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社联动”到“五社联动”的转换逻辑及实现路径*

2023-10-27许宝君陈伟东

浙江社会科学 2023年9期
关键词:三社联动民政部社会工作者

□ 许宝君 陈伟东

内容提要 “三社联动”面临“四个不够”问题,“五社联动”应运而生。从“三社联动”到“五社联动”的转换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要求,这种转换不仅是一个数量的变化,而且也是治理逻辑的深刻变革。其在治理目标、治理主体、治理机制和治理资源四个方面都有所变化,由此形塑的社区治理模式也有所深化。深层次看,“三社联动”秉持二分逻辑,是“国家-社会”关系的产物,目的是促进政社互动。“五社联动”秉持三分逻辑,是“国家-社会-个体”关系的产物,注重激发居民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能够更好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调解与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目标。为实现两者的有效转换,需着力解决好“联什么、怎么联、如何动”的问题,关键是要利用治理技术完善联动结构、健全联动机制,打造社区治理共同体。

一、从“三社”到“五社”仅仅是数量的变化吗?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长期以来,国家十分重视社区治理工作,颁布了多项扶持政策,从这些政策中可以看到社区治理模式和方向的转换。2013年11月,国家民政部在借鉴上海“社区、社工、社团”三社互动经验的基础上,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的意见》,正式提出“三社联动”的思路和构想。自此,“三社联动”成为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的重要举措在全国推广。“三社联动”是指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在一定场域中围绕居民形成的治理活动,①其通过权力格局重组、职能角色定位和互动网络构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破解社区治理困境。②“三社联动”的基本运作思路是:社区居委会提供实践平台,社会组织借助社区平台,依靠专业社会工作者的知识和技能为社区居民提供产品和服务。2015年10月,民政部在重庆召开“三社联动”推进会,要求各省加快推进。2017

猜你喜欢

三社联动民政部社会工作者
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对职业流动影响的研究——基于对广州市社会工作者的调查
民政部召开民政领域社会工作推进视频会议
论我国人口促进社会工作者核心能力的培育
探索苏北特色农村社区的建设新路
高校融入“三社联动”社区建设创新发展探析
服务型政府视域下优化“三社联动”机制问题探讨
社会服务机构中社会工作者激励因素研究
民政部发布《开展婚姻登记信息共享的通知》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
民政部公布《基金会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