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地区五味子育苗及栽培技术

2023-10-26颜士东杨树山张焕祥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3年9期
关键词:主蔓叶枯病农家肥

●颜士东 杨树山 张焕祥

(吉林省舒兰市开原镇综合服务中心 吉林 吉林 132624)

五味子为落叶木质藤本植物,株型优美,多作东北地区乡土藤本观赏植物以及经济作物,广泛分布于吉林省长白山区各市县。吉林舒兰开原镇地处长白山余脉向松辽平原的过渡地带,适宜五味子生长。以吉林舒兰开原镇为例,将吉林地区五味子育苗及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育苗技术

1.1 采种

7 月20 日后,种植户可以进入五味子栽培园(或野外五味子种植地),选择浆果着色早、穗长超过8 cm 且粒重超过0.5 g、颗粒重量均匀的五味子采种树。

8 月30 日至9 月15 日,可采收五味子果实,人工挫除五味子果皮、果肉,漂净干瘪颗粒,人工检出腐烂种子、机械损伤种子,剩余颗粒放置到阴凉处,等待颗粒表面水分消散。

1.2 层积催芽

12 月15 日~20 日,可进行人工破皮,形成五味子种粒切口。将破皮后的五味子种粒放入清水(40℃左右)内,连续浸泡48~72 h,每间隔24 h 更换一次净水,促使五味子种粒水分基本饱和。浸泡后,将湿润的五味子种粒与洁净的细河沙按1∶3 的比例混合放入水箱(或花盆),保证环境温度超过0~5℃,沙子含水量超过40%(表现为用手紧握成团但不滴水)。层积处理80~90 d。层积期间要定期检查五味子种粒情况,及时将发霉变质的五味子种粒挑出。

播种前15 d,将五味子种粒浸入凉水(添加0.2%的还原型谷胱甘肽和0.55%的水溶性葡聚糖),连续浸泡72~96 h,每间隔24 h 更换一次水,直到五味子种粒开裂(或胚根出露)。

1.3 整地

根据优质五味子苗培育要求,种植户应优选土壤潮湿、地势平坦、中等黏重、肥沃、排灌便捷的地块,避免选择瘠薄碱性地块。

应选择早春时期翻耕土地,翻耕后均匀撒施腐熟农家肥,撒施量为37 500~75 000 kg/hm2,同时依据1.5×104kg/hm2的标准施加控释肥,形成营养充足的土地环境。施肥后,需耙平地块,做长、宽、高为10 m×1.2 m×7 m 的畦。

1.4 播种

播种前,向地块表面均匀喷洒0.5%的高锰酸钾溶液或代森锰锌800 倍液,然后覆盖地膜,闷土24 h。同时,可将40~50 kg/hm2敌克松与120 000~130 000 kg/hm2细土(含水量50%左右)混合后撒施到苗床,形成洁净无菌环境。

在6 月15 日前(温度超过30℃),借助机械开沟机设置播种沟,播种沟深度为15 cm,沟距8~10 cm。依据250 kg/hm2的标准,均匀撒施五味子种粒。合并田垄,覆土镇压,覆土厚度在2 cm 左右。五味子播种量较小时,借助小木钎挖宽、深均为1.5~2 cm 的播种穴,在播种穴内水平放入五味子种粒,上层覆盖1~1.2 cm 厚洁净细沙。

1.5 育苗管理

1.5.1 遮阴根据五味子苗期要求,搭设小拱棚,并在小拱棚上覆盖塑料薄膜。在五味子芽苗出土后,随着气温上升,逐渐揭开塑料薄膜,促进五味子芽苗生长。

1.5.2 除草在五味子苗床上,于10:00 前或16:00后均匀喷洒乙草胺600 倍液,减少杂草危害[1]。

1.5.3 浇水在越冬前期,应浇施足量封冻水,并将草帘覆盖到五味子苗床上,确保五味子种苗顺利越冬。

2 移栽

2.1 选地

选择土层深厚、郁闭度0.5~0.6、排灌便捷、通风良好、表面平坦、水源充足的地块,地块土质为砂壤土或腐殖土。

地块选定后,设置宽1.2~1.5 m 畦,均匀撒施150 000~300 000 kg/hm2腐熟农家肥,耙平地块,人工捡出杂质。

2.2 栽培

吉林地区五味子栽培用苗高要达到20~25 cm,根茎长30~35 cm,且须根略带土,整体植株不干枯。

移栽苗准备完毕后,挖掘30 cm 的方坑定植穴,穴距2 m,行距1.5 m,每一定植穴栽入1 株五味子苗。栽植后分层密实踩踏,灌入足够定根水。待定根水完全渗透后,用土压实定植穴。

3 栽后管理

3.1 浇水

五味子是浅根植物,充足的水分是吉林地区五味子旺盛生长的关键。因此,在确保五味子植株成活后,每隔7~15 d 浇一次水,保持土壤湿润(干土层深度小于3 cm)。一般在五味子开花前、开花后、果实膨大期分别浇一次水,浇水后立即松土,避免五味子生长地块土壤板结。

进入土壤封冻前期,应浇一次越冬水,确保五味子顺利越冬。

3.2 施肥

在五味子整个生长周期内,对养分具有较大需求,每年肥料追施量至少2 次。种植当年,先在五味子展叶期施加8 kg/株腐熟农家肥,或浇施0.2%的水溶性氮磷钾复合肥,再在五味子开花后(或孕蕾花果期)开沟施加8 kg/株腐熟农家肥并覆土。

第2年,在5 月10 日前后施加300 kg/hm2尿素、300 kg/hm2磷钾肥,为五味子植株生长提供充足养分[2]。

第3年,在5 月10 日前后施加300 kg/hm2尿素,并在10 月10 日~15 日施一次腐熟农家肥,施加量为8 kg/株。

3.3 病害防治

3.3.1 叶枯病五味子叶枯病表现为叶尖端、边缘出现褐色斑点,随后逐步发展为中央褐色大斑块甚至黄褐色叶片,最终病叶干枯脱落。五味子叶枯病与温度骤变、田间积水、病菌侵染、施肥不当、结果过量等因素有关,因此在加强施肥中磷肥、钾肥比例的基础上,从5 月20 日开始,均匀喷洒1∶1∶100 等量式波尔多液,降低五味子叶枯病发生概率。若已发生五味子叶枯病害,种植户可以喷洒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50 倍液,连续喷施2~3 次,每次间隔7~10 d。若五味子叶枯病害较为严重,可联用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1200 倍液、2%“农抗120 水剂”200 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200 倍液,连续喷施2 次,两次相隔7~10 d,可有效防治五味子叶枯病。

3.3.2 白粉病五味子白粉病早期表现为幼嫩叶片背面针刺状斑点,中期叶片表面覆盖白粉,最终扩散到整个叶片、穗轴、果穗,植株整体萎蔫、死亡。五味子白粉病与病菌孢子萌发、氮肥施加过量、枝蔓密度过大等因素有关。在加强植株管理的基础上,可以均匀喷洒25%粉锈宁2000 倍液。若五味子植株已出现白粉病症状,应尽早喷洒1 次45%达科宁900 倍液。病害较严重时,均匀喷洒47%加瑞农800 倍液,共喷洒2~3次,两次间隔7~10 d。

3.3.3 果腐病五味子果腐病主要表现为果实上着生褐色小点,随后逐渐发展为黑色斑点,最终整个果实腐烂变质。五味子果腐病与高湿天气、细菌入侵有关。在发现五味子果腐病症状后,可以联用靓果安120 倍液、大蒜油1000 倍液、沃丰素600 倍液,均匀喷施到植株表面,可有效防控五味子果腐病害。

3.4 修枝

3.4.1 当年定干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是五味子丰产、稳产的前提。在五味子栽培行向一定的情况下,应在栽培当年夏季幼苗旺盛生长期,每株选择3~4 个侧蔓枝,选择标准是健康、茁壮。选中侧蔓枝后,引导侧蔓枝到杆上,一般一株五味子苗配备2 根杆,每一杆供2 个蔓枝攀绕。引蔓上杆后,剪除原有实生苗主茎。在各个主蔓枝长度达到50 cm 时,人工打顶尖定干,促使剪切口下枝芽生长短果枝。待短果枝生长到30 cm 时,挑选健壮枝条作为延长主蔓枝(不打顶尖),剩余副梢则在20 cm 处打顶尖。

3.4.2 翌年修枝五味子为雌雄同株植物,雌花数量决定五味子产量。五味子雌花数量与叶面光合效能、架面通风透光条件有关。为增加雌花数量,可在早春五味子树液流动前,保留上年延长主蔓枝30 cm 长度,其余剪掉,并将五味子副梢回缩至20 cm 处[3]。若五味子植株无副梢,则剪掉延长主蔓枝距离地面50 cm 位置,固定枝干。待剪口下新发副梢长度达到20 cm 时,选择一条副梢作为延长枝,剩余副梢均在20 cm 位置打顶尖,确保主蔓枝粗壮,且副梢花芽饱满。待延长主蔓枝长度达到50 cm 时,可再次打尖,剩余副梢则预留30 cm 打尖,为主蔓枝、副梢提供足够的营养,促进花芽饱满。

在夏季生长旺盛期,应全部清除五味子地下茎钻出地面幼苗以及基部徒长枝条,并定期梳理各主枝、蔓枝,避免两者缠绕或副梢上架,确保母枝养分的充足供应。

3.5 越冬防寒

为降低吉林地区冬季寒风对五味子移栽苗的影响,在移栽当年,用土覆盖五味子苗茎基部。翌年土壤化冻后,去除土体,并借助树条搭设五味子藤蔓,确保五味子植株正常生长发育。

4 总结

五味子是木兰科中药材,在吉林地区广泛种植。五味子育苗与栽培期间,应选择恰当的育苗田,科学整地,及时播种,合理移栽,全面管理,确保五味子产量与质量。

猜你喜欢

主蔓叶枯病农家肥
如何发酵农家肥
葡萄H形树形构建及管理要点
庭院葡萄树形的培养及主蔓衰弱更新复壮技术
农家肥堆腐要适度过度腐熟危害不小
昆明烟区农家肥的基本特性与安全性现状研究
庭院葡萄树形的培养及主蔓衰弱更新复壮技术
葡萄定植当年冬季修剪技术
火星丁丁当·农家肥
大蒜叶枯病重发原因分析与绿色防控技术
水稻白叶枯病菌Ⅲ型效应物基因hpaF与毒力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