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常见病虫害发生特点、原因及应对方法
2023-10-25邹光振
邹光振
(蚌埠市固镇县石湖乡经济发展中心,安徽 蚌埠 233706)
1 大小斑病
1.1 发生特点
玉米大斑病,其病原为大斑病凸脐蠕孢,受害玉米植株从底部叶片开始发病,出现纺锤形的病斑,然后传播至全部叶片,受害叶片干枯,叶绿素减少,影响正常光合作用,不利于玉米籽粒灌浆;玉米小斑病,其病原为长蠕孢菌,其危害性大于大斑病,会对苞叶、叶片、叶鞘、茎秆、雌穗等造成较大的危害,受害部位出现椭圆型的小斑点,后期茎秆断折、果穗腐烂[1]。
1.2 发生原因
玉米大小斑病的发生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品种抗病性不强,部分农户选种不当,盲目选用高产玉米品种,忽视对抗病性的考虑,增加了玉米大小斑病的发病率;其次是气候因素,当气温达到20℃~25℃,相对湿度达到90%以上时,致病菌快速繁殖,导致玉米大小斑病发病率明显升高;最后是栽培因素,部分农户常年连作,不重视对土壤进行翻耕处理,播种时间过晚,播种密度过大,忽视追肥,滥用氮肥,导致发病更重。
1.3 应对方法
提高轮作意识,坚持和小麦等作物实行3 年以上轮作倒茬,可减少田间致病菌数量;提高间作套种意识,和花生等作物间作套种,可改善玉米植株生长环境,提升其抗性;科学选种,优先选用抗大小斑病的玉米品种;合理控制玉米播种时间、密度,营造良好的田间光照通风条件;密切留意玉米生长情况,若发现病叶要及时剔除,防止病菌传播;加强水肥管理,确保玉米植株健壮生长;发生病害后,建议交替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间隔1 周喷药1 次,连续用药2 ~3 次[2]。
2 茎腐病
2.1 发生特点
玉米茎腐病,主要包括两种,其一是真菌型茎腐病,多发于玉米乳熟后期至蜡熟期,其病原为茄科劳尔氏菌,患病植株叶片突然萎蔫死亡,植株枯死,根、茎、叶等部位变为青绿色,因此也被称为青枯病。该病大多从玉米根系开始发病,然后逐渐蔓延至茎基部,出现水渍状椭圆形的病斑。后期玉米果穗下垂,籽粒干瘪,脱粒困难。其二是细菌型茎腐病,会对玉米植株叶鞘、中部叶茎造成较大的危害,叶鞘患病后出现水渍状形状不规则的病斑,有臭味,潮湿环境下病斑不断扩大,后期病株倒折,患处流出黄褐色腐臭菌液。
2.2 发生原因
玉米细菌性茎腐病,主要是由田间越冬的病残体所引发的,致病菌随风雨传播,然后从玉米植株的伤口处侵入造成危害;玉米螟以及棉铃虫是病菌的重要携带者和传播者,因此玉米田玉米螟和棉铃虫等害虫数量越多,则茎腐病发病率越高;部分农户常年重茬种植玉米,导致田间病原菌增多,极易导致茎腐病的发生;农户栽培管理不到位,滥用氮肥,栽培密度过大导致田间光照通风差,也会增加茎腐病的发生几率。玉米真菌性茎腐病多发于高湿环境下,因此若玉米田易积水,则发病率高;滥用氮肥,栽植密度大,玉米植株上有损伤,常年连作重茬,均会导致玉米真菌性茎腐病的发生。
2.3 应对方法
科学合理轮作,结合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制定合理的轮作倒茬计划,减少田间致病菌残留;结合品种特性合理控制栽培密度,营造良好的光照和通风条件,确保玉米良好生长;加强施肥管理,增施磷钾肥和腐熟有机肥,少施氮肥,提高植株抗病性;重视浇水排水,降雨前后及时清沟排水,降低湿度;玉米收获之后,要及时清理干净田间的病株残体;若发现田间有病株,要及时清除烧毁或深埋;重视玉米拌种工作,播种前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拌种,可显著降低发病率[3];发生细菌性茎腐病后,可喷施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发生真菌性茎腐病后,可用57.6%冠菌清20 g 兑水30 kg 喷雾,每间隔1 周喷药1 次,连用2 ~3 次。
3 玉米锈病
3.1 发生特点
玉米锈病,其病原为高粱柄锈菌,会对玉米植株的叶片、果穗、苞叶、雄花等造成较大的危害。受害的玉米植株叶片出现淡黄色小点,然后形成红褐色疱斑,后期变为黑色疱斑。发生锈病的玉米植株的叶片上遍布孢子堆,整株叶片干枯死亡,有的整株折断干枯,植株早衰,籽粒饱满度差,会减少10%~30%的产量。
3.2 发生原因
玉米锈病的发生原因主要如下:常年连作的地块,上茬作物秸秆处理不当,会导致田间积聚大量的菌源,极易导致锈病的发生;品种选择不当,所选用的品种抗性差,尤其是早熟品种,锈病发病率更高;高温多湿、连阴雨环境下,锈病发病重;播种密度过大,影响田间通风透光,土地低洼易积水板结,忽视中耕松土工作,均为锈病的发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3.3 应对方法
做好选种工作,结合实际情况选用抗锈病杂交玉米品种,并对种子进行晾晒、包衣处理,可显著降低锈病发生率;合理控制播种时间,适当早播;合理密植,禁止高密度种植玉米;提高中耕除草松土意识,保证土壤透气性;干旱时及时浇水,降雨后及时排水除湿,为玉米植株生长创造良好环境;加强水肥管理,结合玉米植株长势及时浇水追肥,提升玉米植株抗病性;收获玉米之后,要及时收集田间的病株残体并统一烧毁,减少菌源侵染;病害较重时,建议交替喷施20%三唑酮硫磺悬浮剂800 倍液、25%粉锈宁可湿粉或乳油2000 倍液、50%超微硫磺悬浮剂300 倍液,每间隔1 周喷药1 次,连续用药2 ~3 次[4]。
4 弯孢叶斑病
4.1 发生特点
玉米弯孢叶斑病,也被称为黑霉病,主要危害玉米植株的叶片、叶鞘、苞叶等。叶片受害后,会出现水渍状的病斑,然后病斑不断扩大为圆形,直径约1 ~2 mm,后期病斑融合形成大斑,病斑遍布植株,潮湿环境下,病斑处出现大量霉状物,颜色为灰黑色,最后叶片干枯,玉米减产率高达20%~50%,有的甚至绝收。
4.2 发生原因
温度高、降雨多时,病菌大量繁殖传播,即进入玉米弯孢叶斑病的高发期;选种不当,选用抗病性较差的品种,或者所选用的玉米种携带病菌,极易导致弯孢叶斑病的发生;施肥不合理,前期基肥施加不足,后期追肥不及时,会降低玉米植株的抗病能力,进而增加发病率;栽植密度不适宜,忽视间苗定苗等工作,导致植株密度过大,或者除草不及时,湿度大,也会影响玉米植株的抗病能力;忽视清田工作,收获玉米后没有及时清理干净田间的枯枝败叶、发病植株,导致田间有大量致病菌残留,这会极大地增加玉米弯孢叶斑病的发病率[5]。
4.3 应对方法
科学选种,综合考虑当地气候、玉米用途等情况,科学选用农大108 等抗耐良种;控制好播种时间,适当早播,避开病害高发期;控制栽培密度,避免种植密度过大;做好施肥管理工作,前期施加充足的基肥,后期及时追肥,增施磷钾肥、少施氮肥,提升植株抗病性;做好上茬作物及秸秆的清理工作,减少菌源残留;及时清除田间的病残体,减少侵染源;发生病害后,建议交替喷施60%甲硫·霉威可湿性粉剂900 倍液、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每间隔1 周喷药1 次,连用2 ~3 次。
5 棉铃虫
5.1 发生特点
棉铃虫是玉米常见虫害,属杂食性昆虫,会对玉米等作物产生巨大的危害。棉铃虫可取食玉米穗部籽粒、穗状雄花、叶片等。叶片受害后,会产生缺刻,有的出现粗大的孔洞,棉铃虫数量较多时,可吃光全部叶片,仅留下主脉、叶柄。果穗受害后,幼虫可将花丝咬断吃光,影响雌穗正常授粉,导致玉米发育不良。此外,棉铃虫可蛀食玉米果穗内部籽粒,导致籽粒缺损。棉铃虫排泄的粪便极易污染玉米籽粒,导致其发霉变质,严重影响玉米品质。
5.2 发生原因
棉铃虫喜高温高湿的环境,每年的6 月—8 月,气温逐渐升高,降雨较多,因此是玉米棉铃虫的危害盛期;冬季气候变暖的情况下,有利于棉铃虫安全越冬,次年危害加重;棉铃虫属杂食性昆虫,可啃食诸多的绿色植物,尤其是玉米,近年来玉米已成为棉铃虫主要危害对象之一;部分农户忽视农田管理工作,没有及时除草,没有及时喷药防控,进而加重玉米棉铃虫的危害。
5.3 应对方法
播种前做好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工作,能减轻棉铃虫的危害;秋季深翻土壤晾晒,并将田间地头的杂草清理干净,破坏棉铃虫的越冬环境和繁殖场所,可以减少田间棉铃虫数量;提高轮作倒茬意识,禁止重茬,这是减少田间虫源基数的重要举措;重视杨树枝诱杀技术的应用,即在棉铃虫成虫发蛾期将杨树枝插入玉米田内蘸杀虫剂可诱杀成虫,降低棉铃虫的孵化率;重视对杀虫灯的施用,在玉米田内悬挂频振式杀虫灯、黑光灯,可有效诱杀棉铃虫;重视对天敌的利用,赤眼蜂是棉铃虫的天敌,将其释放于田间,可控制棉铃虫的危害;结合棉铃虫的趋色性特征,在玉米田内悬挂黄板,建议每667 m2悬挂25 ~30 张左右,吸引棉铃虫,然后将其诱杀,若配以性诱剂、糖醋液,可起到更加显著的杀虫效果[6];棉铃虫数量较多时,建议交替喷施1.8%阿维菌素乳油600 倍液、2.5%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 倍液、50%甲胺磷1000 倍液,每间隔1 周喷药1 次,连用2 ~3 次。
6 玉米螟
6.1 发生特点
玉米螟会对玉米植株造成极大的危害,幼虫可啃食嫩叶,然后再啃食心叶,被啃食的心叶上有成排的小圆孔。玉米打苞时,幼虫啃食植株上部叶片、雄穗及茎秆,后期遇风后植株极易折断。此外,玉米螟幼虫可啃食雌穗嫩粒,导致果穗腐烂,影响籽粒品质。幼虫蛀入茎秆后,会对玉米植株内部组织造成破坏,影响水分及养分的输送,影响植株生长发育,导致植株折茎倒伏,阻碍雌穗发育,降低玉米产量。据统计,玉米遭受玉米螟的危害后,产量会下降20%~30%。
6.2 发生原因
玉米螟喜高温高湿的环境,每年的7 月—9 月,气温升高,降雨频繁,因此此时玉米螟虫活动频繁,进入危害盛期;播种时间也会对玉米螟的危害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播种时间过晚,玉米心叶期恰逢玉米螟产卵和幼虫孵化盛期,会加重玉米螟对玉米植株的危害;混栽种植模式要比单作发病率高且发病重;夏玉米的发病率及受危害的程度高于春玉米;农户如果不重视越冬前的翻地整地工作,会导致田间有大量的越冬虫源,次年春季温湿度适宜后玉米螟大量产卵,田间虫卵数量增加,进而加重玉米螟对玉米植株的危害。
6.3 应对方法
提高农业防治意识,前茬作物收获后,要妥善处理秸秆,将其充分粉碎还田,可以有效减少田间虫源基数,减轻危害;及时清除田间地头的杂草,破坏害虫的栖息场所和环境;春季幼虫活动时,可在秸秆等寄主上喷施白僵菌杀灭幼虫及虫卵;重视对杀虫灯的使用,优先选用高压汞灯,将其设置于玉米田内,每间隔150 m 左右设置一盏杀虫灯,夜间开灯、白天关灯,小雨开灯、大雨关灯,可实现对玉米螟的有效诱杀;重视对DT-15P 型投射式杀虫灯的应用,该技术适用于成片玉米田,将其设置在地边,每间隔200 m左右设置一盏,以诱杀成虫,每盏灯防治面积可达50 亩;重视对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发挥以蜂治螟技术的优势,在玉米螟产卵期将赤眼蜂释放于玉米田内,分3 个点放蜂,每次放蜂0.5 万头,连续放蜂3 次,对玉米螟虫卵可起到不错的寄生诱杀效果;进入玉米心叶末期后,可用50%辛硫磷乳油1 kg +细砂10 kg 拌匀配置成毒土,然后撒施在玉米根部周围,每株撒毒土2 g,能够诱杀玉米螟成虫;玉米田内害虫数量较多时,可喷施25%灭幼脲3 号悬浮剂600 倍液,亦可每667 m2用BT 粉剂25 g 兑水20 kg,然后利用自走式高杆喷雾机喷施于田间,每间隔1周喷药1次,连续喷药2 ~3 次,能够起到显著的杀虫效果[7]。
7 结语
综上所述,蚌埠地区玉米病虫害高发背景下,要充分意识到玉米病虫害的巨大危害性,进而提高病虫害防控意识,结合蚌埠地区玉米常见病虫害的流行特点、发生原因,制定针对性的应对方法及措施,有效降低病虫害对玉米生产所造成的影响,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保障玉米生产效益,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推动蚌埠地区玉米产业稳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