的状况跃居到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二的历史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实现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仅仅几十年时间,中国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耗费好几百年的工业化进程,创造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探索出经济快速发展且社会长期稳定的世界奇迹般的中国式现代化,彰显实践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自信。
三、创新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自信
随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人类第三次现代化浪潮进入数字化发展的新阶段,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各行各业提高要素生产率的关键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根据世情国情民情的新变化,提出“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采取一系列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性举措,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共产党基于新时代实践的成就与变革,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就是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
习近平:《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日报》2023年2月8日。中国式现代化是否能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大潮流中站稳脚跟、稳住步伐,在贯穿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部变革、实践中得到了肯定的回答。中国式现代化是推进国家繁荣发展、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也给全世界全人类提供更多样态的现代化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其他国家的现代化一样,具有人类现代化的共同特点。此外,中国式现代化更有基于本国实际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从特殊性与普遍性两个维度回答了“中国怎么办”的中国之问,深刻描绘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中国式现代化特殊性维度强调中国特色,尤其是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因为中国式现代化最终向何处去、未来发展如何、是否实现既定目标,在相当大程度上与党的领导紧密联系,“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前景光明、繁荣兴盛;否则就会偏离航向、丧失灵魂,甚至犯颠覆性错误”
习近平:《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日报》2023年2月8日。。中國式现代化具有五个方面的特征:一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具有十四亿多人口,推进这样规模人口的现代化,将是对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其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可想而知,实现这项伟业所形成的意义和影响自然前所未有。二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决定全体中国人民都有机会凭借自己的能力参与到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之中,并且能按个体的社会贡献分享国家现代化的成果,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的价值旨归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要,实现物质富足与精神富有,即人的全面发展。四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的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维护生态平衡、赢得百姓拥护的理念并融入国家的制度、政策和文化。五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的制度和文化决定走和平发展道路符合中国的根本利益。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人类现代化的普遍性维度,为发展中国家探索出有别于西方现代化老路的全新现代化发展新路,为落后国家培育出内源的现代化模式,是为人类谋进步的现代化。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尽管现代化发轫于西方,但“现代化”并不等同于“西方化”,现代化并不是只属于西方的特有产物,要破除“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
进入21世纪后,西方现代化的弊端不断显现。西方的现代化是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服从于资本逻辑、满足资本增殖诉求是根本性和决定性的力量,广大人民处于被压迫、被剥削、被统治的地位;西方的现代化是以两极分化为表征的现代化,西方国家贫富差距悬殊,中产阶层塌陷,社会撕裂、政治极化、民粹主义、种族主义泛滥;西方的现代化是以物质主义为核心的“单向度”现代化,人民普遍精神世界空虚,社会治安严重恶化;西方的现代化是以对外侵略掠夺为手段的现代化,给发展中国家人民带去残酷战争和严重伤害,全球生态环境也遭受严重破坏;西方的现代化是西方国家无序扩张的现代化,西方国家凭借其资本和技术优势开启了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全球无序扩张,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垄断、政治霸权、科技封锁以及文化意识形态偏见随处可见。
中国式现代化摒弃了西方现代化的不合理“内核”,即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探索更好的现代化道路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
习近平:《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日报》2023月2月8日。。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导向,以造福人民为目的。中国式现代化是开放的现代化,是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和人类社会进步方向的现代化。中国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始终积极承担责任,为世界经济稳定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价值基石。当今世界各国如果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势必有利于各国人民采取和睦与共的交流态度,共同反对世界主义,捍卫多元化的文明形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习近平指出,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更加严峻,需要世界各国齐心协力、共同应对。世界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既需要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更需要有共同价值基石。全人类共同价值回答了“世界怎么办”的世界之问,凝聚了全世界人类的价值观念和文明共识。
全人类共同价值绝不等同于西方的“普世价值”。西方的“普世价值”是以西方为中心、其他国家地区为边缘的“中心—边缘”的国际体系价值观。“普世价值”被西方国家描述为极度优越,是超过其他文明,凌驾于一切时代之上,能指引人类历史和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事实上,西方“普世价值”所追求的是维护现有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从而维持西方国家的霸权和利益。西方国家凭借其近代工业化的先发优势和强大武力,以西方文明优越自居,把西方塑造成世界的中心,用普世价值为标准,以异端定义与自己有差异的国家,以强权政治、霸权逻辑开展国际交往,将“普世价值”作为向非西方社会推行资本主义价值观、瓦解非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的工具。
全人类共同价值凝聚了人类不同文明的价值共识。世界要树立全人类共同价值,就要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加深对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差异性的认知,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要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既要让本国文明充满勃勃生机,又要为他国文明发展创造条件,让世界文明共生共长;要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要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文明永续发展,需要顺时应势、推陈出新、与时偕行,不断吸纳时代精华。全人类共同价值画出了世界各国人民普遍认同的价值理念的最大同心圆,超越了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和发展水平差异,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理念深邃的价值内涵,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坚实的价值基石。
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指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科学回答了“人类怎么办”的人民之问,指明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明的共同奋斗方向,展现了胸怀天下、面向未来,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宽阔胸襟,对世界繁荣进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人类成为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历史出现后逐渐生成的。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世界历史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扩张逻辑,指明了人类相互依存、命运与共的潜在发展趋势,预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生成。世界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该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该由各国共同分享。但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所谓“实力地位”出发,固守冷战思维、信奉零和博弈,推行霸权、霸道、霸凌,打着所谓“规则”旗号破坏国际秩序、制造对抗和分裂,使得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不断,发展中国家遭受战火摧残,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中国与世界共同利益、全人类共同福祉出发,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遵循,以实现全人类发展、繁荣和幸福为宗旨,蕴含着对人类文明形态的前瞻性思考和对人类进步发展大势的准确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追求,将“共同体”这一理想追求转变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伟大实践,揭示了世界各国相互依存和人类命运紧密相连的客观现实和发展规律。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通力合作、同休共戚、相与为一,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超越民族国家的局限性,重构以世界为单位、以全人类为归依的思维方式,以均衡、互促、共赢为核心的发展方式,以开放、平等、包容、和谐为核心的交往方式,从而共同应对挑战、共同解决问题,并将共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深刻地回答了“时代何处去”的时代之问,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旨归,展现不同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为人类的未来发展擎画了一个全新的蓝图。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的深化与拓展,将使21世纪的中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时段,将使21世纪的人类社会更加迈向文明发展的新境界。
当今世界的人类文明形态在文明观上是西方中心主义,西方国家通过殖民全球进而形成优等心理,认为西方文化特征、价值或理想带有某种普遍性,代表人类未来发展方向;在文化上是文化霸权主义,西方国家主张“人权高于主权”,在以军事力量和经济手段展开“人道主义干涉”的同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意识形态的“软扩张”;在思想上是历史终结论,西方国家主张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只有西方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唯一的路,资本主义制度是“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在世界发展理念上是逆全球化,资本主义全球化危机与生态危机、宗教危机等交织在一起,成为西方式现代化危机,西方国家纷纷以邻为壑,脱钩产业链,提高贸易壁垒,新冠疫情的暴发又加速了西方逆全球化演进。
人类文明新形态摒弃了西方中心主义及其表征,坚持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为最高原则,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一种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而能够创造更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文明形态,揭示了人类文明在本质上所具有的多样、平等、包容的属性,阐明了当代中国在文明本质问题上的根本观点和思想立场,诠释了人类文明在互动关系上所具有的交流、互鉴、共存的根本特征,彰显了当代中国在把握和处理文明关系问题上的本质追求和实践格局,阐发了人类文明发展需要遵循的共商、共建、共享的根本原则,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对于人类文明进步发展方向的积极建构。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么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中国共产党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百年新征程上,用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彰显为人类现代化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的历史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