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初中武术教学方法
2023-10-25陈堂
文 / 陈堂
◆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中经过岁月沉淀,留下许多优秀文化,其中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深受国内外人民的喜爱[1]刘涛.武术教学中武术文化教育的思考[J].作家天地.2020(23):177-178.。在初中开展武术教学既能强身健体增强学生体质,又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认同感。探索武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生根发芽”将成为体育教师教学的重要研究方向。随着2022年新课标的颁布,把握新政策红利,不断改革创新武术教学教育理念。本文从初中武术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探索改进的策略,为武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顺利开展提供可借鉴的方法。
◆ 新课标;初中武术;教学方法
1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武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武术教学不被重视
初中生面临着严峻的升学压力,在普职比近乎对半的当下,从学校到家庭全都卯足了劲的投入到文化课程的学习中,目标非常明确的将升学率摆在第一位,应试教育的结果仍是每个学校和家庭最关心的大事,这也是初中生面临的第一个人生转折点。与升学考试无关的教学内容被极度压缩,甚至暂停授课,挪作他用。武术课程仅作为兴趣爱好,深受家长和学生的欢迎,却极少有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开展,武术项目成为被学校体育忽视的教学内容。
近些年来,国家一直在强调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地,人们也逐渐开始关注学生的五育“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但学生在每天繁重的课业压力下,在竞争激烈的升学压力面前,关注点仍旧以文化学习成绩为最终目标,学生的身体锻炼并未得到重视,重文轻武在错误的认知引导下,学生未能意识到武术课程在强身健体,提高素质方面的优势,是导致武术教学质量提不起来的重要原因。
1.2 专业教师及器材不足
武术作为最早一批新兴体育项目进入学校课程,在日常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武术专业教师及学校场地器材的严重不足及落后,无法满足学校武术教学的需求。很多学生学习武术仅仅是因为兴趣爱好,而非想要将武术作为未来职业的一种来看待。因此,武术人才的培养受到了制约,导致武术专业教师不足的现状,加上大部分体育教师并非武术科班出身,每位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武术教学的顺利开展受到了挑战。除此之外,由于学校对武术课程的重视度不够,经费往往用于比较大众的、趣味性强的体育项目,对武术器材、场地设施的投入较少,使得武术课程的开展雪上加霜。
1.3 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
在改革开放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愈加频繁,在全球化的驱动下,优秀的外国文化也迈入了国家大门,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与外来文化进行碰撞,不断发生变化[2]施连江.试分析初中体育武术教学的现状及优化对策[J].新课程导学.2020(17):65-66.。在体育练习项目的选择上,人们更倾向于选择具有专业教练和设备的项目,比如韩国的跆拳道和印度的瑜伽等,练习起来既上手简单,又容易看到学习效果。而中国武术由于教学方法较为传统,对基本功的要求较高,门槛高难度大,在选择上不具有优势,由此可见,外来文化确实对武术产生了一定影响。
2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武术教学质量提升方法
2.1 以认知为引导,加强对武术教学的认识
随着课改脚步的不断推进,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努力为国家提供新一代高质量人才[3]丁璇.武术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的开展[J].新体育.2022(18).。基于此,学校领导应先转变原有的教学教育观念,重视武术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引进武术专业人才和加强对体育教师的武术专业培训,不断更新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此外,体育教师也应主动提高对武术项目的认识,开展知识与动作技能学习;引导家长了解武术在培养学生成才上的重要作用和锻炼意义。
2.2 以师资为核心力量,打造高素质武术专业队伍
自武术项目进学校以来,受到武术教师数量少的制约,武术教学在各校的开展并不顺利。因此,学校应加强对武术专业教师的招聘,提供给体育教师深造、交流的机会,积极鼓励非武术专业体育教师走出校门参加武术培训。此外,校际间也应加强交流合作,有计划有组织开展定期的武术交流会,让武术教师同台竞技,开展“同课异构”教学技艺切磋,互相交流、互促共进,共同探讨好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这一活动不仅能够促进武术教师专业技能的成长,提高教师素质,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调动教学积极性,同时也是武术教学质量及效率的有效保障[4]李本东.教师教学实践感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2.3 结合赛事,推行武术段位制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主阵地,应当重视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教学理念的创新,结合中国武术传统文化的特点,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水平的基础上,开展对应武术段位的教学。结合武术段位通级赛,以赛促练,评估学生的现有水平,在推动武术段位制的同时,促进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武术课堂的教学质量。
2.4 以游戏贯穿课堂,寓教于乐
游戏教学法一直以来深受学生群体的喜爱,广泛运用于体育教学。在武术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法,将武术动作与体育游戏结合,形成新的练习方式,在提升武术教学趣味性、健身性的同时,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率和积极性,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例如:笔者在八年级武术:健身南拳的教学中,开展了两人一组的“听劲”练习。
图1 两人一组“听劲”练习
按照武术的传统学习方法,在学习武术套路之前,先要了解和练习所学套路中的特色基本内容,即先开展基本功学练。“听劲”是南拳攻防技击中重要的肌肉反应状态,组织学生进行“听劲”练习,既能提高学生对南拳肌肉爆发力的应用,以及眼睛和手反应速度的发展,同时也为学生学习健身南拳奠定基础。
2.5 开展分段考核,创新考核方式
原有的武术考核方式为教师事先告知学生考核哪一套教材里的武术套路动作,然后根据学生当场动作演练的好坏给予评分。学生在明确知道要进行考核的内容后,可以通过短期的突击练习即反复练习,顺利过关,然而在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动作遗忘,不利于武术教学的继续深入开展。因此,改变原有的考核方式,加以创新,必须从教学内容入手,采用分段考核方式:七年级围绕武术基本功,包括手型和步法进行考核,难度低,易达成,容易增加学生的练习自信;八年级则侧重武术套路动作的熟练度,分值适当提高,时时督促学生进行武术套路动作练习;九年级则考验学生的武术套路编排能力,要求在原有套路基础上进行自编,难度系数加大,更能有效促进学生加强武术练习,也为学生今后步入社会奠定基础。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挖掘教学方法,探索符合校情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打造良好练习氛围,进一步养成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2.6 进行正确示范,提高学生对动作的记忆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示范法是最常见的教学方法之一。教师的亲自示范,能够更加直观的增强学生对武术动作的认识,使其掌握武术动作要领。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感性的一面,能够被教师高超的武术技能所折服,因此,教师做好武术动作示范具有重要作用,既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模仿意愿,又能促进学生掌握技能,活学活用。
武术套路包括拳术和器械,每一种都具有鲜明的动作特点[5]余海.初中武术教学的创新-以阜阳市初中学校为例[J].新体育.2022(16).。例如,南拳北腿,南方拳种注重下肢步法稳固,拳势刚猛:北方拳种注重下肢腿法,踢腿快速有力,动作舒展大方。因此,在教学的时候要让学生充分感受武术动作中蕴含的形体和力量美,只有充分展示武术的动作风格,才能让学生在练习时获得视觉的盛宴、精神的充足,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教师动作示范得更正确,更有利于激发学生表现的欲望,从而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各个积极参与练习,武术教学质量自然得到保障。
2.7 使用好现代化教学工具,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使得现代体育教学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层出不穷的武术教具和教学辅助器材,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有促进作用。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极少使用教学辅助器材,对于专门教具的选择过于单一,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信息化设备的使用以及武术教具的开发。
图2 两人一组打“沙包”练习
例如:教师在进行南拳冲拳发力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要点是让学生运用寸劲,短促发力。要完成寸劲发力并非易事,此时,教师可以采用两人一组打“沙包”练习。打“沙包”是武术练习中的一种锻炼方式,要掌握接触“沙包”那一刻瞬间发力,即出即收,发力的要点是“冷,脆,透”,意在敌后,这是南拳的实战要点。采用塑料袋充气,既携带方便,又有趣,根据运动心理学的理论,学生拳头击打“沙包”发出的声音,能够使学生更加兴奋,练习中打破“沙包”这一行为更能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当学生冲拳过程中出现错误发力时,教师要及时纠错,才能更好的让学生体会到动作要点。
2.8 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做到因材施教
身体素质包括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其中柔韧是武术练习的重点。因此,在练习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大关节到小关节逐步提升,慢慢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柔韧性的提升并非一蹴而就,贵在坚持不懈。首先,在开始练习前,一定要做好准备活动,将韧带拉开,避免在练习过程中出现拉伤等问题;其次,柔韧性训练的最佳时间是在儿童阶段,此时女生柔韧性优于男生,从小加强柔韧性训练,才能为武术练习打好基础。因此,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学生性别以及身体素质情况,根据其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有效的开展分层教学。
2.9 语言精炼,突出武术攻防技击意义
课堂上教师应使用精炼的语言,做到通俗易懂。对于学生困惑的地方,除了反复进行动作示范外,更应该进行形象的语言描述,帮助学生加强对具体困惑动作的理解,加深对该动作的记忆。由于武术套路的每招每式都具有不同的攻防技击含义,增加攻防技击动作讲解,此环节更能增加学生对武术动作实际运用。例如:教师在进行缠桥切掌教学时,除了示范动作外,还要详细的讲解左手按抓、右手斜切的运用。学生只有深刻的领会动作要领,明白动作的技击意义,才会不断的运用动作进行尝试,并且在反复试练中,牢记动作,做到运用自如。
图3 健身南拳:缠桥切掌
南拳的发声也是极具特色,学生在练习时,通过声音的发泄,明显有利于刺激大脑,让机体处于兴奋状态。
3 结语
作为体育运动项目武术不仅能够强身健体,预防疾病;还能够防身自卫,保护自己及他人;磨练意志,培养品德,陶冶情操;极具观赏性,能够丰富我们的生活。为了使武术能够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更加顺利的推广,尽快融入学校体育,必须从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入手,实现多方共赢,才是武术立足校园的根本。
初中开展武术教学不仅能够锻炼身体,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在练习中磨炼意志力,增加自己的兴趣爱好,开发自己的潜能,为自己保留一条升学道路。初中阶段也是学生身体素质、意志品质、为人处世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对今后走上工作岗位适应社会生活节奏,往往能起到决定成败的作用。因此,在初中开展武术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在身体上获得健康,在精神上得到充实,养成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同时也是传统文化的有序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