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高考新写作: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教学方式研究

2023-10-26吕文文陆明玉

广西教育·D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高中英语思维语言

吕文文,陆明玉

(1.赤峰红旗中学; 2.赤峰学院 研究生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2014 年《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出台,拉开了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帷幕,新高考时代就此到来。2020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为新高考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梯次推开注入了强大动力。“新高考”并不是简单地转变高考模式,而是一个需要教育理念、教学过程、评价体系等各个要素协同推进的系统化概念。写作作为高考英语中的一个重要板块,需要教师以高考为导向,转变写作教学理念,追求写作教学内容的多样化、教学评价的多维化,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写作能力,改善写作质量。

一、新高考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影响

(一)促进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

核心素养是新高考的核心理念,是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语言能力、思维方式、文化品格。具体到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在关注学生语言技能发展的同时,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与运用能力,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促进师生课堂互动角色的重塑

课堂互动是指师生行动在课堂上相互影响的过程。研究表明,课堂上师生的互动情况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整体教学效果。长期以来,英语课堂教学都是以“填鸭式”“灌输式”为主。学生只是机械记忆,缺乏主动思考。不可否认,这种方式的确有助于学生取得“高分”,但是这种高分低能的教学模式背离教育根本目的。新高考更侧重于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互动,与学生共同交流、探讨其在写作中遇到的问题,彰显语言习得的本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促进课堂教学环节的转变

当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基本教学环节,包括备课、讲课、评价都是沿用传统课程模式按部就班地实施,其优势在于可以保持教学进度的统一性,能如期完成教学计划。但是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其授课场所不应仅局限于课堂。新高考改革的实施,倒逼教师打通课内外界限,引导学生将语言习得融入社会“大课堂”,并在课堂教学中加入演讲、朗诵、游戏等趣味性环节,促进课堂教学环节的转变。

(四)促进教学评价机制的变革

教学评价是教育教学的指挥棒,具有导向、诊断、激励、调控等多种功能,其本身的合理性、科学性,不仅直观关系到整体教学质量,也决定着各种教育理念的贯彻落实情况。客观来讲,如果教学评价机制不科学、不合理,各种新教育理念可能就难以贯彻执行。新高考改革的深入推进,特别是《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出台,则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评价提供了方向指引与根本遵循,有效推动了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评价机制的深层变革。

二、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现存问题

应试环境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仍会将高考考试内容作为教与学的风向标,这种观念不仅背离了英语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本质,也忽略了英语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当前,很多学校英语课堂仍在延续知识本位的教育理念,注重语言形式的讲解,忽略语言意义的指导。写作教学同样如此,教师往往只关注词汇、语法、句型等语言层面的问题,忽略语言本身所蕴含的意义及其承载的思想,导致学生的写作泛泛而言、毫无深度,还有部分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思辨能力,在写作时无从下笔、无话可说,写出的语篇毫无逻辑、结构混乱。

与语法讲解、阅读训练等环节相比,写作教学所占课时比例相对较小,但是在培养学生写作技能方面同样肩负着重要任务。另外,很多教师都会将英语听、说、读、写等教学活动融入一体,不指导学生单独训练其中的某个模块,尤其是写作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忽略写作技巧、写作细节的讲解。写作技能的训练也大多以作业批改为主。教师在批改学生作品时大多是针对学生在用词、语法、表达等语言层面的批注,仅能从语言层面解决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而难以从思维层面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此外,教学形式单一也是导致当前英语写作教学收效甚微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帮助学生顺利通过期末考试或高考,有的教师会抽出一两节课的时间对学生的写作进行专门指导,但是指导形式也大多为“教师布置写作主题→学生写作→教师点评”的模式,这种“临阵磨枪”的写作指导方式并未探及写作教学的核心问题,也难以从本质上提高写作教学效果。

三、基于新高考的写作教学有效方式探索

(一)重视英语阅读,感受写作思维

正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知识往往都隐藏在书本中,英语学习同样如此。面对新高考导向下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如果教师能够提高英语阅读的重视程度,打造读写一体的写作教学模式,凸显阅读之于写作的重要促进作用,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写作思维,提高思维品质,养成良好语感,那么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写作质量的提高、核心素养的发展必然大有裨益。阅读是高中英语教学的“半壁江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专门开辟一个“写作思路探究”板块,引导学生抽丝剥茧、循序渐进地梳理文本的写作方法、写作思路、写作过程。教师可为学生设计“阅读+写作”的拓展训练任务,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阅读材料,展开课外阅读,并着重分析其中的写作特点、写作思路,促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阅读分析中不断拓展写作思路。随着学生阅读经验的不断积累,学生在多元的阅读体验中逐渐感受、体验各种不同的写作思路、写作思维,进而将其内化为自身的写作技能,灵活应用于写作构思与表达中,其写作质量必然能够逐步提升。

(二)培育学习习惯,积累写作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什么很多学生在高考时面对写作部分无从下笔、不知从何写起,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缺少写作素材。一些学生在日常英语学习中不注重写作素材的积累、缺乏主动积累素材的意识,在写作过程中会暴露出内容单一、词不达意、观点浅显等一系列问题。新高考背景下,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关注写作素材的积累。对此,教师可分别从内容素材、语言素材两方面入手:

第一,内容素材。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注重生活经验的积累,将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与思考,应用于写作中,学生的写作过程必然更加顺畅,写作内容也会更加丰富。因此,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留心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大事小情,并针对不同事物、不同信息记录下自己的不同感悟、独特感受。以此为基础,学生在后续的写作中便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信息库”中灵活调取各种所需信息,在作文构思与表达中融入自己的经验、注入自己的情感,作品内容必将更加饱满,可读性也会大大提升。

第二,语言素材。在英语写作中,词汇与句子是最基本的语言素材。高考英语写作的素材积累,首先应从词汇和句子开始。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深入讲解、细细分析一些学生在人际交流或者写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重点词汇,并引导学生对其进行相应拓展,如讲解其高阶替换词、同义词等,帮助学生积累词汇量,增加词汇储备。另外,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指导学生提取文本中的重要句型,并对其进行改写、仿写,理解句型的语法结构,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高考作文写作中自然能够达到连词成句、连句成篇的效果。

(三)丰富教学形式,锻炼写作能力

教师的教学理念直接体现在其所运用的教学方法上,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能够促使教师积极调整教学方法,使其在英语写作教学中,采取更加灵活、高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不断发展。

第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开展,不仅能够拓展英语写作教学空间、丰富写作教学内容,为学生的英语写作练习带来更多便利,还可以帮助一些性格相对内向的学生,摆脱在课堂上面对面交流带来的约束与紧张,让他们以更加放松的状态投入写作练习中;与此同时,开展线上写作教学活动,还可以让一些依赖型的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表达自身观点,避免受到他人观点的影响。

第二,实施任务驱动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讨论,并将其与混合式教学相结合,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动力,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进行独立思考、自主表达。例如,在指导学生分析范文时,教师可积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与分析,勇敢提出自己的观点、做出创意性的解释;而教师也不能简单地以“对”或“不对”反馈回应学生,要引导学生客观分析,并给予其适时的鼓励与启发,使其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另外,在安排写作任务时,教师应从内部、外部两方面综合考虑影响学生思辨能力发展的诸多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获得思考、评判以及自我展示的机会。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也要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其中,营造更加民主、和谐的思辨氛围,推动写作教学的高效开展。

第三,融入游戏化元素。游戏在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高中阶段的学生即将面临高考,学生压力陡增。在写作教学环节融入游戏元素,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缓解压力、放松身心,还可启迪其写作智慧,拓展其写作思路。基于新高考的写作教学,可以适当地引入一些游戏化元素,引导学生在游戏中产生写作兴趣、明确写作主题。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4 的写作教学为例,其难点在于“Enable the students to organize a letter in the proper and efficient way”,结合本单元主题,可将写作主题定位为 “Write a letter about wildlife protection”,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主题游戏“野生动物救援”,引导学生模拟野生动物救援的场景,思考应如何科学救援野生动物,体验救援野生动物的过程,进而产生爱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情感。游戏化元素的融入,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找到写作思路,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还可为写作奠定情感基础,扫除写作过程中的种种障碍,使其在无形中提高写作能力。

(四)利用信息技术,丰富写作指导

进入“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更加高效、智能的教学手段进入英语课堂。下面以微课视频和思维导图为例,谈谈信息技术在写作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第一,利用微课视频引导学生深刻解读写作话题。在英语写作中,很多学生都会存在面对题目毫无头绪、不知如何下手的问题。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学生语言积累不足,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学生对写作话题的理解不足。而针对这一问题,微课视频便可以帮助学生深入解读写作话题,拓展写作思路。具体而言,微课视频的制作,教师可将其分为五个板块,即展示话题、介绍话题背景、进行话题解读、收集相关信息、进一步拓展话题,以实现对写作话题的深入剖析。然后在课堂教学中播放微课视频,引导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思考其中内容,指导学生了解、掌握写作主题、主题相关要素、可写作内容等相关要素,提高学生的写作思维品质。例如,围绕2022 年高考英语全国甲卷中“世界海洋日关于保护海洋的倡议”这一话题,教师便可通过制作相关微课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当前日益严峻的海洋环境污染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造成的恶劣影响,并就此启发学生提出保护海洋的相关建议,帮助学生找到写作思路。

第二,利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梳理写作大纲。思维导图在高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变学生以往的“放射性”思考方式,更加形象化、具体化地呈现思维脉络,引领学生的感悟与思考。而在学生的写作过程中,写作大纲的梳理则是保障其写作质量的重要前提。在写作构思环节,运用思维导图梳理写作大纲,能够有效提升写作的逻辑性,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避免在高考写作中出现信息遗漏、逻辑混乱等问题。以2022 年全国甲卷中关于“世界海洋日关于保护海洋的倡议”这一话题的写作为例,教师可引导学生将“世界海洋日”作为思维导图的思考中心,并根据自身对这一话题的理解、构思情况对其进行解构,向外发散多个关节点,如海洋污染造成的危害、我们可以为保护海洋做哪些贡献、国家层面应该出台哪些治理举措等,然后在不同的节点上简单地写出想要表达的内容,将自己的写作思路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根据思维导图的思路展开写作,通过补充相应的写作内容,形成完整的作文。

(五)构建生本课堂,优化写作评价

当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评价仍以师评为主导,整体来看,这种评价方式并不利于学生写作素养的获得、写作能力的提升。因此,新高考背景下的写作教学,需要教师转变评价方式,遵循以生为本原则,优化写作评价,比如增设“作文批改”原则。但是面对“双减”政策提出的“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的要求,教师还需要注意把控在作文批改环节“教师点评”“学生互评”以及“学生批改”之间的尺度,引导学生客观评价自己以及他人作文的内容可读性、语言准确度、结构完整性等,帮助学生找出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进行相应的调整与修改。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写作反思意识,注重写作过程的总结与反思,使得学生能够充分认识问题、逐步积累写作经验,并在相互点评中借鉴他人经验,补齐自身短板,从而不断提高写作能力,更好地应对高考。

结语

面对新高考背景下高考作文命题呈现出的新特点、新趋势,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在全面分析新高考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所产生影响以及英语写作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从重视英语阅读、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丰富写作教学形式、强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化写作教学评价等不同方面优化写作教学,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不断提升,助力其顺利通过高考。

猜你喜欢

高中英语思维语言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高中英语集体备课的探索
语言是刀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