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认知语言学视角下中日“月亮”隐喻
2023-10-26房国铮
刘 千 房国铮
(牡丹江师范学院,牡丹江 157011)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是一种修辞手段。Lakoff和Johnson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从思维方式上提出了隐喻的新概念--概念隐喻。根据其理论,隐喻是我们思维和认知的方式,通过一个已知的具体事物来描述和体验一个新奇的抽象事物。不论是生活中还是文学作品中都经常使用隐喻,隐喻使事物的表述变得更加生动化、形象化和具体化,理解这些隐喻后会与说话人或作者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共鸣。
一、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研究“月亮”隐喻的理论基础
关于隐喻,从修辞的角度来看最早是由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他认为:用一个表示某物的词借喻他物,这个词便成了隐喻词。洛克是第一个从认知角度解释隐喻的人,他认为我们的基本心理概念是隐喻性的。Lakoff和Johnson是近年来隐喻认知研究的代表人物。在他们的书《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提出,我们思想和行为所依据的概念系统本身是以隐喻为基础的[1]。
(一)认知隐喻的分类
关于隐喻的分类,亚里士多德提出将隐喻分为四类:以属喻种、以种喻属、以种喻种和彼此类推。Black认为消亡隐喻、潜伏隐喻和活跃隐喻是不同的。然而,随着《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的出版,出现了另一种隐喻分类方法。Lakoff和Johnson将隐喻分为结构隐喻、本体隐喻和方位隐喻[2]。
结构隐喻是用一个概念结构来构造另一个概念结构。从定义上看,这种隐喻可以用一个结构清晰的概念来构建一个新的、没有明确内部结构的概念。这两种结构有不同的认知领域,但组成部分是相似的,每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一些规律的对应关系。
地球上原始的生活方式依赖于物质。经过几千年的时间,人们习惯了周围的事物,人类对这些事物的体验为其提供了一个能够理解和表达抽象概念的基础。这就是另一种概念性的隐喻--本体论上的隐喻。
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Lakoff和Johnson给了我们一些关于方位隐喻的例子。①Lazarus rose from the dead(拉撒路死而复生).②He’s in top shape(他状态很好).③He fell ill(他生病了).④He came down with the flu(他得了流感).这来自于我们的身体经验,我们的身体在物理环境中发挥作用,产生了空间感和方向感。人们将这些感觉映射到抽象的概念,如情绪、健康状况和社会地位等,并形成方位隐喻。
(二)源域和目标域
隐喻一般是从熟悉的、有形的、具体的、常见的概念域去认识不熟悉的、无形的、抽象的、罕见的概念域,从而建立不同概念系统之间的联系。隐喻的两个主要部分被称为“本体”和“喻体”。在认知语言学中,隐喻的本质是通过另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某种事物,隐喻所涉及的两个领域分别称为“源域”和“目标域”。
因此,在中日文学作品中对“月亮”的描写就常常作为已知的概念域(即“源域”)出现,用于抒发作者隐晦的、抽象的思想感情,以便于读者理解并产生深刻的认识。
二、中日关于“月亮”的隐喻表达
(一)中国关于“月亮”的隐喻表达
1.目标域是思念
中国是一个以血缘、家庭小规模生产为基础的国家,因此人们对家庭成员的团聚高度重视。因此,“月亮”成为古今文人寄托情感的具体物象之一,漂泊在外、居无定所的游子常常望月思乡。在下面的“月亮”隐喻表达例子中,源域是月亮,目标域是思念之情。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3]
(李白《静夜思》)
《静夜思》是一首典型表达思念之情的诗,其将无形的、抽象的思念寄托在有形的、具体的“月亮”上,表达作者浓烈的思乡之情。
(2)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4]
(卢纶《晚次鄂州》)
卢纶在《晚次鄂州》中描述到他在战争中被迫流浪迁徙异乡,两鬓的头发已变得衰白,望着三湘秋色和眼前的“明月”,思归的心意更增,流露出作者虽离家万里,却心驰故乡的殷切情感。
(3)在这期间,我曾到过世界上将近三十个国家,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但是,看到他们,我立刻就想到我故乡中那个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5]
(季羡林《月是故乡明》)
在季羡林的名篇《月是故乡明》中,作者将家乡视为自己心中不可替代的“月亮”。虽背井离乡,漂泊天涯,但在任何国家地区看到眼前的“月亮”都会想起故乡的点滴。文中通过叙说故乡苇坑中倒映的“小月亮”,表达出一个身处异乡的游子对家乡浓浓的爱和思念。
2.目标域是爱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中,掌管“爱”和“婚姻”的神被叫做为“月老”(亦称“月下老人”,即“媒人”)。因此,月亮在我们的认知中一直被视为爱情和婚姻的象征。在此,笔者选取了一些表达“爱情”的“月亮”隐喻,这些文学作品中的“月亮”歌颂了爱情的纯洁和美好。下面的例子中,源域是月亮,目标域是爱情。
(4)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6]
(李白《长相思》)
这首诗中作者表达了一个男人无法触及爱人的感觉,爱情就像“月亮”的光辉一样纯洁而美丽,希望借着“月亮”隔空传递爱情。
(5)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7]
(李白《长相思》)
同样,在本诗中表达出作者没有看到相思之人难以入睡,希望爱和音乐能被带给相思之人的情境。在这里,“月亮”是爱的支撑物,“月亮”的形象与爱情具有相似之处,爱情就像“月亮”的光辉一样纯洁而美丽。
(6)像一颗白净的莲子似的月亮,四周白蒙蒙的发出一圈光雾。[8]
(张爱玲《半生缘》)
这句话描述了《半生缘》中男、女主角顾曼贞和沈世钧的爱情发展背景,“白净的莲子似的月亮”在一开始就渲染了两人美好而皎洁的爱情。
3.目标域是事物变化
由于“月亮”本身具有形态随着时间变化而圆缺盈亏的特征,所以在一些情境下,“月亮”用来表达事物不断变化、人生起伏不定、历史时代更迭等情况。下面例子中,源域是月亮,目标域是事物的变化无常。
(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9]
(苏轼《水调歌头》)
在这首诗中,苏轼用“月”的变化来表现人的悲欢离合,勾勒出一种明月当空、孤独寂寞的境界氛围。在“月”的变化中,强烈的哲学意味渗透到自然规律和社会事物的发展中。
(8)月亮是不能长圆的,人生不如意事十八九,当我们心平气和地承认一切缺陷的时候,我们忽然发觉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接受的。[10]
(张晓风《月,阙也》)
“月亮”在现实世界中不存在永恒的圆,作者运用这一自然规律阐述了人生不能永远处于顺境之中的观点。既要享受生活中的美好,也要接受生活里的缺陷和不如意。
(9)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11]
(张爱玲《金锁记》)
作者笔下的“月亮”用来对比今昔的时光变迁和时代更迭。运用“月亮”夜夜自新的特点,说明回忆中三十年前辛苦迷惘的生活和现在生活的不同。
(二)日本关于月亮的隐喻表达
1.目标域是思念
“月亮”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不可撼动,平安初期的《竹取物语》中主人公辉夜姬就是从月亮下凡而来的天女,日本人也常用“月亮”来表达思念,一切与思乡情绪有关的意象,汩汩流淌在文人的笔端。下面“月亮”相关的隐喻表达中,源域是月亮,目标域是思念之情。
(10)长空极目处,万里一婵娟。故国春日野,月出三笠山。[12]22
(阿部仲麻吕《古今·羁旅》 译者:刘德润)
安倍仲麻吕在他乡漂泊之时,看到天空中的“明月”不禁想起了故土之月。作者感慨虽睹他乡之月却不能回到自己的家乡,便写下了这首和歌,千古传颂。
(11)朦胧曙色里,皎似月光寒。白雪飘飘落,映明吉野天。[12]97
(坂上是则《古今·冬》 译者:刘德润)
由于吉野山是奈良县赏樱花、观雪、望月的绝佳去处,因此,诗人在古都奈良他处任职时,看见眼前雪景中的“月色”便想到了吉野山月光洒下来一般的银装,借眼前“月色”表达对吉野山的想念。
2.目标域是爱情
日本书法家良宽认为爱情是月亮。日本知名作家夏目漱石含蓄而温柔地用美丽的月色表达爱情。下例中,源域是月亮,目标域是爱情。
(12)月色分外明亮之夜,以牛车渡川。随着牛步过处,水波漾散,月如水晶般碎裂,委实可赏。[13]
(清少纳言《枕草子》 译者:周作人)
日本女作家清少纳言的《枕草子》中关于“月亮”的描写十分特别,她将爱情比作在池中碎裂的“月亮”,满波碎纹,道出了爱情的割裂之美。
(13)长空望月,思绪纷然,悲从中来。秋色人所与共,只有我不胜其哀。[14]
(《古今和歌集》 译者:王向远、郭尔雅)
在日本《古今和歌集》中,平安歌人大江千里望月伤怀,于是他把失去爱情的苦闷和“月色”连在了一起,写下此番佳作。
(14)凉月西沉,夜天如水;寒风掠面,顿感凄凉;草虫乱鸣,催人堕泪。[15]
(紫式部《源氏物语》 译者:殷志俊)
而《源氏物语》中描写的“月亮”则挂在西边低沉的天上,营造出悲凉的景色氛围,借此表达爱情不如意时的伤感和凄美。
3.目标域是命运
月亮在日本人的文化中不是一个普通的星体,它承载着深厚的原始文化信息,体现着古代日本民族深厚的生命感情和审美情怀,日本文人常借“月”悲叹命运。下面的例子中,源域是月亮,目标域是命运。
(15)不爱红尘误,偏得命苟延。今宵何所恋,夜半月中天。[12]212
(三条院《后拾遗·杂一》 译者:刘德润)
这是日本三条天皇在退位之际写的一首和歌,作者在苦楚的尘世间苟活,只有夜中的“寒月”能够牵引着作者的思绪,心中的无限悲叹只能借“月亮”抒发,此处的“月亮”更是三条天皇不济的命运。
三、中日对于月亮的隐喻对比分析
在目标域是思念的“月亮”隐喻表达中,中日都存在许多借月亮表达思念的实例,但笔者通过查找具体实例时发现,在表达思念之情时,中国人比日本人更加喜爱运用“月亮”隐喻。并且随着中国文化不断交流传播到日本,日本文人逐渐受到中国文化影响在诗句中运用“月亮”隐喻。
在目标域是爱情的“月亮”隐喻表达中,爱情作为文学作品的永恒主题,中日两国许多关于“月亮”的隐喻都描述了人们的爱恋。虽中日文化中的“月亮”隐喻有同一个目标域,但中国诗歌的“月亮”隐喻具有深刻的文化原因。在中国神话中,有一位爱和婚姻的神--月老,他用一根看不见的红绳绑住情人的脚踝。而在日本社会文化中,他们并没有这样的月亮神话意象,且笔者在搜寻例子的过程中发现日本人多用“月亮”隐喻表达哀伤的爱情,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日本人“物哀”的审美心理有关。
在目标域是事物变化的“月亮”隐喻表达里中国文学作品运用“月亮”隐喻的例子比较常见,而目标域是命运的“月亮”隐喻表达常见于日本文学作品中。由此可见,中日两国虽自古以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却因各国环境、习俗和心理特征的不同而具有各自的文化特点。
四、结束语
本研究是在概念隐喻理论的指导下,对中日“月亮”隐喻进行的初步研究。本研究结果为汉日语言学习者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帮助,有助于学习者理解两国文学作品中的“月亮”内涵。此外,本文还分析了不同概念隐喻中的“月亮”形象,支持并验证了隐喻的认知观点,即人类与现实世界的身体体验是实现隐喻的前提,文化价值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和塑造人类隐喻性思维模式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