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大蒜品种在凯里的适应性
2023-10-27万文勇
王 飞,丁 勇,万文勇
(黔东南州农业科学院,贵州 凯里 556000)
黔东南有悠久的大蒜种植历史,2021 年大蒜种植面积达4 153.33 hm2,大蒜种质资源丰富、品质好,麻江宣威大蒜远近闻名[1-3]。但由于长期无性繁殖、无序引种、栽培技术参差不齐等原因,黔东南大蒜出现品种混杂、退化、品质下降、病害严重等诸多问题[4-5],鉴选出适合当地自然气候条件的大蒜品种势在必行。为此,通过引进目前市场上产量高、品质好、适应性强的品种,提高大蒜种植的经济效益,对5个引进大蒜品种在凯里进行引种试验,鉴定大蒜新品种(系)在凯里生态区域的丰产性、稳产性、抗病(逆)性,为大蒜新品种的认定和确定适宜良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在黔东南州凯里市三棵树镇开怀村,位于东经107°58′30″~108°12′32″,北纬26°28′53″~26°38′45″。海拔700 m,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平均气温15.6 ℃,无霜期260 d 以上,土壤以黄壤土为主,前茬作物为小米。适宜种植大蒜。
1.2 试验材料
参试大蒜品种6 个,其品种详细信息见表1,其中黔蒜201903、黔蒜2020-1、黔蒜2020-2、黔蒜2020-3 和毕蒜01 为当前表现较好的主栽品种,以当地地方品种麻江红蒜为对照。
表1 参试品种及供种单位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6 个处理,1 个品种为1 个处理。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 次重复,小区面积20 m2(4 m×5 m),小区间及重复间走道宽50 cm。大蒜种植行距20 cm、株距10 cm,即每小区种20 行,每行放种瓣50 瓣,密度33 000株/667m2,试验地四周设保护行。
1.4 种植过程
2021 年10 月8 日人工开沟播种,按40 cm 开沟,每沟种植两排大蒜,株距10 cm,每小区施腐熟农家肥30 kg 和45%硫酸钾型复合肥1.5 kg,撒施3%辛硫磷颗粒防治地下害虫[2-5]。分别在11月15日、2月16日每小区施46%尿素0.6 kg,3 月15 日每小区施45%硫酸钾型复合肥0.6 kg,期间人工除草2 次。4 月2—28 日根据大蒜抽薹情况,抽出蒜薹称重;5月8日收获蒜头测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大蒜品种的经济性状
从表2可知,不同大蒜品种的株高为38.6~50.0 cm,黔蒜2020-2最高,黔蒜201903其次,为45.2 cm,麻江红蒜最矮;假茎高为29.2~38.6 cm,黔蒜2020-2最高,黔蒜201903其次,为35.0 cm,麻江红蒜最矮;假茎粗为7.1~9.9 mm,黔蒜201903最粗,黔蒜2020-2其次,为9.3 mm,黔蒜2020-3最细;叶片数为7~9片,黔蒜201903最多,黔蒜2020-1、黔蒜2020-2、黔蒜2020-3其次,均为8片,毕蒜01和麻江红蒜最少;叶长为32.6~37.5 cm,黔蒜201903最长,黔蒜2020-2其次,为36.8 cm,麻江红蒜最短;叶宽为14.7~19.5 mm,黔蒜201903和黔蒜2020-2最宽,黔蒜2020-3其次,为19.0 mm,麻江红蒜最窄;薹茎长为22.4~29.1 cm,黔蒜2020-3最长,黔蒜201903其次,为26.9 cm,毕蒜01 和麻江红蒜最短;薹茎基部粗为4.6~5.5 mm,黔蒜201903最粗,黔蒜2020-3其次,为5.2 mm,毕蒜01 最细;单薹重为6.13~7.99 g,黔蒜201903最重,黔蒜2020-3其次,为7.51 g,黔蒜2020-2最轻;鳞茎高为2.63~3.43 cm,黔蒜2020-1最高,黔蒜201903其次,为3.23 cm,毕蒜01 最矮;鳞茎横径2.83~3.53 cm,黔蒜2020-3最大,黔蒜201903和黔蒜2020-2其次,为3.30 cm,毕蒜01最小;鳞芽数为6~8瓣,黔蒜201903、黔蒜2020-1、麻江红蒜最多,黔蒜2020-2和毕蒜01最少;鳞茎重为10.46~14.78 g,黔蒜201903 最重,黔蒜2020-2其次,为14.34 g,毕蒜01最轻。
表2 参试大蒜品种的经济性状
2.2 不同大蒜品种的蒜薹产量
从表3 可知,6 个参试品种的蒜薹产量为为202.10~263.47 kg/667m2,黔蒜201903的蒜薹产量最高,较麻江红蒜增产43.69 kg/667m2,增产19.88%,增产显著。黔蒜2020-3其次,为247.79 kg/667m2,比麻江红蒜增产28.01 kg/667m2,增产12.74%,增产不显著。黔蒜2020-1 第三,为239.79 kg/667m2,比麻江红蒜增产20.01 kg/667m2,增产9.10%,增产不显著;麻江红蒜第四,为219.78 kg/667m2,毕蒜01 第五,较麻江红蒜减产17.01 kg/667m2,减产率为7.74%,黔蒜2020-3 的产量最低,较麻江红蒜减产17.68 kg/667m2,减产率为8.04%,减产不显著。
表3 参试大蒜品种的蒜薹产量
2.3 不同大蒜品种的蒜头产量
从表4 可知,参试品种的蒜头产量为182.42~366.85 kg/667m2,黔蒜201903 的蒜头产量最高,比麻江红蒜增产62.36 kg/667m2,增产20.48%,增产不显著;黔蒜2020-1其次,蒜头产量为313.49 kg/667m2,比麻江红蒜增产9.00 kg/667m2,增产2.96%;麻江红蒜第三,蒜头产量为304.49 kg/667m2;黔蒜2020-3第四,蒜头产量为277.81 kg/667m2,比麻江红蒜减产26.68 kg/667m2,减产率达8.76%;黔蒜2020-2第五,蒜头产量为204.44 kg/667m2,比麻江红蒜减产100.05 kg/667m2,减产率达32.86%;毕蒜01 蒜头产量最低,为182.42 kg/667m2,比麻江红蒜减产122.07 kg/667m2,减产率达40.09%,与黔蒜201903、黔蒜2020-1和麻江红蒜的差异极显著。
表4 参试大蒜品种的蒜头产量
3 结论
黔蒜201903 的蒜薹产量为263.47 kg/667m2,蒜头产量为366.85 kg/667m2,均居参试品种第1 位。蒜薹产量比对照品种麻江红蒜增产43.69 kg/667m2,增产19.88%;蒜头产量比麻江红蒜增产62.36 kg/667m2,增产20.48%。该品种整个生育期长势强且整齐一致,株高45.2 cm,假茎高35.0 cm,假茎粗9.9 mm,叶片数9 片,薹长26.9 cm,单薹重7.99 g,鳞芽数8 瓣,单个鳞茎重14.78 g;黔蒜2020-3 的蒜薹产量为247.79 kg/667m2,较麻江红蒜增产28.01 kg/667m2,增产12.74%,居参试品种第2 位;而蒜头产量为277.81 kg/667m2,居参试品种第4 位,比麻江红蒜减产26.68 kg/667m2,减产8.76%;黔蒜2020-1的蒜薹产量为239.79 kg/667m2,较麻江红蒜增产20.01 kg/667m2,增产9.10%;蒜头产量为313.49 kg/667m2,较麻江红蒜增产9.00 kg/667m2,增产2.96%;毕蒜01 的蒜薹产量为202.77 kg/667m2,较麻江红蒜减产17.01 kg/667m2,减产率为8.11%;蒜头产量为182.42 kg/667m2,较麻江红蒜减产122.07 kg/667m2,减产率达40.09%;黔蒜2020-2的蒜薹产量为202.10 kg/667m2,较麻江红蒜减产17.68 kg/667m2,减产率为8.04%;蒜头产量为204.44 kg/667m2,较麻江红蒜减产100.05 kg/667m2,减产率达32.86%。综合蒜薹及蒜头产量,黔蒜201903 和黔蒜2020-3 表现较好,可在凯里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