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治类课程与综合性大学学生国际视野的培育
——兼以黑龙江大学为例
2023-10-26王金辉
王金辉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当今中国日益深度融入世界,我们要与不同国家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打交道,而成功地与他们交往的关键就是要拥有熟知中国国情、通晓世界事务的人才。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1]。因此,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眼光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就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应对这一挑战的使命与责任。
一、综合性大学亟待开设国际政治类课程的意义
当今国际社会风云变幻,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面对纷繁复杂、迅速发展变化的世界,中国要认清自己在国际舞台中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必须要拥有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和世界眼光的卓越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2]。《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提升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加快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3]在综合类大学开设国际政治类课程符合国家、社会、高等教育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一)国家需要
中国正面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是我们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实现国家崛起和复兴必须有高素质人才的支撑。民族复兴伴随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和国际社会的交流与互动日益频繁,中国越来越需要知天下、通世界、晓国情、精专业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因此,开设国际政治类课程,培育具有国际视野和世界眼光的复合型人才是时代呼唤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
(二)高等教育的需要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化,中国的教育也日益走向国际化。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国际学生生源国和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走出国门的中国留学生需要了解世界,在国内的学生也需要与来华的留学生进行交往,这些都需要中国学生通过学习国际政治类课程加深对当前国际关系和区域国别的学习与了解。另外,在全球化背景下,高频的人员交流互动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加快了各种国际思潮的传播,各种不良外来思潮的涌入给高校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有些甚至成为校园、社会不稳定因素的来源。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污名化和丑化。通过开设国际政治类课程,从思想上正确引导学生,廓清疑惑,让他们了解真相,增强其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其客观、理性认识各种外来思潮,避免盲目追从或被敌对势力利用,有利于维护校园意识形态安全与社会稳定。
(三)大学自身发展的需要
黑龙江大学诞生在国际风云激荡和国家危亡之际,其甫立时期就是一所把自身发展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学府。黑龙江大学前身是1941 年中共中央领导下的俄文分队,此后在中国革命、中国建设和中国改革开放时期在外语、外交、对外经贸、涉外教育、国家安全、国际政治和国防科技等领域先后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杰出人才。进入新时期后,黑龙江成为国家东北亚对外开放的枢纽,黑龙江大学如何在新时期发扬延安精神、继承奋斗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将昔日的校风、办学精神等融入广大学子血脉并传承下去,需要黑龙江大学有宽广的国际办学视野和前瞻的办学意识,主动把自身的发展和国家的需要进行对接与融合,扩大其办学影响。因此,黑龙江大学加强对学生国际化视野的培养,使其了解世界变化、熟知国际事务,为其将来从黑龙江走向全国,步入世界舞台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是新时期黑龙江大学实现其使命的必然选择和探索新的办学理念与发展的途径之一。
(四)学生自身的需求
世界需要了解中国,中国也要走向世界。这一现象在高等教育中的折射就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大学生毕业后选择海外留学、旅游、探亲或工作,他们需要了解外面的世界来保证未来自己“国际化”的学业与工作设计、规划和生活,但部分学生并不确切了解自己未来选择的专业和就业在海外的情况,以及自己将要前往国家的情况及其与中国对外关系的具体情况。这导致他们选择的盲目性或作出错误的选择,浪费自己的宝贵时间、精力和金钱。国际政治类课程具有鲜明的跨学科性和交叉性,对拓宽学生视野,加强其对世界了解,提高其综合素质具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对其合理规划未来,规避风险,保障自身权益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二、综合性大学开设国际政治类课程的优势
综合性大学具有学科门类较全,专业覆盖面广,教育资源丰富和文化底蕴深厚等特点,为其充分发挥国际政治类课程的优势提供了良好的办学基础,开设国际政治类课程契合国家人才培养需求。
(一)国家人才发展政策的助力
2020 年11 月3 日,教育部发布的《新文科建设宣言》指出,要聚焦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加大涉外人才培养,加强高校与实务部门、国内与国外“双协同”,完善全链条育人机制[4]。国际政治类课程如与语言、经济和法律等学科合作办学将大大满足国家涉外人才培养的专业需求。以黑龙江大学为例,它具有地方综合性大学地方区位和学科综合的双重优势,在服务国家对俄战略和对接国家东北亚地区发展战略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它未来如能在国家安全学科、“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国际政治+外语”和“国际政治+法律”建设等方面突破学科界限,扩大人才培养的口径,将会进一步提高学校办学影响及社会声誉。
(二)教育资源丰富
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较为齐全、专业覆盖广泛,通常包括文、理、工、商、法、农(医),各学科之间能够相互支撑,易于形成跨学科优势。综合性大学具备开设多样化、多门类跨学科课程的师资能力,而且各学科可以互相支撑,有利于共同搭建跨学科的国际知识学习平台,从总体上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他们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和体系,开阔学术视野,让学生基本了解国际舞台的发展、变化及其趋势,推动跨学科学习和交流,形成培养涉外工作复合型人才的教学氛围。
(三)师资力量雄厚
综合性大学的很多学者通常具有海外学术背景和渊源,具有国外留学、访学和旅居的经历,回国后亦与海外院校保持着密切的学术联系,并经常在各种国际会议和项目中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教师宽阔的世界眼光、高点的学术定位、丰富的国际化教学内容和多元的文化背景的浸润,有利于打造具有全球化色彩的教学体系和知识平台,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有关学科的国内外研究历史发展脉络、学术前沿动态及未来发展趋势,合理规划自己未来的专业学习。
三、国际政治类课程在培育学生国际视野过程中面临的困境
尽管国际政治类课程在开阔学生国际视野和世界眼光、消除跨文化隔阂和促进学生了解世界发展动态中具有独特优势,但是在综合性大学实际教学运行过程中仍面临着很多困难。
首先,国际政治类课程在培育学生国际视野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缺少学科生态和制度保障机制,导致国际政治类课程难以有效发挥其影响。由于缺少对国际关系知识的了解和对国际问题的关注,部分学生和教师并没有意识到今天的中国已经完全融入到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导致国际政治类课程脱离生活,学生对课程缺乏兴趣,特别是部分理工科的学生对文科课程兴趣较低或存在偏见,认为这类课程偏重理论,实践性和实用性不强,缺少学习的主观意愿和动力。
其次,就培养学生国际视野这一客观要求而言,综合性大学的国际政治类课程设置、学生的管理模式和培养方式缺乏有机系统建构。一些高校现有的课程体系仍没有实现各学科之间的横向打通,学生培养方式仍以院系、专业为单位,即使学生有学习国际政治类课程的想法,但由于受选课条件、教学安排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学生也难以获得学习机会。
最后,国际政治类课程本身应该怎样根据培育学生国际视野这一要求在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调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当前,关于这方面的教学目标尚需教师从学校层面进行全方位的系统设计;在教学内容上,不同学科或课程的教师单打独斗,彼此缺少交流、配合与协调,教师在传授国际政治知识的同时,如何把相关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知识进行适度融入或调动学校有关资源加强相关课程的协同推进,从总体上建立能帮助学生开拓国际视野的课程体系仍面临较大的难度;在教学方法上仍以理论讲授为主,案例性较少,实践性缺乏,学校尚不能够提供实践性资源或平台。
四、国际政治类课程拓宽学生国际视野的实现路径
中国正在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开设国际政治类课程以拓宽学生国际视野,提升其人文素养,为其成为专业复合型的人才奠定基础,综合性大学的使命责无旁贷,应想方设法实现这一目标,具体可以考虑以下方法。
1.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健全教学保障机制。学校要结合自身地域、学科和师资力量的优势,因地制宜地开展具有跨学科和交叉性特点的国际政治类课程。目前,北京和上海等地综合性院校因为开放水平高,融入国际社会程度较深,对国际问题较为重视,学校的引导和学生自主学习国际问题的意识较强,地域、学科和师资力量等具有独特优势,学校为对接社会需求,开设了很多“国际政治类+专业”的课程,在拓宽学生全球视野和国际知识方面成果突出。地方性综合院校开设的国际政治类课程也不少,但在如何有效引导学生选修国际政治类课程和课程时间设置等方面尚需综合考量,有的地方囿于师资力量难以有效对接,建议可以外聘教师,或以专题讲座方式灵活开展。
2.系统构建课程模块,打破学科、专业、语言和资源配置的壁垒,根据不同专业需要有目的地设置相应的国际政治类课程,整合教学资源,各学科协同建设,彼此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培育具有国际视野、世界眼光和天下情怀的高素质人才不是国际政治类课程能够独自完成的,需要各教学单位凝聚发展共识、相互借重、互相支持形成合力。如黑龙江大学可以整合校内国际政治、国际经济、法学、历史和语言等资源,在课程设置、课程结构和学分要求方面加强协调性,实现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3.国际政治类课程还应加强学科内部的课程协调,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以增强实践性。课程设置要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课程之间形成良好的协调性;课程内容要与时俱进,及时将最新科学知识和研究成果补充到教学活动中;教学手段可以采用“慕课”、模拟联合国、参加实践活动等手段。具体到黑龙江大学可以利用“慕课”使学生将自己的专业兴趣与需要进行对接,完成对专业知识的补充与更新;借助学校模拟联合国、模拟外交、时事知识竞赛、学生科研立项等课外活动,增长学生见识,锻炼其能力;积极参与和拓展“中国—俄罗斯博览会”等各种涉外活动的实践。通过构建这样有机的教学体系实现培养学生国际视野的教学目标,进而开阔学生的视野,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能力相结合,确保教学效果的知识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服务于我国对外开放的政策和我国参与国际事务的进程,综合性大学应抓住机遇,整合有效资源,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与教育使命,培育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世界眼光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