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干预的效果研究
2023-10-26朱建忠王珊
朱建忠,王珊
1.龙门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广东惠州 516800;2.龙门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广东惠州 51680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患者生病时,由于大脑供血不足,临床表现为偏瘫、感觉障碍等。不仅会影响患者的临床生活质量,在治疗过程中也会影响患者的自我救治功能,导致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无法进行自我管理。此时,在临床对患者采取优质的治疗措施,可以帮助其改善脑膜血供异常,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1]。临床治疗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救治措施,通过保证该领域临床救治技术的发展,缩短患者急诊时间,提高患者急诊过程的效率,配合高质量的临床救治体系[2-3]。此时,在对患者进行急救处理的过程中,应配备相应的临床救治措施,通过保证其临床救治效果,提高临床救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满足该领域的临床救治需求。在救治检查的第一线,应根据患者的一般情况,尽快给予治疗,并进行基础检查,保持生命体征的稳定。如果患者出现持续性出血,应根据其具体救治内容,选择合适的临床救治周期,以满足患者及其家属的救治需求,为龙门县人民医院在该领域的研究奠定基础[4]。本文选取2022 年1 月—2023 年1 月龙门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98 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干预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98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9 例。观察组中男48 例,女51 例;年龄50~70 岁,平均(59.51±2.66)岁;发病时间1~4 h,平均(3.21±0.21)h。对照组中男49 例,女50 例;年龄51~71 岁,平均(57.21±3.54)岁;发病时间1~4 h,平均(3.46±0.35)h。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且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准许,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临床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时间<4.5 h 患者;经过患者及其家属同意。
排除标准:精神类疾病患者;颅内肿瘤所致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①传统急救。患者入院后,应实施急救措施,帮助患者做临床检查,并向其说明临床检查的意义。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临床治疗。②患者病情观察。入院后应及时关注患者各项指标,了解患者病情,系统分析其病情进展。临床可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采取具体的急救措施。③药物治疗。在患者临床药物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较多的问题,如药物的正确剂量、药物的价值等。此时,临床治疗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临床讲解,通过告知患者正确的用药剂量和作用机制,帮助其保持临床合理用药,提高该领域的临床用药安全。在患者入院后,应对患者行常规抗血小板、抗凝等常规治疗措施[5]。
观察组进行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干预:①建立临床救治质量控制团队。在团队建立过程中,选取具有丰富临床救治经验的救治负责人员作为团队内的协调人。在团队建设过程中,首先要确立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制订后,对本院救治人员进行筛选,选取临床治疗经验丰富的救治人员作为小组成员。在建立临床救治体系时,应以影响患者急救的相关治疗内容作为评价患者救治质量的相关维度。在建立小组的过程中,从多个维度进行针对性探索,帮助患者制订高质量的临床治疗方案。在实施方案的过程中,还应确立临床治疗的监督维度。通过了解影响患者救治质量的主要原因,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临床分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6]。②救治前干预。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应首先检查其临床状态和生命体征,重点观察有生命体征和失血的患者。住院后应监测患者临床生命体征,及时关注其病情变化及临床出血量。如果患者病情难以控制,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帮助患者建立静脉通路,提高患者临床治疗过程的安全性,确保患者临床救治的有效性。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及时告知患者临床检查的意义,可以使患者了解临床检查过程的重要性,提高患者对临床检查的依从性。③救治中干预。在患者急救过程中应采取针对性的救治措施,如监测血氧饱和度,告知患者临床监测的重要性。如果患者出现出血等严重现象,应及时输血,保持血压等生命体征稳定。④救治后干预。对患者进行急救后,应给予体温干预,平时引导患者平躺,抬高其下肢。对患者进行保温干预时,应使用保温毯,避免其身体过度散热。其次,对于患者采取心理干预措施,避免患者在紧急情况下,可能产生一些心理障碍,导致其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7-8]。此时,临床对患者采取心理干预措施,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播放视频,使其了解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对消化道的影响。既能提高患者对临床领域的信任度,又能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提高其临床自我护理意识,具有较高的临床管理状态,临床干预价值较高[9]。
1.4 观察指标
对比抢救时间时间(医生接诊时间、院前抢救时间、急诊抢救时间)、诊疗时间[医生接诊时间、通知溶栓小组时间、溶栓小组就位时间、CT 检查完成时间、CT 总时间、卒中溶栓时间(door-to-needle time, DNT)CT 报告出具时间、溶栓时间]、急诊指标(血氧饱和度、收缩压、舒张压、呼吸频率)。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进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抢救时间比较
观察组医生接诊时间、院前抢救时间、急诊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抢救时间比较[(±s),min]
表1 两组患者抢救时间比较[(±s),min]
?
2.2 两组患者诊疗时间比较
除了CT 报告出具时间外,观察组诊疗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诊疗时间比较[(±s),min]
表2 两组患者诊疗时间比较[(±s),min]
?
2.3 两组患者急诊指标比较
观察组血氧饱和度、收缩压、舒张压、呼吸频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急诊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急诊指标比较(±s)
?
3 讨论
根据中国卫生组织的相关资料,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在中国的患病率很高。随着我们生活饮食习惯的逐渐改变,患者的动脉血管出现病理改变,进而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等现象。如果大脑供血不足,脑组织就会受损[6]。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采取针对性的临床治疗措施,减少疾病对患者身体本身的危害,提高其临床生存率。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一般采用药物进行治疗。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还应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通过提高患者的内部免疫力,提高其生存率。在临床急诊救治中,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常规急救意识的基础上进行急诊干预,不仅可以改进传统的救治流程,还可以从各个方面提高临床救治的安全性和患者的临床救治质量,满足本院在临床救治领域的任务要求。
在研究过程中,还应注重对患者临床救治控制维度的分析,通过提高各个维度之间的临床救治效果,满足患者的日常需求。在提高临床管理有效性的前提下,指导患者制订新的临床方案[7]。在临床研究期间,可以建立临床质量控制团队,由系统分析团队成员来满足患者的日常需求。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变化复杂,诊断时应系统监测患者临床情况[8-9]。在保证患者临床疾病控制率的前提下,饮食、心理等综合治疗措施目前具有较高的临床研究价值。既能满足本院在该领域的临床治疗需求,又能开展各领域的临床干预体系,满足患者及其家属的临床急诊需求,符合本院在该领域的急诊效果,建议在临床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10]。由于患者神经系统缺陷,临床治疗中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可能导致其出现急症。此时,为保证临床对患者的急诊救治效率,可以在临床进行规范化的急诊救治干预,促进本院在该领域临床救治技术的发展。本研究中观察组溶栓时间为(69.22±9.68)min 短于对照组的(114.51±16.12)min(P<0.05),这与曾国兴等[11]的研究结果一致,其研究中试验组的溶栓时间为(91.36±29.27)min 短于对照组的(128.41±46.42)min(P<0.05)。说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干预可缩短溶栓时间。在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临床救治时,应重点分析患者在临床救治过程中的救治需求,以促进该领域临床救治技术的发展,值得临床分析[12]。不仅如此,在救治过程中,还应分析患者的个体数据,针对其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确保本院在这一救治领域的安全,值得在临床阶段进行分析。患者在第一时间得到治疗,可提高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改善患者身体状况,维持患者身体平衡,促进细胞再生,具有较高的组织修复能力[13-14]。可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的临床治疗安全,符合医院在临床的治疗需求[15]。
综上所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急救时间,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提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