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近10 年产前抑郁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2023-10-25支梦伟贾沙风

医学信息 2023年19期
关键词:发文产后孕妇

支梦伟,刘 佳,贾沙风

(南京医科大学姑苏学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苏州市立医院肝胆外科1,产科2,江苏 苏州 215002)

产前抑郁(prenatal depression)是指发生于妊娠期间的一种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为特征的精神疾病综合征[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产前抑郁影响着全球7%~20%的孕期女性,但只有不到1/5 的人接受了足够的治疗。我国产前抑郁症发生率为19.7%,且近10 年呈现上升趋势[3]。抑郁症的症状在孕期往往会被忽视,常被认为是正常的躯体经历,其真正的流行程度可能会被低估。随着三孩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将面临分娩人数和分娩次数增加的问题,产前抑郁作为一种心理紊乱状态,对自身及后代均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应给予产前抑郁足够的关注和重视,早期发现并接受及时治疗[4]。科学知识图谱作为科学计量学的重要方向,可充分展示某学科领域的研究全貌[5]。本研究基于CiteSpace 软件,深层次挖掘文献资料中潜在的知识和规律,以可视化手段呈现我国产前抑郁领域相关文献的知识结构、发展趋势及研究热点等,以期为产前抑郁的有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国内文献来自于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检索方式设置为主题(精确),检索词选定为(“孕妇”OR“孕期”OR“产前”)AND“抑郁”,不含“产后”。检索时间为2010 年1 月1 日-2020 年12 月31 日。

1.2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与主题相符;②可为综述、原创性研究、翻译(国外经验借鉴)、RCT、队列研究、Meta 分析等;③文献资料类型为期刊论文、博硕士论文、会议论文等。排除标准:①重复发表文献;②文献资源类型为行动研究、书评、新闻、资料、非公开发表或需校正等类型文献。

1.3 方法 将纳入文献记录用Refworks 的格式导出,以download.txt 的格式保存到input 文件夹中,再用CiteSpace 软件中自带的格式转换器进行转换,存至output 文件夹中以便下一步分析。在CiteSpace软件中将时间分区设置为1 年。剪切方式常规定为Pathfinder 法。

2 结果

2.1 我国产前抑郁中文文献的总体情况

2.1.1 总体发文趋势 2010-2020 年基于CNKI 共检索到1339 篇相关论文,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最终共纳入1153 篇文献,整体呈现增长趋势,其中2020年稍降低,见图1。

图1 2010-2020 年各年度发表文献情况

2.1.2 研究机构 2010-2020 年产前抑郁领域发文量排名前10 的机构中7 个机构为三级甲等医院,5 个机构为高等院校的附属医院,以上10 所机构所发表论文数量的累计百分比为3.64%,见表1。

表1 发文量前10 位的机构分布情况()

表1 发文量前10 位的机构分布情况()

2.2 我国产前抑郁中文文献的研究热点

2.2.1 作者合作可视化分析 从图2 中可见发文量最多的是秦峰和张立新,各发表了10 篇文章,根据普莱斯定律(Price Law),Mp=0.749Npmax1/2,其中Npmax1/2 为10,按照取整选择,即发文量≥3 篇的均为核心作者,合计53 名,合计发文量为226 篇,仅占总论文数的19.60%。

图2 产前抑郁领域作者合作共现知识图谱

2.2.2 基础知识框架 通过CiteSpace 软件对纳入文献关键词进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并对关键词频次及中介中心性前10 位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各研究主题之间的联系及基本知识结构,图3 中共有346 个节点,405 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068;对关键词频次及中介中心性前10 位进行对比发现,重合的关键词只有“妊娠结局”和“初产妇”,且关键词频次及中介中心性前10 位的关键词中我国产前抑郁相关文献的基本知识结构以产前抑郁为核心,研究涉及到抑郁症状、影响因素、心理护理等多个方面,见表2。

表2 产前抑郁中文文献中关键词的频次及中介中心性前10 位

图3 产前抑郁中文文献领域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2.2.3 主要研究方向 通过CiteSpace 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以探究我国产前抑郁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共形成17 个聚类,见表3、图4。本次聚类的Q值为0.8549,平均Silhouette 值为0.9515。我国产前抑郁领域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干预、初产妇、产前抑郁、妊娠期糖尿病等。

图4 产前抑郁中文文献的关键词聚类

3 讨论

2020 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关于《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确指出要将孕产期抑郁症筛查纳入常规孕检和产后访式流程中,由经过培训的医务人员或社工进行孕期和产后抑郁的筛查追踪[6]。既往研究表明[7],产前抑郁会使产后抑郁的患病风险增加6.8 倍,既往患有抑郁症或其它心理问题是围产期抑郁症的最大风险因素。早期筛查与识别产前抑郁症,可以起到较好的预防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近10 年我国产前抑郁领域发文量整体呈现增长趋势,这表明有更多的学者关注到产前抑郁领域。发文量排名前10 位的研究机构多来自于北京、上海、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且多数研究机构为三甲医院或高等院校的附属医院,科研实力相对较强,这表明科研水平与研究机构性质及科研实力密切相关,但各机构之间没有明显连线,机构间的合作仍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从作者合作可视化分析可以看出,发文量最多的是秦峰和张立新,通过作者分布网络知识图谱分析得知,以秦峰为中心形成了一个科研团队,并开展了全国性的多中心研究。但类似合作紧密的团队仍相对较少,研究结果显示张立新、吴散散团队联系较为紧密,其余作者相对比较分散,联系不紧密。尽管我国产前抑郁领域发文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具有一定科研说服力的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50%),多数发文作者为一过性作者。因此,未来应加强各个机构的合作,深入开展围产期抑郁领域的多中心研究,为围产期心理健康管理提供更有力的理论支持。

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产前抑郁领域包括影响因素、心理护理、妊娠结局等研究热点问题,其中关键词“影响因素”出现频率最高,共出现91 次。目前我国产前抑郁的诊断率较低,抑郁症的特征性表现(如心境低落、意志活动减退、躯体症状等)常与妊娠期出现的不适生理反应互相重叠,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抑郁症的识别难度,通过调查与分析影响因素有助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8,9]。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抑郁症随着孕期发展的轨迹变化。余敏等[10]研究发现,在孕早期抑郁症的检出率最高,孕中期下降,孕晚期又出现上升趋势,这与Míguez MC 等[11]研究结果一致。路卓[12]根据潜类别增长模型研究发现,孕期抑郁发展存在两个异质性亚组发展轨迹,即“抑郁高风险组”和“抑郁低风险组”,通过轨迹分析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早期识别存在抑郁症高危风险的孕妇,同时明确各个孕期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的放矢地提供干预措施,预防抑郁症状延伸至产后。目前我国产前抑郁领域的影响因素轨迹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应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探讨我国女性孕期抑郁发展变化情况,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服务。

既往研究表明[13],4%~10%的孕妇使用过抗抑郁药物,但更多的孕妇出于对药物致畸的担忧,往往会拒绝接受抗抑郁治疗,同时临床医生也不愿意为孕妇开具抗抑郁药物。基于伦理学的要求,妊娠期药物的研究无法开展随机对照试验,在产前使用抗抑郁药物的安全性仍存在较大争议[14]。因此,产前抑郁的非药物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结果显示,产前抑郁的心理护理是近10 年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目前,常用的心理疗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CBT)、人际心理治疗(interpersonal therapy,IPT)和正念疗法等。大量研究结果表明[2,15,16],通过心理干预可在短期内有效缓解孕妇的抑郁症状,并且这种获益可以会持续到产后。但心理干预手段目前存在治疗周期不一、混杂因素较多、评估手段偏主观等局限。因此,未来仍需更为严谨的临床与动物实验,了解心理治疗的作用机制和中介因素,制定符合孕妇心理状态的心理干预方案,并可将其纳入围产期抑郁的日常保健工作中。

妊娠结局也是近10 年产前抑郁领域研究热点问题之一。既往研究显示[17],女性在妊娠期内产生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会影响机体内分泌的变化,直接影响宫内环境,促进胎盘产生促胚胎发育成熟的活性因子,加速胚胎成熟,引发流产、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等情况,同时易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子痫前期等并发症,且产前抑郁还会影响分娩进展,增加胎儿宫内窘迫和产后大出血的风险。尽管随着胎儿的娩出,抑郁症的检出率下降,但患有产前抑郁的女性在产时和产后早期往往会表现出更强的自杀意念[18]。孕期抑郁症还会使胎儿暴露在产前应激(prenatal stress,PS)中,影响胎儿早期大脑发育,且常伴随神经内分泌功能的永久性改变、认知和运动发育延迟以及行为失调,甚至还会增加子代罹患情感障碍的风险[19,20]。有学者[21]对焦虑孕妇于孕早期开展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孕妇产前及产后焦虑心理,改善妊娠结局,同时可以提高纯母乳喂养率。杜献等[22]研究发现,通过小组心理干预可以减轻妊娠糖尿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同时可以降低妊高症、巨大儿、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产前抑郁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产前抑郁的筛查及规范化管理对围产期保健工作及母婴安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目前存在缺乏核心作者和作者群、心理干预手段不一、缺少全程管理等问题,未来应加大对产前抑郁的科研经费投入,加强产前抑郁领域科研合作,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高质量研究,为产前抑郁的规范化管理提供有力证据。

猜你喜欢

发文产后孕妇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非处方药孕妇也应慎用
如何避免产后大出血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孕妇接种疫苗要慎重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