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产稳产玉米新品种吉东367 的选育及精简高效栽培技术

2023-10-26郝巧艳苗艳玲吕小飞焦玉山赵思萌赫云建石生辉高声鹏秦玉艳

农业科技通讯 2023年9期
关键词:先玉自交系吉林省

刘 彬 郑 莹 郝巧艳 苗艳玲 吕小飞 焦玉山 赵思萌 赫云建 石生辉 高声鹏 秦玉艳

(1.辽源市农业科学院 吉林辽源 136200;2.吉林省东辽县蚕业工作站 吉林东辽 136600)

玉米是吉林省种植面积最大、 产量最高的农作物,对保障粮食安全至关重要[1]。 高产是玉米育种的永恒主题,增加种植密度是提高产量的首选方法,机械化收获则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2]。 近年来密植已成为提高玉米单产的有效途径,但密植会极大增加玉米的倒伏风险, 严重地限制了玉米的产量和机械化作业[3]。 因此,选育耐密、抗倒、宜机收、 高产的玉米新品种已成为我国玉米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辽源市农业科学院玉米研发团队从耐密植和抗倒伏入手,以选育耐密植、抗倒伏、高产、多抗、广适的品种为目标, 历经多代南繁北育选育出了适合吉林省中熟玉米区种植的品种吉东367。 经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品质分析、人工接种抗病(虫)鉴定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耐密、抗倒伏、容重高、淀粉含量高等优点。 同时在多年试验的基础上,总结形成了精简高效栽培技术, 实现了优良品种与精简高效栽培技术的集成, 以利于吉东367 的推广和种植效益的提升。

1 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

1.1 母本KJL17N05

母本自交系KJL17N05 于2013 年以PH09B×PH6WC 群体为基础材料,采用系谱法,经过6 代自交选育而成。 根据耐密、抗倒、高产、优质的育种目标,低世代采用“大群体、高密度”的选择策略,田间选择穗位整齐一致、农艺性状优良的穗行,收获时根据果穗性状选择穗行多、籽粒长、米质好的单株进行收获,采用系谱法在辽源和海南选择自交,于2017 年育成稳定自交系S6,通过一般配合力测定,选择优良穗行,定名为KJL17N05。

自交系出苗至成熟130 d。 幼苗、叶片绿色,叶鞘紫色,叶缘白色, 根系发达, 长势强。 株高233 cm,穗位高112 cm,雄穗分枝5~7 枝,花药紫色,花粉量中,花丝浅紫色,成株叶片20 片,株型上冲,雌雄协调。 果穗筒形, 穗长16 cm, 穗粗4.4 cm, 穗行数16 行, 行粒数26 粒左右, 排列整齐, 穗轴红色。籽粒黄色、 偏硬粒型, 籽粒大小均匀, 米质优良。抗玉米大斑病、 灰斑病、 丝黑穗病、 茎腐病、 穗腐病, 感玉米螟。

1.2 父本KJM92

父本自交系KJM92 是以PHK76×先玉696 为基础材料,采用单倍体育种法,于2017 年育成的自交系。 2014 年以美国引进自交系PHK76 为母本、以杂交种先玉696 为父本杂交, 以自交一代后的F2群体为选育自交系基础材料,2015 年开始经过辽源和海南诱导、加倍、扩繁、评价、测配,于2017 年育成DH系KJM92。

自交系出苗至成熟125 d。 籽粒黄色、半马齿形,百粒重34 g。 幼苗叶鞘紫色,叶色浓绿,苗期叶片窄长。 植株紧凑, 株高178 cm, 穗位高90 cm, 全株19 片叶,雄穗分枝4~6 枝,花药黄色,花粉量中,花丝绿色。 果穗锥形,穗长14 cm,穗粗4.2 cm,穗行数14 行,单穗粒重90 g 左右,穗轴红色。 抗玉米大斑病、灰斑病、丝黑穗病、穗腐病,感茎腐病,抗玉米螟。

1.3 杂交种选育过程

2016 年以自选系KJL17N05 为母本、 自选系KJM92 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选育成玉米杂交组合吉东367。该组合于2017 年参加本单位产量比较试验,2018-2019 年参加品种网点比较试验,2020-2021 年参加吉林省友邦联合体高密组区域试验,2021 年参加吉林省友邦联合体高密组生产试验,2020-2021 年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和吉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进行玉米杂交种抗病虫鉴定,2021 年在农业农村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进行品质分析。 于2022 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定编号: 吉审玉20220045)。 该品种耐密性好、抗倒伏、产量高,商品品质优良,综合抗性适中,适应性广,适宜在吉林省中熟区域种植。

2 品种特征特性

2.1 农艺性状

吉东367 在东北春播生育期为126 d,比对照先玉335 早1 d,属中熟高淀粉玉米品种。 幼苗、叶缘绿色,叶鞘紫色,花药浅紫色,颖壳绿色。 株型紧凑,株高330 cm,穗位高131 cm,成株叶片21 片,雄穗分枝4~6 枝,花丝粉色。 果穗锥形,穗长19.8 cm,穗行数16~18 行,穗粗5.4 cm,穗轴红色,结实性好。 籽粒黄色、半马齿形,百粒重37.5 g,容重766 g/L。

2.2 抗性鉴定

2020-2021 年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和吉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对吉东367 的抗病(虫)性进行2 年4 点的人工接种鉴定,感大斑病(2MR、2S)、丝黑穗病(3S、1HR),中抗灰斑病(2R、2MR)、茎腐病(3R、1MR)、穗腐病(3MR),品种抗性佳。

2.3 品质分析

2021 年在农业农村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哈尔滨) 对吉东367 的籽粒品质进行分析,籽粒容重766 g/L,粗蛋白含量9.00%,粗脂肪含量3.52%,粗淀粉含量75.55%,赖氨酸含量0.33%。该品种淀粉含量较高,可应用于淀粉加工行业,有利于促进粮食转化增值。

3 产量表现

吉东367 在吉林省中熟区产量突出,表现高产、稳产。 2020-2021 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2 119.1 kg/hm2,比对照先玉335 增产4.9%;2021 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2 042.2 kg/hm2,比对照先玉335 增产5.8%。

推荐理由:这是一部充满神奇幻想的小说。作者以寻找丢失的自行车为线索,让主人公老张与幻化成少年、青年和中年人的自行车相遇,并在寻找老张丢失的自行车的过程中引出了一段段充满回忆又令人唏嘘的少年往事。情怀、感恩和救赎的主题随着故事的讲述缓缓呈现在读者眼前,而精巧的结构、简洁的行文,也让读者得以沉浸其中。

2020 年在吉林省中熟区的5 个试验点全部增产,平均产量11 484.2 kg/hm2,比对照先玉335 增产4.4%, 居参试品种第4 位。 2021 年在吉林省中熟区7 个试验点有5 个点增产,增产点率71.4%,平均产量12 754.0 kg/hm2,比对照先玉335 增产5.3%,居参试品种第4 位。2021 年参加吉林省中熟组生产试验,6 个试验点有5 个点增产,增产点率83.3%,平均产量12 042.2 kg/hm2,比对照先玉335 增产5.8%,居参试品种第4 位。 吉东367 在试验中表现出了优良的高产性和稳产性。

4 精简高效栽培技术

吉东367 具有高产、优质、抗倒、抗病性较强、熟期适宜、保绿性好、淀粉含量高等特点,适合在吉林省玉米中熟区及周边相同生态区域内推广种植。 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4.1 选地

在选择土地时避免选择低洼地区, 尽量选择地势相对平坦、方便排灌、富含有机质、肥力足的土块,pH 在6.5~7.0 之间,以壤土或沙壤土为宜。 吉东367在水肥条件好、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的地块种植能够获得较高的产量。 因种子芽势强、品种耐旱性好,在坡地种植也能保全苗,稳产性突出。 经过多年试验,吉东367 产量潜力高、耐瘠薄能力强,适宜在平地、坡地种植。

4.2 整地

整地质量是一次播种保全苗的前提条件。 精细整地有利于玉米出苗和后期生长。 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进行秋深翻, 深翻深度保证在35~40 cm 之间,春季旋耕耙地,做到土地平整,采取大垄双行的栽培模式种植,能提高土壤保墒能力,保证全苗,也能有效地增加种植密度,提高产量潜力。

4.3 播种

春播适播期在4 月下旬至5 月上旬,5~10 cm 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播种为宜, 不同地区可根据气温、土壤墒情等因素适期播种。 宜选用播种机进行机械化单粒精量播种, 播种深度以种子至土壤表层厚度3~5 cm 为宜,播种深度、株距、行距、镇压强度保持一致,做到一次播种保全苗、苗齐苗壮,通过增加群体产量获得高产。 吉东367 较耐密植,种植密度一般保苗6.5 万~7.0 万株/hm2。 合理的群体结构能发挥其最大的效能, 注意不能超过安全密度, 否则会导致倒伏,加重病虫害发生,造成损失[4]。 待玉米出苗长至3 片叶左右及时间苗、定苗。

4.4 施肥

科学合理地施肥是获取高产主要保证, 必须在整个生育期按需肥种类和需肥量的变化科学施肥。已有试验表明, 在中等肥力地块上每增产100 kg/亩玉米需要施氮素5 kg/亩、磷2 kg/亩、钾3 kg/亩。根据吉东367 的特征特性,总结施肥规律如下:底肥施用腐熟的农家肥1 500 kg/亩、玉米专用复合肥30 kg/亩、氯化钾或者硫酸钾10 kg/亩。 根据生产实际在玉米V6~V7 期进行一次性追肥,追施尿素25 kg/亩、钾肥10 kg/亩。 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结合土壤深松进行追肥。

4.5 田间管理

病虫害防治的原则是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可以通过秋深翻减少越冬害虫基数及病原菌数量,减轻病虫害发生。 用含7%以上克百威种衣剂及内吸杀菌剂戊唑醇进行种子包衣, 能有效防治玉米金针虫及玉米丝黑穗的侵染危害,用辛硫磷、毒死蜱等农药随底肥一次性施入可以有效防治地下害虫, 利用杀虫灯、性诱剂、释放赤眼蜂、白僵菌封垛等方法能有效控制玉米螟, 利用高效氯氰菊酯和有机磷类化学农药混配能有效防治玉米黏虫及玉米螟。 玉米大斑病防治选择32.5%苯醚甲环唑·嘧菌酯悬浮剂、40%丁香·戊唑醇悬浮剂+25%嘧菌酯悬浮剂整株叶片喷施,重点选择穗位以上叶片喷施,可采用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每间隔7 d 喷施1 次,喷施2 次,防效在83%以上。

4.6 适时收获

吉林省玉米一般在10 月初达到完熟期开始收获,适当晚收能够延长籽粒灌浆时间,降低籽粒含水量,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便于脱粒和贮藏。吉东367适合进行机械化收获,可以适时晚收以提高产量。

猜你喜欢

先玉自交系吉林省
吉林省教育厅新年贺词
化控剂对不同玉米品种倒伏性及产量影响
吉林省“十四五”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会宁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收获期试验研究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降解膜应用试验
6个青贮玉米品种的产量和品质比较
玉米自交系京92遗传改良研究
吉林省完成1.4万公里农村公路“畅返不畅”整治
不同来源玉米自交系穗粒性状的多样性分析与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