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联体文化建设:从“形似神散”走向“神聚形异”

2023-10-25朱凤江陈群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3年10期
关键词:联体校区共生

朱凤江 陈群

教联体办学模式下,各校区文化融合共生可以增强教联体的凝聚力与自主发展动力,综合提升教联体的办学水平。如何让教联体各校区在核心办学理念、发展方向、价值追求上达成一致,从“形似神散”走向“神聚形异”,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教联体办学愿景呢?笔者以武汉经开区“共生”教联体为例,谈谈教联体文化体系的建构策略。

一、文化共创,铸教联体发展之魂

1.精神文化一脉相承

教联体文化建设应该以各校区已有文化为基础,遵循一脉相承、和而不同的原则,在融合与创新中构建一种既凸显共性价值取向又体现多元文化并包的文化体系。

“共生”教联体中,三角湖小学博学校区和三角湖小学新华校区原本属于同一个教育集团,其校园文化具有一致性;三角湖小学官士墩校区在教联体成立时还是在建校区,其文化定位需要通过前置的顶层设计,与其他校区关联;而黄陵小学原有的“体验教育”文化品牌需要通过研讨,与其他校区文化整合,以达成文化一致性。基于以上分析,“共生”教联体通过反复研讨,提炼出现有三个校区共有的文化因子——生命教育,确定以“生命教育”作为教联体办学的核心理念,并对三个校区的文化做出如下定位:博学校区聚焦生命的样态,不断深化“灵动教育”文化内涵;新华校区聚焦生命的色彩,倡导“为每个童年故事增添亮色”办学理念;黄陵小学聚焦生命的过程,以“让学生在体验中幸福成长”为办学理念。后续,官士墩校区在“生命教育”引领下,聚焦生命的力量,提出“内生教育”文化主题,以办一所师生求真求美、情智共生的学校为追求。

为更好地引领各校区师生在“生命教育”的浸润中增进文化认同、形成文化共识,教联体着力构建“生命教育”文化体系,打造“六个一”文化特征:一个目标,即创建高质量发展品牌教联体;一个愿景,即创造适合师生生命生长的生活世界;一种精神,即内外兼修、止于至善;一种关系,即营造伙伴关系;一体化管理,即建构同一套管理机构;一种样态,即融合共生、合作共享、发展共进。

2.制度文化和谐统一

一体化的科学管理模式与制度是教联体发展的重要保障,能强化教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教联体由多所学校组成,往往有多个法人、多套行政班子。为实现统一管理、资源共享,“共生”教联体推行“1+6”一体化管理模式。“1”指教联体管理委员会,“6”指学生成长中心、教师发展中心、质量督导中心、课程研发中心、党群活动中心、服务督导中心六个中心。为顺利实施一体化管理,各校区均按照“四部两室”设置管理机构,即成立或改建学校教师发展部、学生成长部、课程部、事务部,以及学校办公室和党群办公室。各校区的“四部两室”根据职能与教联体六个中心对接,形成同一套教联体管理机构,落实“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模式。

教联体还制订了统一的管理章程,明确了教联体议事规则、决策程序以及协调机制,拟订了教联体教师绩效考核制度、工作例会制度、课程统筹制度、联合教研制度、教师流动制度、内部考核制度,以及教联体三年发展规划和每学期工作计划等,以加强各校区之间的统筹协调与紧密协作。

3.物质文化求同存异

在视觉识别系统建构方面,教联体结合各校区文化标识的共性,构建教联体文化标识系统。例如,在各类大型活动中,教联体“吉祥物”以及写有“创造适合师生生命生长的生活世界”办学愿景的标语随处可见,博学校区“唤醒灵动的生命”、新华校区“为每个童年故事增添亮色”、官士墩校区“让每个生命迸发力量”、黄陵小学“让学生在体验中幸福成长”等标语无不彰显“生命教育”的内涵与情怀,在潜移默化之中浸润师生心灵。各校区还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在校园文化中融入新元素。如博学校区打造艺术长廊,新华校区建设科技长廊,官士墩校区设计书香元素,黄陵小学彰显跳绳文化。教联体文化与各校区文化在校园中交相辉映。

在物质文化逐步丰富的过程中,教联体以“生命教育”为理念,协调各校区构建资源数字化、应用集成化、传播智能化的智慧校园环境,以信息技术推动教联体管理创新。

二、文化共生,立教联体发展之根

文化共生指在教联体“生命教育”引领下,不同校区追求文化的多元发展、协同联动,建设共生的文化样态,以文化立根,促进教联体和谐、快速发展。

1.文化引领,促进师生生命生长

“共生”教联体采取“纵向深入”“横向丰富”的文化建设策略。探索文化共生的过程中,教联体管理委员会紧紧围绕教联体办学愿景,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提炼出“3+3”教师塑能工程实施策略,即在明晰新手型、骨干型、专家型三类教师培养路径的同时,打造这三类教师中的领航教师,并以“以崗带培、以优促优、以绩调岗”等方式实施教师轮岗,培养具有思辨精神和革新实力的教师队伍。

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教联体拟定了统一的课程发展规划,建构“生命教育”统领的校本课程体系,通过校本教材编写、精品课展示等途径,打造具有教联体办学特色的课程群,使艺术教育、科技教育等课程不断推陈出新,发挥育人实效。各校区还以“吉祥物”等文化标识为媒介,从德、智、体、美、劳五个维度拟定了学生评价标准,建构了立体化学生电子评价体系,用数字平台记录、分析反映学生成长的数据。

2.文化引领,凸显学校个性特色

教联体办学过程中往往存在新校融入和老校加入的情况。新校如何在开办之初就得到民众认可,保证“高开高走”?老校如何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航道,实现跨越式发展?“共生”教联体一方面坚持以文化引领校区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注重凸显校区各自的发展特色。

参与顶层设计,保证新校建设有品质。新校筹建阶段,从文化理念到硬件装修再到显性文化打造,教联体管理委员会都要从顶层设计入手,依据教联体文化严格把关。例如,官士墩校区在教联体“生命教育”理念引领下,确定了“内生教育”办学理念,整体构想了学校LOGO、楼名、文化景观等视觉识别系统。值得一提的是,该校的新生入学通知书是一封可以“听”的信,从“行·健、行·雅、行·知、行·美、行·创”五个方面为一年级学生送上一份“开学攻略”,促进学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同。

植入优秀经验,缩短新校成长周期。教联体应该将先进的办学理念、成功的管理模式、成熟的管理制度、有效的课程教学、科学的评价体系等植入新校,让新校的发展站在较高的起点上。例如,新华校区建校初便定下“一年求生存,两年建规范,三年提质量,五年创特色”的目标。该校区以课堂为主阵地,依托优质师资,以高质量的教育科研助推教学质量提升和学生常规养成,在多次取得区级质量调研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坚持发展科学、艺术办学特色,取得了获评省级试点学校等成效。

构建个性方案,推出老校特色品牌。教联体应该根据各校区的地域和资源优势,协助各校区建构既有教联体文化基因又有自身鲜明特色的课程体系,打造学校特色品牌。例如,黄陵小学坚持外塑人文环境、内铸精神文化,形成了“体验教育”文化个性,构建了包含“习惯体验、责任体验、创新体验、视野体验”四大体验模块的体验课程体系,以及包含“班队委竞选服务体验、书香满园读书体验、艺术舞台展示体验、体育场上运动体验、课间活动游戏体验、学雷锋助人体验、‘我们的节日亲情体验、社会实践励志体验”八大德育活动的体验活动体系。

(作者单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三角湖小学教育集团)

猜你喜欢

联体校区共生
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一角
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南大门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我校临安校区简介
医联体:足不出户的健康保障
百花齐放的湖北医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