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业财融合助力企业预算管理水平提升

2023-10-25王佳琪

活力 2023年14期
关键词:业务部门业财财务部门

王佳琪

(天津天保财务有限公司,天津 300000)

一、业财融合视角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价值

(一)提高企业资源与预算管理水平

在业财融合视角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具有重要的价值。首先,它能够提高企业的资源管理水平。通过综合考虑业务部门的需求和财务状况,企业能够更加科学地配置和利用资源,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通过有效的资源管理,企业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和冗余,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其次,全面预算管理能够促进业财融合的深度和内部管理。过去,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往往在预算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和沟通不畅的问题。而在业财融合视角下,企业能够实现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的有效沟通和协作,共同参与预算的制定和执行。这种深度的业财融合可以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同作用,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通过业财融合,企业能够更好地监控和控制预算执行过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从而提高内部管理的效果。

(二)促进业财融合深度及内部管理

在业财融合视角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还能够促进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的深度融合和协作。在传统的预算管理中,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常常独立运作,业务部门主要关注市场需求和业务发展,财务部门则主要负责预算编制和财务报表。这种分离的管理模式容易导致信息的不对称和决策的失衡。而在业财融合视角下,企业能够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实现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的深度融合。通过共同参与预算制定和执行,业务部门能够更好地理解财务目标和限制,财务部门也能够更好地了解业务部门的需求和挑战。这种深度融合可以促进跨部门的协同工作,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同时,全面预算管理也能够改善企业的内部管理。

(三)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水平

在业财融合视角下,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水平具有重要的价值。传统的财务管理往往侧重于日常的财务核算和报告,缺乏对财务管理方法和工具的创新运用。而业财融合视角下的全面预算管理能够激发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思维和方法。首先,全面预算管理鼓励企业采用新的财务管理方法和工具。通过业财融合,企业能够全面地了解业务部门的需求和挑战,结合财务目标进行创新性的财务管理措施。例如,可以探索采用先进的财务分析技术,如数据挖掘和预测分析,来预测市场趋势和业务表现,从而更准确地进行预算编制和决策制定。此外,还可以引入基于绩效管理的财务管理方法,通过制定明确的绩效指标和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提高业绩表现。

二、业财融合视角下的预算管理的特点

(一)一体化

在业财融合视角下,预算管理具有一体化的特点。传统的预算管理往往将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的预算制定和执行分割开来,导致信息不对称和协作不畅。而在业财融合视角下,预算管理强调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的合作和协同,形成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一体化意味着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参与预算管理的全过程。业务部门负责提供业务需求和市场信息,财务部门负责提供财务数据和分析。通过合作和协调,双方共同制定预算目标和指标,以及相应的预算计划。在预算执行阶段,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应相互配合,及时沟通和协商,解决问题和调整预算。这种一体化的管理模式能够减少信息传递的误差和滞后,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二)综合性

业财融合视角下的预算管理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传统的预算管理往往将预算局限于财务方面的控制和规划,忽视了业务部门的需求和市场变化。而在业财融合视角下,预算管理综合考虑了业务和财务两个维度,将业务目标和财务目标有机结合起来。综合性体现在预算管理对各种因素的综合考虑方面。首先,业务部门的需求和市场变化被纳入预算制定的过程中,确保预算目标与业务发展相符。其次,财务部门提供的财务数据和分析成果被综合运用,为预算制定和决策提供支持和依据。综合性的预算管理能够充分反映企业整体的经营状况和目标,实现业务和财务的协同和平衡。

(三)导向性

业财融合视角下的预算管理具有导向性的特点。传统的预算管理往往注重对过去业绩的分析和控制,缺乏对未来发展的引导和预测。而在业财融合视角下,预算管理更加关注对企业发展的导向和引领。预算管理不仅仅是对财务目标的规划,更是对企业发展方向的引导和支持。通过业财融合,预算管理能够帮助企业厘清发展思路,制定明确的发展策略,并通过预算目标和指标对企业实施监控和评估。这种导向性的预算管理能够促进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预算管理意识不足

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着预算管理意识不足的问题。部分企业认为,预算只是一项例行性的财务工作,缺乏对预算管理的重视和理解。这种意识不足导致预算管理的重要性没有得到充分认识,缺乏足够的投入和支持,影响了预算管理的质量和效果。预算管理意识不足表现在多个方面。首先,企业管理层对于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和作用没有明确的认识,缺乏对预算管理的有效引导和支持。其次,预算管理在员工中的认知度较低,缺乏对预算制度和流程的了解和遵守。此外,因为预算管理意识不足,所以缺乏对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和评估,导致预算执行的效果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纠正。

(二)预算编制简单和滞后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还存在着预算编制简单和滞后的问题。有些企业在预算编制时过于简单化,只注重部分财务指标的编制,忽视了业务部门的需求和市场变化。这种简单化的预算编制方式难以反映企业的真实发展状况,导致预算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受到影响。此外,有些企业的预算编制也存在滞后的问题。预算编制往往需要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进行多个环节的协调和审批,因此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资源。然而,部分企业对预算编制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预算编制过程的滞后。这使得企业在制定预算时无法及时获取准确的数据和信息,影响了预算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四、业财融合视角下企业预算管理优化策略探讨

(一)树立以业财融合为导向的预算管理观念

在优化企业预算管理中,关键的策略之一是树立以业财融合为导向的预算管理观念。企业需要意识到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在预算管理中的重要性和相互依赖关系,将业财融合作为预算管理的核心理念。树立以业财融合为导向的预算管理观念,意味着将业务目标和财务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将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视为预算管理的合作伙伴。在制定预算目标和指标时,要充分考虑业务部门的需求和市场情况,并与财务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商。同时,要通过预算管理的过程,促进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的深度融合,加强彼此的理解和合作,共同推动预算管理的优化和提升。

(二)加强预算组织机构建设

预算组织机构是指在企业内部建立负责预算管理的组织结构和人员配置。加强预算组织机构建设有助于提高预算管理的效能和质量。首先,企业需要明确预算管理的组织职责和权责分工。确立预算管理的责任主体,明确各部门和人员在预算编制、执行、监控和调整等方面的职责,并落实到具体的岗位和人员。这样可以提高预算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减少管理中的混乱和冲突。其次,企业应加强预算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预算管理人员需要具备财务和业务两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能够熟悉预算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具备数据分析和决策的能力。通过培训和提升,预算管理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业务需求和财务目标,有效执行预算管理工作。此外,企业还可以考虑引入专业的预算管理工具和系统,提高预算管理的信息化水平。预算管理工具和系统能够支持预算编制、执行、监控和分析,提供准确和实时的预算数据和报表,为预算管理提供科学的支持和决策依据。

(三)优化预算编制流程

预算编制流程是指从收集和分析数据到最终制定预算的全过程,包括预算目标和指标的设定、数据的收集和整理、预算方案的制定和审批等环节。通过优化预算编制流程,可以提高预算编制的效率和质量,使预算更加准确和可操作。首先,企业需要确立预算编制流程和时间表。明确预算编制的起止时间、各个环节的责任人和工作内容,确保预算编制按照一定的流程和时间节点进行。这有助于提高预算编制的效率,避免出现仓促和滞后的情况。其次,企业应加强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能力。预算编制过程中需要依赖大量的数据,包括财务数据、市场数据、业务数据等。因此,企业应加强数据的采集、整理和分析,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可以考虑借助数据分析工具和技术,加快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速度,提高预算编制的效率和质量。

(四)业财携手加强预算执行监管

在业财融合视角下,加强预算执行监管是优化企业预算管理的重要策略之一。预算执行监管是确保预算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环节,通过业财的合作与监督,能够有效控制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偏差和风险。首先,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需要携手合作,加强对预算执行的监督与沟通。业务部门应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提供准确的业务数据和信息给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则需要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执行效果。双方可以定期召开会议,共同讨论预算执行中的问题和挑战,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确保预算执行与预期目标一致。其次,加强预算执行监管需要建立有效的预算控制和报告机制。企业可以通过建立预算执行的指标体系和监控系统,及时获取预算执行的实际情况和偏差,并进行分析和解释。同时,制定明确的预算控制措施,确保预算执行在规定范围内进行,及时纠正偏差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财务部门可以定期向管理层和相关部门报告预算执行情况,提供决策支持和参考。

(五)构建业财融合导向的预算考评机制

为了进一步提升企业预算管理的效果和质量,构建业财融合导向的预算考评机制是至关重要的。预算考评机制旨在评估和反馈预算管理的绩效和问题,推动业财的深度融合和协同。首先,企业需要建立综合的预算考评指标体系。这个指标体系应综合考虑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的绩效目标和指标,包括业务增长、财务健康、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通过明确的指标体系,企业能够全面评估预算管理的绩效和成效。其次,预算考评机制需要建立相应的评估方法和流程。这包括定期进行预算考评,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和信息,评估预算管理的优劣和问题。

(六)奠定预算管理的业财融合基础

为了实现业财融合视角下的优化预算管理,企业应注重内部环境的建设,奠定预算管理的业财融合基础。首先,企业需要加强沟通和协作文化的建设。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和渠道,促进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的交流与合作。鼓励跨部门的团队合作和知识共享,推动对业财融合视角的深入理解和应用。其次,企业应加强培训与人才发展。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使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业财融合视角下的预算管理理念和方法。同时,培养具备业务知识和财务知识的人才,推动业财融合的人力资源建设。

结 语

企业预算管理是实现企业目标和发展的重要管理活动。在当前经济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的密切关系和相互依存性,倡导业财融合视角下的全面预算管理。业财融合视角强调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的合作与协同,旨在提高资源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推动企业整体经营效益和收益的提升。然而,当前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中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包括预算管理意识不足、缺乏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预算编制简单滞后等。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如何优化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以加强业财融合,提升预算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业务部门业财财务部门
基于云ERP系统实现业财一体化战略研究
企业财务共享下怎样推进业财融合
勘察设计企业业财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基层发电企业业财融合预算管理模式探讨
电力企业构建纪检监察与业务部门协同工作机制的研究
在当前形势下“业财融合”的发展
供电企业纪检监察与业务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建设研究
财务人员深入业务部门的重要性和策略分析
科研经费报销抑制科研积极性的治理研究
基于BSC的高职院校财务部门绩效管理实践