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2023-10-25潘真真

理财·市场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绩效评价管理工作单位

潘真真

推进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改革是提升政府公信力、强化资金管理的重要措施。行政事业单位各项活动和业务开展都需要财政资金的支持,并满足提高事业单位资金利用效率这一要求,因此应对现有的预算管理工作进行全面优化,达到全方位落实绩效管理工作的目标,从而构建起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让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在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预算绩效管理概述

预算绩效管理主要包括业绩评估、预算管理两部分,在单个预算周期内,需要通过大量的调研针对预算效率、服务质量等各种元素进行取证分析,采用相对科学与有效的评估方式,确定相对有效的评估指标,积极地针对各项投入与产出制定相应的反馈评价体系,并根据评价结果判断预算执行期间是否存在问题,对管理策略进行适当的调整。从单位的角度来看,预算绩效管理需要针对预算资金的投入、使用、结果等过程进行监督,比照预算绩效目标了解项目执行进展,以此判定项目成果及全面反映单位预算的执行情况。

预算绩效管理意义

一、提高预算执行力

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时,需要明确相应的影响因素。在确立影响因素后,需要制定相对科学的预算环节,强化单位内部的预算执行能力,凸显预算管理工作的核心价值,以实现预算管理工作的高效落实,并在全面分析和评估基础上,确保预算目标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同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预算编制和执行计划,以适应环境和资源的变化。通过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考核,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从而提高预算的执行效率,具体的控制方式包括执行过程中的有效监控、定期报告、绩效评价等方式。

二、强化资金配置

预算绩效管理是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全面实施合理资金配置的重要保障之一。通过对预算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管,可以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提高管理成效。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由财政部门拨付,如何强化资金配置,提高资金利用率尤为重要,要想充分发挥预算绩效管理的作用,需要对项目指标进行细化量化,通过科学的预算管理,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

三、实现单位的有效管理

现阶段,随着社会体系的改革与优化,行政事业单位的机构职能也发生改变,从管理职能转变为服务型职能,对此需要提升自身服务效能,而预算绩效管理可以实现单位有效管理,推动单位管理趋向于精准化、细节化。

预算绩效管理问题

一、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认识有待加强

从2003年黨中央提出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目标,截至2018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对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相关内容进行表态后,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也被进一步深化。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对于预算绩效管理的概念及重要性已有跨越式提升,但由于受到长期的重资金来源轻产出效能思想的主导,因此导致大量的管理人员对于实际需要开展的绩效管理工作并无明确认识,而部分财务管理人员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缺乏相关意识,致使相互之间的工作无法形成有效协调,因此导致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效果始终较差,各类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也因此下降,最终导致预算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难以满足预期的标准化要求。

二、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基础有待提高

相比部分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时间相对较晚,因此总体来看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基础仍相对薄弱。处于探索阶段可借鉴经验较少,使得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存在标准难以统一、绩效评价报告参考性不高的问题。首先,绩效管理目标脱离实际,指标不够细化。通常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大致在每年11月提交预算方案,由于时间不够充裕,导致预算编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指标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距;其次,预算绩效编制随意性较大,内容不够全面。部分单位的预算编制报告未能形成统一的格式和编制标准,编制过程受个人主观影响较大,审核部门对于项目出现增减变动的情况也未能及时核实,导致项目的预算资金评估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受到影响。

三、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信息化有待提升

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是运用智能化手段对预算绩效管理进行合理评定,使其可以覆盖到目标管理。绩效监控管理以及绩效自评等项目管理流程中,通过对各项目业务流程的重点关注,实现项目绩效的周期性管理,达成预算绩效双架构体系,加快二者工作的融合速度,进一步提高这一阶段的计算管理效能。但由于各地区差异,部分地区未做到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系统全覆盖,造成预算绩效管理信息不完整、原始信息失真无法准确核实,预算绩效难以监控及分析,使得绩效的评价工作偏离实际;同时,绩效管理信息化系统处于运用前期,普遍存在系统不稳定、模块功能不完善的情况,使得预算支出数据关联性和共享性较差,对预算绩效监控等不能实现预期目标。

四、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实际开展效果达不到预期,很大的原因在于制定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实施细则还不够明晰,在实施过程中缺乏强制性,使得实际工作中对待绩效工作存在惰性思维。此外,由于各部门各行业的差异化,在缺乏指导性的标准体系下,进一步让绩效管理效果大打折扣。同时,缺乏对绩效管理过程监管考核而部分单位的预算管理结果的重要性远高于其过程监督的要求,因此监督过程缺乏有效性,导致无法对项目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调整,从而造成资产损失、闲置等风险。

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对策

一、加强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认识

首先,需要通过相关部门构建起相应的预算绩效管理组织架构,并设立相应的预算绩效管理团队,由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带领,落实其主体架构区域,采用专人专责的方式确保运行的有效性,推动管理工作在单位内部实施。其次,开展培训,提升业务水平。单位应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了解最新政策要求及学习预算绩效一体化操作等业务知识,同时扩大培训对象,组织项目关联人员积极参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知识学习。最后,摆正思想,充分调研。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前,应对单位发展和项目有所规划,经过充分调研,科学论证后制订绩效管理工作方案,同时可通过借鉴优秀成功案例,并结合单位自身特点进行本土化的调整,保证方案以及制度符合单位发展的实际需求。

二、夯实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基础

首先,应完善指标体系,规范评价标准。积极探索适用于不同部门、不同项目的绩效指标,逐步建立涵盖各類各项、符合目标内容、突出项目特色、提取各部门共性与个性指标项目库,并参考相关历史数据、行业标准、计划标准等,科学设定指标值,以便于构建统一规范的绩效管理体系,以及全面覆盖预算结果的评价标准。其次,需要适当地进行动态监督的强化工作。强化相关运行状态的监督效果,借助对预算与预算方式偏差的分级,及时对各类错误进行纠正与调整,从而及时修改和调整相关的预算目标,实现对预算开支的回收与追加处理,保证预算绩效管理的整体效果,确保此预算绩效管理的真实程度。最后,提升第三方机构执业质量。可以通过委托第三方机构制定工作规范,对委托业务的工作程序、管理、考核等进行详细规定,同时通过加强监督管理、综合考评等方式,提升第三方机构执业能力,使第三方机构绩效评价结果科学、准确。

三、提升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水平

为确保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可以形成全方位、全过程的绩效管理,首先,应全面推广使用预算管理一体化绩效管理系统。近年来各地已陆续要求使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并根据预算绩效管理一体化这一核心发展目标,提高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全面性与准确性。为更好地使绩效管理体系与大数据技术融合应用,实现不同部门、不同层级之间的数据共享,构建大数据的分析系统,使单位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对不同时间节点业务开展情况、资金使用效益等进行多维分析, 当地政府部门应加大推广力度,做好操作系统培训和宣传工作。其次,不断补充完善新功能,对系统进行升级优化。强化信息化技术与预算管理机制结合,可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水平:一是通过不断优化绩效管理功能模块,丰富项目指标数据库,加强系统维护提升系统稳定性,可实现绩效数据实时监控;二是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及时对预警项目做到整改纠偏,推动项目绩效管理目标如约完成,可提高预算执行效率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四、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建设

为构建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从制度上保障和推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应进一步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等各环节要求,实现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制度化与规范化。首先,需要拥有相对完善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流程,明确预算单位、主管部门、财政部门以及第三方机构等各方职责内容,建立协调配合、职责明晰的工作机制,以确保这一阶段的管理工作可以更具有规范性。其次需要强化绩效结果考核流程,进一步完善绩效目标考核制度,构建较为科学与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借此实现对绩效考核目标的全过程监控管理。再次,优化资金使用结构。为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率得到合理有效提高,应确立相应的绩效考核方案,从而达到提高绩效评价结果与构建核心约束机制的目标。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是保证各项目及单位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各单位需要对现阶段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通过具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来加强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同时通过预算与绩效的一体化融合,实现这一阶段预算管理效果的全面提高。(作者单位:三明市煤炭中心)

猜你喜欢

绩效评价管理工作单位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填单位 要推敲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看错单位
协办单位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