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传统文化符号汉服的传播困境研究

2023-10-25李梦瑶

艺术科技 2023年20期
关键词:文化符号文化认同汉服

摘要:汉服是汉民族传统服饰的总称,是断代后又得以延续与建构的、逐渐为大众所知的、色彩鲜明的中华文化符号之一。在当代,随着其传播广度、深度逐渐提升,汉服形成了一种以衣冠服饰为表、以中华民族传统礼仪与品质为里、以青年为传播主体的独特文化。文章在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调查主流购物软件“汉服”标签相关店铺运营模式,结合作者作为汉服爱好者与消费者的体验进行阐释说明,探究拥有中华传统文化符号与服装类商品双重身份的汉服在面向大众的推广传播中的自身局限性与外部困境,为汉服运动与汉服文化的发展提供新思考。研究发现,在文献硕果累累、相关活动如火如荼、汉服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汉服文化的传播面临着自身定义不够清晰、文化优越感惹人反感、产业链不够成熟、过度复古与现代社会生活产生冲突、海内外文化认同不足等诸多困境。汉服文化虽已发展为较具规模、逐渐走入大众视野的新兴文化,但仍未能改变汉服文化是小众文化、汉服爱好者是亚文化群体的事实。汉服产业虽蓬勃发展,但其零售端弊端改善缓慢,产业链亦发展不平衡,亟待完善。汉服若要达成文化符号认同与充分商品化的复兴,需要解决大量问题且非一朝一夕之功。

关键词:汉服;文化符号;文化认同;传播困境

中图分类号:TS94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20-00-04

在当前中国综合国力发展、文化自信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表征符号在海内外传播的大背景下,汉服作为汉民族传统服饰,在失落300余年后,正逐渐成为愈来愈为大众所知的中华传统文化符号。然而,在汉服运动轰轰烈烈、汉服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汉服也面临着诸多传播困境。

1 汉服的定义及特点

“汉服”之“汉”并非仅指“汉朝”之“汉”,乃“汉民族”之“汉”。目前,为国内媒体与公众广泛认知和接受的汉服定义,是指自商周至清初一度失落又被逐渐复原的、具有强烈汉民族传统文化色彩的、与其他民族服饰有显著差异的多朝代多形制服饰体系。其特征可总体概括为“上衣下裳、交领右衽、系带隐扣、广袖博带、束发戴冠”。其中,广袖交领为传统汉服最显著、最具代表性的特征,这与各朝代礼服的特质有关。而在沿袭古礼的深衣礼服之外,汉服中也不乏一些更适宜日常生活的窄袖形制,如唐代男女皆可穿的缺袴圆领袍、宋代女子所穿的直袖或箭袖(袖根略宽而袖口紧窄)对襟长衫等。

2 汉服文化发展与传播的现状

2.1 国内

2003年,河南郑州电力企业职工王乐天结合考证研究与推想自制曲裾深衣,并行走于郑州市大街上向公众展示宣传汉服。其形制与细节在今天看来有诸多谬误,却是现代汉服复兴运动的开端。近20年的时间里,汉服实现了从零到有、从众人不解到在公众视野中留下印象的破冰,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较具规模的、以青年为主体的文化。汉服爱好者内部常用称呼为“同袍”,取“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诗经·秦风·无衣》)之意。

2.1.1 文献成果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详细论述了汉民族传统服饰的发展,奠定了汉服研究与考证的基础。左丘萌、末春《中国妆束——大唐女儿行》以绮罗、琳琅、髻鬟、粉黛四篇,分别考证了唐朝近300年间不同历史阶段的女性服饰、发型、妆容的潮流演变。书中以文物图片和作者所绘复原图进行直观展示,妆饰钗环、衣裙纹样均有出处。杨周敏《从汉服中窥探宋朝民俗》将宋代汉服和民俗文化相结合,分析了宋代汉族服饰的特点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民间亦不乏一些颇具影响力的博主致力于构建现代汉服体系,向大众科普汉服概念、各朝代表形制及文化内涵,并出版图书。董进(网名“撷芳主人”)致力于明代服饰研究,发表了《徐显卿“衣冠传”——<徐显卿宦迹图>中的明代服饰》《图说明代宫廷服饰(系列)》《“祀天祭时则黄袍”略考》《龙蟒之争——明代高等级服饰纹样的使用与僭越》《明代祭服图考》《明代冕服图考》《明朝梁冠复原推測》《明代大帽浅谈》《明朝革带制作研究》《明代“忠静服”和“行衣”》等一系列文章,其于2011年出版的图书《Q版大明衣冠图志》以可爱活泼的图片风格介绍了明代汉族服饰的代表性形制,对直观通俗地科普汉服知识意义重大。

2.1.2 汉服相关活动

国内各汉服社团及同袍个人发起的小型活动与集会不胜枚举,更涌现出了许多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大影响力的大型活动,如各大商家联合举办的以汉服走秀为主的华裳九州国风大赏,由致力于复原古代服饰的装束复原小组举办的装束复原秀、山东曲阜孔庙祭祀、西塘汉服文化节等。此外,共青团中央将农历三月三上巳节定为“中国华服日”,更说明汉服文化逐渐受到了官方的重视。

2.1.3 文化影视节目

汉服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趋于广泛,形制也更加符合规范。例如,电视剧《女医明妃传》《尚食》大量参考古画、出土文物,尽力还原明朝服制;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展现唐天宝年间长安的风土人情,服装大量采用带有传统团花纹样的唐制汉服;电视剧《清平乐》呈现了丰富多彩的宋代男性汉服。而在主流媒体的热播节目中,《国家宝藏》系列将文博探索与传统服饰相结合,营造出历史人物穿越千年向观众走来的沧桑感与厚重感。

2.2 国外

汉服的海外传播主体主要是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其中汉服相关的文化社团发挥了巨大作用。目前,汉服海外传播的受众以华人华侨为主,其次是外国民众[1]。遍布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和中华文化相关组织选择用汉服来丰富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形式,如在国外高校举办的“多元文化日”活动中与汉服相关社团合作,穿着汉服展示书法、春联和剪纸等中华传统文化。海外汉服相关社团的线上、线下活动也在汉服文化的传播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其成员主要由前往当地留学的年轻中国女性构成。

汉服在海外虽不会被评为奇装异服,但这种接纳仅维持在浅层传播上,是出于对个人着装的尊重,而非对汉服作为中华文化符号的认同。在中国的代表性服饰上,海外更加认同基于满族传统服饰经现代工艺改良而成的旗袍与唐装。

3 汉服文化的传播困境

3.1 自身定义不够清晰

3.1.1 汉服体系亟待系统化、标准化

从汉服概念本体而言,汉服体系内部庞杂混乱,尚不够完整清晰,虽然每个朝代都有各自的代表性服饰,但具体有多少种形制难以说清。而且汉服的种类与形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推翻、重建认知,反复修正。

以唐“齐胸襦裙”与“齐胸衫裙”的概念为例,许慎《说文解字》云:“襦,短衣也。”最开始汉服爱好者和各大汉服商家将唐朝妇女所穿对襟短上衣和由胸至脚的高腰下裙的组合称为“齐胸襦裙”,但后来汉服中“襦”的概念得到进一步厘清,指魏晋时期有腰襕的单层短衣,唐朝的对襟短上衣则应当称“衫”。此外,齐胸下裙的实物也发生了变革。由于缺乏实物及文献的支撑,制作者曾仿照日本和服中男袴的结构,将齐胸下裙做成前后两片、以系带固定的筒状裙,此种制式在章怀太子墓、法门寺地宫遗址、新疆阿斯塔那古墓群等有较多出土文物的遗址中均未得到实物验证。随着对文物及史料的再次考证,齐胸衫裙中的下裙被复原为一片打褶、有系带的单层长布料,穿着时围在胸口,以系带横绕过胸前系紧。过于复杂拗口且不断变化的名称以及不知形制是否正确的实物,给汉服甄别与研究带来了巨大困难。

3.1.2 汉服运动内部存在较大理论分歧

从爱好者、推广者的角度而言,汉服运动内部存在理论分歧,很难达成新的共识,同袍之间也存在复古派与改良派的争锋。前者认为应在坚持传统的基础上树立对汉服的正确认知,只有传统汉服才属于汉服的概念范畴,不能凭空臆造,错误的形制应当予以摒弃,并认为后者是“还没学会走就想跑”;后者则认为汉服发展至今,形制并非一成不变,既然如此,一些不完全符合传统形制、具有现代色彩的汉元素服装也应纳入汉服的范畴,讽刺前者为“只会扒古墓、看博物馆的尸衣党”。二者吵得不可开交,紧张的氛围可能将有兴趣的潜在发展群体拒之门外。

3.2 优越感成为复兴阻碍

3.2.1 文化优越感惹人反感

部分汉服爱好者在传播汉服及相关文化时的姿态相较于一般的“科普”与“推广”,更像是“启蒙”无知民众。周星(2014)指出:“丰富的有关汉服的历史知识及对汉服款式形制的熟知,也可被用来建构优越感,甚至是文化的特权,尤其是阐释权。”“汉服活动中的才艺表演、游艺,往往是要体现参加者雅化的生活情趣,并由此证明自己‘脱俗。”[2]自认高于大众的文化优越感极易引发反感情绪,成为汉服复兴的阻碍。

3.2.2 极端民族主义误区难以避免

部分汉服爱好者的言论过分吹嘘汉服为衣冠正统,表现出捧高自身、贬低他人的极端民族主义倾向。以“清代汉族女装能否算在汉服之列”这一问题为例,否定者认为清代汉族女装受到满族旗装的影响,领型已由传统交领或立领对襟变为厂字领,但其中部分人在论证这一观点时往往不自觉流露出一种对满族、对旗装的排斥和贬低,在阐释汉服的文化内涵时也自诩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热爱并推广本民族服饰文化、探讨纠正错误认知是汉服文化发展中的必要环节,但同时应对过度的文化优越感保持警惕,以免滑向汉文化中心主义。

3.3 产业链缺陷明显

3.3.1 性价比偏低且误导消费者

在汉服复兴初期,汉服价格昂贵,一套完整汉服(只含覆盖主要肢体的上衣下裳,不包括配饰、鞋袜等)的价格往往以千为单位。近些年,愈来愈多的商家注意到“汉服热”的趋势,汉服产业规模逐渐扩大,出现了单件甚至单套百元以内、款式相对简单的“白菜汉服”,但其质量参差不齐,难以甄别。打开淘宝、京东、拼多多、闲鱼等购物软件搜索“汉服”时,排序靠前的商品往往是不符合汉服基础形制却打着“汉服”标签的汉元素服装,出售该商品的商家也并非专精于传统服饰的汉服专门工作室,月销量却能够压过后者。诚然,此类快节奏服装产业链被纳入汉服的商品生产之中是汉服产业蓬勃发展的表現,但也存在着误导初次接触者走弯路的负面影响,强力冲击了本就亟须完善的汉服体系。

3.3.2 汉服商家服务亟待完善

《2022—2023年中国汉服产业现状及消费行为数据研究报告》显示,近七成消费者购买汉服的渠道为淘宝、闲鱼等线上购物平台。对于专精于传统服饰的汉服专门工作室而言,汉服商品的生产与销售存在须定制、无现货、工期长、不可退换等负面因素,会打击消费者的购买热情。汉服的市场需求量无法与现代时装相比较,商家往往采用预售—付款—生产—发货的无现货模式以规避风险,付款后需要等待数天甚至数个月才能将商品实物拿到手,即使并非量体裁衣的定制款,而是普通的分码产品,此现象亦不鲜见。更有甚者,以“汉服商品的特殊性”为由,对非定制商品也采用“非质量问题不退换”的霸王条款,给消费者带来了负面购物体验。

3.4 与现代社会生活存在矛盾和分歧

3.4.1 文化糟粕与现代平等观念产生冲突

汉服在中华传统文化体系中长期承担“知礼仪、别尊卑、正名分”的职能[3]。复兴与其密切相关的汉民族传统文化是汉服爱好者时常在推广传播中引出的深层内涵与诉求。但在封建礼教已被废除的现代社会,其中蕴含的等级尊卑观念,以及部分早已废弃且与现代社会生活格格不入的繁文缛节,使得汉服的文化内涵在时代先进主流文化的角度上站不住脚,这也成为部分反对者抨击汉服复兴的重要原因。

3.4.2 汉服形制不利于融入现代社会,给日常生活带来不便

广袖博带是汉服的显著特点,在彰显飘逸气质的同时,客观上与快节奏、高强度的现代社会生活格格不入。目前,复原的汉服形制多为王公贵族参加重要场合的礼服,或富贵人家宴客出游时的常服(亦为正式度相较于礼服而言较低的正式着装),而底层劳动人民所着的短褐由于美观度不高,较少受到关注。身着汉服时,过大的袖宽和较长的裙长不可避免地给日常生活劳动造成一定阻碍,且一套从衣到饰、从头至脚的完整汉服妆造往往耗时甚巨,同袍若坚持“束发戴冠”的传统,则难免心力交瘁。

3.5 国内自身文化认同不足

3.5.1 大众了解度不足

民族服饰是民族特色的直观表征,也是唤起民族认同感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在全球化时代,中国各少数民族包含服饰文化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保留,作为人口主体的汉民族却面临着民族特色淡化的现状。在56个民族同台亮相的活动中,各民族代表都身着本民族服饰,唯有汉族着现代西式制服或经由满族传统服饰改良而成的旗袍,此种现象曾一度成为常态,直至今日仍时有发生。另一方面,公众对汉民族传统服饰的认知有较大缺失。2010年10月16日,成都反日游行的大学生将汉服曲裾(流行于先秦两汉的女性礼服)误认为和服,强迫穿者脱下并当众烧毁,其本质是对本土文化符号认知的缺失。虽然当下汉服逐渐进入大众视野,但旁观者甚众,实践者寥寥,仍未能改变汉服文化是小众文化、汉服爱好者是亚文化群体的事实。汉服文化面临尴尬处境:近似于主流的话语和亚文化的实际地位,导致其发展前景尚不明朗[4]。

3.5.2 主要群体过分集中且不是社会经济主体

从社会结构上看,汉服爱好者主要群体呈现出相对低龄化的态势,以广州为例的实证调查发现,汉服爱好者以“80后”“90后”的汉族女性为绝对主体,受教育程度较高[5]。高校中较多的师生对汉服有一定了解,且更易持欣赏态度。但走出象牙塔式的特定环境,进入更为广泛的社会生活,环境氛围大为相异。走在路上,汉服爱好者被问及“这是戏服吗”“这是韩服/和服吗”的情况仍不少见。部分中老年人虽曾通过短视频或其他渠道对汉服有所接触并有一定印象,但对汉服进入日常生活仍持排斥态度,不愿为此消费。

3.6 国外传播状况不容乐观,易张冠李戴

汉服概念及汉服文化在海外面临着比国内更为严峻的处境。对于绝大部分非汉字文化圈、毫无中华文化根基的海外人士而言,汉服这一概念完全陌生,清代服饰等同于中国代表服;同属汉字文化圈、服饰与中华传统服饰有诸多相似之处的日韩已抢先占领了海外对东亚传统服饰的印象,汉服元素在海外传播易被贴上“日式服装”“韩式服装”的错误标签。而在汉字文化圈内部,汉服亦没有受到足够的认同,日本、韩国、越南拒绝承认本民族服饰曾受传统汉族服饰的影响,韩国甚至认为汉服是抄袭韩服的产物。但据《明史·卷三百二十·外国一·朝鲜》记载:“帝嘉其能慕中国礼,赐金印、诰命、冕服、九章、圭玉、珮玉、妃珠、翠七翟冠、霞帔、金坠,及经籍彩币表里。”[6]朝鲜族传统服饰与明制汉服有众多相似之处,是明朝赐服的结果,但汉族一度忽视自身服饰传承,反被倒打一耙,可见汉服传播任重而道远。

4 结语

从2003年至今,同袍们砥砺前行,从无到有,从有到多,文献史料与出土文物相结合,既构建了大框架较为完善的汉服理论体系,也进行了百花齐放式的各朝代、各形制的实物复原与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汉服文化已发展为较具规模、逐渐走入大众视野的新兴文化,也产生了对应的新兴产业链。但汉服文化的发展与传播仍面临重重困境,任重而道远。正所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要复兴汉服,必须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深入学习研究,汲取传统文化精华,提升甄别鉴赏能力、创新创造能力、传播推广能力,如此才能实现重现华夏衣冠风采之目标,使汉服在世界服饰史上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 孔德瑜.汉服海外传播分析[D].济南:山东大学,2016.

[2] 周星.本质主义的汉服言说和建构主义的文化实践:汉服运动的诉求、收獲及瓶颈[J].民俗研究,2014(3):130-144.

[3] 郝云霞.国内汉服文化发展情况研究综述[J].青春岁月,2022(5):21-23.

[4] 周星.新唐装、汉服与汉服运动:二十一世纪初叶中国有关“民族服装”的新动态[J].开放时代,2008(3):125-140.

[5] 李春丽,朱峰,崔佩红.基于亚文化视角的青年“汉服文化”透视[J].当代青年研究,2015(1):40-46.

[6] 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8284-8285.

作者简介:李梦瑶(1998—),女,宁夏银川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国际中文教育、二语习得与偏误分析。

猜你喜欢

文化符号文化认同汉服
汉服新“江湖”
上台说汉服
文化学视野下象形武术的“动态”文化符号
涂鸦艺术在服饰设计中的运用
《冰雪奇缘》:重塑经典与动画的文化本性
《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
巴蜀地域文化视角下的餐饮空间设计研究
试论香港电影中的“九七情结”
文化认同对京津冀地区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影响分析
美国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认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