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蕴涵、遵循与路径
2023-10-26陈钦华刘永恒
陈钦华,刘永恒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0)
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对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农学专业学生存在“知农爱农为农”情怀薄弱、与“三农”实际联系不够紧密,农学专业毕业生面向农业农村就业创业人数较少等问题。在农学专业课程建设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职业素养教育、耕读教育等,提升专业课教学效果,引导学生扎根基层,培育学生“大国三农”情怀,树立强农报国的决心,引导学生积极投身农业农村现代化,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对农学专业实施课程思政已是势在必行。
一、农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蕴涵
(一)履行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使命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关系着国计民生大事。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要对接粮食安全、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三农”工作的重要性,要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1]。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这一重大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全局性、历史性的任务,关系到国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随着现代农业加速发展、乡村振兴进程的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农业,中国社会必须重视农业的发展和农学的教育,要加快聚焦亟需紧缺农林人才和未来农业人才的培养。现代大学生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支持者、参与者、竞争者,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课程教学与改革的每一个环节,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润物无声立德树人。如果缺少农学专业进行课程育人作用的发挥,势必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农学专业课程之间形成“两层皮”,难以形成育人合力[2]。学生“学好农学、热爱农学、用上农学”对智慧农业、科技创新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农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为国家和社会培育知农爱农为农的新型农科人才[3],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涉农高校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根本使命,是保障粮食安全、农业农村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履行国家重大战略的需要,也是筑牢“三农”压舱石,确保农业农村“三稳”,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乡村振兴稳步有序进行的重要举措。
(二)推进专业知识与立德树人协同
从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主渠道[4],推动各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到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中,对农林高校加强科研科技创新、培养人才服务“三农”工作方面给予了肯定,期望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大有可为[5],再到教育部出台《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6],无不体现出新时代高等农业教育发展对相关教学与学科的要求,表明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仅靠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力量远远不够,专业课更是一门育人课,要助力形成思政课、专业课、通识教育课等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新时期涉农高校要真正践行“种好责任田”,需要寻求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结合点,将专业知识教育与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育人理念有机融合,促进解决农学类专业课教学“孤岛化”困境,转变传统专业知识教育中理论知识强、素养教育弱的现象。引领学生结合时代发展和国家需求,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角度反思学农的意义,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使思政教育与专业学习同频共振,以促进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
(三)培养新时代发展的高素质农业人才
现阶段我国农业大而不强,农业技术创新、农学专业课程建设与农业人才培养尤为重要。随着新时代发展,对农业人才需求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人才,而是立足“三农”需求的创新型高素质农业人才。农业人才作为我国人才队伍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强农兴农的根本,新时代乡村振兴与农业发展迫切需要新型农业高素质创新人才,人才培养在教育。促进农学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培育新时代高素质农业人才已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农学专业课程思政,将价值引领、知识传授与能力养成三者融合,促进丰富专业课程的内涵,把人才培养的目标放在知农爱农、学农为农、强农兴农,切实保障高校农业人才培养的高效率与高质量发展。培养为社会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农业人才是新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过程的需要,因此充分挖掘和运用农学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不仅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以及“大国三农”情怀,激发学生学习农学专业知识的热情与兴趣,弘扬劳动精神,把“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有机结合,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农情,在实践中增长智慧,锻炼意志品质,而且能够培养为新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与科技创新人才,应对当前“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问题,积极主动投身到国家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建设中,让“三农”人才在新时代大有可为。
二、农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遵循
(一)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统一,多渠道引导学生参与学习
农学专业是一门基础性、综合性和应用型兼具的科学,要求基础理论扎实。理论是对实践的抽象概括与总结,进行农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时,须注重专业的理论性,在理论教学中帮助学生了解农业专业知识形成的原理,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处理问题,形成科学性思维,增强专业理论素养,不能脱离科学的理论性指导进行课程建设。农学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想要掌握扎实的专业能力,还需要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农业专业学生仅靠理论教学是不可能真正提高其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的。在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时须结合专业特色,引导学生深入基层,落实农村大地,在田间实践环节、实验室环节、实习环节中充分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学习专业知识,增强科研素养,培养爱农情怀。进行课程思政时要坚持将理论性与实践性充分融合,才能达到理想的育人效果。理论学习和实践环节相结合,不仅能使学生对专业知识有更为深入的了解,提高对农学专业的认知度,也可以促使学生下定决心学好农学专业知识。例如,开展耕读教育、劳动教育、基地实践教育,利用翻转课堂、“产学研”教学活动等方式,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方法趋于完善,多渠道、多模式引导学生学习,在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统一前提下教育学生找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把个人青春梦想融汇到实现中国梦的长河中,促进智育与德育同向同行,达到明理、养德、启智、润心。
(二)坚持专业性与方向性统一,引导学生知农爱农为农
对于农学专业课程,其专业性与实践性并重,需要深入到田间地头和大自然接触,培育学生扎实的生物学知识与技术基础,比如选种育种、栽培耕作等需要具体相关的农业技术,因此专业课程教学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开展课程思政须结合农学专业的特性把握育人元素,提炼专业所要求的核心价值,聚焦专业这一主线,从专业整体出发实施体系化、全要素的思政教育,将专业性融合到各个教学环节的育人逻辑主线。同时也要明确农学专业课程教学目标与育人的方向,将思政元素恰当地融入,以培养专业能力强、优势突出、综合素质高的农学专业人才,引领学生能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引领学生运用自己专业知识技能,探索现代智慧农业的奥秘,为引领国家现代农业发展作贡献,充分展现农学专业青年学子独特的新时代担当,体现课程育人坚持的方向性。“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4]。由于农学特有的专业特色影响着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对农业人才、农业发展等各方面的需求,也决定着农业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方向,在进行农学专业课程思政时,坚持专业性与方向性的统一,需要掌握好学科理论基本知识,以此为基础积极寻求育人素材,培养学生正确的择业观,将远大抱负“落地生根”。在教学中始终坚持融入科学精神、人文关怀,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理想贯穿于其中,引导学生学农知农、爱农为农。
(三)坚持价值性与创新性统一,持续推动课程思政建设
农学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主要研究作物生产、遗传育种、种子生产、经营管理等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农学这类知识都是人类长期的积淀与经验的成果,本身包含对事物内在规律和性质的把握总结,具有深刻价值性。在课程思政过程中通过处理理论课、通识课、专业课的关系,厘清各学科之间所蕴含的价值共性元素,例如从人生取向、政治认同、职业价值、道德价值等指标进行体系设计,吸收知识传授中重要的精华,起到思想政治方向的价值引领作用。开展农学专业课程思政要遵循农业学科的知识体系与内容特点,对其蕴涵的育人元素深度挖掘,并有机地融入到教学中[7]。农学专业教育已不应只是传统的实践教育,须根据新时代发展要求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与教育目标,不断创新教学体系与机制,采用多元教学方式精准融入课程思政元素[8],利用好课堂主渠道,创设生动多样的教学情境,让课程教学不断保持新活力,保证课程思政过程充满创新性。因此,农学专业课程思政在传授知识获取价值性的同时,还要注重本专业的知识与人、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多维度联系,依据专业课程特点、学生思维特点与行为习惯,不断对教学体系、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机制建设进行创新性设计[9],以学生为主体,以知识作为载体,以产出为导向,以教师为关键,创新式地将科学系统的知识与相应的价值观进行链接,达到价值性与创新性统一,通过不断强化“创新—实践—再创新”学习过程,最终促进学生自我价值的生成。
三、农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路径
(一)内容完善:以实践经历启发学生科学性思维
近年来,科学技术创新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科学思维的人才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具有科学性思维和创新性精神是农学专业人才的必备素质。农学专业课程要润物无声式地进行课程思政。首先,需要结合自身办学特色、优势与学校办学宗旨,明晰农林院校自身发展定位及其人才培养目标,明晰课程的教学内容,适当增加农学专业相关的特色教育。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明确其“朴诚、奋勉、求实、创新”校训以及“以农学为主体,多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的办学理念并结合农学专业课程目标,特设开展农耕文化教育课以及丰富多彩的学农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寻求真理,提升实践学习获得感。其次,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启发科学性思维。对于学生而言,要突出实践的效能,使学生切实在实践中理解原理。在农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通过专业实践与课程思政对接,引领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教师需要明晰课程思政在专业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整合效应,深化对课程教学的需求与价值认识,并进一步认识到实践在学生科学思维训练、人文素养提升、价值观塑造中的重要性[10]。如在讲到水稻栽培育种时告诫学生掌握正确对应的方法和技术,向学生展示我国如今“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的问题,分析国家应对的难题,引领学生主动加入多种形式的教学实习和社会实践,激发创新欲望。在实践环节,学生可以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亲身参与观察、记录、管理等操作,教师带领学生深入涉农企业与基地学习,形成理论学习和实际应用联动,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工作情境、实际操作需求的同步对接,建立让学生了解农业现状与问题、思考农业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的校外“第二课堂”,在实践中不断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形成。
(二)方法改进:在榜样激励教育中促进价值生成
在农学专业课程教学中,适时改进教学方法,通过对专业科研前沿领域研究方向的介绍,让学生认识到科研与当前农业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间的紧密关系,为学生指明学习的动力与职业发展的方向,把科学知识转化为发展农业的先进生产力,转化为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具体实现途径。例如,鼓励支持“院士”“杰青”“教学名师”等带头推进课程思政,充分发挥模范引领作用,通过“院士课堂”“名师讲堂”等形式言传身教,以学生关注的涉及国家大政方针等问题切入,依托院士、专家、学者的学科背景及名师魅力,将专业学习与劳动教育、耕读教育、农情教育等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情感关注。同时,农学专业课程教学要把传授专业知识与培养发奋精神相结合,注重引导学生敢于挑战和攻克科技难题,立志成为科研的生力军和后备力量。大力发掘科学家奋斗拼搏的历程,例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说过其毕生的愿望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应对研究困境的方法永远只有一条:下田实践。还有作物遗传育种学专家卢永根院士说过:“一名真正的科学家,必须是一名忠诚的爱国主义者。”用一些农学教育家的成长及经历激励学生成长,树立榜样正向教育,引领学生努力拼搏、自强不息,培养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素养,让正向情感贯穿于学生追求学业与事业的全过程,促进学生情感升华与价值生成。
(三)体系设计:多方面拓展课程的广度、深度及温度
要推动和改进课程思政教学的设计,必须在符合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规律的前提下,结合农学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思政教学的设计。首先,学校可以开设除综合性实验外的特色实验,发展观光农业、农村电子商务等相关专业。教师应加强对现代网络教学手段的运用,通过具体课程与实验让学生了解农作物的生物学特征及有关农业技术,并培养学生了解农学、热爱农业的精神;教师在课堂中多作知识的延伸,引导学生从更广阔的领域看世界,充分体现专业课程的广度。在教授作物育种及栽培知识时,教师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学好本专业助力“新三农”发展。其次,农学是从生产和科学实验中总结、发展而成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它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必须与时俱进,紧跟新时代社会发展形势。要构建全面、丰富、共通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坚持学生中心、教师主导、产出导向,教师在授课时多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把课堂由教师传道授业转变成师生共同参与的大平台,深入到学生思想中,让学生结合自身发展和时代要求分享学习心得,体会体现专业课程的深度。最后,突破传统的思政课育人单一教学模式,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专业课三者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联动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探讨交流,思政课教师进行思政元素内容提炼,专业课教师合理选取并融入教授的课程。在知识内部体系结构中寻找与学生建立思想、情感、价值关联的育人元素,并鼓励学生选择职业,将自己喜欢、擅长且国家鼓励发展三者结合起来,提升获得感与幸福感,体现专业课程的温度。例如在讲到农业经济经营与管理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到当前乡村振兴迫切需要新时代乡村治理人才、农村电商人才等,引导学生朝着自身职业目标不断提升专业认同度,加强对农学专业的思想情感。
(四)机制建设:以质量反馈机制保障人才培养效果
要建设农学专业课程思政的机制,一是要探索与总结其专业课程思政理念的规律与挖掘激发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方法,精辟总结农学专业课程有关情感培育、态度选择和价值观引领的育人要求,挖掘出这门课程与德育的因素点。二是要积极探究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的机制。首先,建立质量监测机制。包括在教学管理、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对象等方面进行质量监控,教学管理方面体现在发挥校领导班子对课程思政工作的统筹规划、教育行政教师对课程思政育人的标准要求等;教学全过程方面体现在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思想认识、专业课教师融入思政育人元素的方法等;教学对象方面体现在学生的成长和获得感、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发展状态等。其次,健全反馈机制。在对课程过程中、课程结束后进行质量监测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本专业课程实施效果反馈,通过师生共同交流学习心得,师师开展交流学习效果,达到双边反馈,提升课程思政工作质量。适时结合不同的内容创新教学方法,运用多形式课程组织形式,应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并结合学生特点科学地启发引导,有序推进机制运行,保障人才培养效果。质量监测与反馈机制最终目的是让专业课教师关注并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推动各类课程教师形成齐头并进、协同合作的育人合力,同时推动学校各部门组织在课程建设上统筹协调、通力合作,从而形成优势互补的合力育人机制,推动课程思政工作接续发展和进步,增强课程育人实效。
四、结语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育人之本,立德铸魂。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才培养必须是育人与育德相结合,而育人乃立德铸魂之本[11]。新时代涉农高校的培养目标是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培养大批优秀人才,对农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对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生动实践,也是为解决农林院校农学专业课程教学中铸魂育人实效不明显,与新时代发展要求不紧密,学生“学农不知农、学农不爱农、学农不为农”的问题。农学作为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要立足于农学专业教学实际,把握课程思政基本遵循进行的教学实践,不断对教学内容、方法与体系机制进行完善,将课程思政覆盖在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农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在于教师,渠道在于教学,成效在于学生[12]。只有在实践中不断遵循规律,改进方法,让学生在专业课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互相交融,才能促进学生实现自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