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麻江蓝莓”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问题研究

2023-07-09杨永成邹大维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15期
关键词:麻江黔东南州蓝莓

杨永成,崔 俊,邹大维

(1.黔东南州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贵州凯里 556000;2.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凯里 556000)

蓝莓产业属于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12 大产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大力发展火龙果、百香果、猕猴桃、蓝莓、地方名李和特色樱桃等优势水果,使水果种植达到6 000 km2以上。从20世纪末开始试种以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将麻江蓝莓作为黔东南州农业主导产业来抓,对助推黔东南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麻江蓝莓”于2016年7 月正式获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证明商标,在助力乡村振兴、提高经济效益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本文全面分析了地方政府对“麻江蓝莓”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这个招牌的运用,以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增收。

1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含义

地理标志产品是指产品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它是用特定地域的原料,采取传统加工工艺在特定的地域内生产,具有独特风味、特定质量、信誉等特征的产品。初步统计,在农业农村部登记的蓝莓地理标志产品共9 个,见表1,主要以北方为主。

表1 主要的蓝莓地理标志产品表

2 “麻江蓝莓”的发展现状

蓝莓,也称为蓝浆果,风味独特,酸甜适合大众,是“水果皇后”[1]。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采用HPLC-DAD 法对“麻江蓝莓”栽培品种的花青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麻江蓝莓”富含花青苷色素、超氧化物歧化酶,见表2。“麻江蓝莓”含18 个单体花青素,而目前市售蓝莓提取物花青素种类仅为4种[2-3]。同时,蓝莓富含氨基酸、锌、钙、铁、铜及维生素且在小肠中的吸收率高,具有明目、抗癌、抗衰老、延缓脑神经老化、预防动脉硬化以及增强免疫力等功能,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入人类营养保健果品。

表2 “麻江蓝莓”品种的花青素、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表

黔东南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这里空气清新、水源洁净、土壤肥沃,森林覆盖率达67%,地貌独特,使江河纵横,蕴含丰富的山地资源。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和绝佳的生态环境,造就了世界著名蓝莓产区——黔东南州生态蓝莓种植区,产有独具地域特色和自然地理优势的地方性蓝莓品种“麻江蓝莓”。《关于批准对麻江蓝莓等37 个产品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于2016 年7 月4 日由原国家质检总局发布,标志着黔东南州“麻江蓝莓”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获得批准和认可,以麻江县为核心的黔东南州16 个县市被划为产地范围。2020 年9 月,“麻江蓝莓”纳入第二批中欧地理标志产品互认名单,使得“麻江蓝莓”品牌知名度、品牌地位得到大力提升。

在各级各单位支持帮扶下,麻江县率先在贵州开展人工栽培蓝莓技术的研究,经过20 多年的技术推广,蓝莓产业不断壮大,麻江县被纳入国家级蓝莓栽培标准化示范区,获得“中国蓝莓产业科技创新十强县”“南方蓝莓繁育及栽培示范基地”的称号。目前,贵州省种植蓝莓150 km2,居我国各省之首,而“麻江蓝莓”种植规模120 km2,占贵州省种植面积的80%,产值达7.2 亿元以上,产业覆盖人口15 万人以上,引领了贵州蓝莓产业的发展。通过多年努力,以麻江县为核心的麻江蓝莓产业已形成集育苗、种植、加工、贮运、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并围绕麻江蓝莓产业实现农工文旅的互动融合发展。随着人们对优、新水果需求量的日益增大,美味且营养保健价值极高的蓝莓市场前景广阔,为此,2021年《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指出“大力发展火龙果、百香果、猕猴桃、蓝莓、地方名李、特色樱桃等优势水果,水果种植面积达到6 000 km2以上”,麻江蓝莓产业将会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但“麻江蓝莓”的发展也面临诸多瓶颈。由于种植规模的扩大以及企业和种植户对蓝莓的种植技术及生长特征规律把握不够,蓝莓的生长、产量受到影响;特殊的地理地貌,导致可利用土地面积减小,农民承包土地导致对土地流转难,难以形成全区域的种植,极大地增加了基地的管理难度[4-6]。因此,形成统一的质量管理、强化对“麻江蓝莓”的保护十分必要。

3 “麻江蓝莓”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对黔东南州蓝莓产业发展的影响

3.1 地理标志品牌是一种巨大的无形资产

实施产品地理标志品牌战略,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能够得到显著提升。相较于其他产品,受到地理标志保护的产品无形中提高了自身的声誉和身价,为消费者放心购买和使用提供了定心丸。“麻江蓝莓”被正式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标志着“麻江蓝莓”实现了从“无名小卒”到“大名鼎鼎”质的飞跃。

3.2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可以增强企业竞争力

企业申请使用“麻江蓝莓”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标识后,以地理标志为名片,依靠当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由于地理标志产品主要依靠当地特有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其他地域不能生产,因此减少了来自其他地域的竞争对手。同时,加上严格的质量控制手段并借助地理标志产品的特色和声誉,产品市场竞争优势可以得到显著加强,“麻江蓝莓”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对推动黔东南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麻江蓝莓果可直接食用,但产品保质期短且附加值有限。麻江依托蓝莓的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按照“麻江蓝莓”地理标志的要求,已攻克深加工过程中的技术难题,显著提高了产品附加值。近年来,黔东南州麻江县建有3 条速冻生产线,有总库容冷链设施达1.4 万t,年加工能力达1.2 万t 的蓝莓精深加工生产线。麻江本土蓝莓加工企业贵州蓝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已建成6 条蓝莓产品自动生产线,主营蓝莓果汁、蓝莓红酒、蓝莓原浆等系列产品,年产能达3 000 t 左右,销售额达1 500 余万元[7]。

3.3 促进农民增收

麻江紧盯蓝莓发展关键环节,大力推动农工融合,以“蓝之灵”等为代表品牌,推动了公司实体化、合作组织公司化、农民职业化,从种植、管理、储存、加工、销售等方面开展精细化全程服务,打造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民”的产业发展模式。蓝莓产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农民提供致富和就业机会,万余名返乡农民就业创业,为山区产业化增收开辟了一条新路。据统计,截至2022 年“麻江蓝莓”共带动20 657 人实现增收,其中带动农户3 116 人种植蓝莓(较2020 年的2 535 人增加581 人)、约8 200 人到蓝莓基地内务工(较2020 年的6 800 人增加1 400 人)、11 230 人流转土地及参与产业分红,从事蓝莓产业的农户年人均收入达9 600 元,比2020年的9 000 元增加600 元。同时,麻江鼓励县内合作社组织农户成立专业的麻江蓝莓生产基地劳务队,现已有3 家专业化的蓝莓劳务队伍,培养麻江蓝莓种植户上百人,为推动黔东南州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

3.4 带动全产业链新业态快速发展。

麻江蓝莓实施了“从0 到1”的突破,“从1 到N”的跨越,从1999 年第一株苗发展到120 km2,从麻江县发展到全州,成为黔东南州的主导产业,并辐射带动全省种植,推动集生产、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发展,带动旅游业等新业态发展。建成了以蓝莓为基础的麻江蓝梦谷蓝莓景区,目前该景区已申报国家4A 级景区成功,以蓝梦谷景区为核心,在其周边打造乌羊麻苗寨、河坝瑶寨、卡乌药谷江村等少数民族传统村落为新的景点,实现了产景互动、融合发展。利用丰富的蓝莓花蜜资源,在蓝莓林下开展放蜂授粉,仅核心种植区放蜂18 000 群,既能提升麻江蓝莓产量和质量,也能在养蜂中获得经济效益。

4 “麻江蓝莓”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目前存在的问题

4.1 对获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后的认识存在误区

地理标志产品申报成功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但为了取得长期发展,必须在质量标准严格的基础上使用和规范地理标志产品标识,不能因为获得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后就放松了对质量、工艺、标准等要素的控制。

4.2 各县市在打造蓝莓产业时没有形成统一品牌

黔东南州目前蓝莓种植面积将近120 km2,16 个县市都有蓝莓产业基地,但尚未完全形成以“麻江蓝莓”为载体的知名品牌。

4.3 对“麻江蓝莓”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宣传不到位

政府以及蓝莓生产种植企业对于“麻江蓝莓”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文化宣传与推广极为欠缺,没有开展品牌宣传工作,也没有对其产品的文化内涵进行宣传。

5 发展“麻江蓝莓”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策略

(1)政府应及时出台《麻江蓝莓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办法》,对保护产品的种植、施肥等作出具体规定。在种植产地的监管方面,各部门应强化监督检查力度,对冒充或违规使用“麻江蓝莓”地理标志产品标志的进行严厉查处;要对专用标志进行监管,要对申请标志、印制包装的规范、发放等进行统一的管理以及登记备案。强化对“麻江蓝莓”产品的监管,种植或销售“麻江蓝莓”的企业或合作社应严格按照《麻江蓝莓综合标准体系》进行种植和管理,确保蓝莓产品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使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经得起检验。要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标准以及蓝莓生产操作规程等,结合高端精密仪器设备检验对蓝莓生产、加工以及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管理,有效保障“麻江蓝莓”这一特色产品的优良品质。

(2)强化后期监管。“麻江蓝莓”经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产品后,各职能部门应严格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严格保护“麻江蓝莓”的种植、生产、流通和经营,维护地理标志产品的良好声誉。

(3)强化宣传力度,增强“麻江蓝莓”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知名度。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等各种网络宣传媒介,让更多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推广普及地理标志保护的相关知识及重要性,进而增强产品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促进企业和农民增收,真正体现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对当地经济发展或提升城市知名度的促进作用。

(4)树立品牌意识。借助“麻江蓝莓”地理标志品牌优势带动全州蓝莓产业并树立品牌战略,打造统一“麻江蓝莓”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品牌,各县市或企业申请使用该标识时必须标注“麻江蓝莓”,通过使用统一标识增强市场竞争力。

(5)将原贵州省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 麻江蓝莓》上升为国家标准,并加快推进麻江蓝莓国家标准编制工作。加快完成国家标准的编制能够快速提升黔东南麻江蓝莓标准化水平,提升“麻江蓝莓”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推动麻江蓝莓产业转型为高质量发展,为麻江蓝莓打入国际市场提供强有力支撑。

6 结语

地理标志产品具有地域性、稀缺性和唯一性,承载着黔东南州品牌建设的发展,也是麻江蓝莓质量标志和信誉标志。要以“麻江蓝莓”地理标志为契机,加大研发技术探索,优化蓝莓种植管理,提升生产技术水平,提高蓝莓的开发利用效率,最大限度提高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麻江蓝莓”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猜你喜欢

麻江黔东南州蓝莓
不同大蒜品种在凯里的适应性
捕鱼节上捉鱼忙
蓝莓建园技术
补妆
蓝莓姑娘
黔东南大山中读研
新常态下美丽乡村建设研究
古代含砷麻江型铜鼓研究
西海岸的蓝莓名片
甜甜的蓝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