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元素融入康养旅游模式推进养老社区建设

2023-10-25赵璐璐陈子昂王子涵孙璐野付雪竹

福建茶叶 2023年9期
关键词:康养茶文化养老

赵璐璐,陈子昂,王子涵,孙璐野,吉 悦,付雪竹*

(1.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91;2.河北医科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11;3.河北科技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18)

1 康养旅游与养老社区协同发展背景

健康与旅游概念的结合,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人们以寻求治疗为目标开始了长途跋涉,在随后的几个世纪中,对健康和医疗的追求一直是旅行的重要原因;1941年,托马斯库克等人组织了570人的旅行,这是有记载以来第一次由旅行社组织的旅行,不久后德国就在巴特·威利斯赫恩镇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森林浴基地,这是最早的以疗养为目的建立的旅游点;此后以疗养为目的疗养产业便生根发芽,衍生出水疗、冥想等理疗基地;直至20世纪60年代,美国医生Halber Dunn把wellbeing和fitness两个都可表示身体和心理状态的词结合创作出一个组合词语“wellness”,即当下旅游产业中经常提及的“康养”,自此康养旅游就逐步进入大众视野,被以美国为首的部分发达国家立为重点发展企业,部分发展中国家如泰国、印度等也发展出了具有本国特色的康养经济体系[1]。

在社会科技和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老龄化局面越来越突出,与此同时现在的人工作和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运动越来越少,人们的城市居住环境越来越差,现在很多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找寻身心健康、提高生活品质,加强幸福感,改变生活形式业已变成大家的主要需求,旅游产业的发展业已将大众旅游变成个性的、健康的、养生的旅游形式,现在旅游已经成为一种高度需求的生活形式,“缓慢生活节奏、深度生活感受”的思想越来越受到追捧,而康养旅游恰好符合大多数旅游者的需要;我们国家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和健康服务行业的联合发展,积极促进并且开展健康中国策略,发布了《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文件,开展《国家温泉康养旅游》行动,准备在2030年成立完备的康养服务行业。我国养老问题逐渐进入大众视野,2022年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20,978万,约占全国人口19%,养老问题日益凸显,在此现状下国家将康养旅游模式纳入重点养老服务产业,并先后在2016年、2019年出台相应文件规范、扶持康养旅游产业发展,康养旅游能否高质量、现代化、平民化发展是其作为养老重点产业能否吸引国民选择目光的重中之重[2]。

2 茶元素与康养旅游、养老社区建设的契合性

从茶元素与康养旅游、养老社区建设的契合性来看,首先,我国传统优秀茶文化是一种强调修身的文化。作为康养旅游与养老社区受众,具有修性、怡情等多元化的需求,而茶文化作为一种修身文化,能够很好的满足受众的这些需求。具体而言,我国传统优秀茶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与我国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以及释家思想等实现了深度的互动与共融,通过挖掘茶文化体系中的这些内容并融入到康养旅游、养老社区建设当中,既有利于拓展康养旅游与养老社区受众的文化视野,也能够净化康养旅游与养老社区受众心灵,促使康养旅游与养老社区受众在消除烦恼的过程中促使其内心得到深化,这对于满足受众需求、优化受众体验以及提升受众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其次,我国传统优秀茶文化中的许多元素都具有不容忽视的养生功能。我国社会大众对茶的养生功能具有较高的认同程度,无论是在《茶经》、《茶谱》还是《本草纲目》等茶学专著、医学专著中,都对茶的养生功能做出了论述。通过将这种具有养生“标签”且受到社会大众高度认同的元素融入到强调养生的康养旅游、养老社区建设当中,能够进一步强化康养旅游、养老社区功能的识别性,这无论是对于吸引更多消费者还是对于品牌构建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3]。由此可见,茶元素与康养旅游项目开发、养老社区建设呈现出了较高的契合性,通过挖掘茶元素并将其融入到康养旅游和养老社区建设当中,能够为其带来丰富的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3 茶元素融入康养旅游模式推进养老社区建设策略

3.1 明确茶元素融入工作价值取向

在推进茶文化融入康养旅游以及养老社区建设、发挥茶文化在推进康养旅游与养老社区建设协同发展作用的过程中,各方主体需要明确相关工作价值取向,确保相关工作能够展现出积极意义。

首先,茶元素融入工作的开展,需要以促进多方合作、实现多方共赢为重要目标。茶文化在康养旅游、养老社区建设中的融入工作,涉及到了多个领域、多个专业以及多元主体,在茶文化传承保护工作主体、康养旅游项目开发主体、养老社区建设工作组织与实施主体之外,其他各个行业也需要与相关工作展现出较高的匹配度,从而为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及其水平的提升构建保障。例如,吃、住、行、购、娱行业主体以及产品与服务代购主体、信息咨询服务主体、医疗保障主体、保险金融主体、紧急救助服务主体、信息宣传主体等,都需要参与到茶元素的挖掘、融入与利用工作当中。只有各方主体在通力合作的基础上,才能够各方主体实现共赢与协同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也才能够仅需激发各方主体参与动机、发挥各方主体主观能动性。

其次,茶元素融入工作的开展,需要体现以人为本理念,彰显出对受众需求的关注。在发展康养旅游以及推进康养旅游与养老社区建设系统发展的过程中,无论选择何种优化策略,都需要将满足受众需求、提升受众体验作为出发点,茶元素在康养旅游项目开发以及养老社区建设中的渗透,也应当遵循这一原则。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一方面,在处理企业利益与受众需求冲突的过程中,康养旅游与养老社区建设主体应当不忘初衷,积极顺应老龄化发展趋势,以长远眼光审视康养旅游与养老社区建设工作,将满足受众需求作为挖掘康养旅游项目与养老社区经济价值的重要手段,从而实现自身利益与受众利益的统一;另一方面,开发主体需要重视做好受众需求调研工作,为康养旅游开发、养老社区建设工作找准方向、提供依据,从而促使产品、服务的设计与开发能够和受众需求实现紧密对接。

再次,茶元素融入工作的开展,需要坚持市场导向原则,确保相关工作符合市场发展规律并获得更高效益。市场导向原则既要求康养旅游开发主体、养老社区建设主体能够关注、尊重与满足受众需求,也要关注旅游市场、养老市场发展趋势,从而推进茶元素融入工作得以持续发展。具体而言,从当前阶段来看,无论是康养旅游产业、养老社区建设还是旅游养老的市场发展,都属于新型行业,在这些行业的发展中,康养旅游开发主体是推进旅游养老的主要主体,需要承担起依托茶文化丰富旅游养老产业内涵、引领旅游养老产业升级的重任[4]。与此同时,康养旅游开发主体还需要关注传统文化市场、养老市场发展趋势,以此为依据制定茶文化融入策略,确保茶文化产品与服务能够经得起市场检验。另外,康养旅游开发主体还需要具备持续发展意识,对市场发展动态进行准确掌握,重视了解市场期待、收集市场反馈信息,从而有针对性的细化茶文化服务、优化茶文化产品。

3.2 提升茶文化旅游资源识别水平

在依托康养旅游推进养老社区建设工作的过程中,提升茶文化旅游资源识别工作水平,是做好茶元素融入工作的前提与基础。在茶文化旅游资源识别工作中,相关主体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在对茶文化旅游资源进行识别的过程中,相关主体需要明确茶文化旅游资源识别工作开展基础。这要求相关主体能够从康养旅游、社区养老发展需求入手,对与之契合的茶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分析,在挖掘茶文化旅游资源康养功能的基础上,确保茶文化旅游资源能够在推进康养旅游、养老社区建设中发挥出应有作用,从而满足受众需求、推进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注意的是,茶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与多种文化实现了共融,这促使茶文化展现出了交叉性、复杂性的特征,也决定了并非所有的茶文化都能够在康养旅游、养老社区建设中展现出运用价值,因此,相关主体需要对茶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客观的识别与科学的把握,在构建识别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确保相关工作能够得以规范化、标准化的开展,避免相关工作陷入随意性误区。

从茶文化旅游资源识别流程来看,在对茶文化旅游元素进行识别的过程中,需要对多种因素进行考虑,在对康养旅游地具有特色的茶文化进行全面了解、对这些茶文化包含的康养要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判断茶元素与康养旅游、养老社区建设需求之间的匹配性。具体而言,首先,康养旅游与养老社区开发主体需要对茶文化开展分类,了解不同类型且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茶文化内容;其次,康养旅游与养老社区开发主体需要分析茶文化旅游资源与康养旅游、养老社区受众需求之间的关联,基于二者关联构建识别指标体系;最后,围绕茶元素识别、开发、利用目标,有针对性的开展茶元素识别工作,确保融入康养旅游、养老社区建设的茶元素能够更好的适应康养旅游发展需求,充分发挥茶元素在推进康养旅游发展、养老社区建设中的价值[5]。

试验混凝土的水胶比统一为0.40,粗骨料和细骨料均分别为1 174 kg/m3及552 kg/m3。分别以粉煤灰掺量为水泥质量的0 %、20 %、30%、40 %和50 %替代水泥,以研究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水、气体渗透性及其微观结构参数的影响。试验混凝土配合比见表2,粉煤灰的掺量百分比表示其替代水泥的质量比。

从茶文化旅游资源识别指标来看,在康养旅游与养老社区建设中,需要强调茶元素与康养要素的紧密结合,从康养旅游、养老社区受众身心健康发展为出发点,构建茶文化旅游资源识别体系、筛选茶文化康养要素。具体而言,康养旅游与养老社区开发主体可以面向受众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需求,对茶文化的康养要素进行分类。其中,面向受众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茶文化又可以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类。物质文化主要包含茶文化饮食要素、劳动生产要素、服饰要素等;精神文化包含哲学要素、艺术要素、民风民俗等;制度文化包括民族制度、区域制度文化等。通过细化茶元素类别、构建茶元素识别指标,康养旅游与养老社区开发主体可以更有针对性、更系统、更便捷的开展茶元素识别工作,从而为茶元素的有效渗透夯实基础。

3.3 完善茶文化融入工作保障体系

将茶文化融入康养旅游模式以推进养老社区建设的过程中,无论是茶文化的识别、开发还是有效利用,都需要依赖于完善的保障体系。在保障体系的构建中,主要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首先,康养旅游、养老社区建设主体需要做好茶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对于任何行业而言,高素质且能够满足行业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都是行业发展的重要资源。茶文化融入康养旅游以推进养老社区建设的过程,既涉及到了康养旅游产业、养老社区建设与管理等内容,也涉及到了茶文化等内容,如何找到茶文化与康养旅游产业发展、养老社区建设之间的契合性以及如何依托茶文化提升康养旅游项目、养老社区文化内涵以及品质等,都是人才队伍需要探索与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培养能够具备这种探索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的优秀人才,是茶文化融入工作保障体系的重点。从实践来看,一方面,康养旅游市场开发主体、养老社区建设主体需要做好优秀人才的引入与自主培养工作。这要求康养旅游市场开发主体、养老社区建设主体能够明确各个岗位的胜任能力要求,构建人才素养考评体系,严格把好人才关,有目的性的优化人才培养体系。与此同时,康养旅游市场开发主体、养老社区建设主体还需要提升岗位待遇与吸引力,为人才引入工作水平的提升夯实基础[6];另一方面,康养旅游市场开发主体、养老社区建设主体可以通过与高校、职业院校开展合作,培育急需人才。在此过程中,康养旅游市场开发主体、养老社区建设主体需要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计划制定工作,开展育人资源整合工作,确保教育机构人才输出与自身人才需求实现有效对接。

其次,康养旅游、养老社区建设主体需要提升茶文化营销推广成效。将茶文化融入康养旅游项目以及养老社区建设,能够促使康养旅游项目与养老社区彰显出浓郁的传统文化特色,而让受众了解这些特色,则是彰显康养旅游项目与养老社区吸引力的必要路径,为此,做好茶文化营销推广至关重要。具体而言,康养旅游市场开发主体、养老社区建设主体既需要做好线下宣传工作,也需要充分发挥互联网、新媒体在营销推广中的优势,逐步构建线下线上融合的营销推广体系。从线下宣传工作来看,康养旅游市场开发主体、养老社区建设主体需要依托旅游推介会等活动,对康养旅游项目、养老社区具有的茶文化特色进行推介。与此同时,康养旅游市场开发主体、养老社区建设主体还可以对其他茶文化旅游景区营销推广经验进行借鉴,依托多元化的营销手段提升康养旅游项目与养老社区的影响力。例如,通过举办茶会、斗茶赛以及茶文化主题节日、表演等,都可以有效提升康养旅游项目与养老社区的品牌知名度;从线上宣传来看,康养旅游市场开发主体、养老社区建设主体需要了解各类互联网平台、新媒体平台具有的信息传播规律,依托这些平台提升茶文化宣传的范围与效率,通过与受众开展互动,获取受众反馈信息、深化受众对康养旅游项目与养老社区的了解。与此同时,康养旅游市场开发主体、养老社区建设主体有必要对各类平台进行综合应用,通过构建媒介矩阵,特斯恒自身的营销推广能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康养旅游与养老社区建设的紧密融合,既能够适应老龄化社会发展趋势、满足老龄人群消费需求,也体现出了不容忽视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在依托康养旅游模式推进养老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康养旅游项目开发主体需要认识到茶元素与康养旅游、养老社区建设之间的契合性,通过挖掘茶元素旅游资源,有效丰富康养旅游、养老社区建设资源与文化内涵。在推进茶元素融入过程中,各方主体需要以促进多方合作、实现多方共赢为重要目标之一,在关注受众需求的基础上展现以人为本的资源开发、项目建设理念,并在遵循市场导向原则的基础上,提升相关工作开展效率。与此同时,各方主体需要重视做好茶文化旅游资源识别以及保障体系建设工作,从而为茶文化融入工作水平的提升夯实基础。

猜你喜欢

康养茶文化养老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康养太极:太极康养教学教研实践创新初探
康养小镇“康养+”发展模式探析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即墨温泉:未来康养休闲之地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