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生态美育研究:缘起、进展与前瞻

2023-10-27霍巧莲何齐宗

美育学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美育美学生态

霍巧莲,何齐宗

(1.井冈山大学 教育学院,江西 吉安 343009;2.江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

全球性生态危机是人类生存面临的共同问题,重构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新的时代命题。受西方环境美学的影响,同时也缘于我国美学对生态危机的反思,20世纪90年代中期,生态美学在我国发端,生态美育也随之受到关注。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是国民具有良好的生态审美素质。我国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美育对造就时代新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也受到空前的重视。生态美育作为生态性融入的美育新形态,其价值也将愈加彰显。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美育体系,迫切需要深化生态美育研究。1998年,生态美育研究在我国开始起步。20多年来,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不少进展,同时也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本文拟回顾我国生态美育研究的缘起,梳理取得的主要进展,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旨在为今后的生态美育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一、生态美育研究的缘起

我国生态美育研究兴起于20世纪末期,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是其产生的社会现实根源,美学学科发展的推动是其发展的内在动力。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工业国家的自然环境遭到严重污染,生态被破坏,形成了生态危机。当前生态危机已经全球化,并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人类必须重新审视人与环境的关系,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发展已是历史的必然。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自然生态也有所破坏,造成了环境问题。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学术观点出现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后逐渐上升为国家的发展政策和发展方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从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的“两个文明”,发展到“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再到当前的“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要求。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需求推动美育的生态转型。生态文明建设对人的生态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将人的生态素质看成是人的最基本的一种素养。人的生态素质主要包括生态科学素质、生态伦理素质和生态审美素质等,生态审美素质是生态素质的重要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具有良好的生态审美素质的一代新人,他们不仅要有生态审美知识和生态审美观念,更要有生态审美的表现能力、创造能力,追求生态审美生活。一代新人生态审美素质的形成有赖于生态审美教育,这也是生态文明建设赋予美育的时代使命。

(二)生态美学发展的推动

随着生态危机的严重化与全球化,生态学迅速发展并人文化,形成世界性的生态思潮。20世纪80年代后,生态学取得长足发展且渗透到其他学科,形成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美学、生态社会学等新的交叉学科群。生态学及其交叉学科的发展为生态美育奠定了理论基础,而生态美学是生态美育的母体。

我国的近现代美学体系是参照西方美学体系而形成的。20世纪,我国美学发展经历了由分散到综合再到新分化的过程。50年代之前,我国美学处于分散发展状态。50年代至80年代,两次美学大讨论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美学(尤其是实践论美学)的主导地位。80年代到90年代末,实践论美学的认识论根基、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以及人化自然的理论局限被学界重新审视,出现了反实践美学和超越实践美学的浪潮。实践论美学发展的内在困境迫使美学转型而产生新的分化。生命美学、生存美学、体验美学、环境美学、生态美学等相继出现。生态美学是美学与生态学有机结合而形成的新的美学理论形态。曾繁仁认为生态美学的产生是美学的重要突破。它以生态中心美学观突破了人类中心美学观,以生态世界观超越了工具理性世界观,以有机整体的思维方法超越了主客二分的认识论。它意味着一个旧的美学时代的结束和一个新的美学时代的开始。[1]

2000年后,生态美学迅速发展并逐渐成为美学研究的热点。有学者指出,“在中国学界,生态美学呈燎原之势,研究者甚众。生态美学成为美学的前沿问题”[2]。2010年,《光明日报》《学术月刊》将生态美学及其他生态文化研究列为当年的十大“学术热点”之一。[3]当前,生态美学成为我国美学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和学术前沿。生态美学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人类与自然生态的关系,其根本价值追求与最高审美标准在于人类与自然生态之间平衡互动、和谐共生的审美关系。作为理论形态的生态美学如何落地?质言之,生态美学理想的价值立场如何实现?生态美育被认为是生态美学发挥作用的重要渠道和途径。曾繁仁指出,倡导生态审美教育是当前美学学科的重要任务之一。[4]生态美学已是当代中国美学的一种新型理论形态,而走向生态美育则成为其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生态美育的母体是生态美学,生态美育研究源于生态美学发展的直接推动。

二、生态美育研究的进展

我国生态美育研究首先在美学学科领域兴起,后来拓展到教育学(含美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1998年,卢君臻在《教育生态环境简论》(刊于《临沂师专学报》1998年第2期)一文中第一次提及生态美育问题。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论断,此后生态美育研究开始升温。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之后,“建设美丽中国、促进绿色发展”的时代主题催生了学界对生态美育的热烈探讨。20余年来,我国生态美育研究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下面将分述之。

(一)生态美育的内涵阐释

1.生态美育的界定

1999年,李范主编的《美育基础》首次阐释了生态美育的内涵,认为生态美育是利用生态的美来陶冶人,并推动人类更好地保护生态美,创造生态美。[5]祁海文指出,生态美育的核心内涵是建构生态审美观,这种审美观以人类生存与自然生态保持和谐共生、平衡互动的审美关系为终极价值指向。[6]丁永祥等认为,生态美育是基于生态原则,并将生态原则提升为审美原则的一种教育,它重在生态观、生态审美观、生存观的培养。这个界定除提出培养生态审美观外,还增加了生态观和生存观的内容。[7]34-35曾繁仁提出,生态审美教育是用生态美学的观念教育广大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使之确立必要的生态审美素养,学会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然、关爱生命、保护地球。[4]秦初生将生态美育界定为:培育审美者生态审美意识与生态审美能力,陶铸生态审美人格,使审美者按照生态美的规律生存与实践,最终实现生态审美人生与审美世界整生的教育。[8]还有学者提出从广义和狭义等多种视角理解生态美育的内涵,认为广义的生态美育指“生态”“审美”“教育”有机结合的所有理念与方法的总称;狭义的生态美育是指实践层面作为教育形式的生态美育,是运用“生态美”、生态美学理论与生态审美等塑造“生活的艺术家”的所有教育形式的总称。最狭义的生态美育指学校生态美育,它是运用“生态美”、生态美学理论与生态审美等作为教育手段或理念而组织实施的教育活动。[9]

综上所述,学界对生态美育的理解脱胎于生态美学,对于生态美育所要培养的人的生态素质由生态审美意识发展到生态审美能力再到了生态审美人格。总的趋向是认识的全面性在增强,但是统一的认识尚未形成。

2.生态美育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由于生态美育是多学科交叉发展的结果,为了厘清生态美育的含义,研究者对生态美育与相关概念进行了多角度的辨析。

生态美育与生态美学。曾繁仁指出,生态美育是生态美学的重要构成及其作用发挥的重要渠道。[4]祁海文认为,生态美学的核心问题是人类的存在、发展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生、平衡互动的审美关系的重建,它的兴起是一场深刻的“美学革命”,走向生态美育成为生态美学发展的必然选择。[6]丁永祥等认为,生态美育是生态美学理论应用于实践、开创生态审美新生活的桥梁。[7]133人们较为普遍地认识到,生态美学是生态美育的理论基础,生态美育是生态美学的一个构成部分,是生态美学理念的实践形式。

生态美育与美育。学界普遍认为,生态美育是美育发展的新的转向。曾繁仁指出,生态美育是当代美育的生态转型。[10]张超认为,由于我国美育在现实中的困境,生态美育是美育发展的新转向。[9]季芳指出,生态整体审美观是生态美育有别于传统美育的新内容。[11]虞卓分析了二者的隶属关系,认为美育包含生态美育,二者具有内在一致性,都是通过对受教育者情操的培育来增强其审美意识与审美境界。他进一步对二者作了区分,认为生态美育在美育中增加了生态观念,将生态观念与美育相融合,而普通美育并没有侧重生态方面。[12]罗祖文认为,生态审美教育较之审美教育,在哲学基础、审美范式及目标上都具有不同的特点。[13]

生态美育与生态教育。曾繁仁认为,生态美育与环境教育关系密切,前者是后者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也是后者的一个重要理论立场。[4]龚丽娟指出,生态美育从传统的生态教育发展而来,从培养生态人发展到培养生态审美人。[14]虞卓提出,生态美育与生态教育关系密切,二者目标一致,具有统一性。[12]丁永祥从学科归属及目的旨归方面对生态美育和生态教育作了区别。他指出,生态美育属于人文教育,它虽涉及生态问题,但主要从人的存在角度关注人的生态意识和存在观,核心是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观、生态审美观;生态教育则属于科学教育,重在传达生态知识。[15]

学界对生态美育与相关概念的辨析,初步明确了生态美育具有生态学、环境教育学(生态教育学)、生态美学、美育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性质。从学科归属看,生态美育既可作为美育体系的一部分,又可作为环境教育和生态教育的一部分。

(二)生态美育的特点揭示

生态美育的特点使其与其他教育或美育形态相区别。对生态美育特点的把握有利于深化对生态美育内涵与本质的认识。

丁永祥等将生态美育的特点概括为生态性、内指性和现实性。他们认为,生态美育是以生态为核心的审美教育,具有生态性;是从形象入手诉诸情感的审美教育,具有内指性;是关注现实存在的审美教育,因而也具有现实性。[7]59-87季芳指出,生态美育具有三个特点:生态美育是以生态生存为基础与起点的美育,它注重培养生态理性和公正客观的自然生态观,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因此,生态美育的第一个特点就是生存与审美的统一;生态美育立足于人类整体生存,是每一个个体必须完成的美感教育,因此,生态美育具有规范与自由相统一的特点;生态美育让每一个个体认识到其生态审美的价值以及在整体生态中的重要地位,并将生态美化落实于每一个个体的生活实践,因此,生态美育体现出个体与大众的统一。[11]在秦初生看来,生态美育除季芳所说的上述三个特点外,还具有一元性与多元性统一、行动与体验统一的特点。生态美育的一元性即生态审美性,而多元性是指生态美育发展到生态活动圈、生态文化圈。生态美育由生态美、科技美、人文美及艺术美等共同形成多层次的审美生态,是对以艺术为核心的传统美育的突破。生态美育强调全身心参与,增进人对环境的参与式体验。另外,生态美育要求知行统一。在实践中,审美者不能止于审美体验,还要以行动创造美以及美的生活。因此,生态美育是行动与体验的统一。[8]罗祖文从生态审美教育与现代教育相区别的角度阐释生态美育的特点。他认为,生态审美教育在哲学基础、审美范式以及目标任务方面,均具有不同于一般审美教育的特点。他将生态审美教育视作一种特殊的情感教育、价值教育、伦理教育和责任教育。[13]生态美育是一种特殊的情感教育,其特殊性在于除能满足自身情感需要之外,还包含着科学认知情感和伦理道德情感。在审美情感的对象上,现代美育旨在激发人们对“美的艺术”的情感,以艺术来“宣泄”或“净化”人的情感;生态美育中的情感则指向自然,激发起人们审美地对待自然的情感。生态美育的价值性体现于“生态整体主义”立场,坚持自然界内在与外在价值的统一。生态美育的伦理性则体现于生态伦理观,主张人与万物平等,以无害于自然的完整、稳定与平衡为人类行为的道德底线。生态美育的责任性体现于要让欣赏者在心中升腾起一种生态责任感,从而自觉承担起相应的环保责任。

(三)生态美育的价值剖析

价值问题是生态美育的基本理论问题,学界对生态美育价值的关注主要包括个体生存与发展层面的价值、社会发展层面的价值、生态环境保护层面的价值等。

丁永祥认为生态美育的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具有特殊的生态保护意义。人具有生态审美意识之后,内在的爱美之心就会将生态保护变成人的自觉行动。[16]二是可以提升人的生存境界。生态美育可使人类生存实现自然与社会的整体和谐并实现对生命过程美的追求。[17]三是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他认为生态美育以和谐为中心,因而能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方面发挥促进作用。[18]龙静云等认为,生态美育可以激发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意识,是实现生态美的重要手段之一;开展生态美育是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需要,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生态美育是传统美学价值转向的必然趋势,有助于促进当代美育的转向。[19]申扶民分析了生态美育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认为建设生态文明需要人们树立起生态文明意识,而实现这一目的最切实可行的途径即是推行生态美育。[20]他还从两个共同体重构的角度阐发了生态美育的价值,即在生态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构成人类的美好家园。生态美育旨在培养和谐共存共生的审美理想,引导人们超越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同时,可以培养人们超越极端个人主义、种族(民族)主义、国家主义观念,树立人、种族、国家之间和谐共存的生态审美理想。[21]申扶民还认为生态美育对审美以及人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生态审美教育对新感性的塑造,审美才真正回归感性学的本位,人也因而成为人所应是的自由之人。[22]史红从建设“美丽中国”的角度,提出生态美育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途径。[23]

对生态美育价值的认识,从个体发展角度,涉及生态美育推动个体全面发展、促进审美能力的提高、实现个体的生态审美生存等。从社会发展角度,研究者看到了生态美育对和谐社会建构的意义,以及对“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价值,还关注到生态美育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和发展的价值。从生态保护的角度,研究者阐发了生态美育对生态保护的积极作用和特殊意义。

(四)生态美育的目的厘定

曾繁仁对生态美育的目的描述侧重一般性,突出生态美育目的应该包含培养人的生态审美态度和生态审美意识。[4]丁永祥从实现“诗意栖居”的人类生存理想出发,认为可持续发展要求将“经济人”转变为“生态人”。他所提出的“生态人”具有人地和谐的自然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以及重视生命过程之美的生命观。他认为生态美育在培养“生态人”上具有独特的优势,生态美育应该培养人的生态意识,树立审美理想,引导审美生活,目的在于造就“生态人”。[24]罗祖文指出,生态美育旨在培养人的生态审美意识和生态审美理想,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类与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和谐的、共生的审美生存状态。[25]季芳认为,在生态整体审美视域中,生态美育的最终目的是建构主客体共同的生态审美世界,而建构精神生态美则为生态美育的首要目标。[11]龚丽娟指出,生态审美世界与艺术人生的生发构成了生态文明时代的两翼,整生化的生态美境与艺术人生是生态美育的现实意义与终极目标。[14]也有人指出,生态美育的根本目的是对人与自然的新感性塑造,以此重建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22]史红认为,生态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生态审美人”。她阐释了“生态审美人”所应具有的新质:作为生态审美主体,拥有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视“人—自然”为有机整体;具有生态审美意识,具备生态审美素质,过生态审美生活。她还将“生态审美人”的整体目的分解为生态审美的观念、态度、情感、境界、责任、价值、行为和能力8个具体目标。[23]

对于生态美育的目的,研究者考量的侧重点不同:有偏于哲学意义上的终极性目的的探讨,也有侧重社会发展现实性目标的思考。另外,考察生态美育目的的角度也有差异,主要有人的生态审美素质角度、人和世界实现生态审美统一的角度。对生态美育目的的研究,总体趋势是从对生态美育目的偏于一般性的、侧重宏观的描述,发展到“生态审美人”所应具备的具体素质的阐释。

(五)生态美育的实施策略

学界针对生态美育实施的研究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的研究开展得较早,近年来则对微观层面的关注较多。从总体上看,生态美育实施的研究呈现出视线下移、微观化发展不断增强的趋势。

1.生态美育实施的宏观思考

丁永祥指出,生态美育的实施需要多方努力,政府、学校和家庭是责任主体。政府应高度重视生态美育,在社会的生态化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学校是生态美育的重要阵地,而青少年的生态美育是学校生态美育的重点。家庭是生态美育的基本单位。[15]虞卓指出,在生态美育的实施中,政府、学校和家庭应分别发挥倡导、教育和示范作用。[12]史红着眼于“美丽中国”建设,提出要发展全民性的生态美育。全民性体现在学校、家庭与社会三方各尽其责。学校应着眼于“美丽中国”建设,把学生培养成为“生态审美人”。家庭应着重于绿色生活方式与生态生存观念的建立。社会则担负着全方位的生态美教育任务,不仅要培养全民性的公共意识,而且要全面营造建设“美丽中国”的风气。[23]

2.生态美育实施的微观探索

生态美育实施的微观探索是近几年研究的一个新的热点。这类研究主要在学校教育领域,大致可归为三方面:一是生态美育融入学科课程(艺术课程、人文课程、校本课程)的研究;二是生态美育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三是学校生态美育的实施途径研究。

生态美育融入学校学科课程的研究方面,2002年侍春生最早提出在语文课中融入自然生态美育的问题。他分析了在语文课中进行自然生态美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为在语文课中有意识地融入自然生态美育是学生接受自然生态美育的重要途径。[26]吴素萍分析了语文教育中生态意识缺失的现状,认为随着生态美学走向实践,语文教育是生态美育建构不可忽视的领域。[27]胡牧研究了大学人文课程中生态美育的实践问题,他评介了广西民族大学在人文教育课程(美学、文学概论、影视鉴赏与批评)中实施生态美育的策略和路径,认为对课堂教学中生态美育的实施具有示范和开拓意义。[28]

生态美育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方面,杨金芳等开展了小学生态美育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认为生态美育校本课程建构的重要意义在于能激发小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可以引导他们追求与创造生态美,并介绍了生态美育校本课程的板块: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分别指学科渗透、分层类的主题活动以及特色校本教材。[29]

在学校生态美育的实施途径研究方面,周明红等人探讨了小学生态美育的实施途径,他们评介了桐乡市春晖小学采用生态项目探索生态美育融入学科教学的两条途径:一是生态项目按一定链式程序开展,每一环节都匹配以相应的实践活动或学科知识;二是将各门学科整合在整个生态项目之中,实现全科融合。[30]王鹏从增强小学美育实效的角度,探讨了生态美育的实施路径,其中包括将生态美育的法则渗透于其他学科教学以及无痕嵌入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31]另有少量国际比较研究的成果出现,如曾繁仁对日本广岛大学生态美育的实施情况进行了介绍。[32]

生态美育实施微观层面的探索现已覆盖小学至大学。生态美育融入学科课程方面的研究成果最多。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生态美育的融入以及高校思政、人文课程中实施生态美育的研究,初步展示了生态美育通过学科渗透发掘不同学科生态美育资源的研究取向。校本课程开发是生态美育实施的重要路向,对推动生态美育的实践意义重大。

三、生态美育研究的前瞻

如前所述,我国的生态美育研究在诸多方面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成果。但是由于生态美育研究的历史还较短,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方面。同时,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对生态美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展望未来的生态美育研究,本文试提出三个着力方向。

(一)拓展研究的视野

未来的生态美育研究需要进一步拓展视野,需要加强生态美育的跨学科探索。生态美育涉及生态学、美学、教育学、美育学等多个学科,它以生态学为基础、以美学为依托,还要遵循教育(美育)的规律。因此,它具有多重综合的边缘性与多学科的复杂性。生态美育的这一特点,决定了任何单一学科视角的研究都是自设局限。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与生态美育也存在着某种关联,生态美育研究也需要从中汲取营养。生态文明建设不是空中楼阁,需要以人民的生态科学素养、生态生存理想、生态审美意识与能力、生态判断力及决策力等为根基。从政治学、社会学角度探索生态美育与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内在机制,促进生态美育社会价值的实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求。生态美育是具有鲜明情感性的人文教育,从哲学人类学角度进行研究,其文化品格与人文价值的认识将会有新的突破。生态审美属于心理体验,从心理学角度探索生态审美心理发展规律可以为生态美育提供心理依据。多学科多视角的“整合之眼”,将会揭示生态美育多侧面的“景观”,在对其进行全景式考察中不断深化认识。

(二)深化研究的内容

生态美育需要深化研究内容,其中重新审视生态美育的内涵、构建生态美育的基本理论尤为重要。当前生态美育研究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对其内涵存在众多不同的理解,有的关注生态审美意识的形成,有的侧重生态审美能力的发展,有的强调生态审美人格的培养。厘清生态美育的意涵,关系到对生态美育研究对象及内容的认识,也关涉研究可从明确、统一的基点来展开。与内涵界定密切相关的一个问题是相关概念的混淆。当前生态美育的相关概念数量多且相似度高,诸如生态美育、生态式艺术教育、生态教育、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生命美育等概念之间内涵多有重合,概念混用问题不容忽视。同时,当前生态美育的基本理论还较为薄弱。已有研究对生态美育的价值、目的、任务等基本理论问题有所关注,但是认识还比较零散与浅表。生态美育的学科论、本质论、价值论、目的论等核心理论,迫切需要加强研究。生态美育的学科问题和本质问题很少有人关注。关于生态美育的价值,还没有作为一个专门问题进行探讨,只是在讨论生态美育的作用、意义时有所涉及,并且大多集中在外在价值上,缺乏内在价值的深入认识。生态文明建设对人的生态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生态美育应该担负什么任务、达到怎样的目的,也是必须要明确的问题。已有的生态美育目的研究从个体角度、从人与世界统整的角度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但尚未将生态美育置于我国现代美育目的观及其演变的历史视野,也缺乏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现实需求的深入考量,因而社会历史感与现实针对性不够。同时,生态美育目的的类型、层次与内容等问题也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改进研究的策略

生态美育研究策略的改进,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作出努力。一是要树立生态美育研究多元范式的方法论思想。我国现有的生态美育研究以思辨为主,研究范式比较单一。由于生态美育的内容具有弥散性与广泛性,其实施具有多主体性与系统性,这就决定了生态美育研究的复杂性。因此,对生态美育的研究,在方法论上需要秉持多元范式。二是要注重实证研究。这是生态美育研究采用实证方法的一种探索。未来的生态美育研究需要扎实深入的实证研究。生态美育从学科归属看是属于美育,具有美育本然的实践品格。生态美育的实践现状、实施效果,或者群体(个体)的生态审美感受、生态审美能力、生态审美意识等发展状况,无疑需要实证研究的介入。三是要注重国际比较研究。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早于我国,其生态环境问题出现与研究也早于我国,相关成果对我们有借鉴和参考价值。但是,目前我国的生态美育比较研究还非常薄弱。未来的生态美育研究应注重比较研究,以开拓国际视野。

猜你喜欢

美育美学生态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纯白美学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