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家校合作路径刍议
——以T市初级中学阶段家校合作调查为例

2023-10-27张晓青

西部学刊 2023年19期
关键词:共生家校双减

张晓青

(华北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唐山 063210)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家校有机合作方能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有力支撑。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明晰了家校育人责任,要求密切家校沟通,创新协同方式,推进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1]。2022年1月1日起我国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要求在结合家长需要的前提下,积极组织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促进家庭与学校共同教育[2]。作为家校合作的重要参与主体,家长对于丰富教育资源、增强家校合作效益起着关键作用。为推进“双减”背景下家校合作,了解家长在家校合作意愿、方式、内容等方面的实际情况,采用问卷调查研究方法对T市初级中学阶段家校合作进行调查,分析家长在家校合作过程中的表现及问题,借用共生理论分析框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家校合作的实践路径。

一、“双减”背景下家校合作现状

(一)“双减”政策下家校合作活动开展情况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各省市区开始探索开展家校合作的有效方式。“双减”试点城市上海充分发挥国资国企作用,在多个党员服务中心组织讲授非学科类培训公益课程,助力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育人机制不断完善。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为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河北省张家口市举办9场大型家庭教育报告会,通过公众号向家长推送家庭教育课堂180期;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着力打造“区级—整体统筹、社区—融合普及、学校—重点安排、年级—计划推进、班级—具体实施”的全方位、立体式区域家庭教育管理指导服务体系;河北省唐山市各县区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以促进“双减”政策落地实施:玉田县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曹妃甸区积极开展“让社会各界优秀人物走进校园,让学生走进各类育人场所”的“双进活动”,深入挖掘各类校外优秀教育资源,以充分满足广大中小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需求,从而使实践活动因地制宜呈现出地域特色。

(二)“双减”政策后家校合作研究现状

“双减”政策实施后学界对家校合作协同育人的关注度日益增加。有学者探究了“双减”背景下家校共育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如李美荟、赵慧君[3]认为“双减”政策下家校共育存在重管轻育、主体关系失衡、共育能力分化等问题,提出回归教育初心、明晰家校职责、整合教育资源等对策;杨新宇、卢晓中[4]从场域理论视角出发,认为当前家校社协同育人面临资本悬殊导致家校互动不良、惯习维系造成角色定位失败、场域入侵导致身体在场不足等三大问题。有学者通过构建教师家校社协同育人胜任力结构模型,提出教师家校社协同育人胜任力的提升路径,以此促进家校合作协同育人有效实施[5]。黄艳雁等[6]通过分析家校社协同育人现状,认为技术赋能可从形成合作动力机制、形成有序运行机制、完善高效监管机制、建立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以及探索多元评价机制等方面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

“双减”背景下家校合作协同育人成果颇丰,多从现实问题出发,力图探寻有效的家校社协同育人路径。在遵循政策指导的前提下,各省市区的实践凸显了地方优势和地域特点。从目前文献来看,家校协同育人研究较少聚焦初级中学阶段,且缺乏实地调研。本文结合共生理论分析框架,基于T市有关问卷调查数据提出加强家校合作协同育人的路径。

二、“双减”背景下初级中学阶段家校合作调查结果

(一)数据来源

为了解“双减”政策实施后初级中学阶段的家校合作现状,于2022年7月展开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T市范围内初级中学阶段的学生家长,分别抽取T市七区七县各一所初级中学发放调查问卷,共收到有效家长问卷835份。样本构成情况见表1,可见家庭育人环节中女性的参与比例远高于男性,男性参与家庭教育的积极性仍需调动。

表1 被调查家长的基本情况

(二)调查结果

1.“双减”背景下家校合作的认可度。本次调查问卷设置“您对‘双减’政策持有怎样的态度”以及“‘双减’背景下您认为家校合作是否有必”的问题,由表2可知,82.99%的家长对“双减”政策持支持态度,85.99%的家长认为“双减”背景下有必要进行家校合作,但仍有部分家长对“双减”政策持观望甚至反对意见,部分家长没有明确自身对家校合作的态度。

表2 家长对“双减”政策和家校合作所持态度

2.家校合作意愿。在家校合作意愿方面,54.13%的家长认识到家校双方均应占据家校合作主动权,并且88.14%的家长表示愿意主动与学校老师进行沟通交流,但如表3所示,与老师定期联系的家长仅占21.20%,这表明虽然家长家校合作意愿强烈但家校联系随机性较强。

表3 家长与学校联系频率

3.家校合作阻碍因素。在阻碍家校合作因素方面,如表4所示,时间不便的选中比列高达71.14%。家校合作意识与文化程度也构成阻碍家校合作的因素,影响合作的因素多元化。问卷中关于家长角色定位的问题反映着阻碍合作的因素,41.20%的家长认为其处于服从者地位。这表明家校合作中部分家长的角色感知是错位的,其责任边界仍需明确。

表4 阻碍家校合作的因素

4.家校合作内容。如表5所示,家校合作内容主要集中在学生成绩、心理状况、品德和行为习惯三个方面。在问及家校合作主要目的时,高达91.86%的家长选择子女在校表现情况。这表明目前家校合作的关注点在学习方面,家校合作局限性较明显。

表5 家校合作内容

5.家校合作方式。在家校合作方式方面,如表6所示,83.83%的家长通过电话或微信、QQ等即时通信工具与学校老师沟通交流,以教学开放日作为家校合作方式的仅占18.68%。此次问卷中60%以上的家长意识到家校合作方式多样与否、开展活动是否频繁是影响家校合作效果的主要因素。这表明目前单一的方式、内容针对性不足的活动影响家校合作的效果。

表6 家校合作方式

(三)结论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双减”政策得到了广大家长的认可,大多数家长能够认识到此背景下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目前家长家校合作意识相对较强,但家校合作随机性强、阻碍因素较多、合作内容多局限于学生成绩、合作方式单一。因此,“双减”背景下寻求有效的家校合作实践形式成为当务之急。

三、共生型家校合作路径

“双减”背景下家校合作应以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为目标,以相互尊重、互惠互利为前提,以合作为途径构建良性循环的模式。家校合作牵涉包括政府、学校、家庭、社会以及政策、机制等要素,不仅需要从整体上把握,也需要理顺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其过程中所展现的合作共享、互惠互动的行为,彰显出“共生”特性。共生的要素包括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共生系统是指由共生单元按某种共生模式和共生类型构成的共生关系的集合[7]。从共生理论出发,将家校合作看作整体的共生系统,从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三个部分建构互惠互利的共生型家校合作模式,助力“双减”政策下家校合作共同育人,推动“双减”政策有效实施,提升家校合作效能。

(一)修正观念偏差,增强共生单元聚合力

共生型家校合作系统由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等共生单元构成,共生型家校合作的良性运转离不开共生单元间的密切配合及彼此之间相互依赖的作用,这要求共生单元增强自身主体意识并找准定位。

1.政府社会层面。在“双减”与教育协同发展的宏观背景下,政府与社会各界应转变旧思想,增强自身教育引导以及教育协同的共生体思想,牢固树立家校合作促进良好教育生态构建的意识,充分发挥政府与社会在共生系统中的主体地位,积极为共生型家校合作提供政策引导与教育资源。

2.学校与教师层面。学校与教师应与时俱进更新自身定位,科学合理规划家校合作方案,改变以往家校沟通中其占据绝对主动的观念并改变在家校交流中高高在上的态度。进行家校合作活动策划时为家长参与家校活动提供便利以增强家长的主动性,学校应与时俱进多方位考虑家长的现实需求及学生家庭背景的多样性,增强自身的胜任力,增强开展家校沟通的能力,采取差异化的家校冲突应对方式[8]。

3.家长与学生层面。以家长和学生作为突破口,提高其家校合作的思想意识、参与能力。挖掘家庭教育资源,将家庭深度融入家校共同体建设;通过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建立有效的家校合作认知体系,纠正其错位的角色感知;鼓励作为家校合作受益人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家校合作活动中,充当教师与家长信息沟通的有效媒介,主动化解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冲突,提高教师与家长间的沟通效率和质量。

(二)拓宽内容,建构家校互惠共生模式

各级各类学校应在家校合作理念及实践活动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增强学校及教师家校合作胜任力。在现有家校合作基础上,依托“双减”政策要求的课后延时服务,将其内容延伸到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五育并举为培养高质量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夯实基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并非学校教育的补充教育,共生型家校合作过程中除传统意义上的家校合作内容外,应积极开发家庭教育资源,有效整合社会教育资源,依托家校社协同机制,搭建“互联网+”家校合作实践平台,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开发完善合作内容,实时互动激发多元主体的合作动力,构建家校互惠互利的共生模式。

(三)健全制度,增强共生环境驱动力

加强家校合作的制度保障是共生型家校合作的必然要求。首先,出台有关家校合作的教师培训制度,保障预备教师接受高质量的家校合作观念输入及方式指导,新教师上岗后进行因地制宜的家校合作相关培训。其次,建立健全家校合作考核机制,将家校合作育人成效纳入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和教育质量评价重要内容,促进学校改善目前的家校合作方式。最后,完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制度。搭建“互联网+”家庭教育服务平台,开设家长学校并开展针对性的学习教育活动,拓宽家长接受有效家庭教育指导途径,增强其参与教育活动的信心和底气。

猜你喜欢

共生家校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