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背景下传播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探赜

2023-10-26赵红艳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3年11期
关键词:传播学文科专业课程

赵红艳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一、引言

传播学于20 世纪40 年代形成于美国,是当时大众媒介兴起、社会科学领域蓬勃发展背景下的产物。改革开放后,传播学被引入中国,并伴随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崛起而获得了发展机遇。传播学因其与社会现实密切相关的学科属性,如今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显学”。传播学自传入中国以来一直在经历本土化的历史磨合。在此过程中,政治使命和价值引领对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学科体系尤为重要。高校传播学教育在促进学科中国化发展的同时,也担负着培养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接班人的使命,因此,在高校传播学专业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政元素是新时代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现实需求。2018 年,中共中央要求“高等教育要努力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正式提出“新文科”概念。新文科理念所蕴含的学科交叉、知识应用、适应国情等要素与传播学学科属性有较高的契合度,因此,其能够为传播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价值标准与发展思路。

二、传播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虽然传播学和新闻学同属于新闻传播学二级学科,但是二者具有不同的学科属性。传播学侧重理论研究和宏观研究,新闻学则偏重业务研究和微观研究。因此,和新闻学相比,传播学具有更开阔的研究视野,是研究人类社会整体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学科。相较于新闻学明确的意识形态属性,传播学关注的内容更加复杂和多元,这也体现了传播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传播学专业本土化建设需要夯实“四个自信”

经过中国学者的不懈努力,中国传播学早已跨过直译西方著作、照搬西方理论的初级阶段。但不可否认的是,传播学发源于西方,很多概念和经典理论都带有鲜明的西方社会痕迹和时代特征。目前,个别学者仍遵循“唯西方论”理念,照搬一些源自西方社会的新名词、新理论,以彰显学术创新。传播学是与社会现实密切相关的学科,其理论要以本土文化为发展基础。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以知识的适用性为前提,对每个理论都要有追本溯源的精神,弄清其来龙去脉,同时,结合我国国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以改进和运用。对于错误的观点和倾向,则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底蕴,加以指出和改正。

(二)传播学专业“重技术,轻人文”的传统需要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价值提升

大众媒介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技术演进史,而传播学立足媒介传播现象,也要依托技术的发展。此外,传播学特殊的产生背景使得这一学科自诞生之日起就具有文理交叉、学科相融的特性。虽然传播学作为一门学科,直接源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社会科学,但其也借鉴了自然科学中的思想,如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因此,“重技术,轻人文”的传统在传播学教学和科研中延续至今。人类文明的发展使得新技术层出不穷,而聚焦于人类社会信息系统的传播学也体现出浓厚的技术色彩。传播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使命是秉承“大传播”的理念与宗旨,立足人类社会发展的宏观视角,挣脱技术理性的拘囿,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构建全方位、复合型育人大格局。

三、新文科背景下传播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发展思路

与传统文科相比,新文科的“新”体现为打破专业壁垒和学科障碍,为学生提供更契合现代社会需求的素养训练[1]。有学者概括了新文科的特性:一是学科之间的交叉变得越来越多;二是知识生产呈现新模式;三是需适合国情发展需要,体现中国特色[2]。新文科理念为传播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

(一)传播学专业交融型体系构建需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

新文科的核心理念是“交叉”,不仅提倡文科范围内各专业的互补与渗透,也鼓励文理学科间的观点碰撞与资源共享,这一理念恰好契合数字化时代新型传播学体系构建的发展主旨。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兴起,诸多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等运用到新闻传播生产、分发等领域;同时,各高校也将传播学教育纳入科技强国发展轨道,与自然科学领域诸学科进行深度融合。技术驱动下的传播学教育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定盘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传播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指引和行动指南[3],准确把握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防止陷入“唯技术论”的泥淖。

(二)新时代新闻人才应具备责任担当和家国情怀

在人才培养方面,新文科建设强调创造性、适应性与卓越性的战略意义,强调满足新时代的人才需求。传播学专业学科体系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其要求传播学专业不仅要为媒体机构输送职业化的新闻传播工作者,同时也要满足中央和地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门的人才需求。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短视频、直播等自媒体传播形态在社会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大,很多传播学专业毕业生在新媒体岗位从事策划、宣传、运营、推广等工作,在更广泛的意义层面发挥着信息传播、内容把关、舆论引导的作用。因此,传播学教育要将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深厚的家国情怀融入教学全过程,培养一批有责任、有担当、有崇高使命感的复合型人才。

(三)全球化趋势要求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传播学

新文科建设强调文科发展应有中国特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把握3 个方面,即体现继承性、民族性,体现原创性、时代性,体现系统性、专业性,要“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与法律制度”[4]。在新媒体视域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传播学理论内容不断丰富、学科理论体系不断完善[5]。在国际舆论环境日趋复杂的社会背景下,传播学教育担负着立德树人的培养使命,不仅要做好全球化与本土化的有机融合,使学生具备开阔的国际视野和战略眼光,同时又要扎根本土、立足国情,使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四、新文科背景下传播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路径

在新文科理念指导下,传播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要符合时代特征,以满足时代需求为己任。

(一)课程内容设置与价值认同相契合

课程思政不是刻板说教和强制性灌输,而是用思政逻辑架构课程体系,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教学内容,进行潜移默化的价值引导。首先,在宏观层面,教师应充分利用传播学专业课程根植社会现实的优势,通过观照现实培养学生的价值认同。教师可以运用联系现实、现身说法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度认知、理解现实社会,强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守和传承,让学生在实践中充分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提高学生作为一代新人应具有的政治认同、文化素养和责任意识。例如,教师在讲授“明确报道思想”“获取新闻线索”等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赏析历年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及记者后记,进而深刻体会新闻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民众的需求,从而培养学生心系国家和百姓的社会责任感;在讲授“新闻采访实施”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融入“好记者讲好故事”典型事迹,阐释作为记者需要具备的专业素养、职业道德和责任担当。

其次,在微观层面,教师要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并找到思政元素与学生兴趣之间的契合点,消除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抵触和逆反情绪。兴趣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源,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传播学专业课程多人物、多作品、多案例的特点,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语言进行讲授,引导学生以史为鉴,理性看待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增强职业使命感和职业道德意识。因为传播学具有统观人类信息传播活动的专业属性,所以社会任一领域中的素材都可成为传播学专业课程的典型案例。因此,教师在课程设计时要思路开阔,如通过赏析中国新闻奖优秀作品,或组织学生对如何运用隐性采访、调查性报道等特殊报道形式监督和引导舆论进行讨论,让学生充分意识到新闻报道所能产生的巨大社会效应,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法律意识、道德标准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教师还可通过引入《新闻记者》杂志十大假新闻、《人民日报》南丹矿难事件报道及部分记者失范行为等案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提升理论素养。

(二)利用新型教学方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寓教于乐、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是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必要保障。面对生长于新媒体环境的“Z 世代”学生群体,运用新媒体形式进行教学创新是拉近师生距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时代契机。一方面,尊重自媒体时代学生的信息接收习惯,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短视频等微传播形式进行师生、生生之间的知识与信息共享,进而搭建中国大学MOOC(慕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场景。例如,教师可以依托一些课程的实践教学需求,让学生以小组或个人的形式拍摄微电影、微视频,制作广告作品,维护微博平台等,使学生在更为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将对知识的获取纳入到常态生活轨迹中。教师则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融入思政元素,调动学生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新媒体环境打造跨学科平台,依托部校共建、校企共建、校媒协同等平台,积极与媒体、企业进行合作,探索“教学研用”一体化培养模式,开展政产学研协同育人[6]。教师可以设置社会实践和调研环节,在策划、采访、写作、编辑、推送等实践操作中,加深学生对社会现实的了解,使学生通过对社会热点的把握增强职业敏感度和责任感。对于一些业务性、操作性较强的课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主选择问卷调查、小组访谈等研究方法聚焦现实,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关注社会中的热点问题,如人口老龄化、区域发展差距、教育改革、环境和生态保护等,尝试以短视频、直播、vlog 等新媒体时代的最新形式进行报道与传播。通过此实践过程,既能倒逼学生深入观察社会、理性看待转型期的社会发展现状,认识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保持社会良性运行的正确选择,又能借助跨学科平台将学生的科研成果以作品的形式进行转化,以此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养成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师队伍的素养水平是传播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根本保障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领者和主导者。能否打造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传播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第一,教师要深谙新文科建设的战略主旨。对文科专业教师而言,其应在以传承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为己任的基础上,成为国家和政府决策的思想库和智囊团。传播学发源于现实、根植于社会,尤其要以服务社会为己任。教师只有领会新时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宗旨,才能树立顺应国家和社会需求的责任意识,并将之潜移默化地传播给学生。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很多领域积存已久的矛盾在新媒体环境的刺激下暴发,演变为突发性事件。虽然具有不确定性和破坏性的危机事件会在短时间内造成局部的动荡,但对整个社会而言,危机事件是社会矛盾的外在体现,如果应对得当,无异于是给社会有机体进行拔疮疗伤,有利于社会的良性运行。因此,传播学专业课教师应发挥专业优势,为管理部门献策献计,提高职能部门危机处理和应对的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将智库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案例,通过对危机事件的分析和相关政策的解读,培养学生“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责任意识。

第二,教师要增强立德树人的主体意识,追踪学科前沿,优化教学方法。传播学旨在培养深谙社会运行规律,熟识新型媒体传播规律,有理想、有操守、有情怀的新时代复合型人才。新时代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其是否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高尚的人格关系到社会是否稳定发展。因此,传播学专业课教师尤其要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提高对课程思政的认同感,发自内心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把“承担大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的意识贯穿教书育人各环节,全面保障课程思政建设质量。

五、结束语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赋予教育事业的新的使命。传播学担负着为社会输送信息把关、舆论引导人才的重大职责,其独特的专业属性和学科定位也决定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战略性地位。新文科理念的提出为传播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发展方向。在新文科理念的引领下,传播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经过不断实践、创新与改进,必将更好地履行其使命。

猜你喜欢

传播学文科专业课程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豆文科作品
孙文科
2016央视春晚“咻一咻”的传播学解析
传播学视阈下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的培养研究
相遇中的“传播”:传播学研究反思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